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张安琪 《福建茶叶》2021,(10):287-288
茶文化是是发源于中国的文化类型,具有独特性,充分依托于中国厚重的传统文化内容,对中国人的心理和行为习惯养成有重要的影响.茶文化内涵丰富,其随时代的发展而被纳入了多种不同文化内容.茶文化与中国人的传统道德修养活动密切相关,其本身蕴含的美学思想也对先进的美育教育工作有积极的借鉴意义.文章介绍中国独特茶文化的美学内容,分析茶...  相似文献   

3.
谭淇方 《福建茶叶》2021,(12):142-143
美育又称为审美教育,高校将茶文化融入到美育课程当中,不仅能培养学生欣赏美、感受美以及表现美的能力,还能促使学生在今后健康的发展.不论高校开展课内教育活动或课外教学活动,高校都需要将美育课程融入到教学活动当中,.但高校在将茶文化融入到美育课程当中还存在教学理念过于陈旧、教学水平有待提升、教学设施过于滞后等问题.本文通过茶...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文化有深邃的思想,广博的内容,为国人提供了立身行世的行为规范.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对提高大学生的美学素养有促进作用.本文针对目前高等学校美育现状及茶文化的内涵、优势及美育功能进行分析,从提高认识,加强美育课程建设,加强美育教师队伍建设,营造美育氛围等层面探讨了以茶文化助推大学生美育的...  相似文献   

5.
韩艺 《福建茶叶》2023,(2):167-169
中国传统的茶文化在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和发展之后,其独特的文化理念和朴素的哲学思想对于提升大学生的整体素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只有具备高素质的学生,才能适应社会对人才全面发展的需求。本文以中国传统文化视野下的大学生美育工作的重要性为基础,对中国传统茶文化在当代大学生美育中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就中国传统文化视野下的大学生美育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试论中国茶文化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我国茶叶发展的历史层面,将茶文化的发展划分为:茶起源时期的原始茶文化;茶普遍栽培和饮用时期的传统茶文化;茶进入市场经济新时期的茶文化。对各时期茶文化的主要精神蕴含和文化功能,作了初步探讨,并对“茶文化是什么”这一问题,作出通俗的解答。  相似文献   

7.
梅一枝 《福建茶叶》2024,(2):100-102
常态化举办文艺晚会是每所高校的常规操作,多年来学生技能薄弱、师资力量不足、管理机制不完善让文艺晚会的举办走向平淡,走向制式化。优秀的茶文化文艺作品融合了“文”与“艺”,使得普通高校的学生在演绎过程中通过对茶文化的理解将作品呈现得更为完美。以浙江农林大学几个晚会实例,将茶文化元素融入到晚会中去利用学科与艺术有效结合的方式,也是该专业学生展示学习成果的一个平台,希望能够在美育教育的路径上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修嫄嫄  黄位华 《福建茶叶》2016,(10):309-310
中华茶文化源远流长,包含的内容博大精深,不但有物质文化层面的体现,还蕴藏在深厚的精神文明层面之中。在我国各个历史时期,茶的价值已超出饮食消耗品的单纯范畴,而是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到了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传统茶文化的社会价值依然得到充分的体现。  相似文献   

9.
王海军 《福建茶叶》2016,(12):405-406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国家,包含着诸多传统文化,茶文化就是其中一种介于艺术和教育之间的传统文化。在古代,我国茶文化盛行,包含着丰富的人文历史精神,具有极高的思想教育作用。茶文化的存在,象征着一个国家的民族特色,展示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怀揣着华夏儿女的情怀。中国作为茶的发源地,从高校德育教育的途径来诠释茶文化显得尤为重要。如今,高校学子对于茶文化的了解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大学生作为如今社会的主力军,有义务探究我国茶文化在高校德育教学中的价值。通过茶文化的探讨,大学生们能够获取它的精神内涵,使其成为一种信息传递的载体。本文基于德育教育的基础上,从当前高校茶文化德育教育的现状入手,谈论分析德育中茶文化的重要性,并根据高校德育茶文化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给出相应的解决方式,最后总结文章。  相似文献   

