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修复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养殖池塘底质环境,根据菌株对底泥中有机质(COD)、氨氮(NH_4+-N)和亚硝酸盐(NO_2+-N)和亚硝酸盐(NO_2--N)的去除率,从刺参养殖池塘底泥和商品益生菌中筛选高效降解刺参养殖池塘底质有机污染物的潜在益生芽孢杆菌,并对筛选出的优良菌株的产酶能力和降解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从分离的11株细菌中经过筛选最终获得3株优良菌株(N1、DL、R),它们能同时高效降解底泥中COD、NH_4--N)的去除率,从刺参养殖池塘底泥和商品益生菌中筛选高效降解刺参养殖池塘底质有机污染物的潜在益生芽孢杆菌,并对筛选出的优良菌株的产酶能力和降解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从分离的11株细菌中经过筛选最终获得3株优良菌株(N1、DL、R),它们能同时高效降解底泥中COD、NH_4+-N和NO_2+-N和NO_2--N,5 d内对COD的最大去除率分别为45.71%、23.98%、24.97%,对NH_4--N,5 d内对COD的最大去除率分别为45.71%、23.98%、24.97%,对NH_4+-N的最大去除率分别为60.54%、36.15%、36.74%,对NO_2+-N的最大去除率分别为60.54%、36.15%、36.74%,对NO_2--N的最大去除率分别为52.10%、14.41%、28.82%;根据菌株生理生化特性以及16S r DNA序列分析,N1、DL、R菌株分别为白翎芽孢杆菌Bacillus baekryungensis、地衣芽孢杆菌B.licheniformis和解淀粉芽孢杆菌B.amyloliquefaciens。本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开发高效的刺参养殖池塘底质有机污染物降解益生菌及复方制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从健康牛的粪便中筛选出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有较强抑制作用的芽孢杆菌,并对其进行鉴定。[方法]以大肠杆菌为指示菌进行初筛和复筛,采用SPSS软件对复筛结果进行显著性分析,以选择抑制大肠杆菌活性较强的菌株,经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DNA全序列分析鉴定其种属:采用稀释活菌计数法测绘这些菌株的生长曲线,利用SPSS软件结合修正的Gompertz方程和Logistic方程对生长曲线进行拟合,以获得这些菌株的生长动力学参数。[结果]经过鉴定,筛选得到的对大肠杆菌有较强抑制作用的3株牛源芽孢杆菌均属于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采用SPS软件拟合得到的生长曲线的相关系数(R)在0.985以上。[结论]筛选并鉴定了3株牛源肠道益生菌;采用SPSS软件可以较准确地预测这些菌株的生长动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3.
一株胶质芽孢杆菌的筛选和鉴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河南铝土矿中分离到菌株LV1-2,将其接种到含伊利石矿粉的浸矿液中,170r/min摇床30℃培养7d,离心后测得接种LV1-2的溶液中的硅浓度比对照液中的增加110.02%,说明LV1-2对伊利石有脱硅作用.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革兰氏染色、荚膜染色、鞭毛染色和芽孢染色的观察,生理生化特性的测定,以及16S rDNA序列的比对分析,菌株Lv1-2鉴定为胶质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41株产酸芽孢杆菌Bacillus培养物的HPLC分析及抑菌活性和芽孢形成检测,筛选出3株能产生乳酸、有抑菌活性、易形成芽孢的乳酸芽孢杆菌.通过形态染色特性观察、Biolog系统鉴定及16S rDNA碱基序列分析,初步鉴定3株菌为芽孢杆菌SCBacillus sp.SC、芽孢杆菌TRB.sp.TR和蜡状芽孢杆菌SL1 B.cereusstrain SL1.动物饲养试验显示,乳酸芽孢杆菌益生素能提高三黄鸡血清钙、磷、总蛋白、球蛋白、溶菌酶、IgG、IgA含量及脾脏、胸腺和法氏囊指数;饲料中添加5 g/kg的乳酸芽孢杆菌益生素,可使56日龄三黄鸡的平均日增质量提高13.61%,料质量比降低18.37%.  相似文献   

