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采用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的方法,选择春玉米间作春大豆的畦幅、春玉米密度、春大豆密度三个农艺因子,布置田间参数试验,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建立了春玉米间作春大豆的总产、春玉米产量、春大豆产量及净产值的三元二次回归模型。根据建立的模型,进行了因子效应分析,并结合计算机模拟寻优,对春玉米间作春大豆的畦幅及其复合群体结构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2.
玉米大豆间作套种群体结构与经济效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周单9号、周豆19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玉米与大豆的间作套种合理的群体结构。结果表明:2-6式玉米间大豆(2行玉米+6行大豆)为经济效益最佳的种植模式,为玉米与大豆间作套种最为合理的群体结构。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选用新近育成的特早熟春大豆在棉田早期间作,以探讨这一复合群体的生物学及其在生产、经济上的适应性。结果表明:本试验所形成的复合群体在作物生育期、植株高度、植株横向生长及田间叶面积指数发展等方面相互之间均存在良好的相互适应以及整体对本地综合生态环境的良好适应,取得了土地当量比为1.96的效果,在生产和经济上均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利用山区丰富的旱地资源,在春玉米宽行套插秋大豆+晚稻秧苗,所育成的晚稻秧苗具有一般旱育秧的秧苗素质,明显优于两段秧,表现矮壮,单株带多,根系发达,活力强,秧龄生大,移栽后不败苗,分蘖能力强,有效穗数多,比两段秧增产6.88%,该技术具有汗工、省力、省本的特点,能提高耕地利用率,综合效益明显。共主要技术是:适期早播种比两段秧提早2~3天,控制播量,播匀播播种量10g/m^2(干谷),选择苗床,防春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适宜广西的春大豆与玉米间作种植模式,为当地推广大豆玉米间套种技术提供参考.[方法]试验设5种间作模式,分别为:玉米宽行120 cm、间种2行大豆(M120S2),玉米宽行160 cm、间种2行大豆(M160S2),玉米宽行160 cm、间种3行大豆(M160S3),玉米宽行200 cm、间种2行大豆(M200S2)和玉米宽行200 cm、间种3行大豆(M200S3).对照为常规种植的玉米单作模式(CKM)和大豆单作模式(CKS).调查不同种植模式下春大豆、玉米的农艺性状、产量及其相关性状,并对比分析不同种植模式的综合经济效益.[结果]2013~2014两年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玉米宽行行距增加,春大豆的茎粗、主茎节数、单株粒重呈递增趋势,产量随之增加.在相同宽行行距(160和200 cm)条件下,种植3行春大豆较种植2行的产量高.玉米的穗粗和百粒重随着其宽行行距的增加呈逐渐变小趋势,产量逐渐降低.5种间作模式中,以M160S3和M120S2模式的经济效益较好,分别为18345.53和18094.18元/ha.[结论]综合考虑不同种植模式的经济效益及小型机械操作,以在160 cm宽行玉米中间作3行春大豆较适合在广西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7.
旱粮是我省粮食生产的薄弱环节,而江西适于发展玉米间作大豆的秋闲田则有近27万km^2,发展旱粮的潜力很大。本试验采取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选择了间作行比、大豆密度以及氮、磷、钾肥施用量5个试验因子,建立了试验因子与间作体系的总量、能量总产出、0.067hm^2(亩)产值间作玉米产量、大豆产量间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8.
冬小麦/春玉米/夏玉米间套作复合群体的高产机理探讨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在冬小麦-夏玉米两熟模式基础上开发的冬小麦/春玉米/夏玉米多熟间套模式,具有较高的生产潜力和资源利用效率,其单产水平和光热资源利用率提高20%多,是农田在吨粮基础上实现高产再高产的一种新尝试,该模式实现高产的关键是充分利用间套作复合群体高强度的纳密功能,并形成一个高光效的群体结构,使复合群体的受光改善和截光能力增强,从栽培技术角度,确定适宜的品种组合和田间配置,解决好春玉米的早播玉米是该式成功应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探索春马铃薯间作春玉米高效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市种植春马铃薯、春玉米的面积逐渐扩大.2001年种植春马铃薯22400亩,种植春玉米73666亩.为充分利用种植空间,把春马铃薯、春玉米间作,在种植规格和茬口安排上稍作改进后,种植效益有较大提高.马铃薯亩产1650kg、玉米亩产达626kg,比纯作春玉米亩增效益640元,比纯作马铃薯每亩增收626kg玉米.  相似文献   

