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 毫秒
1.
黑龙江省天然红松林大型真菌的生态分布与资源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毕湘虹  魏霞  邓勋 《林业科技》2006,31(5):26-30
采用标准地调查和路线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黑龙江省小兴安岭和张广才岭主要天然红松林进行了较全面调查,采集鉴定大型真菌211种,分属于9目、31科、90属,其中食用菌67种、药用菌47种、毒菌21种、菌根菌49种及木腐菌71种。它们在红松阔叶混交林、红松云冷杉针叶混交林各林型下的分布有一定的规律性,其种群组成和分布的多度与林木的组成、土壤和地形条件(如海拔高度、坡向和坡度)等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
湖北省大型真菌生物多样性及资源开发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主要概述了湖北省大型真菌的生物多样性,担子菌亚门真菌有331种,分属于4纲5目39科96属,子囊菌亚门真菌43种,分属于2纲7科19属。简要概述了湖北省真菌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现状,并对进一步研究、保护及开发利用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3.
对小兴安岭东折棱河林场2种不同类型的红松林——椴树红松林和云冷杉红松林进行调查,应用重要值、辛普森多样性指数(Simpson’s diversity index)和香农-威纳指数(Shannon-Weiner index)对2种不同红松林乔灌草三层的生物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认为,云冷杉红松林总体物种丰富度、信息量、生物多样性指数均高于椴树红松林。  相似文献   

4.
论述我国阔叶红松林的特点,对生物多样性及利用价值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干扰对天然红松林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罗菊春  王庆锁 《林业科学》1997,33(6):498-503
对长白山林区受不同程度干扰(择伐)的红松林与红松林被皆伐后形成白桦次生林的植物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白桦群落及其下木层的多样性高于各类型的红松林。不同类型的红松林中,以轻度干扰的红松原始群落及其立木层和草本层的多样性最大,这是群落长期演容、物种适应的结果。白哗群落处于演替的第二阶段,群落中侵入了较多的耐荫树种,加之林内光照条件好,故而有发达的下木层,致使树种的多样性很高。本文还分析了多样性与均匀度及生境条件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伊春林区阔叶红松林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调查,提出加强红松林生物多样性保护与促进森林更新、恢复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7.
天然红松林生物多样性与燃烧性的研究刘艳红,张维,许翠青(东北林业大学)宋玉福,马广辉(黑龙江省第三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牡丹江市林业局)阔叶红松林是小兴安岭的地带性顶极植被,对我国国民经济和生态环境作用重大。本文从天然红松林物种多样性、环境多样性与森...  相似文献   

8.
辽东山区阔叶红松林经营与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不同经营方式下的辽东山区阔叶红松林物种多样性的研究表明:多数物种多样性指数对群落的测度是一致的;多样性高的群落未必是最稳定的群落;阔叶红松林生态系统各层次种-多度格局为对数级分布;实施适度择伐动态经营体系有利于该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稳定性的提高,符合生态系统经营的目标要求。  相似文献   

9.
采用"之"字形路线在小兴安岭丰林自然保护区椴树红松林的腐殖质层和土壤表层真菌进行取样调查。采用稀释平板法,选用马铃薯琼脂和孟加拉红培养基分别进行真菌的分离,并用马铃薯琼脂培养基进行纯化培养,共得到428个真菌菌落,进一步分离、纯化后获得67个真菌菌株。分别采用麦芽汁琼脂、查氏琼脂、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进行不同属真菌的培养和鉴定,共鉴定出27属58种。结果表明:青霉属、木霉属为小兴安岭森林腐殖质层真菌的优势种群,不同月份之间腐殖质中可培养的真菌种类和数量具有一定差异,7月份真菌属和种的数量最多。  相似文献   

