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城市土地的高效集约化利用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近年来国内外城市土地利用研究热点之一。为此,通过对目前我国城市土地利用存在问题的分析,阐述了我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客观要求,并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同时,分析了土地集约利用的理论依据,并提出了我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以河北省143个市县为研究对象,建立了适合区域内多个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指标合理值标准;根据指标量化及测算所得综合分值,将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划分为集约利用、适度利用、低度利用和粗放利用等4个级别,在分析集约利用潜力评价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河北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对策和建议。构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对河北省不同类型的城市采用相同指标与不同合理值标准进行评价,反映了区域内各种类型城市之间的差异,可为政府宏观调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根据湖北省20个测站1977—2007年的气象资料,应用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了31年的逐日ET0。应用GIS技术和统计检验方法分析了参考作物蒸腾量的时空变异特征和气象因子对ET0的影响。结果表明,湖北省参考作物蒸腾量的空间分布呈西低东高的特征;随多年时间变化空间分布趋于均匀;年内ET0值分布以7、8月最高,12、1月最低;影响ET0的主要气象因子为风速,平均温度次之。  相似文献   

4.
郑彩菊  张坤 《湖南农机》2009,(2):104-106
在城市规模扩大、建设用地需求增加、粮食问题突出的情况下,无论是从保护土地资源、完善土地科学的角度,还是从协调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上看,集约利用土地与科学评价显得尤为重要。对土地集约利用与评价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简要说明了土地集约利用与评价今后的发展趋势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在城市规模扩大、建设用地需求增加、粮食问题突出的情况下,无论是从保护土地资源、完善土地科学的角度,还是从协调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上看,集约利用土地与科学评价显得尤为重要.对土地集约利用与评价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简要说明了土地集约利用与评价今后的发展趋势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使用先进的技术来管理土地可以使资源利用最大化,增加生产效率。由于土地资源的有限性,社会经济发展将不断凸显土地资源的稀缺性特征。土地集约利用将是解决土地供需矛盾的重要方面,合理规划与利用可以有效避免资源保护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该文以贵州省社会经济发展数据为基础,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指标体系,并通过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对贵州省6个代表性市区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评价分析。   相似文献   

7.
土地集约利用与城镇化协调发展评价及障碍因子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究土地集约利用与城镇化的耦合协调关系,促进两者协调发展,以安徽省为例,首先,运用熵权TOPSIS模型,分别评价安徽省2000—2017年土地集约利用与城镇化绩效水平,研判两者的绩效水平及其子系统变化趋势;然后,运用耦合度和协调度模型,基于耦合作用系数的取值变化,探讨不同情形下安徽省土地集约利用与城镇化协调发展关系及变化趋势;最后,运用障碍度模型,诊断影响安徽省土地集约利用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障碍因子。结果表明:2000—2017年,安徽省土地集约利用与城镇化水平均呈逐年上升态势,稳中趋好。2000—2017年安徽省土地集约利用绩效水平从0. 053 6增至0. 958 7,年均增长18. 49%;安徽省城镇化水平从0. 271 5增至0. 8180,年均增长6. 70%。从土地集约利用各子系统来看,经济绩效子系统对土地集约利用的贡献最大,生态绩效子系统对土地集约利用的贡献最小,权重分别为0. 352 6和0. 130 8;从城镇化各子系统来看,经济城镇化子系统对城镇化水平影响最大,生态城镇化子系统对城镇化水平影响最小,权重分别为0. 416 0和0. 137 7。在不同耦合作用系数...  相似文献   

8.
土地集约利用问题是土地科学的核心问题之一,而水库移民集镇安置区这一特殊地区的土地集约利用研究目前相对较少。通过构建PSR模型,对Z集镇移民安置区进行了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结果表明:Z集镇移民安置区土地利用不集约,属于粗放型用地模式,土地低效利用现象较为严重。进一步利用障碍因子分析法,找出了影响Z集镇移民安置区土地集约的主要四个障碍因子:单位面积商铺营业额、土地人口承载量、地均建设总投资额和移民人均收入。对于水库移民集镇安置区提出以下三点建议以提高土地集约利用:(1)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高移民商铺单位面积营业额;(2)完善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土地人口承载力;(3)加大后扶资金扶持力度,提高地均投资额。  相似文献   

