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荆州四湖地区涝渍生态系统演变的阶段性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荆州四湖地区涝渍生态环境的形成、演替与其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密切相关.全新世以前主要由地质构造运动和气候变化等自然因素驱动,从全新世后期到明末清初由自然和人为两种因素共同驱动,从明末清初至今,主要由围湖垦殖、筑堤修坝、农业政策等人为因素驱动.区域农业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大大加快了涝渍生态环境演替的速度.降水、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水等"四水"是四湖地区涝渍地形成的直接动力,而湖泊在四湖地区涝渍生态环境的演变中起着特殊重要的调控和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2.
自然与人为干扰对四湖地区涝渍生态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与人为干扰共同作用于四湖地区的涝渍生态环境。自然干扰因子包括地质构造运动、气候及水文改变等,人为干扰因子主要是指农业政策、人口压力、水利工程及环境污染等。在自然干扰条件下涝渍低洼地呈现出有规律的演变.而不合理的人为干扰程度直接决定了涝渍生态系统的退化程度。  相似文献   

3.
摘要:涝渍灾害是江淮地区农作物生育期间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之一。江淮地区涝渍灾害发生频繁,危害作物多,受灾范围广,对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造成巨大困难和损失,严重制约着该地区农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对江淮地区涝渍灾害的特点和致灾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涝防渍措施。  相似文献   

4.
根据降水特点、地形地貌特征和水文情势变化,分析了我国南方平原地区油菜涝渍灾害形成的原因;基于对已有研究成果的总结分析,提出了该区域油菜涝渍灾害的发生机制和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江汉平原四湖地区涝渍害对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和动态的影响。通过与非涝渍地对比 ,发现涝渍胁迫使节肢动物群落的物种数和个体数减少 ,共有 1 9目49科 74种 ;群落的时间异质性明显 ;生物多样性及其时间稳定性降低  相似文献   

6.
自然与人为干扰共同作用于四湖地区的涝渍生态环境。自然干扰因子包括地质构造运动、气候及水文改变等,人为干扰因子主要是指农业政策、人口压力、水利工程及环境污染等。在自然干扰条件下涝渍低洼地呈现出有规律的演变,而不合理的人为干扰程度直接决定了涝渍生态系统的退化程度。  相似文献   

7.
湖北省涝渍灾害与湿地农业重点实验室是在“六五”、“七五”、“八五”、“九五”连续四个五年计划期间开展系统而连续的涝渍地综合开发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实施中日政府间技术合作项目“中国湖北省江汉平原四湖涝渍地综合开发计划”所积累的基础设施和人才队伍而组建的综合性实验室。现在的依托单位是长江大学,挂靠长江大学农学院。实验室以我国南方平原湖区水土资源和生物资源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湖区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探讨涝渍灾害综合治理和湿地农业的技术体系,围绕湿地农业生态、湿地水土资源利用、湿地特色生物资…  相似文献   

8.
根据试验研究、生产调查和生产实践,总结了棉花涝渍灾害控制技术规程,对棉田沟系配套与管理,棉花壮株培育,涝渍灾害后补救和恢复技术作了较详细介绍,为广大棉花科技人员和棉农抗御涝渍灾害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涝渍灾害是江淮地区农作物生育期间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之一.江淮地区涝渍灾害发生频率高,危害作物多,受灾范围广,对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造成巨大困难和损失,严重制约着该地区农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笔者对江淮地区涝渍灾害的特点和致灾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涝防渍对策.  相似文献   

