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南方丘陵地区近年来花生种植面积稳步上升,我们经过多年的实践和经验总结,形成了一套适合南方气候、每亩产量可达350~400公斤的春花生高产栽培技术。丘陵和旱地,制约产量提高的主要因素是土壤瘠薄、干旱、肥料利用率低、病虫害较重。采用地膜覆盖增强抗旱保肥能力;适期晚播调节花生生育进程适应气候条件,防避病虫害,促进结果集中整齐,防止后期发芽烂果,提高品质;肥效后移避免后期脱肥早衰,提高肥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2.
<正>花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农作物,可食用也可饲用。辽宁锦州占据沙质土壤的地理优势,加上优良的自然环境特点,成为重要的花生种植基地之一。但是因为农民在花生种植上缺乏科学的种植技术和意识,其产量也存在了很大的提升空间。1花生施肥存在的问题1.1花生肥料使用不合理在这个方面,主要的问题就是氮肥、磷肥、钾肥的配比不合适,花生种植中多以氮肥为主,钾肥偏少,并且特别注重养分复合肥的使用量。1.2花生肥料太过单一  相似文献   

3.
<正>花生采用叶面施肥具有肥料吸收率高、节约用肥、增产显著的效果。在夏季,花生生长旺盛,叶面吸收更快,或者在连续阴雨天,土壤中水分较多,花生根系吸收养分困难时,叶面施肥效果更加显著。据试验,花生叶面施用氮肥,吸收利用率高达55%以上,饱果数明显增加,花生产量显著提高。花生叶面施用磷肥,一般可增产7%~10%。叶面施用硼、锰、铁等  相似文献   

4.
聚天门冬氨酸作为肥料增效剂的施用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大田试验和微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聚天门冬氨酸作为肥料增效剂的施用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聚天门冬氨酸作为肥料增效剂,可使土壤中氮、磷、钾养分在各个时期保持较高的有效性。在花生上使用,提高花生氮磷钾吸收量,促进花生干物质的积累,提高花生产量;氮磷钾肥料的利用率分别提高60.3%、5.3%、16.7%,值得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采用盆栽形式,研究了施用碱性肥料对花生生长、产量及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碱性肥料能够增加花生产量;与普通肥料相比,施用碱性肥料显著增加了花生的结果数,增幅达18.18%~31.62%;碱性肥料J1(16-7-10)增产高达14.83%。与不施肥相比,施用碱性肥料促进了花生生长,主茎高显著增加35.57~38.96%,第一侧枝长显著增加20.18~21.47%。此外,碱性肥料能有效地提高土壤pH值,改良土壤性状。  相似文献   

6.
用~(15)N 示踪技术研究施硼对砂地花生氮素吸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含硼量很低的细质砂土上,施硼促进花生的生长发育、提高荚果产量;促进花生对氮素的吸收、提高氮肥利用率;施硼促进根瘤生长发育、提高固氮能力。收获期土壤中残留肥料氮主要以有机态氰为主,且分布于0~20cm 土层中。  相似文献   