10.
高媛 《福建茶叶》2016,(9):222-223
茶文化具有丰富多样的形式,其历史悠久、影响深远,能够帮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开展工作,并且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茶文化从茶的本质出发,对其进行深入细致的发掘,可以影响大学生的行为和思想,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1.
石洋 《福建茶叶》2016,(5):171-172
茶文化在我国有上千年历史,已成为代表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符号。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茶文化在新的时期被赋予新的内涵并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备受大众青睐的文化产业,成为一种重要的经济形式。其中,茶文化产业园的建设成为当前引领茶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重要实践形式。本文首先对茶文化产业园景观设计理念进行阐述,其次对景观设计中功能区域划分进行简要分析,在参考部分地区茶文化产业园景观设计的具体实践来提出促进茶文化产业园景观设计科学合理的具体落实方法,为促进茶文化的弘扬,茶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2.
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历史悠久、影响深远,传统茶文化因儒、释、道精神的融入而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和精神内涵。本文拟通过阐述中国传统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浅析茶文化之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并从茶文化承载的文化教育功能入手,论述茶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文章首先分析了高校学生自主管理的重要性,以及茶文化在高校管理教育中的重要内涵。而后结合当前高校教育现状,总结分析了自主管理模式的不足问题。最后提出以茶文化为渗透教育元素,从茶文化的内涵、哲理与精神三个层面,提出建立高校学生自主管理模式的有效对策方法。希望可以为高校相关管理教育人员带来一些理论帮助,在“沁润”教育的环境下关注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4.
茶文化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涵意丰富。它有着养生、礼让、修身的社会功能以及和、清、敬、真的精神内涵。由于行动方式是道德动机的手段,通过对茶文化知识的学习,对茶艺技能的操作,可营造健康的校园文化,保护学生的健康身心,提高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5.
茶文化的德育功能对大学生思想教育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雅娟  夏达 《福建茶叶》2016,(6):211-212
我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茶文化经过几千年沉淀成为传统文化的优秀组成部分,并逐渐上升为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其德育功能的感召作用更是被引入到高校的教学工作中,以塑造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本文以茶文化的德育功能为切入点,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进行了系统性分析。在论述了茶文化德育功能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积极意义后,又剖析了茶文化德育教育功能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所处的困境,并最后从深入挖掘茶文化的精神实质、因材施教合理地开设茶文化课程、吸收新媒体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手段、积极组织茶文化德育实践活动四个方面对其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历史源远流长且内容丰富,同时对现代社会的发展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中国茶文化有着很高的研究价值与应用价值,认识茶文化所具有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并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对茶文化做出良好的渗透,对展现中国茶文化的文化魅力与教育价值、提升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效都具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在对茶文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做出分析与论述的基础上,对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茶文化的渗透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茶叶产量位居世界首位,上下五千年的传统文化的积累与沉淀,赋予了茶叶独特的文化价值与文化内涵。如今,茶文化已经升华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与信念,许多大学课程都融入了茶文化的德育功能教育,以此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8.
罗敏 《福建茶叶》2016,(5):167-168
茶是世界上最健康的饮品之一。它以良好的销售量占据着强大的饮料市场,成为当今时代背景下饮料市场的排头兵。我国是茶饮品的发源地,对世界各国的茶业生产有着积极地影响作用。随着近几年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以及经济条件的不断丰富,我国扩大了内涵深厚的茶文化旅游资源和广阔的客源市场,茶文化的不断壮大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具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本文将对茶文化与旅游资源的有效融合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9.
郝颖 《福建茶叶》2016,(6):244-245
我国传统茶文化发展历史悠久,其优秀的文化理论与朴实的茶学思想对于高校学生素质修养的提升具有极大地促进作用。本文从其对大学生素质修养教育的建设性作用入手,着重论述了其在大学生素质修养教育中将要面临的问题,最后简要分析了促进我国传统茶文化对大学生素质修养教育的再建设措施。  相似文献   

20.
浅析茶文化与旅游资源的有效融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巧义 《福建茶叶》2016,(1):116-117
我国茶文化已经由传统的物质文化逐步上升为精神文化,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近年来,茶文化更是作为一种旅游资源被旅游行业高度重视。实现茶文化与旅游行业和茶产业的有效结合不仅可以促进旅游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中国茶文化进行简要介绍,并在分析茶文化与旅游业关系的基础上探讨如何实现茶文化与旅游资源的有效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