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我县的蚕茧商品生产,继1983年增产丰收的基础上,1984年又有较大幅度的增产.蚕桑生产发展迅速,83年全县桑园5987.8亩,产茧9079担,84年桑园面积发展到6870.6亩,养蚕35870张,产茧13930担.比83年增长53.4%,实现了产茧超万担,并且涌现了许多高产典型,全县蚕桑收入超千元的有41户,收入万元的有4个村.蚕桑生产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发展了农村经济,我们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2.
一九八二年,我县农业生产全面丰收,特别是蚕桑生产发展很快,自八○年至八二年,二年来全县新辟桑园(包括“四边桑”)面积发展到近六万亩,八二年蚕茧产量猛增到六千担,比八一年增长四点兰悟,·'相当于解放后三十年番茧产量的总和,我计八兰年产茧量可以达到一万五千担至二万担。我县蚕桑生产在煊短的二、三年内获得如此迅速发展,工作中的体会是: 解放,恩想发  相似文献   

3.
我县现有桑园4万亩,其中老桑园1.2万亩,新桑园2.8万亩,年产蚕茧2.2万担左右,是江西最大的蚕桑基地县之一。近年来,我县桑园普遍流行着桑膏药病,致使树势早衰,桑叶减产,影响桑蚕生产的发展。笔者对此病的发生和防治多次进行调查研究,现将有关资料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我县蚕桑生产发展很快,成为全省五大蚕桑基地之一。1988年在连续五年保持稳定发展的基础上又有新的突破,主要表现是;桑园面积由1984年的917亩扩大到8381亩(包括去冬的新桑3000亩),蚕茧产量由1984年的190担上升到2500担,蚕茧收  相似文献   

5.
龙南县是江西省蚕桑基地县之一。省里要求该县到1992年发展桑园1.5万亩,年产鲜茧1.5万担。该县现有桑园4350亩,1990年产鲜茧4000担。为了适应蚕桑生产发展的形势,该县一方面抓好发展桑园面积,提高养蚕技术,另一方面积极做好“蚕桑工程”配套设施的建设。县蚕桑丝绸  相似文献   

6.
(一) 我县种桑养蚕有较长的历史。解放前,合江、那务、林尘等地的农民就利用地界种桑,农民养蚕生产的蚕茧只是作加工丝被或织造士丝布。解放后,各级党委、政府加强了对蚕桑生产的领导,我县的蚕桑生产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到1985年,全县的种桑面积达2.8万亩,产茧4.15万担,这一年,全县农民养蚕收入茧款840多万元,地方财政从缫丝工业获税利100多万元。尔后两年,由于桑青枯病的严重危害和蚕茧价格波动等因素的影响,我县的蚕桑生产出现滑坡,到1987年我县桑园面积仅剩下0.87万亩,产茧1.45万担,只有1985年产茧量的34.93%。从1985年  相似文献   

7.
我县实施蚕桑工程始于 1990年 ,当时政府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至 1992年桑园面积发展到1万余亩 ,蚕茧产量 2 5 0余t。由于市场波动 ,1995年桑园逐渐被挖 ,至 1998年仅剩 10 0亩。 2 0 0 0年我县县委、县政府在分析蚕桑生产的特点、规律和我县自然、社会生态条件后作出了恢复和发展蚕桑生产的决定。几年来我县蚕桑产业得到了稳步的发展 ,桑园面积恢复到 1万余亩 ,蚕茧产量达 30 0余t。1 更新发展理念由于蚕桑生产受市场的影响较大 ,其茧丝价格波动大 ,农民从事蚕桑生产的积极性得不到稳定 ,为此 ,我县提出了“从容应对市场考验 ,巧…  相似文献   

8.
<正> 一、基本概况: 我县蚕桑生产有着悠久的历史,近10年来蚕桑生产得到较大发展。1983年至1991年的8年间,新建桑园2900亩(每亩667m~2,下同),300多万株,分布在全县的12个乡(镇),111个村,17200户。今年蚕桑生产跨了一大步,上了一个新台阶,新建桑园8234.8亩,790多万株,全县桑园面积累计达到11134.8亩,1090多万株。育苗770亩,养蚕800张,产茧24吨,产值达  相似文献   

9.
周帅 《四川蚕业》2010,38(1):10-11
<正>射阳县是全国优质无病桑苗和蚕茧生产基地县,茧丝绸特色产业在全省乃至全国都享有一定的盛誉。目前,全县桑园总面积5.5万亩,年发种量15万张,年产茧11.5万担,实现蚕桑产值1.5亿元。全县拥有桑园达千亩以上的村有16个,其养蚕农户1.3万户,桑园面积4.8万亩,分别占全县的82%和86.2%;桑园面积3亩以上的农户7780户,其桑园面积3.4万亩,分别占全县的51%和62%。蚕桑业已逐步成为我县农民增收的一大优势产业,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村容整洁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亦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  相似文献   

