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6 毫秒
1.
<正>1古毒蛾古毒蛾属鳞翅目,毒蛾科。危害草莓、豆类、苹果等。1.1形态特征:成虫:雌虫纺锤形,体长10~20毫米,头胸部较小,体肥大,翅退化,仅有极小翅痕,体被灰黄色细毛,无鳞片,复眼球形黑色,触角丝状暗黑色,足被黄毛,爪腹面有短齿。雄虫体长10~12毫米,翅展25~30毫米。体锈褐色,触角羽状。前翅黄褐色,有3条波浪形浓褐色微锯齿条纹,近臀角有一半圆形白斑,中室外缘有一模糊褐色圆点,中央凹陷。卵圆形稍扁,直径约0.9毫米,白色或淡褐色。  相似文献   

2.
<正>栗毒蛾,又称二角毛虫,属鳞翅目,毒蛾科。各栗产区均有发生。危害栗、柞及苹果等果树。1形态识别栗毒蛾的雌蛾体长约30mm,翅展约90mm。触角丝状,头部白色,复眼及触角内侧有淡红色毛斑。胸部白色,背面有黑色斑5个。翅前白色,上有5条黑褐色的波状横纹,外缘有8~9个黑斑。后翅淡红色,外缘有黑褐斑点8~9个和横带1条。中部有一黑褐色横斑。腹部浅红色,正中有1条黑色斑,腹末3节  相似文献   

3.
柿毛虫是蓟县危害柿树的主要虫害。近年来柿毛虫发生较严重,应加强防治。1形态特征1.1成虫雄成虫体长20毫米左右,前翅茶褐色,有4、5条波状横带,外缘成深色带状,中室中央有一黑点。雌成虫体长25毫米左右,翅展约80毫米,全体暗白色,前翅淡黑色,有3条黑色短斜线,前缘至后缘有4条淡褐色波状细纹。外缘各翅脉间均有黑点一个,后翅茶褐色。每雌产卵1~2块,每块数百粒。1.2卵卵为球形,紫褐色,平均400~500粒在一起,成一卵块,上边覆盖一层黄白色绒毛。  相似文献   

4.
栗产区舞毒蛾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舞毒蛾,鳞翅目毒蛾科,又名秋千毛虫、苹果毒蛾、柿毛虫。在我国东北、华北、华中、西北等地均有分布。舞毒蛾的幼虫主要危害叶片,几周内可把树叶吃光,是危害板栗的主要害虫之一。1.1雄成虫体长约20 mm,前翅茶褐色,有4、5条波状横带,外缘呈深色带状,中室中央有一黑点。1.2雌虫体长约25 mm,前翅灰白色,前翅上斑纹与雄虫相似。腹末有黄褐色鳞毛。1.3卵圆形稍扁,0.9~1.3 mm,其上覆盖有很厚的黄褐色绒毛。  相似文献   

5.
1 梨小食心虫(东方蛀果蛾、桃折心虫、梨 小) 1 2 4 3 1成虫2卵3幼虫4被害果剖面 梨小食心虫1.1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4.8~7毫米,翅展11~15毫米,体灰黑色,前翅前沿有8~10组短斜纹,前翅外缘有近10个黑斑点,翅中间有一白色斑点。卵椭圆形,扁平,中间稍隆起,乳白至淡黄色。幼虫小时,头及前胸背板黑色,老熟幼虫,体粉红色,头褐色,前 胸背板与体色相近,蛹褐色,长7毫米,腹部背面3~7节各有 2排短刺。 1.2 分布与寄主 分布于京…  相似文献   

6.
黄斑蝽象(麻皮蝽)和茶翅蝽在华北、华东、东北、西北各地都有发生,主要危害梨、苹果、桃、李及部分林木及农作物的嫩梢和果实,果实被害后变硬,木栓化,严重时形成疙瘩果,失去食用价值。现将其形态特征、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简介如下。1形态特征1.1黄斑蝽象成虫:体长18~24.5毫米,宽8~11毫米,呈棕黑褐色,密布刻点和皱纹,由头端至小盾片中部有1条黄白色的或黄色的细纵脊。卵:略呈鼓形,周缘有刺,灰白色。若虫:初孵若虫呈圆形,体为白色,后变为红褐色或黑褐色,足黑色。1.2茶翅蝽成虫:体长15毫米左右,宽约8毫米,体扁平茶褐色,前胸背板,小盾片和前翅…  相似文献   

7.
二、梨小食心虫梨小食心虫成虫体长6—7毫米,全体灰褐色或灰黑色。前翘与体同色,前缘有8—10组白色短斜纹,翅中央有一个白色小点是此虫的主要特征。卵扁椭圆形,直径不到1毫米,周缘扁平,中央微隆起,白色,半透明,孵化前透过卵壳可见小幼虫的黑色头壳。老熟幼虫粉红色或黄白色,10—14毫米。蛹褐色,第3—7腹节背面有两排小刺,腹末有八根钩刺。(图均见封二)  相似文献   

