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信任下属如果你经常怀疑下属的能力,那你就干脆换掉他。否则你事事参与、过问甚至监督下属工作的话,下属会因此放弃自己的创造性,完全按照你的“正确指示”去工作,进而形成下属不是放开手脚去做,而是一边猜测你的意图一边做。你用挑剔的眼光去观察,下属的缺点很容易暴露出来,你  相似文献   

2.
<正>你无为,你的下属就会无不为;你无言,你的部属就会有很多话;你无能,你的部属就会很能干。你所要看的是他们做得对不对,而不是跟他们去抢工作做。组织有三个阶层:基层、中层、高层。用  相似文献   

3.
要做好兽药零售生意、赚更多钱就要研究客户的需求,你知道他的需求,在实际经营中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你就会取得他的信任和依赖。有更多的人信任你、依赖你,你的生意就会兴隆,如果你再有好的经营技巧,你的财源就会更加茂盛了。  相似文献   

4.
脑筋急转弯     
《北方牧业》2013,(19):35
一本书放在地上什么地方你跨不过去?如果诸葛亮活着,世界现在会有什么不同?一只鸡,一只鹅,放冰箱里,鸡冻死了,鹅却活着,为什么?什么东西别人请你吃,但你自己还是要付钱?李主任早上刷牙的时侯一边刷一边大声唱歌,他是怎么做到的?一个人无法做,一群人做没意思,两个人做刚刚好。请问是啥密事?一个人有三根头发,为什么他还要剪掉一根?什么事情,只能用一只手去做?(答案:放在一墙角里会多一个人是企鹅吃官司他刷的是假牙说悄悄话他想做三毛的哥哥剪自己的手指甲)  相似文献   

5.
蜂缘一生     
袁德雨 《中国蜂业》2006,57(11):36-37
从小就与蜜蜂有缘 我从小时候就与蜜蜂有缘,十一二岁时,我跟随做教师的父亲去外地读小学。父亲一边教书,一边还养了十来箱蜜蜂。每当他管理蜂群时,我总是头上罩着一件衣服,从衣缝中观看那飞翔的小生灵,感到特别好玩。同时,也学到了一些养蜂的基本常识,像摇蜜、防盗蜂、收捕分蜂等,成了父亲的小帮手。后来父亲去省城进修,把养蜂的事交给了我,我高兴地接受了任务。我一边读书一边养蜂,觉得在师生们面前显得特别能干。有的小学生去逗蜜蜂时,我就说蜜蜂要螫你的,把他们都吓跑了。  相似文献   

6.
《兽药市场指南》2005,(1):63-63
“做”就是要求经理人身先士卒,带领大家一起做工作。这个阶段的经理首要的是能“做”,会“做”,肯“做”。一个经理人,他必须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有能力解决业务中的实际问题。他必须获得下属的认同,亲历亲为、身先士卒是最有效的手段。特别是在新市场,自己主动去开拓,既可以快速赢得市场空间,又可以起到带徒弟的作用,为公司今后的发展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7.
信任是人与人之间的纽带,亲人之间有了信任,生活会更和睦美满,朋友之间有了信任友谊会更诚挚长久.但是,一个人值不值得你信任是需要时间来证明的,假如你信任任何一个人呢,那么别人就会认为你是傻瓜,倘若你不敢去信任一个值得你信任的人,那你的一生将会在猜疑、谨慎中度过,注定孤独.信任是一种感觉,更是一种真挚的情感!  相似文献   

8.
<正>在过去50年里,为了确定卓越领导者特定的管理风格、特征和性格特质,管理学者做了1000多项研究,却没有一个人能够清晰地描述出何为理想的领导者。不过,幸亏他们没有找到一个统一的领导力模型,否则管理者们就会去争相模仿,展示出来的形象就只是角色扮演而不是自己,很容易被别人一眼看穿。模仿他人绝对表现不出真实的自己。你可以从他人的经历中吸取经验,但完全模仿他人绝非成功之道。人们信任你是因  相似文献   

9.
中专毕业后,我正式分配到汾市畜牧水产站工作,在工作中我发现了许多问题。 其中一个问题是在编在职的职工没有事做,而市场生猪检疫和屠宰检验这两份工作却承包给非在编在职人员。 是不是该站的职工不愿做呢?过去的事我不多说了,就从我分配进站后说起。 2000年9月6日,一些领导同志来到我家,要我开展产地检疫工作时,我强力申明过,除了产地检疫工作外,市场生猪检疫和屠宰检疫都要先安排本站人员执行,当时两位局长满口答应。 2000年12月26日,汾市畜牧水产站全体人员开会通过了2001年人事工作安排计划,12月27日,我向局领导作了口头汇报工作。2001年1月9日,新接手主管汾市畜牧水产工作的领导对我说:“每月上交340元,工作不能滑坡,只能上,你搞可以,但要签订合同”。“签合同可以。”我当着众人响亮回答。 2001年1月11日,当我向顶头上司提出签订屠宰检验单项合同时,他则漫不经心地反问我“什么事?” …… 是问:在职职工不是动物检疫员吗?是问:在职职工不愿干本职之事吗?不愿当一名合格的动物检疫员吗?谁能替我及我站的职工说个不字?他有这种替代权吗?! 然而这事却发生了,发生在2001年,新的千年的第一年第一个月的第十天,发生在当今的法治社会里,发生在一个领导和他的部属之间! 他不知为的是什么?是问:你天天学习“三个代表”,对照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这条,你代表了你的下属的利益了吗?一个领导不为他的下属谋福利是个好领导吗?一个领导不要自已的下属,他还是个领导吗?他到底去领导谁,难道他背后有什么目的? 这不能不让我们基层站的人员产生想法,也不能不让知道前因后果的人产生想法。  相似文献   

