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4 毫秒
1.
新疆番茄加工业经历了从以新扩建为主向以并购为主的战略转换,并促使新疆番茄加工业的快速发展,但长期困扰新疆番茄加工业发展的诸多深层问题却未能妥善解决,为此必须寻找一条针对新疆番茄加工企业现状,适合新疆番茄加工企业未来长远发展的战略模式。  相似文献   

2.
程中海  罗芳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1):4741-4743
利用SWOT模型系统全面地分析了新疆番茄加工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指出了可选择的战略矩阵,提出了新疆番茄加工业应逐步从扭转性战略向多样化经营战略和增长型战略过渡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加工番茄的生产在新疆农业发展战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昌吉回族自治州是加工番茄种植大区,加工番茄的种植为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民增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加工番茄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土地条件、土壤及种子处理、播种育苗、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的内容,以促进该技术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新疆加工番茄机械化收获发展对策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回顾了国外加工番茄机械化收获发展过程,从中总结出国外发展加工番茄机械化收获的主要经验.通过分析加工番茄机械化收获发展前景和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新疆加工番茄机械化收获发展对策和措施;建议通过农艺技术和机械化技术相结合,从品种培育、推广规范化的栽培管理技术、建设番茄原料生产基地、形成番茄种植产业带、研制适用的加工番茄收获机械等方面着手来推动新疆加工番茄收获机械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入世之际,新疆农业产业化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红色产业抓住了机遇,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条件,走出一条龙头企业带动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之路。本文针对新疆红色产业中番茄产业种植、加工和销售过程的优势和经营现状分析,提出番茄产业化发展的具体对策,对新疆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新疆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气候干燥,有利于红色素和干物质的形成和积累,气候条件适宜番茄生长和发育。2004年,中国番茄酱生产和出口量已跃居世界第二,其中新疆是我国最大的加工番茄种植和加工基地,占全国生产能力的90%以上。但由于原料基地不稳定、栽培品种单一、品种结构不合理、栽培模式和栽培管理技术不当、番茄成熟期集中等原因,致使加工番茄原料商品率只有50%左右,番茄酱合格率也较低,严重地制约着新疆加工番茄产业的高速发展和加工番茄种植经济效益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一、我国成为番茄产业大国我国番茄加工主要分布在新疆、内蒙古和甘肃。新疆地处北纬37°05′~47°55′之间,光照强、日夜温差大、气候干燥、沙质土地十分丰富,加工番茄在新疆北疆沿天山一带和南疆焉耆盆地得到广泛种植,具有质量好、病虫害少、固形物和红色素含量高等特点,适合进行番茄加工。2006年,新疆番茄种植面积达5.3万hm2,成为全国加工番茄种植面积最大的省区。新疆番茄产量、出口量连年增加。  相似文献   

8.
新疆因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水土光热资源优势,非常适合种植加工番茄。2012年新疆番茄种植面积66万(666.7m~2),预计产量达370万吨,已成为农户增收致富的一个新渠道。目前,新疆加工番茄种植已全面推广采用育苗移栽方式,提高加工番茄定植成活率是获得高产、优质、高效的基础。1选用壮苗培育优质的适龄壮苗,是加工番茄丰产的关键。用于移栽的加工番茄穴盘苗,保证单个穴盘  相似文献   