8.
栗实蛾,又称栗子小实蛾,栎实小蠹蛾。属鳞翅目,蠹蛾科。主要分布于北方栗产区,危害栗、栎、榛和核桃。1形态识别成虫体长约8毫米,银灰色。触角丝状,下唇须圆柱形,略向上举。前翅灰黑色,前翅前缘有向外斜伸的白色短纹,后缘中部有四条斜向顶角的波状白纹。后翅黄褐色,外缘为灰色。卵扁圆形,略隆起,白色半透明。幼虫圆筒形,头黄褐色。胴部暗褐至暗绿色,各节毛瘤色深,上生  相似文献   

9.
<正>梨茎蜂又名折梢虫、截芽虫等,属膜翅目,茎蜂科。在梨产区均有危害,以干旱地区较为严重,新梢危害率往往在70%~80%,影响梨树正常生长。1形态特征成虫体长9~10毫米,细长、黑色。前胸后缘两侧、翅基、后胸后部和足均为黄色。翅淡黄、半透明。雌虫腹内有锯状产卵器。卵长约1毫米,椭圆形,稍弯曲,乳白色、半透明。幼虫长约10毫米,初孵化时白色渐变淡黄色。头黄褐色。尾部上翘,形似"~"形。蛹体白色,离蛹,羽化前变黑色,复眼红色。  相似文献   

10.
正康氏粉蚧,属同翘目粉蚧科,又名梨粉蚧、桑粉蚧。该虫在陕西省渭北、关中果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主要危害苹果、梨、桃、杏、李、樱桃、山楂、石榴、枣等多种果树。1形态特征成虫:雌体长3~5毫米,扁平,呈椭圆形,体粉红色,表面被有白色蜡粉,虫体边缘有17对白色蜡刺,体后端最后一对蜡刺特长,雄虫全长约1毫米,翅展2毫米,紫褐色(图1)。  相似文献   

11.
<正>1银锭夜蛾银锭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危害十字花科蔬菜、青椒、茄子、菜豆、胡萝卜等多种植物,各地均有发生。1.1形态特征:1成虫体长13~16毫米,翅展30~37毫米。头、胸灰褐色,后胸有毛簇,甚大。前翅基线褐色,其外侧是灰白色。后翅黄褐色,端区色暗。腹部及足黄褐色。2卵乳白色,孵化前变灰黑色。馒头形,直径0.6毫米。3老熟幼虫腹部两侧黑毛瘤消失。胸部黑毛瘤间的绿色变浅。前  相似文献   

12.
葡萄透翅蛾属鳞翅目,透翅蛾科.是危害葡萄枝蔓的主要害虫.管理粗放的葡萄园及零星栽培的庭院葡萄几乎普遍受其危害.一、形态特征及发生规律该虫属完全变态,有成虫、卵、幼虫、蛹四个世代.成虫形似蜻蜒,葡萄透翅蛾体长18—20毫米,翅展30—36毫米,全体蓝黑色,前翅,紫褐色,后翅透明,腹部背面有三条黄色横带,以第四腹节中央的一条最宽.卵红褐色,长椭圆形;幼虫体长38毫米,头红褐色,体乳黄色,老熟时带有紫胸背板有倒八字纹.  相似文献   

13.
九、枣尺蠖枣尺蠖又名枣步曲,自古以来就是枣树的主要害虫,为害枣芽和枣叶,近年来转害苹果、沙果、梨、桃等果树。雌成虫无翅,体长12—17毫米,全体鼠灰色,头小体肥,触角丝状,节与节之间略黑色,各足胫节有5个白色环纹,腹末具一丛黑色绒毛。雄成虫体长10—15毫米,全体灰褐色,触角羽状,橙褐色,前翅有黑褐色波状纹两条,外线呈锯齿状,后  相似文献   

14.
李润临文  晋普图 《山西果树》1990,(3):64-64,F003,F004
七、淡褐小巢娥谈褐小巢娥主要发生在粗放管理的果园,寄主有苹果、山楂和樱桃。此虫既为害叶片、也为害芽和花。成虫体长4—5毫米,头部鳞毛白色、多而长呈冠毛状。触角丝状,褐白相间。前翅银白色,上有分布不匀的褐色鳞片,从前缘中部向后缘有一不整齐的褐色条纹,靠近顶角附近有一块白斑。卵椭圆扁平,长×宽为0.6×0.4毫米,淡绿色,半透明。老熟幼虫体长8—10毫米,头尾细长,全体灰黄色,头壳淡褐色,亚背线红褐色~紫褐色。宽且色深的亚背线与虫体的分节共同构成了梯形斑纹覆予体背,是该幼虫的主要特征。胸足颜色黑白相间,茧长6—8毫米,白色丝质、呈粗纺锤形。蛹长5  相似文献   