5.
通过小白菜盆栽试验、甜瓜种子平皿促发芽试验和马铃薯田间促生试验从供试7株芽孢杆菌中筛选出2株具有稳定和高效促生作用的芽孢杆菌B04和B06。菌株B04的促生作用较强,生长30d和60d的小白菜总干质量比对照分别增加27.3%和44.3%;甜瓜种子发芽率比对照提高7.41%~93.3%;马铃薯地上干质量和根干质量比对照分别提高19.0%和53.8%。菌株B06的促生作用次之,生长60d小白菜苗干质量比对照增加24.5%;甜瓜胚轴和胚根分别提高15.6%~59.9%和4.9%~26.8%;马铃薯株高和产量提高21.4%和15.3%。通过形态学鉴定、生理生化鉴定和16SrDNA序列分析,B04被鉴定为Bacillus tequilensis,B06被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6.
[目的]获得可在低温环境下高效降解粪污水的芽孢杆菌。[方法]从大型养殖场及活性污泥、下水道等低温环境下采集样品,分离并筛选耐冷菌株,通过扫描电镜观察获得菌株的形态特征,分析其16S rRNA基因测序,构建系统发育树,初步确定菌株的菌属;对其进行鉴定后将其添加到污水生物反应器中对猪场粪污水进行净化,分析粪污水中化学需氧量(COD)、生物需氧量(BOD)及溶解氧(DO)变化情况。[结果]这4株菌均为蜡样芽孢杆菌;在粪污水里添加这4株菌的复合菌液后,粪污水的COD值从5 585.40 mg/L降至1 093.97 mg/L,去除率达80.40%;BOD值从680.00 mg/L降至600.00 mg/L,去除率为11.76%;DO值大幅度上升,增加率为75.00%。[结论]复合菌在粪污水处理方面表现出了较高的降解能力,可为污染物生物修复提供优良的菌种资源,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从人的头发样品中筛选出1株产黑色素芽孢杆菌ZH168.对该菌株形态、生理生化特征、16S rDNA基因序列及全细胞蛋白电泳研究结果表明,ZH168菌株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该菌产生的胞外黑色素在可见-紫外光区均有吸收,紫外区光吸收强,随着波长的减小,吸收增强,在210 nm左右有1个吸收高峰;红外光谱与合成的多巴黑色素很相近,具有黑色素吲哚结构的吸收峰.电子自旋共振谱是轻微不对称的典型单线一次微商波谱.综合以上结果确定该菌所产生的色素为黑色素.  相似文献   

8.
江胜滔  曹晓敏  卢龙娣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3):16711-16714
[目的]筛选具有益生作用潜力的芽孢杆菌。[方法]经高温处理从鸡肠道分离芽孢杆菌,通过抗逆性、抗菌活性等性能检测筛选菌株,通过生理生化分析鉴定菌种。[结果]筛选到2株具有益生作用潜力的芽孢杆菌LBS53和LBS8;经过生理生化试验,鉴定LBS53为枯草芽孢杆菌,LBS8为蜡样芽孢杆菌。[结论]筛选到的2株菌基本具备作为饲用芽孢杆菌制剂菌株的条件。尤其LBS53的优良生物学特性使其在饲料工业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纳豆芽孢杆菌益生菌株B2的筛选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纳豆芽孢杆菌水解淀粉的生物学特性,采用稀释平板分离法,从中国传统食品豆豉中筛选出2株纳豆芽孢杆菌优势益生菌株。通过比较这2个分离菌株与实验室保存的纳豆芽孢杆菌菌株的耐受性和抑菌能力,从中选出1株最优菌株B2。  相似文献   