9.
农用地集约利用是缓解当前土地供需矛盾、保障新时期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必然选择。该文以山东省潍坊市12个市区县为评价单元,从土地投入水平、土地利用程度和土地利用效率3个层面构建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综合指数法计算2009年潍坊市各市区县农用地集约度,分析农用地集约利用情况,以期为潍坊市农用地集约利用和持续发展提供政策依据。结果表明:土地投入水平对农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影响最大,各市区县农用地集约利用水平表现出明显的区域性差异。   相似文献   

10.
农村土地集约利用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农村土地集约利用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由于直接衡量农户集约利用意愿的行为指标难以确定与获取,以"是否愿意耕地集约利用"来反映农户集约利用耕地行为意愿;"是否愿意政府统一规划宅基地"来反映农户集约利用农村宅基地行为意愿.运用Logistic模型,从农民自身特征、农户家庭特征、农户现有居住特征、农户耕地特征和区域社会经济特征5个方面来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1.
重庆都市圈耕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构建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建立评价模型,并确定指标权重,对重庆都市圈2003-2007年耕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都市圈耕地集约利用呈良好发展态势,但总体水平较低,且各区集约利用水平差异很大.根据集约利用水平分级标准,目前都市圈处于适度利用状态,未达到集约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12.
针对国家对于节约集约用地的要求,基于集对分析原理,通过构建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模型,探讨了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新方法.即通过建立农用地集约利用指标值和等级划分标准值两个集合,由这两个集合构成一个集对,对构成的集对进行联系度分析,利用平均联系度评价农用地的集约利用程度,并以潜江市为实例探讨了具体的评价方法和过程,通过对评价结果的分析为其农用地的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集约用地正成为重要的主题.为此,结合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农用地实际情况,从产出投入角度详细分析了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农用地集约利用的情况,最后依据所建立的灰色模型对其以后的发展做出了预测.  相似文献   

14.
农用地集约利用及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评价农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对于区域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为此,采用资料综合分析和理论分析方法,对农用地集约利用的若干问题进行研究;在分析农用地集约利用内涵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农用地集约利用指标体系的构建和评价方法,以期对我国农用地集约利用研究的发展与深化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土地利用转型与生态服务功能交叉敏感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路昌  韩笑  韩会芹 《农业机械学报》2020,51(10):223-231
针对土地集约利用后备资源分布不均衡、供需不匹配、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以山东省140个县(市)区为研究单元,利用2005、2010、2015年3期遥感监测数据,分析土地利用转型以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演变特征,并运用改进交叉敏感性系数模型探讨土地利用转型对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并划定敏感性分区。研究表明:在研究期内,山东省土地利用结构转型较为明显,前期剧烈,后期趋缓,建设用地持续扩张,土地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2005—2015年地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区域差异较为明显,高值区出现在济宁市市中区和微山县,低值区集中在青岛市和鲁西北平原地区;农田和水域向其他地类转型对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较为敏感,最敏感的是水域向湿地转型,其次是水域向建设用地、农田向建设用地以及农田向水域的转型,草地、荒漠向其他地类转型缺乏敏感性;生态系统交叉敏感性地域差异明显,高生态敏感区空间分布较为集中,农田、森林与建设用地高生态敏感区集中在济南市和威海市,农田与水域高生态敏感区集中在黄河三角洲地区。本研究结果可为优化山东省国土空间格局、改善生态环境提供科学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山东省耕地多功能耦合协调度时空格局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山东省132个县区为研究单元,构建耕地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各县区耕地多功能时空差异,并运用耦合协调度及空间自相关模型对耕地功能耦合作用的时空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2005-2015年,山东省耕地各单项功能时空格局变化差异明显,综合功能持续增长,以中值水平为主,农业生产和社会保障功能对耕地综合功能增长有较强的推动...  相似文献   

17.
黄晓瑜 《农业工程》2012,2(8):46-47
针对城市边缘区土地管理中存在的管理无序、生态破坏以及布局不合理等问题,提出要科学编制土地利用规划和计划、合理布局,加强环境保护以及建立集约措施来完善城市边缘土地的管理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