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多化性蚕品种,常规采用一年春、夏、早秋、晚秋饲养四代进行保育。前文曾报道:利用8—10℃冷藏蚕卵,减去夏季保育,获得成功。本试验采用蚕卵冷藏与黑种继代技术,实行隔期保育。一年只进行春、早秋两次养蚕,从而达到省力化保种目的。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3.
4.
<正> 多化性品种的保种问题,清水文信和中水流操已提供了一整套方案。但若按照清水文信的单式冷藏效果不太好,若按复式冷藏法其孵化率良好,不过入库胚子和中间处理时的胚子掌握是比较繁琐的。山下兴亚只从孵化率角度上认为冷藏多化性蚕种应以10℃较好。为了验证山下兴亚的论点,使之趋臻完善。1988—1989年对我所保存的七个多化性品种进行冷藏试验,现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5.
二化性家蚕滞育过程中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7,他引:1
二化性家蚕卵以25℃和15℃催青,可分别诱导成虫产下子代滞育和非滞育卵,而即时浸酸和5℃左右的低温处理可以分别阻止和解除胚胎滞育。利用1-氯-2,4-二硝基苯(CDNB)显色法测定了经上述处理后的胚胎滞育过程中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的活性,结果表明:胚胎发育后期的蚕卵经25℃催青,卵中的GST活性显著高于15℃催青蚕卵;蚕卵即时浸酸未显著改变胚胎滞育发动阶段蚕卵中的GST活性;5℃低温处理显著提高了滞育卵中的GST活性,但是未能显著改变即时浸酸卵的GST活性。上述结果表明,蚕卵中的GST活性变化与二化性家蚕胚胎滞育诱导和解除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7.
8.
家蚕二化性品种(品系)转基因用蚕卵的预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家蚕为卵滞育昆虫,二化性家蚕品种(品系)的化性由上代卵期温度与光照等调控。将若干个二化性家蚕品种(品系)以17~18℃温度催青诱导子代蚕卵非滞育,筛选出1个经济性状较优的实用品种"秋丰"、1个突变品系P33,二者非滞育卵圈比例分别达到96.4%和89.6%,正常催青的良卵实用孵化率分别达到96.11%和98.58%,解决了采用显微注射法以家蚕实用品种构建转基因系统过程中因蚕卵滞育不能及时孵化的难题。另对利用20%盐酸-2%甲醛混合液刺激解除蚕卵滞育的方法以及非滞育蚕卵表面用70%乙醇消毒的方法进行了尝试,前者可以获得96%以上的孵化率,后者可以缩短蚕卵预处理时间。 相似文献
9.
多化性黄血蚕的保健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黄血蚕制品--金蚕宝制剂系列的保健作用研究表明:金蚕宝降脂Ⅰ号表现极显降低高血脂模型小鼠血清总胆固醇(TC)和血清甘油三脂(TG)的效果(P<0.01),并在一定剂量范围内显示出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金蚕宝降糖制剂可显改善四氧嘧啶诱导的糖尿病小鼠三多一少的症状及降低血糖值,其中饲料消耗量、饮水量和尿量分别降低25%、47%和43%,并能维持体重,血糖值在对照组上升56%的状况下降低33%(P<0.01);研究微粉化后的蚕粉末对糖尿病的治疗效果和剂量,改进剂型比原剂型生物利用度提高一倍,且降糖效果(50.47%)显优于格列本脲(34.63%)(P<0.05);对家蚕熟蚕粉和灵芝为主要材料的金蚕宝护肝制剂(JCBH)研究表明,金蚕宝护肝制剂和熟蚕粉均显降低小鼠血中谷丙转氨酶(ALP)和谷草转氨酶(AST)的酶活力(P<0.01),金蚕宝护肝制剂略优于熟蚕粉,但与阳性药联苯双酯和熟蚕粉相比,无显性差异(P>0.05)。研究结果表明黄血蚕具有较高的保健作用。 相似文献
10.
11.
12.
以马达加斯加着色不滞育卵品种MA为试验材料,对其化性遗传特点,着色不滞育卵,所属连锁群、卵色遗传规律等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家蚕品种资源保育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培育新品种的重要资源。在品种资源保育过程中,加强对基础蚕品种选择和特殊性状育种素材的定向选育,达到了品种资源保存良好而性状不退化的目的,同时培育了茧形大,茧层高、茧质优,具有稳定遗传性的蚕品种,发现了多产卵蛾区小系,选配了新品种组合,为江苏省第六代蚕品种出台做好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14.