10.
利用网袋、浮器、枯草芽胞杆菌、缓释培养基有机组合成固定化枯草芽孢杆菌净化器。通过36 d的试验,结果显示固定化枯草芽孢杆菌净化器组水体p H稳定,化学需氧量(COD)降低33.5%,氨氮降低,亚硝态氮未升高,硝态氮保持恒定;固定化枯草芽孢杆菌净化器组池塘中异养菌总数未出现明显升高,弧菌数量差异不显著,芽胞杆菌数量增加。养殖鱼类增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固定化枯草芽孢杆菌可以起到良好的调节水质效果,有效时间长,成本低。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刺参养殖池塘水体盐度跃层形成机理及盐度跃层变化规律的微观特征,对旅顺一个刺参养殖池塘水体表、底层盐度周年变化和四季代表日盐度昼夜垂直变化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养殖池塘表层盐度变化为24.6~31.7,底层盐度变化为28.4~31.7,夏季盐度较低;7—9月、12月到翌年3月,养殖池塘表、底层存在盐度差且底层大于表层;夏季和冬季代表日池塘盐度存在昼夜和垂直变化,夏季变化幅度较大;夏季-120 cm以下和冬季-60 cm以下水层无昼夜变化。研究表明,刺参养殖池塘上层盐度波动较大,下层基本上稳定。  相似文献   

12.
以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体腔细胞为材料,分别用体腔液和MEM、L-15两种培养基进行原代培养,初步探讨了仿刺参体腔细胞培养的基本条件。结果表明:在18℃下封闭培养,体腔细胞在体腔液中直接培养能够贴壁、伸展,细胞呈球形和上皮样,但凝集现象严重;在合成培养基(MEM、L-15)中,体腔细胞凝集明显减少;与MEM培养基相比,体腔细胞在L-15培养基中贴壁时间长,伸展状态好,上皮样细胞较多,可培养至72h;培养基中血清的添加量与细胞的培养状态和可培养时间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软泥底质池塘中两种养殖仿刺参方式的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06年10月—2008年11月在4个软泥底质的池塘中分别放入塑编网造礁和毛石造礁,对仿刺参进行了两种养殖方式的对比试验。11月初放苗,参苗平均规格为400~600头/kg,每种养殖方式中放苗1200 kg(60万头)。经过两年养殖,于2008年11月收获,放入塑编网造礁的池塘中共培育出规格为4~5头/kg的仿刺参19200 kg(25.6万头),成活率达42.7%,总重量增加了15倍;放入毛石造礁的池塘中共培育出规格为7~8头/kg的仿刺参9000 kg(6 300头),成活率达10.5%,总重量增加了6.5倍。  相似文献   

14.
于2008年1—6月对大连壹桥海洋苗业股份有限公司4个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养殖池塘不同粒级浮游生物的呼吸率和初级生产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小型、微型及超微型浮游生物的呼吸率平均值分别为0.31、0.63、0.80 mg/(L.d)(以O2计,下同),分别占各粒级浮游生物总呼吸率的17.88%、36.10%和46.02%;小型、微型及超微型浮游植物生产率平均值分别为0.27、0.59、0.64mg/(L.d),占各粒级浮游植物总生产率的18.18%、38.98%和42.84%;小型、微型及超微型浮游生物呼吸率占相应粒级浮游植物生产率的比例分别为113.90%、107.24%、124.39%。(2)>200μm、20~200μm、2~20μm和<2μm的4个粒级浮游植物叶绿素a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0.75、0.65、3.08、1.26μg/L,分别占总叶绿素a含量的13.15%、11.30%、53.63%和21.92%。  相似文献   

15.
黄、渤海春季刺参肠道及养殖池塘细菌菌群的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海和渤海春季刺参养殖池塘的沉积物、海水和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肠道内容物中的细菌基因组DNA为模板,以细菌16S rDNA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构建16S rDNA文库并进行测序分析。结果表明:黄海和渤海养殖刺参肠道内容物、池塘沉积物和海水中共存在变形菌Proteobacteria、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 5个门类的细菌类群,其优势类群均为变形菌(变形菌比例>41%),且在文库所含变形菌的4个亚门( Alphaproteobacteria、 Betap:roteobacteria、 Gammaproteobacteria、 Deltaproteobacteria)中,除黄海春季刺参养殖池塘海水文库(YSp3)中α-变形菌占优势外,其余5个文库均以γ-变形菌为优势亚门。  相似文献   

