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引言 现在家禽的主要疾病都有有效的疫苗加以控制,这些疫苗在过去40年中为家禽饲养业战胜疾病作出了很大贡献。不过,为了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疫苗制品质量,研究者在不断努力改进现有疫苗质量,研制至今仍无疫苗可用的疾病的疫苗。研究者遇到的一个棘手问题是,由于病原变异株不断出现  相似文献   

2.
新城疫病毒(NDV)为RNA病毒,突变频率高,已进化出21种基因型.NDV强毒株引起的新城疫(ND)对我国养禽业造成巨大威胁.疫苗株与流行株基因型的不匹配导致疫苗效果不佳,影响了ND的防控.NDV可感染多种家禽,在不同宿主中流行的NDV基因型不同.目前,缺乏对我国家禽中NDV流行基因型的系统分析,影响了针对不同家禽ND...  相似文献   

3.
科研     
H7亚型重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研制成功
  9月30日,农业部公布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成功研制出重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H7亚型,H7N9/PR8株),并通过了新兽药评价,作为应急技术储备。为进一步做好H7N9流感疫情应对工作,及时发现、剔除家禽H7N9流感病毒,保障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农业部制定并实施《全国家禽H7N9流感剔除计划》。在实施剔除计划的同时,农业部积极组织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研制H7N9禽流感疫苗,以备急需。在科研人员的辛苦努力下,成功研制出重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H7亚型,H7N9/PR8株)。试验结果显示,该疫苗安全,免疫效果良好,可对H7N9禽流感病毒攻击提供有效保护,能够100%阻止病毒复制和排泄,对有效阻断病毒传播、降低病毒高致病力突变风险具有重要意义,一旦疫病防控需要,即可马上使用该疫苗对家禽实施免疫,确保H7N9禽流感可防可控。  相似文献   

4.
沙门菌的防控不仅关系到食品安全而且影响公众健康,国外通常采用疫苗免疫降低产品污染以及人类患病。文章对家禽生产中应用的沙门菌疫苗株的选择情况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5.
如何提高家禽的免疫效果沈华(天津农学院300381)免疫接种是禽病预防的重要环节之一。但家禽接种了疫苗未必都能获得满意的免疫效果。如何能够使家禽得到相应的免疫应答,提高免疫效果,归纳起来,可注意如下几个方面;一、疫苗1、疫苗的质量要可靠:疫苗应有足够...  相似文献   

6.
疫苗接种是控制家禽疫病的最有效策略,对孵化18 d的胚胎进行胚胎免疫已经是可行的疫病控制方法。胚胎免疫既可选用传统疫苗株,也可选用专为胚胎免疫研发的疫苗株。随着生物分子工程技术的使用,新一代疫苗也被开发出来,这就是能被用于胚  相似文献   

7.
一病原 传染性法氏囊病是一种重要的家禽免疫抑制性疾病,死亡率为5%~70%。已经证实,我国不仅存在类似于欧洲的超强毒株,也存在类似于美国的变异株。这使得我们在该病的疫苗防治上必须选择与变异株有着较高交叉保护率的毒株。  相似文献   

8.
德国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型禽流感疫苗,首批试验结果显示,疫苗可以加强鸡的免疫保护能力。德国联邦动物健康研究所称这种新型疫苗使用了减弱的家禽疱疹病毒,这样的病毒不会再使家禽患病。  相似文献   

9.
本文简要探讨了20世纪家禽疫苗发展的基础、家禽疫苗发展的动力;简述了家禽疫苗免疫的基本原理和家禽疫苗免疫接种策略的发展以及家禽疫病的性质与疫苗免疫效果的关系;对常规的弱毒苗与灭活苗的概念与特点进行了评价比较;对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家禽的免疫接种是用人工的方法把有效的生物制剂疫苗、菌苗、类毒素、抗血清等引入家禽体内,从而激发家禽机体产生特异性抵抗力,使对某一病原微生物易感的家禽转化成为对该病原微生物具有抵抗力,避免疾病的发生及流行。可以说疫苗的广泛应用已大大减少了养禽业的风险。然而生产实践告诉我们:禽群虽已接种疫苗但不等于获得了免疫。造成机体不能得到应有免疫应答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如下几种。一、疫苗的效价不足1疫苗贮存不当。2疫苗超过有效使用期。3疫苗在运输过程中温度过高或在直射阳光下曝晒。4疫苗稀释浓度不符合要求或…  相似文献   

