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茶叶是农场主要经济支柱,在迈入二十一世纪,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优化茶叶品种,产品结构,建设绿色食品基地,争创名优品牌,振兴农场经济的思路与对策。一、建场历史与茶叶现状邵武市高峰农场于1962年创办,原直属省农垦厅主管,1987年划归邵武市政府、市农委主管,为县局级国营企业单位。农场位于邵武市中部,总面积29.6平方公里,距城郊16公里,全场人口1500人,其中农场400入(农村1100人);有山林3.3万亩,其中国有林1100亩;集体林3万亩,自留林2000亩;水田3500亩,其中农场900亩,年产粮食1440吨,附属一个…  相似文献   

2.
自改革开放以来福建茶叶生产发展迅速,茶叶产量从改革前的二万多吨增至七万多吨。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国内市场正在不断地变化,因此对福建茶叶发展状况的分析和茶叶开发途径的探索是很有必要的。以下分几个部分进行探讨。一、全省茶区的分布状况我省是个多茶类的省份,全国七大类茶叶我省占有五大类:即红茶、绿茶、花茶、白条、乌龙茶。其中绿茶产区分市最广,有5个地区三十多个县;红茶主要产地分市在武夷山、建阳、松溪、政和、寿宁、福安、福鼎、宁德、福清等地;白茶主要产地是福鼎、政和;花茶区主要分布在三明、南平、福州…  相似文献   

3.
徐飙 《福建茶叶》2002,(1):39-40
1 福建农垦茶业现状茶叶是福建农垦主要经济作物和传统出口商品。在全省 12 4个农垦场中 ,有生产茶叶的农场达98个 ,其中以茶为主业的有 4 0个。 1999年全省农垦系统茶园面积 4 94 7hm2 ,茶叶总产量 374 2t,平均每hm2 0 75 46t:外贸出口交货 816t;与 1990年相比 ,全系统茶园面积减少 2 0 0 0hm2 ;总产量减少15 43t;精制茶加工数量和出口交货也大幅锐减 ,平均单产仅是 10年前的水准 ,落后于全省平均单产 ,与其他产茶垦区相比 ,差距更大 ,仅及浙江、安徽农垦的三分之一 ,表明近年来由于体制和市场的种种原因 ,曾经作为福建农垦经…  相似文献   

4.
一、福建茶叶产销概况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省茶叶生产全面贯彻改革开放的方针,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根据统计表明,1993年末福建省茶园总面积为19611万亩,当年新植茶园14.50万亩,开采茶园面积为153.48万亩,茶叶总产量为7.699万吨,亩产为52公斤超过我省历史最高水平。其中:红毛茶产量为1793吨,绿毛茶产量为41905吨,乌龙茶产量为32024吨,其它茶类产量为1253吨。1993年全省名优茶产量为7500吨。从而使我省茶叶产量从全国第五位跃居第二位。1993年末全省茉莉花种植面积为615万亩,茉莉花产量为1.9]万吨,亩产为311公斤。…  相似文献   

5.
茶叶,是海鸥农场拳头产品之一,是经济收入、资金周转的主要来源.年总产值达1000多万元.占本场农业总产值的30%.1996年投产茶园面积4285亩,总产干茶788.3吨(15766担),完成湛江农垦集团公司,下达我场产干茶任务760吨的103.7%.比本场1995年完成749.7吨增产38.6吨,增长5.1%.比历史上完成最高的1994年总产  相似文献   

6.
一、福建农垦茶业现状1999年全省农垦系统茶园面积4947公顷,茶叶总产量3742吨,平均每公顷0.7546吨:外贸出口交货816吨;与1990年相比,全系统茶园面积减少2000公顷;总产量减少1543吨;精制茶加工数量和出口交货也大幅锐减,平均单产仅是10年前的水准,曾作为福建农垦经济支柱的茶业陷入了困境,主要表现:1、茶园老化衰退,投入严重不足,生产急剧滑坡;原先一些茶园基础、技术、设备均居同行业先进行列的农垦茶场(厂)己经落伍,往日有一定知名度和经济实力的企业多走向衰弱,有的难以为继,甚至…  相似文献   

7.
广东省英红华侨茶场地处英德县中部,现有茶园面积17000多亩,设有茶叶加工厂四间,年产红茶1500多吨,有4000多人从事茶叶生产。已成为初具规模的茶叶生产基地。两年来,场认真贯彻中央(84)1号文关于“国营农场应继续进行改革,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办好家庭农场”的精神,兴办  相似文献   

