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浙江现有多少种花卉苗木?数量有多少?浙江花木业的规模如何?效益怎样?浙江花木业的发展如何实现新的突破?这些问题,不仅为浙江的园林绿化和花木生产流通企业关心,政府相关部门也非常重视。要回答这些问题,首先要对浙江省花木产业资源状况有一个准确翔实的掌握。自2001年起,全省花木业得到井喷式发展,号称“花木大省”的浙 相似文献
2.
《绿色中国(A版)》2010,(8):72-80
走进被金华市民誉为城市"后花园"的罗店镇,只觉满目葱郁,环境优美。2000年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花卉之乡"、浙江省"绿色小城镇",随着近几年的快速发展,截至目前,罗店花卉苗木种植面积达5200余亩,涵盖了几乎90%的村庄,花卉年产值4500多万元,花木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了40%,罗店农民真正因种花栽树过上了富裕生活。 相似文献
3.
千禧龙年的10月11日,第二届中国特产文化节在山城浏阳成功拉上帷幕。在这次规划宏大的特产展示盛会上,有一个耀眼的“靓”点吸引了万千人的目光─—它就是由浏阳市林业局等8家单位组织以红 木为主题的花卉盆景精品展。盛会期间,来自五湖四海的嘉宾们无不被那红似焰火、艳若丹霞,或婀娜多姿、或雍容华贵的红 木盆景所深深吸引,留下了一连串的惊叹与赞美。一些花木客商更是流连忘返、喜不自胜,当场就与参展单位签订了订货合同。据统计,3天的盛会期间,浏阳市的花木项目共达成购销意向3792万元。花木产业的兴盛景况,为浏阳… 相似文献
4.
5.
本文在创意农业概念的基础上,结合温江花木产业的特点,阐述了温江发展创意农业的可行性,并提出温江花木产业发展创意农业的几个建议。 相似文献
6.
长沙县是浏阳河“百里花木走廊”的核心区,现拥有3个乡镇花木协会、200家花木专业合作社、3家一级园林绿化企业、10家二级园林绿化企业、30家三级园林绿化企业、1000家专业性苗圃、2200多名花木经纪人,花卉苗木基地种殖面积超过12万公顷,占到长沙市花木种植面积的2/5,成为中南地区重要的花木集散地之一。花卉产业已成为长沙县农业三大主导产业之一,有力推动了农民增收致富,是县域农业经济转型的亮点和城乡一体化的示范窗口。 相似文献
7.
8.
9.
10.
江西省遂川县紧紧抓住林业特色产业发展重点,全力推进苗木花卉产业发展,将花卉苗木产业作为重点支柱产业来培育和推进,实现了兴林富民,促进了林农增收。目前,全县现有花卉苗木基地17个,基地经营面积2000亩,花木种苗种植大户60个(户),苗木种类100多个,珍贵花木种苗1500多万株,年产值3500万元。 相似文献
11.
SBC-1型平贝收获机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平贝种植面积的逐年增加,原始手工起收平贝已难以满足生产的要求,起收平贝的时间也难以与种植平贝时间衔接,影响生产效益。而采用机械起收平贝,可提高工作效率,省时省力,降低劳动强度,故研制了平贝收获机,以实现机械化收获平贝。 相似文献
12.
随着大棚西瓜种植面积的逐年扩大,出现了很多高产高效典型。但是,在大棚嫁接西瓜生产中病害是影响西瓜种植效益的主要因素,若控制不住,西瓜高产就无从谈起.现将几种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金华是浙江中西部中心城市,地处北亚热带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土壤类型多样,动植物资源丰富。优越的自然条件,勤劳智慧的金华人民,创造了发达的传统农业,花卉苗木业正是金华传统农业产业中一朵璀灿的奇葩。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油料生产效益偏低,农民种植积极性下降,全国油料种植面积持续下滑,产量徘徊不前,国内食用植物油产需缺口不断扩大。当前,加快恢复发展油半斗生产、保障市场供给任务十分紧迫。”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油料生产发展的意见》如此指出。 相似文献
15.
16.
<正>吉林森工集团露水河林业局地处长白山脉中心地带,总经营面积121,295公顷,森林总蓄积208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95.19%,是我国重要的木材生产基地。1.2万公顷全国乃至亚洲最大的红松母树林就坐落在这里,享有红松故 相似文献
17.
18.
黑龙江省从20世纪30年代初开始种植烟草,已有70余年的历史。黑龙江烟区处于北纬43°~47°,是世界烟草生产的高纬度区。发展面积由当初的几百亩,到进入全国百万亩大省之列,成为全国主要的商品烟叶生产基地之一,对全国的烟草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虽然种植面积上去了, 相似文献
19.
20.
龙眼(Dimocarpus longana Lour)是厦门市同安区种植面积最广、居水果产量榜首的名贵特产;由于地理条件优越、种植历史悠久、产品量多质优,1979年列入全国6个主要生产基地县之一.因此,发展龙眼生产,是同安林业商品发展的需要,是加快农村脱贫致富、增加林业自身建设和自我积累的一条有效途径.从1988年开始建立名、特、优商品生产基地以来,经过广大林农的不懈努力,龙眼生产已初具规模.但是,随着龙眼产量的增加而竞争不断加剧,目前我区龙眼品种单一、经营管理粗放等弊端已导致卖果难和果贱伤农现象的发生,制约着龙眼生产的发展.本文试图在调查分析同安区龙眼生产现状的基础上,应用高接换种技术,调整优化品种结构,探索可持续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