7.
为优化苏北桃园土壤性状、科学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以江苏省苏北地区种植露地桃树为代表的新沂市和种植设施促成桃树为代表的丰县为对象,调研2种栽培模式下的桃园土壤和肥料施用现状.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年限增加,桃园土壤酸度呈现降低的趋势;设施桃园土壤盐渍化现象比较严重,露地桃园土壤肥力普遍偏低;桃园施肥不科学现象普遍存在,有机无机类肥料施用结构不合理,肥料利用率总体低.建议优化施肥结构,按需施肥.对于露地桃园,建议采用商品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化肥施用要稳定目前氮肥施用量并控制钾肥施用量、改施缓释性化肥,可在减少化肥养分投入的基础上增施有机类肥料,改善土壤保肥能力,平衡土壤养分,提高肥料利用率.对于设施桃园,建议采用商品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化肥施用时注意控制氮肥施用量并减少磷钾肥施用量、可在减少化肥总养分投入的基础上增施有机类肥料,特别是生物有机肥,优化土壤性能,提升桃园土壤的综合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近年来黑龙江省春玉米产量及肥料利用率变化,采用多年多点田间小区试验方法,结合黑龙江省统计年鉴数据,分析了2000—2019年174个春玉米田间试验中的522个玉米产量数据及近2 000个成熟期养分吸收量数据,探讨玉米产量和氮磷钾肥利用率变化及其原因。结果表明,2000—2009年玉米平均产量为7 347 kg·hm-2,2010—2019年平均产量为8 859 kg·hm-2,2010—2019年较2000—2009年玉米平均增产1 512 kg·hm-2,增产率达20.6%;黑龙江省玉米平均收获指数2000—2009年为0.45,2010—2019年为0.50。玉米产量与植株氮磷钾吸收量均呈显著的对数函数关系,玉米产量与氮素吸收量相关性最高,其次为钾素,与磷素相关性最低。根据化肥施用及肥料利用率可将研究时期进一步划分为三个阶段,即2000—2010年、2011—2015年、2016—2019年,氮磷钾肥利用率表现为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氮肥利用率在这三个阶段的平均值分别为38.5%、34.4%、39.4%,磷肥(P2O5)利用率分别为18.8%、15.8%、20.7%,钾肥(K2O)利用率分别为47.9%、46.4%、49.9%。研究表明,2000—2019年黑龙江省玉米单产整体呈上升趋势,氮磷钾肥料利用率则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收获指数及肥料用量的增加是玉米产量提高的主要原因,肥料用量的增加是导致肥料利用率降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钼肥对花生产量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河南省台前县地处黄河下游北岸,特有的沙质土壤成为生产花生的优质资源,这里逐步形成了种植花生的习惯,面积也逐年扩大,为了提高花生的产量和品质,我们在花生生产上进行了不懈探索,以期为花生生产找出一条提质增产之路。为探讨微肥用量和产量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肥料最大效应,提高产量,为科学合理施肥提供依据。依据农业部下达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进行花生肥料效应用田间试验工作。  相似文献   

10.
花生高产的合理施肥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理施肥是花生高产的基本途径之一,而要做到合理施肥就必须掌握花生需肥量、土壤养分供应量和肥料当季利用率等参数.花生是青岛市的主栽经济作物,通过几年来的生产实践,我们概括出花生高产的施肥量以及花生高产的优化施肥方案等关键技术,这对促进花生产业科学发展,提高花生产量,保障油料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为探明上海市浦东新区主要作物栽培田块的土壤基础供氮量、相对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等,特在青菜生产上开展了肥效监测试验。结果表明,在浦东新区青菜生产中,氮肥对青菜产量的贡献最大,增施磷、钾肥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青菜产量;氮肥的农学效率均为最高,钾肥的肥料利用率最高。  相似文献   

12.
文章对2009—2018年广西花生的播种面积、单位面积产量、花生总产量等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与同期全国水平进行比较;对广西花生总产量、种植面积、单位面积产量及其总增长率、年均增长率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制约广西花生产业发展的土壤、肥料因素及其对广西花生单产的影响.广西花生生产中施肥现状的主要问题在于: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麦后花生肥料利用效率,减少肥料实际使用量,进行了膜下滴灌条件下减量施肥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减量20%~30%施肥不影响荚果产量,只是降低收获期绿叶数;减量30%以内施肥,随着施肥量的降低肥料利用率提高。因此,麦茬花生滴灌条件下,减量20%~30%施肥不影响荚果产量而提高肥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14.
正山东省的花生田多分布在丘陵旱薄地,小麦、玉米、花生两年三作是目前山东丘陵旱地花生产区的主要种植模式。这种种植模式有效地避免了花生的连作障碍,稳定了花生面积和产量,但由于浇水困难和土地瘠薄,种植小麦和玉米产量较低,投入产出比低。近年来,山东省花生研究所基于在青岛的多年研究,探索优化创新种植模式,总结出"稳定花生种植面积和产量、种地养地结合提升耕地质量、覆盖裸露土地固碳减排、减少肥料投入提高农  相似文献   