16.
采用PDA、YPD、MEA培养基从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的体表、肠道和呼吸树分离出23株酵母菌,使用玻璃珠破碎方法提取其DNA,然后用酵母菌通用引物NL-1/NL-4从DNA中成功扩增出26S rDNA片段,将PCR产物迸行测序,将各菌株序列在GenBank数据库中进行检索,从Blast比对结果中取相似性最高的序列,用Mega 4.0软件对所有序列进行聚类分析,采用邻接法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从大连柏岚子海域刺参中分离出的菌株分别属于红酵母属、梅奇酵母属和丝孢酵母属,从大连市黑石礁海域刺参中分离出的菌株分别属于红酵母属、假丝酵母属、德巴利氏酵母属、有孢汉逊酵母属和毕赤酵母属;以8株刺参病原菌作为指示菌,采用双层琼脂扩散法对分离菌株的拮抗活性进行测定,获得拮抗酵母菌17株,占总测试菌株的73.9%,从刺参机体的体表、肠道和呼吸树可以筛选出不同得率的活性菌株,其抗菌谱和活性强度各不相同,其中C11菌株的抗菌谱最广,抗菌活性最强;从肠道分离出的拮抗菌C11、C14和C21菌株的胞外产物经硫酸铵沉淀后也具有抗菌活性,C14菌株胞外产物经65%硫酸铵沉淀获得的粗提物对热和蛋白酶K敏感,表明其拮抗物质为蛋白质.  相似文献   

17.
应用扫描和透射电镜观察了仿刺参精子的形态和超微结构。仿刺参精子全长为50μm左右,由头部、颈部和尾部三部分组成。头部呈圆形,直径约1.5μm,头部顶端有一环形凹陷,顶体位于其中,精子核位于其下方。线粒体融合成一个,环绕中心粒复合体形成颈部,长为0.8μm,直径为1.3μm。尾部细长,鞭毛横切面为典型的9+2结构,有轴丝共质膜现象。  相似文献   

18.
仿刺参不同组织液的抗菌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平板菌落计数法测定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体腔液、体腔液上清液、体腔细胞悬液和体壁内皮组织匀浆液对哈氏弧菌Vibrio harveyi的抑制作用,并对健康仿刺参与感染后仿刺参的体壁内皮组织匀浆液的抑菌作用进行了比较;采用乙醇沉淀、离心等方法从仿刺参体壁内皮组织中粗提得到一种水溶性成分,测定了该成分对哈氏弧菌、白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lbus和迟钝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的抑菌活性,并初步研究了该成分的基本性质。结果表明:仿刺参体壁内皮组织匀浆液对哈氏弧菌的抑制效果显著,体腔液、体腔液上清液、体腔细胞悬液对哈氏弧菌的抑制效果不显著;感染状态下,仿刺参体壁内皮组织匀浆液的抑菌作用与健康状态相比有所降低。提取的水溶性成分对哈氏弧菌、白色葡萄球菌和迟钝爱德华氏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该成分的茚三酮反应呈阳性,其中蛋白质的质量分数为17.48%;该成分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得到5个蛋白条带,相对分子质量大约为55 300、46 100、34 700、19 500和14 500,初步认为其含有肽类抗菌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19.
采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对仿刺参体壁的组织结构进行了系统观察。H.E染色结果显示:仿刺参体壁从内向外分为4层——体腔内皮层、肌肉层、结缔组织层和表皮层。体腔内皮层由单层扁平细胞组成;肌肉层为内环外纵排列的平滑肌;结缔组织层由纤维和少量的结缔组织细胞构成;表皮层包括2~3层上皮细胞和其外很薄的角质层。超微结构观察结果显示:平滑肌纤维呈长梭形,无横纹;细胞核一个,呈长椭圆形或杆状,位于中央;细胞骨架主要由密斑、密体和中间丝组成。结缔组织中有大量胶原纤维,弹性纤维较少。细胞类型主要有成纤维细胞和颗粒细胞。表皮层大多为多边形细胞,角质层细胞界限不清,结构不完整,细胞核和细胞器已经完全消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