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莲缢管蚜及其综合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莲(NelumbonuciferaGaertn)又名芙蓉、荷 ,是睡莲科莲属植物。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曾赞美它“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莲而不妖”。莲还是重要的经济作物 ,莲子及莲须是营养丰富的滋补强壮食品。藕“生食甜、煮食粉、炒食脆”。全株各部分均可入药 ,能清毒解暑散热。叶梗是很多物品的包装材料 ,亦是工业原料。近几年来 ,对危害莲普遍而严重的莲缢管蚜进行了初步研究 ,现报道如下 :1发生与危害特点莲缢管蚜在湖北孝感全年发生25~27代 ,世代重叠。越冬卵在翌年3月初当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2℃时孵化 ,在桃、李等第1… 相似文献
2.
莲缢管蚜是莲藕主要害虫之一。本文调查发现武汉及周边地区莲缢管蚜的主要越冬寄主植物为紫叶李,提出了莲藕田周边限种紫叶李、春季集中防治紫叶李上的蚜虫以减少莲缢管蚜越冬虫量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3.
4.
莲缢管蚜生物学与种群消长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莲缢管蚜是水生经济植物与核果类果树上的主要害虫,在江苏为全周期型。秋季,雌性蚜虫在冬寄主核果类果树上产卵。夏寄主有慈姑、莲藕、菱角、芡实、绿萍等水生经济植物。调查结果表明:北纬30°以南广大地区主要以胎生雌蚜过冬,营孤雌生殖,为不全周期型。莲缢管蚜全年可完成27—29代,无翅胎生雌蚜的寿命、产卵量与温湿度有关。23—27℃、相对湿度为81—92%时,有利于成蚜的生长和繁殖,每头成蚜平均产蚜67头,成蚜寿命9.7—10.4天。莲缢管蚜种群动态全年出现3个高峰,分别为4月下旬至5月初;6月下旬至7月上旬;8月下旬至9月中旬。主要天敌有:长突毛瓢虫、中华草蛉、食蚜肓蝽、黑带食蚜蝇等,对种群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6.
气候因素对禾谷缢管蚜发生程度的影响及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L.)是本省小麦主要害虫,其发生程度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作者通过整理1979—1987年田间系统调查资料,应用通径分析方法,对影响小麦禾谷缢管蚜发生程度的气候因子进行了研究。试验选取3月中旬均温 相似文献
7.
小麦禾谷缢管蚜发生为害与生态环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八十年代以来,我区麦蚜频繁成灾,减产2—3成的麦田较为普遍,研究证明:成灾的主要原因是优势种群已由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Fabr.)转变为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padi(L.)。田间调查弄清了禾谷缢管蚜在不同海拔高度的早、中、晚播麦田的不同生育阶段,以及在植株各部位的分布。穗期禾谷缢管蚜发生轻重与3月中旬平均温度呈正相关,与3月下旬雨量呈负相关。由此建立了预测禾谷缢管蚜发生程度的多元回归方程式: Y=0.792 0.205X_1-0.015X_2用这个预测式回测8年田间实测值与预测值极近。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防治莲藕莲缢管蚜的理想药剂,比较研究了吡虫啉、啶虫脒、吡蚜酮的杀虫活性、田间防效、作物安全性和残留。结果表明,啶虫脒对莲缢管蚜3日龄蚜虫的LC50为0.09mg/L,毒力显著高于吡虫啉和吡蚜酮(LC50值分别为0.26mg/L和1.0mg/L)。湖南、湖北、浙江、福建和山东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吡虫啉、啶虫脒和吡蚜酮在15g/hm2以上有效使用剂量时,药后7d对莲藕莲缢管蚜的防治效果均在90%以上。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5%啶虫脒乳油、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在稀释250倍及以下剂量时拌种或茎叶喷雾对莲藕植株生长均无药害。残留试验结果表明,吡虫啉在莲叶上的半衰期为2.5~5.9d;啶虫脒在莲叶上的半衰期为7.4~9.5d;吡蚜酮在莲叶上的半衰期为0.8~1.3d。吡虫啉、啶虫脒和吡蚜酮防治莲藕莲缢管蚜安全、高效。 相似文献
9.
红腹缢管蚜 [Rhopalosiphumrufiabdominalis(Sasaki) ]是川西平原水稻旱育秧上的一种主要害虫 ,近年来对水稻旱育秧的危害愈来愈重。由于红腹缢管蚜是在水稻旱育秧秧苗地下根系周围发生危害 ,不易被发现 ,确诊和防治比较困难 ,一旦发生危害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禾谷缢管蚜Rjopalosiphum padi 不同发育阶段体内保幼激素(ju-venile hormone,JH)的变化趋势,借助高效液相色谱(HPLC),确定了蚜虫JH测试方法,并对其JH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若蚜阶段存在三种JH即JHⅠ、JHⅡ和JHⅢ;在成蚜阶段只能检测到JHⅢ.在整个发育过程中,JH变化趋势为虫龄越高,JH滴度越低,无翅3、4龄若蚜体内三种JH均极显著高于同期有翅若蚜.母代翅型对子代不同龄期若蚜JH滴度有明显影响.无翅成蚜后代1龄JH滴度极显著高于同期有翅成蚜的后代;2龄时,有翅成蚜的后代JH滴度骤然上升;有翅成蚜后代在2、3龄时JH滴度极显著高于同期无翅成蚜的后代.2龄之前是两种翅型母代的后代滴度变化的转折点,表明1~2龄若蚜期是禾谷缢管蚜翅型分化的关键时期和JH影响翅型分化的敏感龄期. 相似文献
11.
