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烟草蛙眼病菌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5~32℃,在pH5~10之间病菌生长良好,致死温度为55℃。该病菌对碳源的利用以蔗糖最佳,在具L-天冬酰胺的培养基上病菌生长最好,烟草蛙眼病菌寄主人工接种可侵染所供试的12科作物中的6科13种作物,除烟草外,还可侵染茄、辣椒、菜豆、绿豆、蚕豆、大豆、饭豆、菊芋、冬葵、白菜、蕹菜及牵牛花等。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达里诺尔湖经济鱼类生物学研究(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保护达里诺尔湖鲫鱼的种群,同时开发达里湖鲫鱼的优良特性,本文对达里湖鲫鱼进行了细致的生物学研究,得出:(1)达里湖鲫鱼是偏向植物性饵料的杂食性动物。(2)达里湖鲫鱼的肥满度变化规律是随年龄的增大,肥满度值处于一恒定状态。  相似文献   

4.
为探明桑植趾沟蛙(Rana sangzhiensis)的生物学特性,对其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及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分析,并对雌、雄蛙间的主要性状比值进行差异性检验.结果表明:雌、雄蛙间头长/头宽差异极显著,头长/吻长差异显著;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灰分的鲜重含量分别为80.09%,18.1%,0.5%和1.1%,与牛蛙、青蛙等相近,粗蛋白含量明显高于中华鳖、鳜鱼等名贵水产品,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中华鳖、带鱼、猪肉和鸡蛋等,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营养丰富的蛙种,具有较好的养殖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明确贵州烤烟蛙眼病病原菌种类及生物学特性,为烤烟蛙眼病的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采集自贵州烟区的烤烟蛙眼病病叶为材料,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和离体叶片接种法进行病原菌分离及致病性测定,利用形态学特征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病原菌进行种类鉴定,并对典型菌株进行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从采集的病叶样本中共分离获得11株菌株,选取具有代表性的3株菌株YC1110、YC1111和YC1112接种到健康烤烟叶片上,接种6 d后出现典型症状,与田间症状一致,证明3株菌株为烤烟蛙眼病病原菌。ITS序列及系统发育分析表明,供试3株菌株与烟草尾孢(Cercospora nicotianae)的遗传关系很近,且菌落及孢子等形态特征亦符合烟草尾孢。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显示,病原菌在25℃、pH 7、光照条件为24 h全黑暗、碳氮源分别为果糖和牛肉浸粉、培养基为番茄琼脂培养基(TA2)时产孢量最多;在25℃、pH 7、碳氮源分别为甘露醇和蛋白胨、培养基为胡萝卜琼脂培养基(CA)和烟叶煎汁琼脂培养基(TA1)时生长最快。病原菌菌丝致死温度为54℃水浴10 min。【结论】引起贵州烤烟蛙眼病的病原菌为烟草尾孢。  相似文献   

7.
棘腹蛙、棘胸蛙和双团棘胸蛙血细胞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棘腹蛙、棘胸蛙和双团棘胸蛙的人工饲养、两栖类血液生理学和比较细胞学研究提供基础资料,采用常规血涂片Wright染色法对水城地区的棘腹蛙(Paa boulengeri)、棘胸蛙(Paa spinosa)和双团棘胸蛙(Paa yunnanensis)的血细胞进行显微观察、形态参数测定。结果表明:3种棘蛙的血细胞在形态上区别不大,大小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8.
1994年夏季和秋季调查表明,岗更湖属炭酸盐类镁组I型淡水湖,水体总含盐量0.23‰-0.29‰;PH9.61(9月份),总碱度2.65-9.60mmol/L。该湖有12种浮游植物和7类浮游动物,仅于秋季见到水生昆虫和水丝蚓。浮游植物的优质种在夏季和秋季均为蓝藻,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底栖动物的平均生物量(7月和9月)分别为45mg/L、2.6mg/L和0.225mg/L;浮游植物初级产量(O2)平  相似文献   

