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采用灰色关联和回归分析法测算1978-2012年贵州省农业内部各产业结构调整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差异程度,结果显示:种植业影响作用最大,畜牧业次之,林业作用很小,而渔业不显著.选取种植业,对其内部各作物产值进行广义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显示:谷物及其他作物对种植业产值增长影响最大,蔬菜、园艺作物次之,水果、坚果、饮料、香料作物影响较小,而中药材影响最小.基于结论,提出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报告了1976~2015年以来,武汉市农业产业结构概况和调整优化的情况,并以武汉市1999~2015年农业产业结构的相关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Eviews统计软件进行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以及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最后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分析,得出相关结论:(1)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是正相关;(2)种植业仍然占据主导地位;(3)畜牧业和渔业的作用日益显著;(4)林业发展相对较慢;(5)劳动力和耕地面积对农业经济影响较小。并以此为依据,对武汉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促进当地农业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采用2006—2020年农业统计数据,对山东省农业产业结构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利用产值增长率模型和回归模型,分析山东省农业各产业部门以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结果表明,种植业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最大,其次为畜牧业、渔业和服务业,林业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最小;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服务业产值每增加1%,农业总产值分别增加0.494%、0.006%、0.312%、0.134%、0.089%;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农业经济的影响呈负向增长。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种植业与畜牧业内部各产业对种植业与畜牧业发展的影响度,发现小麦产量对种植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大,棉花对种植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小;猪肉产值对畜牧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大,羊肉对畜牧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小,其主要是由产量、市场、价格与创新能力四方面所致。  相似文献   

4.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当前农业发展的关键,不仅是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长期任务,也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河南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对其经济发展尤为重要。为了确定河南省农业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更好地发挥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以2000—2019年的数据为样本,利用EVIEWS 6.0软件采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河南省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长期和短期来看,农业和牧业都对经济增长有推动作用;渔业和林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大。优化河南省农业产业结构,推动农业和牧业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渔业和林业,可进一步促进河南省的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5.
余霜  李光  冉瑞平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9):1919-1922
以四川省典型丘陵农业大县——泸县为例,利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建立农业经济增长模型,基于1980~2009年时间序列数据,分析了泸县农业劳动力、土地、化肥、机械、资金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加快泸县农业经济增长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农业结构调整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借助协整理论及格兰杰因果检验法,在一国范围内分析了农业结构调整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利用对数线性函数模型,定量分析了我国不同区域农业内部结构变动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针对分析结果提出农业结构调整的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7.
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农业经济的途径入手,进一步讨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李世鹏  罗帅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8):4907-4908,4915
实证分析了新疆农业内各部门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以及这些部门的调整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业的增长对新疆农业总产出增长的拉动能力最大,其次是牧业;种植业和畜牧业这2大生产部门的贡献率不仅表现出高频度的波动,还表现出反向波动;种植业部门调整产生的效应正逐步依次向牧业、林业和渔业扩散,但扩散的比较缓慢。并提出在"十二五"战略下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新疆农业经济增长的对策建议:稳步调整,解决产业趋同,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强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投入;坚持农业产业内部调整与外部调整相结合。  相似文献   

9.
顾正兴  邹志荣 《吉林农业》2010,(10):208-208
文章对云南省农业主导产业发展的有关统计数据进行测度和分析,得出主导产业优势的测量指标,对农业主导产业作了区域优化布局,提出了基于低碳经济的云南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区域布局思路。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灰色关联模型对青海省1991-2008年间的农业产业结构转换的速度和趋势做了定量分析,测算了省农业产业结构变动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表明考察期间内农业经济增长的2.27%可以由产业结构变动来解释;产业结构变动对区域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具有波动性、阶段性的特点,农业经济表现出不稳定性;2004年以后,农业结构趋于平稳,对农业经济增长表现出稳定的正向作用。研究发现,结构调整对农业经济增长有重要影响且还有较大的上升空间,进而对农业结构调整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1.
选取浙江省1985—2011年时间序列数据,以C\|D生产函数为基础,建立农业生产总值与现代商贸流通发展等相关影响因素之间的计量经济模型,分别从现代商贸流通发展变量的一次方和二次方两个层面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浙江省现代商贸流通发展变量对农业生产总值变量具有积极的正向促进作用,现代商贸流通发展的二次方变量也具有正向的数量关系,当现代商贸流通发展水平较低时,商贸流通对农业生产总值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随着现代商贸流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商贸流通促进农业生产效果非常显著。研究还发现,农业资本投入、劳动投入和农产品出口贸易对农业生产总值都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而农村人力资本、农村就业结构和农业机械化水平对农业生产总值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河北省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实证分析了河北省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发现在河北省经济增长中,第三产业的贡献率最大,其次是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贡献率最小。建议河北省在发挥地区优势发展旅游业等第三产业、利用自然优势发展农业的同时,加大力量发展工业,发挥工业对整个经济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广东省县域农用地经济密度空间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促进农用地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运用GIS 技术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对1996要2011 年广东省 县域农用地经济密度的空间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广东省农用地经济密度持续提高、绝对差异不断增大、相对 差异呈波动缩小趋势;广东省县域间农用地经济密度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总体空间差异趋向缩小、空间分布越来 越集中、较高密度区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平原区、粤西沿海区和粤东沿海区、较低密度区则集中在粤北山区;广东省县 域农用地经济密度的局部集聚格局显著、局部空间差异呈扩大态势。因此、应根据不同区域农用地经济密度差异、社 会经济发展特征、制定区域差别化的农用地管理政策。  相似文献   