15.
二十八、旋纹潜叶蛾旋纹潜叶蛾又名苹果潜叶蛾,在我省仁果类果树上普遍发生,其为害呈日益严重的发展趋势,晋南秸山、河津等县已对苹果生产造成威胁.为害寄主有苹果、梨、梹沙果、海棠、山定子和山楂等.幼虫潜入叶片组织为害,造成提早落叶,破坏果树光合作用,降低当年果品产量和品质,影响花芽分化.成虫为小型蛾子,体长3毫米,翅展6毫米左右.头胸及前翅银白色.前翅外半部金黄色,  相似文献   

16.
二十六、金纹细蛾金纹细蛾在我省中南部普遍发生,寄主有苹果、沙果、海棠、山定子、梨、桃、李和山楂.此虫以幼虫潜叶为害,影响叶片光合作用,可造成提早落叶、金纹细蛾成虫为小型蛾子,体长2.5毫米,翅展7毫米左右.全身金黄色,上有银白色细纹.头部银白色,头顶有两丛金色鳞毛,复眼黑色.前翅中央及前后缘外端有放射状银白色短斜纹数条.卵扁圆形,初产时乳白色,后变为暗褐色.幼虫体长6毫米,呈细纺锤形,稍扁,鲜黄色,头尾略发白,胸足和尾足发达,腹足3对不发达.蛹体长3毫米左右,梭形,黄褐色,前端色较深.触角、翅和第3对足的先端明显裸出,长达第8腹节.  相似文献   

17.
李润临 《山西果树》1992,(3):65-66,F003,F004
二十二、舟形毛虫舟形毛虫又名苹果天社蛾、黑纹天社蛾,是果树秋季的主要害虫之一。此虫幼虫食害苹果、梨、杏、李、海棠、榆叶梅和山楂等多种果树的叶片,为害严重时食尽全叶,仅剩部分叶柄。成虫体长25毫米左右,触角丝状,体黄白色。前翅白色至黄白色,翅上有4条不明显的黄褐色波状横纹。近翅基有一个银灰色和紫褐色各半的椭圆形斑纹,靠外缘有同色斑纹6个。后翅只有一条黑褐色横带。卵球  相似文献   

18.
1顶梢卷叶蛾(芽白小卷蛾、拟白卷叶蛾)1.1形态特征幼虫:体长8~10毫米,污白色,头、前胸背板和胸足为黑色。成虫:体长6~7毫米,翅展12~13毫米,前翅暗灰色,并有暗色波状纹,复眼黑色,触角丝状。卵:椭圆形,扁平,乳白色(图1)。1.2为害范围在国内为害地域较广,东北、华北、华东、西北、华中、四川均受害,为害的树种以苹果为主,其次还有桃、李、杏、海棠、杜梨、山楂、山荆子、枇杷、榛子等果树的苗木和成龄树。1.3为害状幼虫在新梢顶端吐丝连缀幼叶,将新梢生长点裹在其中,并在里面做茧,食害嫩叶,严重阻止新梢生长(图1)。1.4发生规律在辽宁、河北…  相似文献   

19.
<正>1形态特征1.1成虫白色,体长1315 mm。复眼黑褐色,口器短而纤细;胸部背面密布白色绒毛,多数个体腹部白色,无斑点,少数个体腹部黄色,上有黑点。雄成虫触角黑色,栉齿状;翅展2315 mm。复眼黑褐色,口器短而纤细;胸部背面密布白色绒毛,多数个体腹部白色,无斑点,少数个体腹部黄色,上有黑点。雄成虫触角黑色,栉齿状;翅展2334 mm,前翅散生黑褐色小斑点。雌成虫触角褐色,锯齿状;翅展3334 mm,前翅散生黑褐色小斑点。雌成虫触角褐色,锯齿状;翅展3344 mm,前翅纯白色,后翅通常为纯白色。1.2卵圆球形,直径约0.5 mm,初产卵浅黄绿色或浅绿色,后变灰绿色,孵化前变灰褐色,有较强的光泽。  相似文献   

20.
荸荠白禾螟(Scirpophaga praelataScopoli)。又名纹(野)白螟、白螟,为禾螟亚科,白禾螟属害虫。国内分布在黑龙江、北京、河北、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等省市,国外在欧洲各国均有发生.是荸荠产区的主要害虫。受白禾螟为害后,常造成荸荠茎秆枯死,球茎减产、作者于1985年-1986年对此作了较系统的观察和研究,结果如下。一、形态特征(图1) 成虫体长11.5—12.6毫米,翅展24.2—30.6毫米,雄蛾较小。复眼黑褐色,触角念珠状,全体白色,仅雌蛾腹部末端有一撮棕褐色绒毛.雄蛾后翅反面暗褐色,腹部细瘦,末端稍尖. 卵由数十至数百粒积集成卵块,呈长椭圆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