15.
重庆不同油菜种植区域土壤类型和地力水平差异较大,这对油菜养分利用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研究不同种植区域和施肥水平对油菜肥料利用率的影响,可为区域油菜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从而保障重庆油菜产业可持续发展。本文作者利用2008-2016年间重庆31个油菜肥料利用率试验的数据,通过计算肥料和土壤养分对油菜产量的贡献率及肥料的利用效率和增产率,分析不同土壤区域和施肥水平下油菜产量对施肥的响应。结果表明,重庆油菜无肥区平均产量为 1 283 kg/hm2,紫色土区、石灰土区和黄壤区油菜无肥区产量依次降低。高土壤地力区域油菜产量均高于低地力土壤区域,配方施肥平均产量为2 516 kg/hm2,比习惯施肥高297 kg/hm2,其中石灰土区产量增幅最大(475 kg/hm2),说明通过调整施肥结构、改进施肥方式可以有效提高作物产量,配方施肥通过减少氮磷用量,有效地提高了氮磷肥的利用效率和增产率。因此高地力土壤会影响油菜氮肥和钾肥的利用率,增加施肥量会降低油菜肥料利用率,但是通过改进施肥方式可以使油菜在增加施肥量后,肥料利用率不降低。  相似文献   

16.
宁英达 《安徽农业科学》2013,(12):5335-5338
[目的]为施肥分区和肥料配方提供依据。[方法]采用3414试验方案,安排田间试验。应用养分丰缺指标法和线性分析,确定土壤供肥量和肥料利用率。[结果]地膜花生试验地块土壤供氮量、供磷量、供钾量分别为156、51、72 kg/hm2,土壤氮肥、磷肥、钾肥的利用率分别为62.5%、30.7%和24.3%。裸地花生试验地块土壤供氮量、供磷量、供钾量分别为99、31、47 kg/hm2,土壤氮肥、磷肥、钾肥的利用率为53.8%、22.6%和20.3%。[结论]地膜花生产量比裸地花生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7.
轮作换茬种植可高产 花生喜生茬、怕重茬.重茬花生一般表现为棵小、叶黄、早落叶、病虫多、果少而小.一些667平方米产500 千克的花生田多是在轮作五六年或未种植过豆科作物的肥沃土地上获得的.在重茬地上种植花生,即使增加肥料,也很难达到预期的产量.实践证明,轮作换茬是有效提高花生产量的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8.
夏播花生要高产 搞好播种是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农业》2004,(6):35-36
1.轮作换茬种植可高产花生喜生茬、怕重茬.重茬花生一般表现为棵小、叶黄、早落叶、病虫多、果少而小.一些667米2产500千克的花生田多是在轮作五六年或未种植过豆科作物的肥沃土地上获得的.在重茬地上种植花生,即使增加肥料,也很难达到预期的产量.实践证明,轮作换茬是有效提高花生产量的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9.
<正>我县为2007年国家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县,小麦是主要作物之一,种植面积7.67万h㎡,产量50万t。测土配施肥具有避免施肥盲目性,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肥料费,提高作物品质和产量,保护生态环境,改善耕地养状况,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土壤养分检测是测配方施肥的重要环节。为了解全县土壤养分丰缺状况,出合理配方,更好地指导生产,根据项目要求于2007--20年进行了全县土样采集和土壤养分检测,建立了土壤养分据库,并对土壤养分状况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20.
麦套花生,是兰考县夏播花生的主要种植方式。多年来,农民习惯采用满三垄(一行小麦,一行花生)和隔垄种植(隔2行小麦,套种1行花生)模式。满三垄田间作业难度大,而隔垄种植,不能充分利用土壤和光热资源,影响花生产量的提高。为改革种植方式,给花生高产开发提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