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李诚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1994,12(1):108-112
以鹌鹑为试验对象,比较新、旧两种加工工艺加工对鹌鹑肉制品营养成分的影响。新工艺的主要工艺流程为:腌制—煮制10分种—油炸;旧工艺为:煮制40分种—油炸。结果表明:用新工艺加工鹌鹑肉维生素B1、维生B2、维生素B6、钙、铁、铜和锌等营养成分的损失比旧工艺加工损失少;两种工艺加工后熟肉的蛋白质、氨基酸和脂肪含量均比加工前高;用氨基酸评分法和氨基酸比值系数法评价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表明:新工艺加工后的鹌鹑肉制品蛋白质营养价值比旧工艺加工后的蛋白质营养价值高。 相似文献
2.
应用效价为10(-4.50)MICLD(50)/0.03ml的狂犬病HEP/BHK(21)活毒疫苗免疫犬后,对免疫前和免疫后1、3、6、12、30个月血样进行了血清学评价和免疫原性分析。15只犬免疫1月后,血清抗体全部阳转,66%的犬在30个月后抗体仍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免疫1年后90%以上的动物能够得到保护。统计表明,不同地区、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犬免疫反应无显著差异,但三月龄以下犬反应欠佳。 相似文献
3.
家禽饲料评定的代谢能体系及其有效性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代文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1994,12(4):524-529
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上讨论了代谢能体系在家禽饲料评定中的有效性。AME及AMEn均低估了饲料的生物有效能(BE),且变异很大,主要受采食量的影响(AMEn稍优于AME)。TME高估了BE,特别是在低采食量时,但变异幅度大大低于AME和AMen。TMEn最接近BE,不受采食量的影响,变异最小。在测定方法上,TME和TMEn比AME和AMEn简单,需时短,成本低。生产实践中,用真代谢能来配制饲粮能准确地反映家禽的的生产成绩,并能降低生产成本。因此,真代谢能,特别是TMEn是评定家禽饲料营养价值的理想指标。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选用三月龄雅南小母猪18头,平均分为三组在90—135日龄和135日龄—配种(230日龄左右):高、低水平组分别按比中水平组高或低10%、25%,中水平组按四川标准饲养(按摄入DE计),来研究营养水平对小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和验证四川后备母猪饲养标准。结果表明:随营养水平增加,初情体重呈显著地线性增加(P<0.01,r=1.00077),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高、中、低水平组初情年龄、发情周期和受胎率分别为157.83、154.83、140.83天,19.67、21.77、21.17天和100%、100%、100%,差异皆不显著(P>0.10);后备期90—135日龄、135日龄—配种、90日龄—配种间DE摄入与日增重呈显著正相关(P<0.10),回归方程y1=0.0268X1+4.29(r=+0.999P<0.05)、Y2=0.0394X2+4.27(r=+0.995p<0.10)和Y3=0.0347X3+4.36(r=+0.993p<0.10),可分别根据预期日增重确定四川后备母猪20—30kg,30—50kg和20—50kg阶段DE的需要(其中:X1、X2、X3为预期日增重,单位:克;Y? 相似文献
5.
长白猪×雅南猪(L.Ya)、汉普夏×雅南猪(H.Ya)、杜洛克×雅南猪(D.Ya)、大白猪×雅南猪(W.Ya)、长白猪×(杜洛克×雅南猪)(L.DYa)、汉普夏×(杜洛克×雅南(H.Dya)和大白猪×(杜洛克×雅南猪)(W.Dya)7个杂交组合共196头试猪,在前期(20-50千克)饲喂低能(2.8兆卡/千克)高蛋白(17-18%)、后期(50-90千克)低能(2.8兆卡/千克)低蛋白(12-13%)饲粮,前敞后限条件下,L.Ya、H.Ya、D.Ya、L.DYa和H.DYa是较优的5个杂交组合,平均日增重分别为579克、592克、581克、597克和573克,每千克增重耗料分别为3.71、3.56、3.68、3.50和3.28(千克),胴体瘦肉率分别是53.8、53.3、54.3、56.8和57.5(%)。平均日增重分别比相应的对照组低4.8、8.8、2.2、1.4和10.1(%),胴体瘦肉率分别比相应对照组增加2.8、1.0、1.51.1和0.8个百分点。W.Ya和W.Dya表现出较上述杂交组合积脂力更强的特点,瘦肉率试验组分别为52.4%和54.0%,对照组分别为49.1%和52.5%,各组合的各项肉质? 相似文献
6.
几个水稻同核异质雄性不育系育性遗传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田郎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1994,12(1):16-29
本文分别以花粉可育率和田间结实率为指标,采用保持系(p1)×恢复系(p2)杂交组合的六个群体及P1、P2、F1、F2、B1(F1×p1)和B2(F1×p2),分别与不育系测交的方法,对三个同核异质雄性不育系的育性遗传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其结果表明:(1)恢复系为古223时,以花粉可育率和田间结实率为指标,D汕A、G汕A和W汕A三个不育系的雄性不育及其育性恢复均受两对独立主效基因的控制;(2)恢复系为IR24时,以花粉可育率为指标,D汕A和W汕A雄性不育及其育性恢复均受三对主效基因的控制,其中一对独立,两对连锁,交换值为25%;而G汕A的雄性不育及其育性恢复仍受控于两对独立主效基因。以田间结实率为指标,该三个不育系的雄性不育及其育性恢复均受两对独立主效基因的控制。 相似文献
7.