9.
新疆的土壤、灌溉和气候条件非常适合加工番茄的生长,得天独厚的种植条件使得加工番茄的可溶性固形物,番茄红素的含量都很高,发展加工番茄产业是把新疆的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的正确决策,加工番茄的种植是生产建设兵团继棉花产业后形成的又一红色产业链,近几年来随着我团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10.
兵团加工番茄产业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加工番茄已成为兵团继棉花产业后的第二大农作物产业,种植规模2.67×104~3.33×104 hm2,加工能力40×104~50×104 t,番茄生产和加工企业的优化整合与资产重组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充分认识新疆发展番茄产业的优势和劣势,扬长避短,才能趋利避害,适应瞬息万变的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11.
新疆奇台县调整产业结构的同时,也发展了红色产业—加工番茄,番茄是该县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由抓千亩连片高产示范点,推动以点带面的发展。基于此,本研究简要介绍新疆奇台县加工番茄示范点高产栽培技术,为种植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加工番茄病虫害中长期预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解决加工番茄病虫害预测与防控问题,采用Elman神经网络对番茄病虫害预测预报进行研究。根据新疆某加工番茄产区2003—2010年的4—10月的病虫害发生程度及同期气象资料,建立了加工番茄病虫害发生与气象因子关系的Elman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以预测2011年番茄病虫情为例,结果表明此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效果。该研究为进一步构建加工番茄病虫害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通过对新疆北疆地区加工番茄施肥工作的研究,并结合加工番茄种植的具体实践,提出了加工番茄的相应施肥技术,从而为实现新疆北疆地区加工番茄高产优质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4.
新疆加工番茄氮、磷、钾营养诊断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回顾了国内及新疆加工番茄栽培历史,总结了加工番茄氮、磷、钾养分吸收分配的特点,深入剖析了加工番茄氮、磷、钾营养诊断的研究进展,阐明了加工番茄营养诊断研究的意义、存在问题,提出根据新疆加工番茄不同生长期氮、磷、钾养分吸收特点和生长特性,建立营养诊断指标体系,确定诊断的主要诊断时期、诊断部位及丰缺指标,是进行加工番茄营养诊断的合理方法。  相似文献   

15.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加工番茄产量预测模型研究(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加工番茄产量预测模型。[方法]运用灰色系统理论研究了加工番茄产量变化趋势,建立了加工番茄产量预测的GM(1,1)灰模型,并以新疆2001~2009年新疆加工番茄产量为例,进行了实例分析。[结果]该模型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和较强的泛化能力,对近期加工番茄产量的预测是可靠的。[结论]为新疆地区番茄产业的宏观调控、番茄加工及储藏等方面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我国番茄产业链发展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西北地区具有发展工业番茄独特的气候资源优势。特别是新疆自治区,与美国加州河谷地区、地中海地区并称为全球工业番茄种植与加工三大中心,是全球最适宜工业番茄生长的地区之一。近年来,随着新疆等地区番茄生产的发展和加工业的兴起,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重要的工业番茄种植和番茄酱加工国家,番茄制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二、出口量位居世界第一。  相似文献   

17.
季良  彭琳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9146-19147,19151
面对以进口大豆为主体的我国大豆产业格局和国际粮商对国产大豆的严峻挑战,通过全国与新疆大豆主产区的对比分析,找出新疆大豆产业发展的主要限制因子,指出缺乏政策支持是导致新疆大豆产业长期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证实了新疆作为高油高产大豆产区优于东北的结论。在此基础上,以国家和新疆政策为导向,以新疆现有耕地面积与作物结构及新疆大豆气候区划为依据,以国家大豆发展战略为先导,以国家粮食战略接替区计划、新疆棉花战略调减计划和新疆小麦发展战略规划为主线,提出在新疆9个区域发展形成46.67×10^4hm^2播种面积和132.2×10^4t总产的大豆生产规模,并进行就地加工转化,通过政策引导和企业带动实现国家大豆西部新支点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8.
新疆的番茄制品正在快速进入对食品安全要求最高的欧美市场。目前新疆的番茄酱产品已占欧洲市场的70%。作为亚洲最大的番茄酱加工区,番茄年加工能力80万吨,约占全国番茄加工总能力的90%,从而使我国成为继美国、意大利之后的世界第三大番茄制品生产国。据乌鲁木齐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新疆番茄制品出口剧增,出口达13.53万吨,价值7000多万美元,同比增长了26.8%。新疆于1984年建成第一条番茄酱生产线,此后10多年间相继建成30多家番茄加工厂及60多条生产线,番茄加工成为新疆发展速度最快的产业,新疆因此成为中国主要的番茄酱生产基地。新疆温差…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加工番茄产量预测精度,提出一种串联型组合灰色神经网络模型(grey neutral net model,GNNM)的番茄产量预测方法。通过以新疆某加工番茄产业基地的历史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获取与加工番茄产量相关性较大的影响因素,剔除非主要影响因素。以主要影响因素和灰色模型(grey model,GM)预测值作为神经网络模型输入,加工番茄产量作为输出,构建GNNM预测模型。仿真试验结果表明,新预测模型具有更好的逼近能力和预测精度,为加工番茄产量精准预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李新友 《吉林农业》2010,(6):122-122
文章针对新疆加工番茄的特点,从其选种、种植、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浅析了加工番茄的高产栽培要点,为加工番茄的高产提供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