10.
大豆与玉米间作关键配套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正> 驻马店市常年单作大豆面积8万多hm2,玉米26万hm2左右,一般每公顷效益5 250-6 750元,为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效益,笔者在驻马店市郊和西平两地进行了大豆——玉米间作栽培模式示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春玉米后期套种夏大豆不同种植模式对大豆产量的影响,为春玉米合理套种夏大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广西夏大豆主推品种桂夏1号和玉米品种正大619为供试材料,于2011年在广西3个有代表性的夏大豆产区进行春玉米套种夏大豆不同模式试验,研究适宜与春玉米后期套种夏大豆的最佳种植模式.[结果]垄上双行种植平均产量最高为2754.87 kg/ha,垄沟单行种植(CK)平均产量为2466.57 kg/ha,最低为垄上双行隔行种植,产量为2160.70kg/ha.[结论]春玉米后期套种夏大豆最为适宜的种植模式为春玉米后期垄上双行套种夏大豆.  相似文献   

12.
适宜与广西春玉米套种的夏大豆品种筛选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筛选在广西不同地区适宜与春玉米套种的夏大豆品种,提高夏大豆与春玉米套种的单产和良种普及率.[方法]2010年选用4个广西审定和2个国家审定的大豆品种在广西4个有代表性的春玉米产区进行春玉米套种夏大豆品种筛选试验.[结果]除华夏1号在隆安县较对照减产26.64%外,其他品种在各示范县均比对照增产,增产幅度为23.72%~99.89%,增产极显著.[结论]桂夏1号、桂夏2号、桂夏3号、桂夏4号和华夏3号适合在马山县与春玉米套种;桂夏1号、桂夏3号、桂夏4号和华夏3号适合在隆安县与春玉米套种;桂夏1号、桂夏3号、桂夏4号适合在都安县与春玉米套种,重点推广桂夏3号;桂夏1号、桂夏2号、桂夏3号、桂夏4号和华夏3号适合在河池市金城江区与春玉米套种.  相似文献   

13.
玉米、大豆间、混作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淳安县地处浙西山区,玉米和大豆是主要的作物之一。为探索玉米和大豆之间的最佳复合种植模式,为此我们进行了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试验设在梓桐镇叶家庄村,试验田为泥砂土,前作为早稻,供试玉米品种为掖单13,大豆为本地农家品种小青豆。 试验设4个处理:(1)每穴1粒玉米混播1粒大豆,简称混1;(2)每穴1粒玉米混播2粒大豆,简称混2;(3)每穴1粒玉米混播3粒大豆,简称混3;(4)1粒玉米间作2粒大豆,简称间作;以不间作播1粒玉米和播大豆分别为对照1和2。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小区面积16.8 m2。玉米种植规格为行距60 cm,株距28 cm,各处理玉米种植规格一致,每小区101株;处理(4)玉米大豆间距28 cm,大豆行株距与玉米相同;对照2大豆行距30 cm,株距14 cm,每穴2粒。  相似文献   