10.
涝渍为黑龙江省主要灾害之一,涝渍侵蚀耕作土壤,破坏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群落结构,抑制作物根系呼吸、降低叶片光合作用,进而影响到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是造成粮食产量低而不稳的主要因素。本文主要分析了黑龙江省涝渍的成因、危害及其治理措施,针对涝渍灾害,明确涝渍机理和完善涝渍灾害的防灾、减灾及抗灾治理的防御体系,为今后涝渍研究治理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运用倒置“W”9点取样法对湖北省四湖地区涝渍地油菜田杂草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比较了各种杂草在油菜各生长阶段的相对多度和单位面积鲜重,结果表明该地区油菜田主要杂草有13科25种,棒头草,看麦娘,繁缕和稻槎菜为最优势种群,水芹和艾蒿的发生在油菜生长后期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控制农业非点源污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稻麦两熟种植制度下,研究了太湖地区爽水型、囊水型两种典型水稻土磷素地表径流流失状况和对磷的吸附特性。[结果]在常规施磷水平下,囊水型水稻土土壤磷素年径流流失量大于爽水型水稻土。2000~2001年度的地表径流磷流失量分别为603.26、79.5 g/(hm2.a),而在2001~2002年度时分别为1 148.91、350.3 g/(hm2.a)。爽水型水稻土表层土壤磷的最大吸附量(Qm)和最大缓冲容量(MBC)分别为769.23 mg/kg和130.00 L/kg,均高于囊水型水稻土的Qm(666.67 mg/kg)和MBC(66.00 L/kg)。囊水型水稻土的PSI值低于爽水型水稻土,二者的PSI值均小于30。[结论]囊水型水稻土磷素更易流失。  相似文献   

13.
采集内蒙古河套地区小麦样品并分析有毒有害及有益元素含量,对比小麦绿色食品重金属标准可知,前套地区小麦各种有毒有害元素Hg、Cd、As、Pb含量均小于国家小麦标准,为绿色食品;后套地区小麦中的重金属含量基本符合无公害食品卫生标准,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前套地区小麦有害元素Cd、Hg较为富集,但其含量均低于国家食品标准,对人体健康没有危害性;后套地区小麦中富含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Cu、Zn、Se、K,长期食用后套小麦对人体健康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4.
六朝农业史研究中,建康地区的农业发展是一个值得重视并有待深入研究的内容。对建康地区的农业发展研究时,必须考虑其政治经济中心对农业的影响因素。京畿地区势力较大的士族大家聚居而住,庄园农业经济和自耕农农业两种模式的发展也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以建康地区为研究对象的六朝农业开发即是人们生活的需要,也是历史与城市发展的体现。  相似文献   

15.
以人粮关系为基础,基于GIS空间分析功能,采用土地资源承载力和土地资源承载指数模型,定量分析了"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期间,关中-天水区县域尺度土地资源承载力的时空差异性。结果表明,2006—2015年期间,关中-天水区土地资源承载指数的平均值为1.377,土地资源超载率为22%,总体上处于人口超载状态;对比分析2个5年时间段,土地资源承载力提高的区县有19个,占研究区县总数的29%,主要分布在区域的西北和东北部,包括天水市、咸阳市、铜川市和渭南市的部分区县;土地资源承载力降低的区县有46个,占研究区县总数的71%,主要分布在区域的中部和南部,包括宝鸡市、西安市、咸阳市和商洛市的部分区县等。研究为区域土地资源开发、人口布局、粮食安全保障以及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区域更好地落实"十三五"规划中的耕地保护、粮食安全等政策提供了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为了进一步了解菌物物种的多样性,为植物病害防治及合理利用菌物提供科学依据,2003~2006年,通过实地考察、标本采集和鉴定,对宁夏回族自治区菌物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宁夏回族自治区境内共有菌物6门、15纲和亚纲、38目、92科、241属、862种,其中中国新记录属4个,中国新纪录种19个,宁夏新纪录种74个,中国寄主新纪录种18个,种类最多的门、纲、目、科、属依次是担子菌门、担子菌纲、伞菌目、淡色孢科、柄锈菌属,种类分布最多的地区是银川市。  相似文献   

17.
鄱阳湖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鄱阳湖区土地生态安全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模型。并对湖区11个县的土地生态安全进行评价,划定安全等级,分析了影响区域土地生态安全的主要胁迫因子,为该区土地生态安全建设提供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18.
潘佑找  蒋娟  罗莉莎  邓雪娇 《安徽农业科学》2011,(13):7778+7786-7778,7786
采用线路调查结合样地调查法,对神农架松柏地区药用植物资源进行初步调查。结果表明,神农架松柏地区的药用植物资源较丰富,药用植物种类较多,但很多药用植物资源已遭受严重破坏。因此,对该地区药用植物进行保护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涝渍地综合改良对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的结构和季节动态及多样性局的影响。发现改良后的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更加复杂,多样性增加,时间稳定性亦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