《蚕业科学》1980,(1)
(一)有滞育期多化性品种是否产滞育卵,和催青温度有密切关系,为了下代产黑种,轮月系统要求80°F以上的催青温度,大造系统(广东的二化性品种)的催青温度要求比较低,基本和一般二化性品种一致。 (二)有滞育期多化性品种对蚕期光照极为敏感,长光照多产生种,短光照多产黑种。为了产黑种,以每日光照6—12小时、黑暗12—18小时,最有效果。光照时间在3小时以下,反而有增多生种的倾向。 (三)有滞育期多化性品种从1龄至簇中均表现短日照多产黑种,长日照多产生种,其中1、2龄的影响比较小,而4、5龄及簇中的影响比较大。试验表明,稚蚕期和壮蚕期之间,不存在逆转现象。因此认为,光照的逆转期可能在卵期和幼虫期临界处,而不在第三龄。 (四)壮蚕期及簇中,高温饲育易产生种,低温饲育易产黑种。 (五)饲料老嫩在一定程度上发生影响,老饲料易产黑种,嫩饲料易产生种,为了减少生种应选用成熟偏老的饲料。 (六)决定多化性品种是否滞育的两个主要条件,即卵期高温催青、幼虫期短光照饲育。这一性状的形成,我们认为是由于长期适应亚热带生态条件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催青温度对家蚕二化性品种滞育激素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基因的结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蚕二化性品种的卵滞育与否受上代环境影响,25℃高温明催青将产滞育卵,而15℃低温暗催青将产非滞育卵。为探究催青温度调控二化性家蚕滞育的分子机制,对从家蚕卵巢细胞中克隆的家蚕滞育激素受体基因(Bmdhr)的5种cDNA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Bmdhr基因的5种cDNA由相同的mRNA转录本通过不同的剪接方式而来,其中Bmdhr mR-NA-1与Bmdhr mRNA-2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相同,Bmdhr mRNA-4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家蚕滞育激素BmDHR-1的序列相似度达99.2%。将家蚕二化性品种秋丰的蚕卵用蛾区半分法分成2组,分别以15℃暗催青和25℃明催青,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催青温度对家蚕不同发育时期及蚕体组织中Bmdhr基因mRNA转录的影响。结果显示:Bmdhr mRNA-1主要在蛹期卵巢中表达,在对滞育激素最敏感的化蛹后4 d时,其转录水平急速上升至峰值,并且高温催青的转录水平高于低温催青;Bm-dhr mRNA-4主要在各发育时期的蚕体血液中表达,特别是在高温明催青条件下,其在蛹期血液中的转录水平是低温暗催青的7.7倍,说明BmDHR-4可能是决定家蚕二化性品种卵滞育与否的关键因子之一;Bmdhr mRNA-5在化蛹后2~3 d的卵巢中转录水平高,且低温催青的转录水平高于高温催青,化蛹后3 d其转录水平开始下降,至化蛹后4~5 d 2种催青处理间的转录水平无显著差异。研究结果为阐明家蚕滞育的分子机制积累了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16.
<正>家蚕品种资源保育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培育新品种的基础,是研究遗传规律的材料。品种资源的保存研究,称为"品保",目的是使品种资源安全继代和保持品种资源的原有性状,并防止因继代个体选择不当而引起不应有的遗传变异。本人根据多年从事品种保存和繁育工作的经验,谈谈对做好家蚕品种资源保存工作的几点体会。1加强桑园管理桑叶是蚕的营养来源,桑叶的质量对蚕的体质、茧质、卵质及化性、眠性有很大影响,由于品保 相似文献
17.
18.
本以现行家蚕品种两广二号为对照,对新蚕品种粤枫一号解除滞育的条件及其耐冷藏性进行了研究,试验表明,粤枫一号在多种处理下解除滞育所需时间与两广二号一致或稍长,实用最长冷藏时间与两广二号一致。 相似文献
19.
适用于实用家蚕品种转基因的蚕卵滞育解除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用家蚕品种转基因是利用分子靶标实现家蚕品种改良与创新的最直接和有效手段,建立高效的适合于转基因显微注射的蚕卵滞育解除方法则是目前家蚕转基因在技术层面尚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采用早期浸酸、低温催青、复式催青3种方法解除显微注射转基因蚕卵的滞育。结果表明,3种人工处理方法均能解除蚕卵滞育,且获得的非滞育性蚕卵可通过显微注射得到转基因阳性个体,其中采用复式催青法处理的子代蚕卵滞育解除率最高,转基因阳性蛾圈率约25.00%,明显优于低温催青和早期浸酸处理。此外,采用早期浸酸处理,日系品种的蚕卵滞育解除率高于中系品种;采用低温催青和复式催青处理,中系品种子代蚕卵滞育解除率则显著高于日系品种。 相似文献
20.
提高滞育卵冷藏漫酸孵化率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通过总结近几年国内外同行及本单位对滞育卵人工孵化的研究试验和实践,探索出提高滞育卵冷藏浸酸孵化率的部分技术要领,认为二化性品种滞育卵进入滞育时间在20日以内,采取浸酸—冷藏—浸酸形式,如冷藏时间在40天以上,配合补催青黑暗处理,其孵化率基本可达到生产上的要求,且对蚕体体质无不良影响,如冷藏时间在50天以上可在生产上放心使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