10.
<正>江苏省睢宁县居东经117度31′-118度10′,北纬33度40′-34度10′,属亚热带向暧温带过渡地带,地形和士壤条件均属黄泛冲积平原,蚕桑生产历史悠久。睢宁县现有桑园面积7万亩,2005年全年养蚕10.4万张,生产鲜茧7.5万担,蚕茧收入8000多万元,蚕业生产的规模和质量位居全省前列。睢宁县的蚕桑发展是与近年来我县狠抓桑树病虫害预测预报和防治工作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1.
<正> 1978年以来,我县蚕桑生产有了较快的发展,桑园面积从近3000亩扩大到40000亩,蚕茧产量从2330担增加到14100多担,5年翻了两翻多。随着蚕桑生产的发展,蚕具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目前生产上常用的条匾、竹匾、芦菲等蚕具,因材料来源不足,容易损坏等条件限制,很难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这个问题得不到很好地解决,势必阻碍蚕桑优势的发展,影响经济效益的提高,也很难达到稳产高产、增产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一、蚕桑生产形势很好我县地处赣东北,有耕地面积34万亩,其中水田29万亩,全县人口接近60万,人平耕地0.50亩多一点,是个人多田少的县。种桑养蚕,历史悠久,但桑园面积不大,产茧不多,最高年产量只有300多担。三中全会以后,由于认真贯彻执行了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我县人民发展蚕桑生产,无论是决心之大、规模之广,都是空前的。因此,在短短的两年中,使蚕桑生产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概括起来是:桑园迅速扩大,茧量成倍增长,队伍不断壮大,基地初具规  相似文献   

13.
<正> 我市的蚕桑生产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具一定规模,1993年桑园总面积已达15万多亩。产茧265万公斤,养蚕户获得蚕茧收入2500多万元。但与“八五”末达到产茧10万担、2000年20万担的目标任务相比,无论是生产效益还是发展速度都还有很大差距,蚕桑生产的发展中还存在着诸多需要进一步加以解决的问题。为此,现对1994年全市蚕桑生产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14.
里田镇是我县蚕桑生产起步最早、面积最大、产量最多的蚕桑基地。瓦滩村是该镇高产稳产的佼佼者。全村有洲地桑园96亩,其中五龄桑园36亩,十七龄桑园60亩。1986年养蚕260张,产鲜茧185.6担。1987年养蚕270张,产鲜茧202.5担。1988年养蚕315张,产鲜茧256担;平均张种产茧由1986年的71.4斤提高到81斤;平均亩桑产茧由1986年的193.3斤提高到262斤,实现了张种、亩桑产茧同步增长的好成绩。  相似文献   

15.
<正> 一、中低产桑园改造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蚕桑生产是我县多种经营的一项骨干产业,是我县发达的茧丝绸生产的基础,在致富农民、壮大集体经济、发展外向型经济、促进我县三业协调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以来,我县蚕桑生产发展迅速,1990年蚕茧年产量比1984年增加近二倍。然而,与发达的茧丝绸加工能力相比,产茧量远远不足,缺口较大。如何进一步发展蚕桑生产,促进我县茧丝绸生产的协调发展,进一步振兴我县经济,我们认为狠抓中低产桑园的改造是一个良策。首先,从县情来看,己不可能再拿出粮田来扩面发展蚕桑,而必须走内涵扩大再生  相似文献   

16.
德清新市吉祥蚕桑专业合作社初见成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永泉 《蚕桑通报》2011,42(1):21-22
德清县是杭嘉湖平原的重点蚕桑老区,是全省蚕茧生产的主产区。全县中东部重点蚕区7个镇1个开发区和零星产区2个乡镇,有蚕桑生产村118个,养蚕农户44983户,现有桑园面积4342.7hm2,全年饲养蚕种近10万张,蚕桑产业是我县一项传统优势产业,  相似文献   

17.
<正> 党的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党在农村经济政策的贯彻落实,特别是普遍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极大的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激发了广大农民勤劳致富的热情,农村形势大好。我县粮食连续三年获得丰收,三年增产3.5亿斤;蚕桑生产也有了较快的发展,桑园面积由1980年的2.9万多亩增加到6万多亩,蚕茧产量由2.6万多担增加到  相似文献   

18.
我县有11个乡镇,耕地40多万亩,总人口58万多人.1981年蚕桑生产分布在四个乡镇,桑园242亩,产茧不足50吨.1985年蚕桑生产已遍及全县11个乡镇,桑园扩大到3219亩,养蚕农户2927户,全年养蚕11651张,总产茧2344吨.总产值991441元.我县蚕桑生产发展之所以比较快,我们做了一些工作,并有如下体会:  相似文献   

19.
<正> 蚕桑生产是我县多种经营的骨干项目。一九八三年桑园面积6万多亩,蚕茧产量35.51万公斤,创我县历史最高纪录,名列全省第三。自1984年起,蚕桑生产开始停滞不前,蚕茧产量徘徊在35万公斤左右,退至全省第五。蚕桑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20.
1发展现状蚕桑产业是陕西省传统的产业,区域优势十分明显,特别在陕南农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陕西省蚕桑生产在剧烈的市场波动中发展,群众栽桑养蚕积极性仍然较高。1.1桑园面积和蚕茧产量基本稳定本省蚕桑生产以陕南山区为主,关中地区宝鸡、千阳县和陕北地区子长、吴堡县也有分布。据统计,2002年全省桑园面积6.53万hm2,其中投产桑园4.33万hm2,发种量50.59万张,生产蚕茧1.72万t,蚕茧产值近2亿元,与“九五”末相比,投产桑园面积和蚕茧产量分别增长1.8%和2.2%。年产“万担茧”的有汉滨、紫阳、石泉、汉阴、平利、岚皋、旬阳、白河、略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