10.
在全面调查余杭市野生大型真菌资源的基础上,评价和分析了余杭市野生大型经济真菌的多样性、生态习性的多样性和种类组织的多样性。发现该区孕育着较丰富的大型野生真菌资源。其中食用菌36种,药用菌51种,有毒真菌7种;木腐菌41种,菌极菌14种,土生菌37种,虫生菌5种,粪生菌1种;肉质伞菌类21种,多孔菌类26种,红菇菌类7种,牛肝菌类6种,腹菌类12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余杭市野生大型真菌资源开发利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lNTRODUCTloNKorcanpincforcst'asaclimaxofcastlnounta1nsinNortheast-isalt"a}simportantobjcctforforcstcrstostlld}.AIthougllman}'cxpcrtsllax'cn1assi\'cI}'stlldicdthcdy'nal11icsproccssofKorcanpincforest.thcstudlesinsolllcaspcctsstilIIackdcpth'ct'cnl1at'cgaps.Sillccslnall-dianlcterKorcanpincsplayaIinL-lllgIbrlllerandlattcrroIcinKorcanpincforcstd}'llaIl1icsproccss.tl1cstudicsaboutsn1all-dlan1ctcrKorcal1pil1cs-origlnatiol1'gro\Y1l1cllaractcrandthcirrclatiol1stostandstnICt1Ircundoubtcd1}oflbr…  相似文献   

12.
阔叶红松林是分布在北温带的多物种、多层次、多价值、多效益的一种森林类型,具有物种丰富、结构复杂、生物量高、自我维持能力强的特点,是被普遍认同的高价值、高产量的森林资源。在伊春市朗乡林业局东折棱河林场的原始红松林中选取8个30m×30m的标准地进行调查,分析其林分结构组成,树种空间分布格局和更新情况等。结果认为,东折棱河林场原始红松林的主要伴生阔叶树种为蒙古栎、色木槭等,成林红松多为随机分布,原始红松林下的红松更新情况较差。  相似文献   

13.
2015年7月至8月在卧龙自然保护区开展菌食性隐翅虫及其寄主大型真菌调查.采获菌食性隐翅虫标本共359头,经鉴定隶属于6亚科17属25种,两大优势类群分别为:前角隐翅虫亚科,6属9个形态种,占总标本数的56.2%;尖腹隐翅虫亚科,4属6个形态种,占总数的29.8%.共采集到隐翅虫寄生菌105号,隶属于10科14属26种...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黑龙江省红松林主要害虫的种类、分类地位、危害部位以及危害程度,共包括5个目14科36种。其中,枝梢及球果害虫松梢象、冷杉梢斑螟、微红梢斑螟以及食叶害虫落叶松毛虫是黑龙江省红松林的最主要害虫。同时,还提出了黑龙江省红松林主要害虫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5.
国庆喜  葛剑平 《林业研究》1998,9(3):173-175
IntrodedionEcologicaIstudieshavebeenconductedli1theBroad-leavedKoreanpineforestatMt.Changbaiformanyyears[1].Sincetheintroductionoftheconceptofgapphaseregeneration,relationshipbetweengapandregenerationoftheforesthasobtainedmoreattention.Detailedinves-tigationonspeciescomposition,vegetationstructureandtheirroleindetermininggapregimeislackinghowever.Theaimofthepresentstudyistogetadetailedmeas-ureofthespatialpatternsofcanopytreesandrelatethistothegapformation,gapsizeandtheirroleinregenerationoft…  相似文献   

16.
根据林口林业局近些年来对商品林内人工林经营的状况,对其人工红松林抚育质量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四川海子山自然保护区鸟类群落结构及多样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样线法,调查海子山自然保护区鸟类的组成和群落结构,经调查确认保护区内有鸟类16目48科210种,以留鸟和夏候鸟为主,鸟类区系成分复杂,古北界种类略占优势。根据鸟类栖息地的生境类型,将保护区鸟类划分为5个群落。调查得知,不同群落的优势种、常见种有较大差异;同一群落类型的物种组成、数量、遇见频次的季节差异明显。运用Shannon Weinner指数计算各群落的多样性;采用E=H/Hmax。计算群落中各群落物种的均匀度;用百分率相似性数(index of percent similarity)对各群落做相似性比较。结果表明:保护区内鸟类群落结构与各群落类型内部的空间异质性程度密切相关,群落的空间结构越复杂,则物种多样性就越高;湿地鸟类群落的均匀度指数最高,而高山灌丛鸟类群落的均匀度指数最低;各群落类型百分比相似性指数均较低;鸟类群落结构具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8.
地处燕山山脉军都山中的松山自然保护区,具有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种性、遗传多样性等特点,是首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然而近年来,由于自然和人类活动的双重作用,生态逐渐退化,生物多样性种类数量锐减,生物多样性保护刻不容缓。文章分析了目前保护区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提出了今后加强保护、合理开发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