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松墨天牛对马尾松林节肢动物群落数量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Hope)对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Lamb.)林分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松墨天牛危害程度加重,马尾松林分中节肢动物的物种数和个体数明显下降,其捕食性、植食性功能群种类和个体数及寄生性天敌个体数明显减少;松墨天牛危害对灌木草本层节肢动物... 相似文献
3.
松墨天牛空间分布型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是松材线虫(Bursaphelenclus xylophilus)的重要传播媒介.本文采用扩散系数C法,聚集度指标Ⅰ法,Cassie,R.M指标CA法,Lloud,M聚块性指标L法,Iwao的平均拥挤度X*与X-回归分析法和Taylor的幂测定松墨天牛成虫的空间分布型.确认其种群在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内垂直高度上呈聚集分布,并对其种群聚集原因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5.
松墨天牛在松树枯萎中的作用 总被引:23,自引:6,他引:23
本文对松树枯萎类型和引起松树枯萎的主要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枯萎松树根据木质部内线虫种类和媒介昆虫种类在宁波可分为4个类型:松墨天牛×松材线虫,松墨天牛×拟松材线虫,松墨天牛×其他线虫和松墨天牛×无线虫。松树枯萎数量与气候条件有关。夏季高温干旱,枯萎松树数量明显增加。引起松树枯萎的主要生物因子是松墨天牛,处于逆境的松林,只要有1头性成熟雌成虫侵入,松树枯萎数量就会以1:9的几何级数逐年增加。松材线虫在松墨天牛参与下能引起感病的黑松快速死亡,但与松树枯萎数量无关。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生物防治方法控制松材线虫病的发生和发展,开展了松材线虫病死木昆虫区系调查及虫种鉴定,进行了白僵菌孢子萌发试验和人工侵染试验。结果表明,在松材线虫病死木中,松纵坑切小蠹、马尾松梢小蠹、松瘤小蠹、额毛小蠹、松墨天牛为优势种。所用白僵菌株的孢子萌发率和萌发时间之间存在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均达0.9以上。中山陵地区的几种主要小蠹均能被白僵菌所感染,即均具有携带白僵菌孢子的能力。由此推测,松墨天牛幼虫感染白僵菌的途径很可能是:某种小蠹虫先感染白僵菌,然后该小蠹虫经过二次侵染,将白僵菌孢子转移给松墨天牛幼虫,从而导致松墨天牛幼虫感病。 相似文献
7.
温湿度对松墨天牛越冬幼虫寿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松墨天牛不仅是一种重要的森林害虫,还是松材线虫病的主要传播者。不同温湿度条件对松墨天牛寿命有较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相对湿度为40%时,在25℃的寿命要长于30℃时的寿命,在30℃的羽化率(20.6±4.9)%和25℃的羽化率(14.8±4.3)%无显著差异;当温度为25℃时,相对湿度90%的寿命要长于相对湿度40%的寿命,相对湿度40%的羽化率(14.8±4.3)%和相对湿度90%的羽化率(24.0±4.9)%差异不显著,说明高湿可以增加越冬幼虫的羽化率。 相似文献
8.
千岛湖区松墨天牛的危害及分布规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松墨天牛在千岛湖区分布普遍,危害严重,有虫株率达8.4%,致死株率达6.0%,平均虫口密度为99.1~155.8头株-1,最高单株虫口达544头。该天牛在松树中多分布于树冠层,自上而下,虫口数呈递减趋势;不同方位分布比例为南北=60.839.2;木材内虫口数占侵入孔数的81.9%,说明自然死亡率达18.1%。 相似文献
9.
松墨天牛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8,自引:3,他引:28
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为松树的主要蛀干害虫,同时也是松材线虫的传播媒介。该虫在安徽省1年发生1代,以3、4龄幼虫在树干木质部蛹室内越冬。翌年4月中、下旬开始化蛹,5月上、中旬成虫开始羽化忆,盛期为6月中、下旬;出孔成虫靠爬行与飞翔扩散,大都到树冠上部取食当年生至2年生枝皮进行补充营养,同时传播线虫。其后2~3周进行交配与产卵,产卵期6月上旬至9月上旬。成虫 相似文献
10.
北方桑天牛水平与垂直双向分布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9~1990年在河北省平原及丘陵地区对毛白杨林地进行了桑天牛(Apriona germari Hope)虫害发生的调查,采用空间格局、抽样方法的分析研究。其结果表明:幼虫空间格局趋于聚集分布,最佳抽样方法为双对角线式;幼虫分布高度随胸径增大而升高,虫量随胸径增大而增多;胸径<12cm时,虫道分布高度在6.3cm以下。因此,确定胸径12cm的粗度是防治关键粗度。根据聚集分布和关键粗度,确定预防、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12.
松墨天牛为害对马尾松针叶化学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通过对被松墨天牛为害的不同程度的马尾松针叶化学物质的测定,结果表明:受害的马尾松针叶的内次生物质黄酮和单宁含量随着幼虫钻蛀取食和成虫补充营养为害程度的加重而发生变化,先增加,后降低;受害马尾松针叶内营养物质总糖和可溶性糖含量先降低,后增加.说明了马尾松应激反应的过程是一种随着受害程度的不同,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同时研究表明:马尾松对松墨天牛幼虫钻蛀取食和成虫补充营养的应激反应是不同的.对幼虫钻蛀取食的反应是不显著的;而对成虫补充营养的反应是显著的.说明了马尾松在与昆虫协同进化的过程中,对不同害虫及其不同的虫态产生了适应性. 相似文献
13.
赣南松墨天牛生活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赣南地区松材线虫病防治的实际需要,研究媒介昆虫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的生活史.研究表明,赣南松墨天牛1年发生1~2代,以1代为主,2代数量仅约2%;以2~4龄幼虫在树皮下和木质部内越冬为主,占92%~93%,且幼虫越冬需在10~13℃完成,翌年3月中旬恢复活动,继续取食,4月上旬开始化蛹,4月下旬至5月下旬为化蛹盛期,7月中旬化蛹基本结束,最迟11月下旬化蛹结束;越冬代羽化期从4月下旬到8月,5~6月为羽化盛期,第一代10月上旬至11月初羽化;4月中旬到11月初林间可见成虫;全年均有幼虫,有世代重叠现象.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将乐县5年生马尾松人工林生物量空间分布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马尾松人工林生物总量为35.512 t/hm2,其中乔木层、草本层和凋落物层生物量分别为28.608、3.861、3.043 t/hm2,分别占总生物量的80.56%、10.87%及8.57%;乔木层各器官生物量占乔木层总生物量的比例大小依次为:干(40.90%)〉枝(25.73%)〉根(23.87%)〉叶(9.50%);就乔木层地上部分生物量分配格局而言,马尾松枝和叶主要分布在1~3 m区分段,而干则主要分布在0~2 m区分段。 相似文献
15.
16.
17.
林分因素对松墨天牛种群数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于安徽省马鞍山市林场选择岱山、家山、静山和阡马山为试验点,根据不同的林分类型以及在各林分中不同的林地植被覆盖率、郁闭度、坡向、林分位置放置诱捕器,调查以上因素对松墨天牛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林地植被覆盖率(F=16.02,P=0.0003)、坡向(F=2.32,P=0.0378)对松墨天牛数量有显著的影响,其中林地植被覆盖率对其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林分位置中林缘与林中的不同对其影响达到显著水平(F=4.29,P=0.0447),林分类型(F=1.67,P=0.1660)、郁闭度(F=0.09,P=0.7666)对松墨天牛种群数量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