14.
闫建伟 《南方农业学报》2016,47(10):1795-1800
【目的】研究劳动力转移背景下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区域差异情况,为政府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区位商统计分析法对1998~2013年我国31个省(区、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区域差异进行实证研究,并进行区域类型划分。【结果】(1)通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我国农林牧副渔结构不断优化升级;(2)我国各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有明显差异,主要体现为优势区域数量的变化、调整幅度的大小、调整的方向及调整的重点;(3)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可划分为四大类型,即A(正向调整、高区位商)、B(负向调整、高区位商)、C(正向调整、低区位商)、D(负向调整、低区位商),各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目标已实现,但仍有少部分地区产业调整效果不理想。【建议】地方政府要认清各自的农业产业优势,因地制宜、扬长避短,A类可加强科技创新,推动、引领产业升级;B类可加大资金投入,提高规模化水平,巩固产业发展;C类可发掘优势资源,大力发展特色农业;D类可充分利用区外市场,提高区域间贸易服务水平或适时转移产业支持重点。  相似文献   

15.
采用经济计量学的研究方法,构建农村产业结构偏离对农村经济增长影响的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并在此基础上就农村产值结构与农村就业结构的结构偏离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全面详细的实证分析,通过对相关变量进行脉冲分析和方差分解,较好地解释了农村产业结构偏离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农村产业结构偏离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农村产业结构偏离相关变量是农村经济增长相关变量的Granger原因。模型科学地描述了农村产业结构偏离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关系,揭示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性,对于研究农村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农业结构变化对农业经济增长贡献的计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结合中国农业发展现状,从增加值入手,分析了农、林、牧、渔业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985-1997年中国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的平均增长率为15.5%,农业平均贡献率为53.22%,林业为30.17%,渔业为11.67%,农业和畜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表现出反向波动,且呈现周期性变化。  相似文献   

17.
运用向量自回归与误差修正模型探析了四川省农田水利基建投资和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四川省农田水利基建投资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但二者并未形成双向因果关系,农田水利基建投资增长会推动农业经济增长,而农业经济增长并未显著带动农田水利基建投资的增加;同时,农田水利基建投资对农业经济的影响存在滞后效应,并且这种影响力度正在减弱.对此,提出加大水利基建投资力度,特别是末端渠系建设投资,加大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等建议.  相似文献   

18.
苏永杰 《广东农业科学》2013,40(18):206-208
畜牧业区域竞争力是一个地区畜牧业发展水平的综合体现。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利用产业产值、产品产量和支撑能力等3个因素13个指标构建了指标体系,用Eviewsl软件整理数据,对国内10个省(区)的畜牧业竞争力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四川省畜牧业在国内的竞争力水平和排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四川省畜牧业区域竞争力的建议。结果表明,四川省畜牧业的国内综合竞争力排名全国第三。因此,四川省应扩大养猪业在全国的优势地位,提升草原畜牧业的经济效益,做好全省畜牧业的合理布局,以进一步提高其国内竞争水平。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农业科技进步对我国区域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揭示农业科技进步在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机理,探讨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的地区差异及其产生原因。基于C-D生产函数的一般形式,建立固定效应变参数面板模型,对相关面板数据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和协整检验,并对模型的相关参数进行回归估计。在此基础上就农业科技进步对我国区域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全面详细的实证分析。通过对相关要素贡献率的分析,较好地解释了农业科技进步对我国区域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反映出我国农业科技发展水平呈现区域不均衡状态;农业科技进步在我国农业经济增长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仍然较小,我国农业经济增长所依赖的传统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益的粗放式增长方式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