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方牧业》2004,(16):34-34
最近一则报道称,北京一家以快餐服务的公司做“盒饭”生意,生意人竟做成了亿万富豪。这家以快餐公司就是为北京许多写字楼送餐的丽华快餐公司,公司的老板名叫将建平。江苏常州人,一位将生意扩展到北京,将生意做得有板有眼的精明商人。快餐竞能做出个亿万富豪,说起来还真是让人顿时产生好奇。生意之中,究竟有何“秘经”,还真值得议一议,说一说。  相似文献   

2.
夜鸣 《中国禽业导刊》2005,22(15):i0007-i0007
最近在给业务员做培训时,有很多的业务员,特别是刚做业务时间不长的,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一个单位的关键人物有哪些?如何才能认出这些关键人物?于是我把培训内容做了调整,就“和谁谈生意”这个问题做了讲解。  相似文献   

3.
“今年的鸡粪、猪粪咋贵了这么多,比去年一车多花四五十元,俺侍弄的5亩菜地多花300多块钱。”家住山东省平邑县仲村镇牛家庄村的农民田立亮说。近几年来,该镇畜牧业发展较快,全镇鸡、鸭大棚560多个,养殖小区16个。随着种植户对农家肥的日益青睐,各种畜禽粪便越来越走俏,于是,一些有生意头脑的人便瞄准了“粪市场”,做起了“粪生意”,涌现出了许多贩运粪便的“粪老板”。  相似文献   

4.
怪 癖 详是做茶叶生意的,全国各地的名茶,他几乎都尝个遍。哪种茶的产地、质量、口感,他都了如指掌。 详有个“怪癖”,就是每次外出做生意,他都带着自己常喝的茶。无论人们招待他的茶有多好,他也总是忘不了自己的茶,当人问及时,他总是笑笑说:“习惯了。”  相似文献   

5.
《湖北畜牧兽医》2006,(5):28-28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鸦鹤岭镇农民史光权,初中毕业后在宜昌城区做服装生意。1987年,20岁的他怀揣积攒的4000元钱,回乡养了38头生猪,但当年就碰到“卖猪难”。他和父亲急得不知所措,全村的养猪户也都一筹莫展。急中生智,他想起卖服装时在街上见到过一家肉联厂。于是他请来一辆“双排座”小货车,把生猪拉到宜昌城区卖给了厂里。他发现肉联厂需要很多猪,但没有人下乡收购,于是他决定当“猪贩子”。可是贩运几次后,他觉得厂方收猪的条件十分苛刻,价格低廉.养猪卖猪都不赚钱。细心的史光权在肉联厂见到几辆外地牌照的货车,经常拉着大车生猪往外运。机灵的他又请来一辆“双排座”,悄悄跟上别人的远猪车.一直抵达湖南澧县生猪调运站。  相似文献   

6.
《中国动物保健》2014,(5):87-87
在猪肉价格低迷的行情下,生产过剩的中国生猪养殖产业正步人“微利”时代,面临新一轮洗牌。江西上高县农民丁进财的猪场里,能繁母猪一批批被淘汰,出栏生猪正在亏本出售。让他连呼“养猪生意不好做了”。  相似文献   

7.
刘吉开,龙凤乡忙表村人,一个典型的土家族庄稼汉子,14岁跟人外出做猪牛生意,跑遍了大半个中国,积累了丰富的猪牛生意经验,成为这一行的行家里手。改革开放以后,党的富民政策给农村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使刘吉开有了用武之地,从1984年至1994年,他主要从事生猪贩运,每年不仅为国家创造上万元的税收,而且自己家里也有了可观的收入,经过10年的辛苦经营,家里购买了彩电、冰箱、安装了电话,银行里有了存款,同时送了两个学生到成都“贵族学校”学习,过上了小康生活。一花独放不是春,刘吉开心想,没有党的富民政…  相似文献   

8.
《兽药市场指南》2006,(5):64-64
不要迷信4C 做营销、做品牌的人都知道两个非常重要的理论4P和4C。但在中国典型的消费观却是“人随势走,事比人大”。比如我们吃东西的时候会先考虑生意旺的酒家.然后才在这些“旺酒家”中考虑口味是否适合我们——食街效应就在这样的从众需求下产生的。因此,在中国做企业,必须多考虑“大势”,看“事”是不是符合“势”之后,才决定是否做,选择怎样的人来做。  相似文献   

9.
老徐是南京人,全家仅靠他一人的工资艰难维持生活,想干兼职,又一无所长。正在困窘之际,他发现南京市夫子庙鸟市场生意兴隆,为鸟儿“采食”的顾客络绎不绝。他不由得眼睛一亮:投资做“鸟食”生意肯定是一条发家致富的好路子。  相似文献   