14.
【目的】筛选出适合与甘蔗间套种的春大豆品种,为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甘蔗春大豆间种提供参考。【方法】2011年利用9个春大豆品种进行不同甘蔗间作模式(甘蔗行距分别为1.2和1.0 m)的筛选试验,调查大豆田间农艺性状及产量性状,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甘蔗行距1.0和1.2 m栽培模式春大豆生育期和产量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8(P =0.0142)和0.69(P =0.038)。华春2号在1.2和1.0 m栽培模式下的产量均最高,分别为2222.22和2083.33 kg/ha。在甘蔗行距为1.2 m的栽培模式下,桂春10号和泉豆7号产量较高;而在甘蔗行距为1.0 m的栽培模式下,桂春10号和华春5号产量较高。【结论】华春2号、桂春10号和泉豆7号适宜与甘蔗在行距1.2 m栽培模式下间作,华春2号、桂春10号和华春5号适宜与甘蔗在行距1.0 m栽培模式下间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筛选出适合与甘蔗间套种的春大豆品种,为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甘蔗春大豆间种提供参考.[方法]2011年利用9个春大豆品种进行不同甘蔗间作模式(甘蔗行距分别为1.2和1.0 m)的筛选试验,调查大豆田间农艺性状及产量性状,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甘蔗行距1.0和1.2 m栽培模式春大豆生育期和产量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8(P=0.0142)和0.69(P =0.038).华春2号在1.2和1.0 m栽培模式下的产量均最高,分别为2222.22和2083.33 kg/ha.在甘蔗行距为1.2 m的栽培模式下,桂春10号和泉豆7号产量较高;而在甘蔗行距为1.0 m的栽培模式下,桂春10号和华春5号产量较高.[结论]华春2号、桂春10号和泉豆7号适宜与甘蔗在行距1.2 m栽培模式下间作,华春2号、桂春10号和华春5号适宜与甘蔗在行距1.0 m栽培模式下间作.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农业中粮食生产与牧草发展争地矛盾的实际问题,采用马铃薯和燕麦为试验材料,设置了3个处理:马铃薯净作、燕麦净作和马铃薯燕麦间作.结果表明:马铃薯和燕麦间作有利于马铃薯出苗和前期营养生长;马铃薯间套两茬燕麦的经济产量达43 450.4 kg/hm2,比净作马铃薯经济产量增加28.07%;但间作显著降低了马铃薯块茎产量和商品薯率,间作马铃薯块茎产量仅是净作的32.38%.结果初步表明:马铃薯间套两茬燕麦,一茬收获籽实,一茬收割牧草,这种缓解粮食与牧草生产争地矛盾的粮草间作模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试验采用框栽,土壤为黑土,试验品种为东农47(DN47)和绥农10(SN10),分别对两个品种不同时期不同部位的GS酶活性进行了研究。在大豆植株的根、根瘤、茎、叶片、荚皮、籽粒中都检测到了GS的活性,根瘤、根、茎、叶的GS活性高低顺序是:根瘤>茎>根>叶;茎和根的GS活性呈单峰曲线,两个品种的峰值都出现在R2期;叶片的GS活性动态与茎、根的动态有些差异,绥农10呈单峰曲线,而峰值出现在R4期,东农47在V4,R1期活性接近,从R1期开始活性快速下降,R4,R5期活性接近。  相似文献   

18.
冬小麦、夏玉米品种搭配及氮磷钾统筹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冬小麦、夏玉米全年总产和肥效,试验在全年N、P、K肥施用总量分别为630、296、302 kg/hm2的情况下,探讨了上下茬配额及品种搭配对全年总产量的影响。4因子裂区设计,主处理为上下茬品种搭配,副处理、副副处理及次副副处理分别为N、K、P在上下茬的分配比例。品种搭配、K处理、N×P、N×P×K对年总产作用极显著,P处理、品种搭配×P×K作用显著。石新733与郑单958搭配,N平均分配,冬小麦施2/3的PK肥、夏玉米施1/3,是获取全年高产的最优方案,并突破了19 500 kg/hm2。N、P、K上下茬平均分配、或小麦均施2/3、或玉米均施2/3,都不利于全年高产。  相似文献   

19.
为筛选出适宜间作大豆的玉米品种,试验选用了12个遵义地区的主推玉米品种,通过对不同玉米品种间作下玉米和大豆产量以及农艺性状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新中玉801和新中玉5号间作效果最好,间作总产量分别为861.48kg/667m2、845.80kg/667m2,金福玉66间作效果最差,总产量为570.38kg/667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