12.
利用自制的温度梯度产生装置,研究了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的避热行为及其栖息分布与温度梯度之间的关系。其避热率随温度梯度场温差的增大而显著增加,温度梯度为27.0~22.7、32.0~23.8、37.0~25.3和42.0~27.7℃时,其避热率分别为52.5%、72.5%、92.1%和100%。高温适应性锻炼可显著提高其对高温的适应能力,分别经15和35℃预适应温度训练1.5h后的成蚜,避热率分别为77.5%和64.2%。不同发育阶段的蚜虫在温度梯度场内的避热率无显著差异。总体上看,在26~43℃的叶片温度梯度内,50%的禾谷缢管蚜分布在27.7℃以下的区域内,99%的蚜虫分布在32.0℃以下的区域内。不同发育阶段的蚜虫在温度梯度内的分布有一定差异,99%的1龄若蚜分布在32.7℃以下的温度区域内,而99%的3龄若蚜分布区域为30.0℃以下。 相似文献
13.
14.
为筛选用于我国禾谷缢管蚜种群遗传学研究的微卫星位点,从8个省(市)共9个地区采集282头试虫,采用微卫星PCR产物荧光标记与自动扫描分型方法,研究了8个欧洲禾谷缢管蚜微卫星位点在试虫个体中的扩增稳定性和遗传多样性。结果显示:位点R1.35在9个种群中均不能扩增;位点R5.29b只在7个种群的少数样本中能扩增;位点R2.73、R3.171、R5.10、R5.138、R5.50和R6.3在各种群中均能稳定扩增,这6个位点的无效等位基因频率为0.0044~0.2663,平均等位基因数为2.9~9.3个,观测杂合度为0.047~0.912,其中位点R6.3具有较低的观测杂合度(0.047)和等位基因数(2.9),不适合用于种群遗传多样性研究,而位点R2.73、R3.171、R5.10、R5.138和R5.50均具有较高的杂合度和等位基因数,可用于我国禾谷缢管蚜的种群遗传学研究。 相似文献
15.
16.
红腹缢管蚜RhopalosiphumrufiabdominalisSasaki是川西平原水稻旱育秧上的一种根际蚜虫,近年来发生为害愈来愈严重。如果防治不及时,会导致秧苗枯黄,甚至死亡,严重影响水稻生产。据调查,红腹缢管蚜一般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水稻旱育秧秧苗长到三、四片叶以后发生。蚜虫潜伏在地下1~5cm根系周围为害。发生较轻的田块,每株含分蘖秧苗根部周围有蚜虫10头左右,较重的田块每株达20~30头,甚至更多。蚜虫在地下吸食秧苗根系汁液,受害秧苗根系逐渐变黄,根系活力下降,地上叶片颜色褪淡,从… 相似文献
17.
18.
我县是丘陵山区,气候干旱,棉蚜伏蚜经常暴发为害,损失严重。 1968年开始对“伏蚜”进行观测。在这12年中有6年大发生,6年中发生。发生始期在6月下至7月上旬。盛期在7月上至8月上旬。 一、“伏蚜”的发生发展规律 据12年的观测,“伏蚜”的发生消长规律除与虫源、天敌、寄主有关外,主要是气候条件的影响,主要因素是温、湿度和降 相似文献
19.
温度对禾谷缢管蚜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分蘖至拔节期的小麦为材料,用直接最优法 C=sum from i=1 to n (T_1D_1~2)-(?)sum from i=1 to n (N_1T_1))/sum from i=1 to n (D_1~2-n(?)~2)) 估算和用王如松等提出的模型(低温部分) V_(T)=K·[1-exp(-(T-T_L)/δr)]/{1 exp[-r(T-T_o)]} 模拟,探讨了禾谷缢管蚜各龄若蚜和整个世代发育速率与温度的关系,表明用王如松等提出的模型模拟的结果更好。平均相对生长速率(MRGR)计算的结果指出,不同温度及同一温度条件下不同虫龄(态)之间的MRGR值是不同的。最后组建了禾谷缢管蚜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特定龄期生命表。 相似文献
20.
禾谷缢管蚜在越冬寄主植物上的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室内饲养观察、田间调查和利用微型昆虫显微摄影技术,研究了禾谷缢管蚜越冬卵在越冬寄主稠李(Prunus padis)上孵化,干母、干雌取食、生长发育和繁殖等行为过程,以及形态和体色变异特点。结果表明,禾谷缢管蚜越冬卵在室内的孵化率为88.68%-92.51%;在德国北部吕贝克附近田间孵化率为24.2%。越冬卵孵化起点温度低于4℃。在室温22℃下卵孵化历期为5-7d,孵化高峰在卵孵化始期后第3-4天。一日内最佳孵化时间在05:00-07:30。在室内饲养条件下,将越冬卵孵化的干母直接移植到麦苗上,蚜虫几乎都不能存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