10.
蜂缘一生     
袁德雨 《蜜蜂杂志》2006,26(2):41-42
我这一生就是与蜜蜂有缘。十一二岁时,我跟随当教师的父亲去外地读小学,父亲一边教书,一边养了十来箱蜂。每当他开始管理蜂群时,我总是头上罩一件衣服,留着一条小缝,从缝中观察那些活泼的小生灵,感到特别好玩。同时也学到了一些养蜂的基本常识,像摇蜜、防盗、收捕分蜂等,成了父亲的小帮手。后来父亲去省城进修,他把养蜂的事交给了我。我一边读书一边养蜂,觉得在师生们面前显得有些能干,有的小学生去摆弄蜜蜂时,我以“蜜蜂会螫你”为由把他们吓跑。参加工作后还是与蜜蜂有缘。我农学院毕业后分配到了县农林局,工作35年,直到退休,一辈子的工作…  相似文献   

11.
正什么是经理人?德鲁克给职业经理人下了一个非常好的定义:经理人他自己是没有绩效的,经理人的绩效取决于他的上司和他的下属,当他们都有绩效的时候,他就会有绩效。让一些人在一起共同去做一件事情,而且怎么能够让大家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都能够发挥作用,并且拥有价值的创造,这就是管理。但是,很多时候我与管理人员聊天,会发现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几乎所有的管理人员都认为管理是向  相似文献   

12.
可见,一个下属的能力和心态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他会随着工作性质和工作环境等因素的变化不断变化。这个时候我们要及时察觉并给予引导和指正,那么无论我们管理者或者下属工作起来都比较轻松,并且工作成绩会大大提高。[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给员工自由发挥的空间,才能突破能力的局限. 很多领导以为自己专业技能够强,常常忽视下属的意见,并且喜欢自上而下地分配工作,甚至在下属完成工作后也没有任何评价,或是只对下属做得不到位的部分表达不满.这样的领导会打击下属的积极性,遏制他们的成长,长此以往成员就会开始敷衍了事地应付工作,并与领导者渐行渐远.  相似文献   

14.
<正>梦想的伟大之处不在于说,而在于做。在追逐梦想的过程,彼岸不完全是成功的最终体现,因为梦想一直在路上,而追梦沿途有着最亮丽的风景。许多东西刚开始的时候很美好,到了最后,你会发现其实根本没有最后。所以,有些东西,有些梦想,你现在不去做,你现在不去争取,你现在不去努力,你就看不到最后,你就会错过未来,你就会在碌碌无为的一生中忏悔,然后在无数次忏悔中抱怨离去。  相似文献   

15.
<正>一、他是小鸡,你必须是火鸡如果你是上司,你也许希望在下属心目中有威信。有人说让下属信服,关键是你的人品,但实际上,下属佩服的是比自己更有本事的上司,也就是说,你必须得有两把刷子。也许你认为比下属强,而下属高估自己没有自知自明,所以他不服你,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人性往往高估自己,低估别人。你比他强一点,他认为你跟他差不多,他觉得有资格跟你叫板,一争高下。而且即使他觉得你比他厉  相似文献   

16.
<正>一、胜任能力在战场,追随者会根据他的领导者的能力,决定是否对他忠诚与信任。他们只会信任一位他们认为拥有专业能力,足以带领他们制胜的领导者,并对他效忠。在激烈的战争中,不管你是哪种军种,也不管你是班长、排长、连长、旅长……你的追随者是期望你是一位冷静、果断、智慧、敏捷  相似文献   

17.
箴言辑录     
<正>做人,不能太善良,也别太大方,时间久了,你身边的人就会觉得,你所做的一切都是你应该的。凡事要适度。有目标的人在奔跑,沒目标的人在流浪,因为不知道要去哪里!有目标的人在感恩,沒目标的人在报怨,因为觉得全世界都欠他的。很多事情根本没有错与对,也容不得你去细想错与对,如果过于犹豫或过于在乎别人的想法,你可能什么事也做不成。  相似文献   

18.
《北方牧业》2014,(5):3-5
正一位老板是做化工的,工厂所在地被政府认定为环境保护区,要求其搬到开发区去。而他出于对搬家成本及员工流失的考虑想要放弃原来的行当,在一个新的领域寻找未来的发展机会。那么他应该做什么?一位老板是做节能灯的,他的企业在这个领域已经有了一定的地位和几亿的营业额,未来还会有不错的发展,但看  相似文献   

19.
正前段时间,我一个朋友在微博上和人吵了一架。两人对一个热点事件有不同的看法,为了说服对方吵得天翻地覆,一天下来,他自己该干的事情一件没干成。晚上他冷静下来后跟我感叹到:“人就是这样毁了自己的一生的”。我问他,为什么这么说呢?他说:“当你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将时间花在逞口舌之快上,你就没有时间去做其他事,人生就会像一台停摆的机器,最终会因  相似文献   

20.
<正>管理的减法在具体工作中体现在这样一种思路:让员工或下属来分析,假若我只让你做一件事,你会做什么来促进工作?用排除法,凡是不重要的工作不是不做,是不当做重点来做。我们见过企业的年度、月度计划,方方面面都涉及到了,好象不涉及就是你没想到,所以生产、供应、销售、人资、研发、财务,然后长期、短期、战略、战术、客户层面做什么、市场层面做什么、又做行销又做宣传、又做这又做那,实在要不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