9.
范玉贞 《安徽农业科学》2010,(25):13782-13783
[目的]研究衡水湖湿地土壤主要微生物类群的数量分布。[方法]分别从东湖芦苇湿地、西湖芦苇香蒲沼泽、湖北岸5a的杨树林地及湖区北田村玉米与小麦轮作的麦田采取剖面土样并单独混匀,测定了土壤的理化指标并分析了其微生物分布。[结果]异养细菌是湿地土壤微生物的主体,其次是放线菌,真菌的数量最少。湿地土壤中的微生物主要集中分布在0~20cm的土层中,随着土层加深微生物数量呈明显递减的趋势。各土样中三大类微生物总数、异养细菌数量和真菌数量的顺序均为:农田〉杨树林地〉东湖湿地〉西湖沼泽,而放线菌数量的顺序为:农田〉东湖湿地〉杨树林地〉西湖沼泽。[结论]该研究为了解衡水湖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10.
综合论述了中国养殖的6种主要两栖动物:虎纹蛙Rana tigrina rugulosa Wiegmann、棘胸蛙Rana spinosa David、中国林蛙Rana temporaria chensinensis David、牛蛙Rana catesbeiana Shaw、猪蛙Rana grylio和中国大鲵Megalobatrachus davidianus Blanchara的生物学研究成果,包括养殖种类与地理分布,栖息习性,对盐度、温度、湿度、溶解氧、pH值的适应,摄食方式与食物组成,生长与繁殖生物学;展望了其生物学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1.
运用多重实时PCR对多地的养殖和野生蛙类携带虹彩病毒的本底展开调查,并进行病毒分型。结果表明,检测的样品平均阳性率为8.90%,养殖蛙的平均阳性率为4.57%,野生蛙的平均阳性率为16.82%。从蛙种类来看,养殖牛蛙和黑斑蛙带毒率较低,而养殖的棘胸蛙和野外捕捉的斑腿树蛙带毒率较高。不同蛙携带的蛙病毒的分子序列比较结果显示,不同来源的蛙病毒高度保守,缺乏明显的宿主与地域特异性,表明人工繁育场暴发虹彩病毒可能对其他野生蛙类资源产生了负面影响,建议在野生动物人工驯养繁殖体系中引入病害监测和疫病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广东韶关地区虎纹蛙、黑斑蛙的核型。[方法]采用常规骨髓细胞空气干燥法,研究了分布于广东韶关地区的虎纹蛙、黑斑蛙的核型,并比较了同种蛙不同地理居群的核型。[结果]广东韶关地区的虎纹蛙的核型为2n=26=14m+12Sm,NF=52,黑斑蛙的核型为2n=26=16m+8Sm+2St,NF=50,均由5对大染色体和8对小染色体组成。同一种蛙的不同地理居群之间在Sm数目和顺序、次缢痕或随体的位置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结论]虎纹蛙、黑斑蛙分布广泛,生存在不同地理纬度,种群长期地理隔离,加上受不同环境条件的影响可能是导致广东韶关虎纹蛙、黑斑蛙与其他地理居群的虎纹蛙、黑斑蛙核型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林蛙种属的科学划分提供依据。[方法]以中国林娃和黑龙江林娃为材料,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其血清蛋白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从中国林蛙血清中共分离出25条蛋白带,从黑龙江林娃血清中共分离出23条蛋白带,其中迁移率为0.552、0.524、0.400、0.375、0.331、0.241、0.076、0.062、0.048的9条蛋白带为中国林蛙特有;迁移率为0.517、0.269、0.228、0.214、0.127、0.069、0.041的7条蛋白带为黑龙江林娃特有,迁移率为0.621、0.469、0.434、0.359、0.317、0.297、0.200、0.172、0.159、0.145、0.124、0.103、0.090、0.055、0.028、0.014的16条蛋白带为两者共有。[结论]中国林娃与黑龙江林娃应归于2个独立的蛙种。  相似文献   

14.
天牛卵长尾啮小蜂生物学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天牛卵长尾啮小蜂(AprostocetusfkutaiMiwaetSonan)是严重蛀干害虫桑天牛(AprionagernariHope)的重要天敌,此蜂的桑天牛卵内产卵寄生,寄生率高达50%,经调查发现本寄生蜂的新分布区比记载的[2]由长江流域向北拓宽到长城以北,对长江与长城之间的广大经济林区,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本文较详细地记述了这种寄生蜂的分布、寄生、形态及生活习性等。  相似文献   

15.
中国林蛙早期胚胎发育的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中国林蛙早期胚胎发育的外部形态特征、内部构造和生理特性,将中国林蛙胚胎演发程序分为22个时期,并较详尽,细致地描述了各个时期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试验对牛蛙(Rana catesbeiana Shaw)蝌蚪在不同生长发育变态时期的主要性状进行了测定,并对其比值间的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牛蛙蝌蚪在后肢长出前、后肢长出后到前肢长出前、前肢长出后这3个阶段,尾长/体长、消化道长/体长比值的差异显著,说明此为蝌蚪形态的剧变时期。牛蛙蝌蚪体长生长方程Lt=3.738[1-e-0.0948(t+1.2529)];体重生长方程Wt=123.65[1-e-0.9852(t+1.4058)]2.1819;体长与体重关系式W=0.074 2 L3.067。温度对牛蛙蝌蚪的生长发育有显著的影响,当温度在22℃以上时,蝌蚪才能完成变态发育,并以在30℃时的变态率最高。  相似文献   

17.
The experiment was designed to study the histology of reproductive organ of Rana temporaria chensinesis David in reproductive season and dereproductive season, The results displayed that the sexual gland weight and oviduct weight of the Rana temporaria chensinesis David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reproductive season and dereproductive season.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分布于甘肃武威的中国林蛙的一般特征、生态习性及开发利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王丽岩  张晓帆  王磊  李建伟  李良  刘学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3143-13144,13233
[目的]优化林蛙肉酶解工艺。[方法]以长白山雄性林蛙肉为原料,选用中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胃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对其进行水解。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筛选最佳酶解条件。[结果]酶解效果最好的是中性蛋白酶,其最适酶解条件为pH值6、加酶量7%、底物浓度55%,水解时间110min、温度50℃。在此工艺条件下,水解度达55.02%。[结论]该酶解工艺用酶少、分解快,适合长白山林蛙肉的酶解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将唯一栖息于红树林的两栖动物——海蛙(Rana cancrivora)作为红树林环境质量监测指示物种的可行性。[方法]于2009年7月和8月在海南东寨港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码头和红树林核心区(简称红树林)2个不同微生境中采集海蛙,检测分析其肝脏和肌肉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乙酰胆碱脂酶(AChE)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同时测量计算其肝体指数、肾体指数和脾体指数,以综合评估海蛙所受环境胁迫大小,并用以评估红树林不同生境质量好坏。[结果]红树林生境中海蛙的肝脏、肾脏和脾脏系数均低于码头,但仅肾脏系数差异显著(p<0.05);该生境中海蛙组织的4种酶活性均高于码头,且SOD和CAT活性均表现出差异显著(p<0.05);同时MDA含量也显著低于码头(p<0.05)。结果表明红树林生境中海蛙的抗氧化酶活性高于码头个体,相应地脂质过氧化程度低,所受环境胁迫程度低于码头。[结论]由于人类干扰和旅游开发等因素使码头生境质量明显低于红树林核心区,而红树林生境中海蛙个体所受环境胁迫小于码头个体,与这2个微生境中的生境质量相一致,表明海蛙可作为红树林环境质量评价的指示物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