10.
正做企业的目的是什么?你到底是想成功一时,还是想成功一世?笔者对"人到底怎么算成功"有一个感悟,一个人不管这一辈子经历了多少挫折和失败,只要到临死闭上眼那一刻是成功的,那么他的人生就是成功的。不管这一辈子曾经多么辉煌多么有成就,只要临死闭上眼那一刻是失败的,"儿女不孝顺"、"生意伙伴都跑了"、"生意也全都倒台了",那么他的人生就是失败的。人一生所做的事情都是为  相似文献   

11.
有个姓林的年轻人在集贸市场摆摊卖肉,起初生意尚可,后来因肉摊太多,他的“林记肉摊”生意逐渐冷清。 经过思考,他终于想出个点子:他在自己的肉摊挂出了一块牌子,承诺“为了维护顾客利益,凡在本摊购买的带骨肉,凭票据一概负责回收骨头。”  相似文献   

12.
差价销售术     
我的堂兄梅庆江是个比较有生意头脑的人。前不久,他开着自家的手扶拖拉机到百里之外去走亲戚。在亲戚家期间,堂兄从与当地人的谈话中得知当地盛产花生,而且价格也比较低。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于是有  相似文献   

13.
秀才买柴     
有个秀才去买柴,他对卖柴的人说:“荷薪者过来。”卖柴的人听不懂“荷薪者”(担柴的人)三个字,但听得懂“过来”两个字,于是把柴挑到秀才面前。 秀才问他:“其价如何?”卖柴的人听不懂这句话,但  相似文献   

14.
领先一步 随时出新 我所在的菜市场不大,但鱼店却有十几家,各家的老板都使出浑身解数来吸引客户,竞争十分激烈。 朋友的鱼店虽有生意做,但是所赚的钱不多。朋友很着急,怎样才能把生意做得更好呢?于是,就请我帮他出出主意,经过我们的仔细琢磨,在做好充分准备后,我们推出一  相似文献   

15.
抢答     
《今日畜牧兽医》2010,(6):30-30
一男人在高速公路休息站上洗手间。第一间有人,于是,他进了第二间。一坐上马桶,他就听到隔壁有人说:“嗨,怎样,一切还好吧?”  相似文献   

16.
人往往是在自觉不自觉地按习惯做事情,有这样一个故事可以说明这一点:一只小雌猫爱上了男主人,它想嫁给他,但是猫没有办法同人结婚。于是它找到爱神维纳斯帮忙,爱神很同情它,就把它变成了美女,结果男主人对“它”一见钟情。新婚之夜,爱神想试验一下这个外形是人的猫内心是人还是猫。于是放出一只老鼠,结果这个美女立即扑了上去.爱神终于发现这个美女的内心仍然还是一只猫,仍然具有猫的习惯。  相似文献   

17.
近日逢场天,芦山县芦阳农贸市场家禽摊区像往常一样热闹,其中一拨儿被称作“鸡经纪”的人尤其活跃。清源乡一农民将自家养的几只鸡背来卖,使他感到意外的是,一进市场有人帮他找摊位、找买主,还帮过秤,帮算钱……才来半个小时就准备回家的他告诉笔者,原来乡坝头的人进城卖点鸡鸭鹅之类的东西真麻烦,来迟点连放背篼的地方都找不到,而且半天还没卖脱。现在,有这些“鸡经纪”帮讲生意,省时又保险,还不收任何费用。这拨儿“鸡经纪”有20多人,在农贸市场内为卖主和买主牵线搭桥,尽力说服成交,方便了双方,并不收卖主和买主任何费…  相似文献   

18.
张晓云是滦南县扒港镇扒港村的一位农家妇女,今年已75岁高龄,就是这样一位老人,凭着执著的精神,办起了一座规模化奶牛场,2000年创产值15万元。说起办牛场,她有过一段波折的经历,儿子是做轴承生意的,以前老人经常帮助儿子跑外,,由于近年来轴承生意不好做,张晓云便时常琢磨开创新的发展思路。她发现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奶制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本地又有丰富的饲草饲料资源,搞奶牛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于是,1999年10月她投资10万元建起了一座占地5亩的奶牛场,场子建成后,老人就派人到山西购牛,但首批购入的10…  相似文献   

19.
在日本有“绳索大王”之称的岛村方雄在创业之初,深感客户群体的培养对商家的重要性,他清醒地意识到这二者的关系犹如鱼和水一样密不可分。既然如此,自己何不先担当起“义务养鱼人”的角色,只要把“鱼塘”做好了,还愁等不来收获的季节?于是,他决定不惜一切代价,要建一个“鱼塘”来培育自己的客户群。  相似文献   

20.
故事一 踩狗屎的故事 启示:消极与积极有差异 两个人都踩到了马路中间的狗屎。消极的人非常不悦:“真倒霉,不然怎么会踩到狗屎呢?”,结果他这一天的心情都不好。做任何事都不顺利;积极的人却哈哈一乐:“哇。今天交了狗屎运啦!狗屎运,百事顺!”,结果他这一天心情特别好,所有事一顺百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