8.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茶业科技的进步,促进了福建茶业生产稳步发展。解放初期的1949年,全省茶园面积仅27.7万亩,茶叶产量也只有0.3843万吨。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1957年,茶园面积达53万亩,茶叶产量0.70万吨。1959~1961年连续三年遭自然灾害,1962年茶园面积降至46万亩,茶园产量下降至0.43万吨。1978年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鼓舞下,我省茶业生产生机勃勃,1979年全省茶叶产量突破2.2万吨大关,1989年全省茶叶总产又突破5.6万吨,比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翻一番多。1992年全省茶园面积达187.83万亩,茶叶总产突破7.052万吨,比1991年增长7.99%,是1949年的18.35倍,是1979年的3.2倍。茶叶产量跃居全国第二位。由于各级政府的重视与支持,广大茶农的努力,我省茶叶生产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表现在:选育无性系茶树良种,审定国家级的茶树良种全国有52个,其中我省占14个,1993年推广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170.41万亩,占全国良种茶园面积的三分之二,占我省茶园面积的85.2%,繁育无性系良种苗木6亿株。机械化采茶茶园面积达60000亩、乌龙茶产量达31585吨,92年占全国乌龙茶总产量的83.54%。全省茉莉花产量约2万吨。茶类品种有红茶、绿茶、乌龙茶、白茶、茉莉花茶五大类。 1993年,我省新发展茶园12万多亩,累计茶园总面积约200万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湖北省茶叶产业快速发展,攀升至全国前列。据调查,全省现有63个县市生产茶叶,其中主要产茶县市有25个,涉茶人员300多万。2005年全省茶园面积207.6万亩,产量8.5万吨,茶叶农业产值16亿元,系列产值超过35亿元。面积和产量居全国产茶省市第4位,茶叶产值仅次于浙江、福建位居第3位。茶叶产业已成为湖北省山区农村特色鲜明的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对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就业和农村社会稳定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省政府将茶业列入农业板块基地建设,不仅对促进湖北茶产业中部崛起作用巨大,而且对推动山区农村经济发展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0.
<正> 辽宁省农垦系统现有果园总面积为20多万亩,果树近500万株。其中苹果树15万亩,350万株。有果树工人2万名。自1983年开始实行承包以来,现有果树家庭农场8737个。1988年水果总产量8.3万吨,产值超过1.5亿元,是承包前1981年产值的6.7倍。家庭承包的多是盛果期果树,承包期长,指标较低,让利较多。所以承包户的积极性一直很高。其主要表现是:第一、肥料、农药、水电,工资等生产费用明显增加,舍得投入。据前所果树农场统计,仅化肥一项在集中经营时期,施用量为211吨,小  相似文献   

11.
杜巍  宋庆波 《中国茶叶》1993,15(5):32-33
湖北省是我国重要茶区之一,新中国成立40多年来茶叶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发展更快。据统计,到1992年全省茶园面积达138.5万亩,其中投产茶园89.3万亩,产茶30550吨,茶叶产值达到2.8亿元,取得了改革开放以来连续15年增产增收的可喜成绩。 (一) 近年来,湖北茶叶得到稳步健康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 1.茶园面积稳定,素质逐步提高全省茶园面积基本稳定在110万亩左右,投产茶园在80万亩左右,茶园素质逐步提高。据统计,到目  相似文献   

12.
一、建立与培养高产优质茶园的意义 松溪县地处福建闽北山区。缓坡山地多,土壤肥沃,适宜茶叶生长,全县现有茶园面积48400亩产量936吨,平均亩产40斤,茶叶产值953.5万元,占农业总产值9%,但是我县茶叶生产由1982年居全省第六位,到1991年已退居到第十一位,这主要原因是:过去开垦茶园强调大面积连片,山顶不“留帽”、山腰不“扎带”,山脚不穿鞋,一场大  相似文献   

13.
海南岛适合茶树生长,曾被誉为“华夏第一早春茶”。1993年海南茶叶处于鼎盛时期,主要生产红碎茶,茶园面积12万亩,年产干茶8000吨。南海茶场曾是新中国五大茶场之一,年均出口量5000多吨,远销欧美和东南亚。1994年后,受外贸体质改革和国际茶价的影响,海南红碎茶出口严重受阻,茶叶种植面积减少2/3。近年来我国红茶迅速发展,海南红茶欲借此机遇从曾经的辉煌走向更加辉煌。据统计,目前海南省共有茶园3万多亩,实际投产茶园面积约2万亩,海南红茶主要由金江农场、乌石农场和南海农场生产,年产红茶约200吨。  相似文献   