8.
花椒根腐病的症状和病原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通过分离接种证明了花椒根腐病的主要病原菌为腐皮镰孢菌Fusariumsolani(MART.)sacc,其病害症状表现为根部腐烂,有异臭味,根皮与木质部脱离,木质部呈黑色,地上部分叶片失绿,果实较小,严重时全株枯死。 相似文献
9.
进行二个试验,研究新型猪饲料风味剂──猪宝香的效果和适宜用量。结果表明,猪宝香Ⅰ型能明显提高仔猪采食量,日增重和饲料利用率,其效果均优于乳猪香,添加Ⅰ型后的经济效益明显高于乳猪香。Ⅱ型和Ⅲ型促进采食的效果高于乳猪香,其他指标均低于乳猪香。添加风味剂对血浆尿素氮无影响。综合考察各项指标表明,猪宝香Ⅰ型的适宜用量为250—500ppm。仔猪日龄越小,添加风味剂的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0.
杉木种子园叶枯病(Lophodermium uncinatum)及防治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杉木种子园的杉叶枯病(落针病)为杉叶散斑壳(LophodermiumuncinatumDark)引起,4月开始发病,5月下旬至6月上旬和8月下旬至9月中旬分别出现发病高峰。病菌子囊盘内3-10月陆续形成子囊孢子,子囊盘破裂及其子囊孢子释放高峰期为4月下旬至5月上旬和7月中下旬。绿色针叶及其带茎皮的叶柄和绿色球果鳞片都能分离到病原菌。由松土、施肥、壅堆、修剪和甲基托布津喷雾等组成的综合防治方法,防治效果达88.8%。 相似文献
11.
中药免疫调节剂由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中药及方剂组成,主要作用是调整机体过高或过低的免疫状态,使免疫系统的功能趋于正常.近年来由于动物疾病越来越复杂,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发生越来越普遍,所以兽医中药免疫调节剂方面的研究与应用日渐广泛.本文概述了免疫调节剂的概念、分类、适用范围、使用要求、作用原理,特别是重点综述了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中药及方剂及其现代药理学研究、兽用中药免疫调节剂的研究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等. 相似文献
12.
经初步研究,我们找到了两种采集花椒的方法,一为喷洒乙烯利—真空吸引法,另一为真空吸引—机械法。此二法除可使农民从繁重而又痛苦的手工采摘花椒的作业中解脱出来,还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在生产中大有推广的前途。 相似文献
13.
14.
普洱茶香气成分多在制造中形成。大多为脂肪酸、类胡萝卜素及紫罗兰酮的氧化降解产物。其形成与长时间的堆积发酵及日光干燥中产生的氧化降解和光氧化作用有关。普洱茶的醇厚回甘滋味是茶叶在长期堆积和贮藏中,儿茶素类剧烈氧化聚合所致。其反应条件与发酵中嗜热性微生物代谢关系密切。普洱茶传统制法引起茶叶中主要成分的变化,值得茶医药学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巨桉种源引种选择研究 总被引:18,自引:7,他引:18
用巨桉自然分布区两大地理种群种源和巴西人工林选择出的2个种批号进行巨桉种源引种选择试验。经过几年的栽培观测,反映出种源性状存在着极显著差异,种源间的遗传变异不规律。综合多个性状因子选择出4个优良种源,在生长量、干形、长势、适应性、林分的稳定性等方面比其它参试种源优良。入选种源平均单株蓄积比其它种源平均单株蓄积大2294%,比对照(四川大叶桉)平均单株材积大8131%。为巨桉栽培中种子的调进和改良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业科学院基础研究发展态势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文章阐述了当前基础研究发展面临的新形势,研究了2004~2014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基础研究项目在科研立项、科研产出、人才队伍和学科影响等方面的基本现状及发展态势,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础研究发展的对策与建议,为加强农业科研院所基础研究和科技服务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五针白皮松(Pinus squamata)的木材构造及其归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光镜及扫描电镜对云南松属的一濒危树种———五针白皮松的木材构造进行了解剖学观察。首次报道了五针白皮松的木材构造,并结合木材的宏观及微观构造特征和组成分子的数量特征值,分析比较了它在松属中的位置,五针白皮松管胞内壁及纹孔缘上具有明显的瘤状层,介于单维管束亚属和双维管束亚属之间,是一中间类型。结合已报道的与其形态特征相似的白皮松的分类特征,作者支持成立白皮松亚属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19.
革胡子鲶消化系统形态结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方静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1994,12(1):137-142
本文进行了革胡子鲶消化系统的大体形态及显微结构初步研究。革胡子鲶食道较一般鲤科鱼长,食道上皮除复层扁平上皮外,还有复层柱状和单层柱状上皮,上皮中有嗜酸性细胞。胃明显,贲门部和胃底部固有膜中有胃腺,由单一的细胞构成。肠较短,肠上皮主要有柱状细胞和杯状细胞,其间有分散的嗜酸性颗粒细胞。肠壁肌层均由平滑肌构成。肝左右二叶,胰为弥散型。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经过TDP灯分别辐射1h、3h、5h的花生营养器官(根、茎、叶)解剖结构进行了显微观察,比较了不同辐射剂量下营养器官解剖结构的主要区别,讨论了辐射后花生产量增产与营养器官形态建成的相关性。实验结果表明:辐射1h是最佳剂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