11.
家禽免疫接种是控制家禽疫病的重要手段,如何正确选择合适的接种方法是保障疫苗免疫成功的关键,也是减少疫病发生的重要因素。本文简要介绍了家禽疫苗的使用方法以及各种免疫接种方法的优缺点及注意事项,方便养殖户参考,提高家禽的免疫效果,减少疫病的发生,提高养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科技动态     
《中国家禽》2004,26(5):46-47
防制新城疫新型疫苗——病毒颗粒疫苗当前预防侵入性新城疫(ExoticNewcastleDisease,END)主要采用弱毒疫苗或灭活疫苗,虽然效果良好但不良反应较大,常导致家禽的生产性能下降。最近,美国农业部的专家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获得了一种新型病毒颗粒疫苗(virosomevaccine)。该疫苗的特点是有关病毒复制的遗传物质被去除,因此病毒粒子在机体内不能复制,也不会在家禽中传播,能良好的诱发机体的保护性免疫应答,并能有效区分疫苗株和野毒感染。在研究中,采用1日龄雏鸡接种该疫苗,鸡群再暴露在END环境中,接种了弱毒疫苗和病毒颗粒疫苗的试验鸡全部…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已有至少8种用于家禽和哺乳动物的重组禽痘病毒疫苗获得注册。本文对禽痘病毒疫苗株的分子生物学特点,表达不同外源基因的重组禽痘病毒,重组禽痘病毒的安全性,重组禽痘病毒疫苗的免疫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近向年,一些平胸鸟类(如鸵鸟、鸸鹋)的饲养和贸易已扩展到世界各地。这些鸟类对几种家禽疾病,如新城疫等非常易感。目前已从南非鸵鸟血清中分离到的14株新城疫病毒(NDV)的特性表明,这些鸵鸟携带有疫苗株病毒(如Lasota)和一定数量的野毒株。因此,鸵鸟可能会成为NDV的携带者并散毒。故对进口的一些鸟类如各种家禽应进行血清学检查,结果呈阳性的应通过病毒分离进行证实。  相似文献   

15.
目前,预防侵入性新城疫主要采用弱毒疫苗或灭活疫苗,虽然效果良好但不良反应较大,常导致家禽的生产性能下降。美国农业部的专家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获得了一种新型疫毒颗粒疫苗。该疫苗的特点是有关病毒复制的遗传物质被去掉,因此病毒粒子在机体内不能复制,也不会在家禽中传播,能良好的诱发机体的保护性免疫应答,并能有效区分疫苗株和野毒感染。在研究中,采用1日龄雏鸡接种该疫苗,鸡群可获得全部保护。该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较弱毒疫苗少。该成果尚未得到美国农业部相关部门的批准,短期内还不能上市防制新城疫新型疫苗——病毒颗粒疫苗…  相似文献   

16.
正1试验目的为了了解不同免疫剂量禽流感疫苗的效果,设计了在不同免疫剂量禽流感疫苗在SPF鸡、普通商品蛋鸡群的免疫实验。2材料方法2.1试验动物21日龄SPF鸡,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提供;18日龄农大3号,邹平梅子山蛋鸡场。2.2试验疫苗重组禽流感病毒H5亚型二价灭活疫苗(H5N1,Re-6株+Re-7株),青岛易邦生物  相似文献   

17.
在家禽繁育中,提高种禽的成活率是生产核心问题之一.在选好的品种同时,如何掌握防疫技术确保成活率,关键在于种禽的引进和育雏阶段,要在兽医指导下正确使用疫苗. 重组禽流感病毒(H5N1亚型,Re-4株)疫苗是当前禽繁育生产中应了解的,掌握疫苗生产流程和注射法,会利于按规程进行接种,确保家禽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18.
一、准备工作要做好 1.制订周密免疫计划。接种前要制订好周密的免疫计划,特别注意家禽数量、拟用疫苗、免疫程序、器械准备、人员安排、免疫后可能出现问题的处置方案等,做到工作有计划,防范有预案。2.注意家禽全面检查。在对家禽进行免疫接种时,必须对家禽的营养水平、健康状况、饲养管理、卫生环境有充足的了解,确定好合适的免疫接种时间。同时,还应该充分了解当时当地家禽疫病的流行情况,及时调整免疫计划。3.精心选购合适疫苗。疫苗种类繁多,而每种疫苗又都有特定的适用范围,必须根据血清鉴定或以往的经验,选准适合血清型的疫苗,不能盲目“随大流”。  相似文献   

19.
马立克氏病(Marek’。Disease,简称MD)是严重危害养鸡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预防接种是控制该病的有效手段。但是近年来在有些以HVT疫苗免疫过的鸡群中,MD发病率仍然较高。本文就以MD单价苗、二价苗和三价苗免疫不同的鸡群所产生的不同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正材料与方法1.二疫苗单价苗为HVT冻干疫苗,病毒为血清皿型HVT-FC126株,由南京生物制品厂生产。二价苗为MDVI型几株和HVT-FC126珠制备的细胞苗,由江苏家禽研究所生产、三价苗为MDV致弱株814株、Z#和HVT-FC126组成的细胞苗,由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生产。1.2试验…  相似文献   

20.
家禽通过饲喂含病毒性疫苗的颗粒饲料进行免疫,与常规注射同种疫苗进行了特异性抗体的比较。经ELISA测定,传染性脑脊髓炎疫苗,通过拌料和滴眼免疫产生相同的抗体,并且疫苗毒均可在鸡群中经接触传播,若口服量增加10倍,产生特异性抗体更快,但抗体滴度不增加,喉气管炎病毒经拌料免疫不能引起血清学反应。将腺病毒拌料免疫,鸡可以产生特异性抗体,但经滴眼产生的抗体滴度比拌料产生的要高,并且疫苗株也可在鸡群中传播。因此认为脑脊髓炎病毒和以腺病毒为载体的基因重组疫苗可经拌料对鸡免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