14.
一、建国后茶叶成就与问题(一)茶叶面积,产量大发展建国后福建茶叶经历了恢复、受挫、发展的阶段,尤其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改革开放方针指引下,茶叶生产得到了快速持续的发展。到1995年全省茶园面积达到198万亩,次于云南、浙江居全国第三位,产量达94532吨次于浙江居第二位,单产58.8公斤/亩,进入全国先进行列。茶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6%,国内销售占20%份额,出口量约占全国的8─10%,其中特种茶(除红、绿茶外)出口占全国50%以上。茶园的整体素质有新提高,栽培管理技术有长足的进步。附:福建省1949─1996茶…  相似文献   

15.
海南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基地(1 hm2=15 亩),2009年全省天然橡胶种植面积将近700万亩,其中:海南农垦382万亩,民营胶近年发展迅速、面积超过300万亩,再有几年工夫,民营胶将超过农垦居全省橡胶产业主导地位,对改变海南省少数民族地区贫困面貌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全省2009年橡胶总产30.71万t,其中:民营胶14.53万t,占全省总产47.3 %,亩产77.7 kg,比农垦胶亩产多23.4 kg。天然橡胶进入海南已超过100 年历史,建国以后大规模种植也很快到了60 年,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部完整的评价体系。笔者一生投身于农垦事业,曾用最宝贵的26个年华,亲自参加过从开荒定植直到建成一个年产4 000 t橡胶农场的全部实践,退休后又跟踪天然橡胶市场进行了长时间的观察和研究,特撰写这个评价体系,或许能为海南天然橡胶产业发展提供某种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茶业的发展,关键在体制。实行何种经营体制,直接关系到市场的拓展和生产的发展。走集团化、产业化、规模化发展之路是福建乌龙茶乃至中国乌龙茶的根本出路。本文就这个问题谈谈笔者的粗浅看法。一、福建乌龙茶的优势与问题福建乌龙茶是福建特色茶叶中之特色,闽南的安溪铁观音和闽北的武夷岩茶久负盛名,驰名中外。福建乌龙茶,无论是产量、质量、价格、市场还是创汇都具有较大的优势。其主要特点表现在四个集中:一是产地集中。1996年福建省马龙茶产量4.8万吨,占全国乌龙茶总产量5.5万吨的87.27%,其中闽南茶区约2.5万吨,占全省乌…  相似文献   

17.
福建是我国主要产茶省之一,茶叶历来是我省一项重要的经济作物和传统的出口商品。1987年全省茶园面积180多万亩,茶叶产量首次突破5万吨大关,比1978年增长1.5倍,九年间年平均递增10.5%。茶叶总产值3亿元左右,比1978年增长3倍多。出口创汇3500万美元,比1978年增长109%。为国家提供税利1亿多元,也比1978年翻了一番多。我省茶叶产量  相似文献   

18.
正一、创建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的由来绍兴市柯桥区是浙江省重要的出口茶叶基地。全区现有茶园6.9万亩,其中无性系良种茶园5.1万亩,良种化率73.9%;有出口珠茶精制厂25家,其中省级农(林)业龙头企业5家,省级标准化名茶厂4家,市、区级农业龙头企业4家;茶叶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24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3个。2016年,全区茶叶产量6850吨,产值3.7亿元,其中名优茶总产量1700吨,总产值3.2亿元。全区年加工经营出口茶  相似文献   

19.
缙云茶业产业化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惜丽 《中国茶叶》2006,28(4):36-37
缙云县地处“八山一水一分田”的浙西南山区,茶叶是缙云县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茶业已成为该县发展效益农业的支柱产业。2005年全县茶园面积34640亩,其中采摘茶同24800亩;茶叶总产量622吨;总产值6005万元。与1995年相比,茶园总面积增加14640亩,其中投产茶园增加6300亩;茶叶总产量增加了242吨.增长62.9%;茶叶总产值增加5438万元,增加了9倍多:  相似文献   

20.
龙海县双弟农场巩固发展茶叶生产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县坚决贯彻中央各项方针、政策,茶叶生产有了较快的发展。一九八二年茶园面积达3万亩,产量上500吨,比一九七八年茶园面积增加55%,产量增长48%。可是近几年来,由于多种原因,茶叶产销疲软,加上物价调整后生产成本提高,全县茶叶生产出现滑坡。一九八九年全县茶园面积仅存16448亩,产量445吨,平均单产32.7公斤,比一九八二年面积减少45%,产量减少10%。而双弟农场多年来茶叶生产形势一直看好。该场现有茶园面积2840亩,其中可采面积2830亩,年产茶175吨,平均单产61.8公斤。面积、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