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7 毫秒
1.
为了明确噻虫嗪和杀虫单对玉米蚜的防治效果,利用浸渍法,测定了噻虫嗪、杀虫单及其5种不同比例的混剂对玉米蚜[Rhopalosiphum Maidis(Fitch)]的室内毒力,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田间防效试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显示,噻虫嗪与杀虫单混用防治玉米蚜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其中,噻虫嗪与杀虫单有效成分含量比例为1∶1时共毒系数最高,效果最佳。田间防效试验结果显示,40%噻虫嗪·杀虫单悬浮剂施用剂量135~270 g/hm~2条件下对玉米蚜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对郑单958生长安全,因此,可用于玉米蚜的防治。  相似文献   

2.
余欣  陈曦 《农技服务》2013,30(7):712-713
为了有效防治玉米蚜,对黔西南州玉米蚜的发生规律进行调查并进行了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玉米蚜的为害期是5月中下旬直至玉米成熟后,8月上旬至9月中旬是为害盛期,其为害期较长;22%噻虫·高氯氟微囊悬浮剂防治效果最佳,且持久性最好,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玉米蚜的发生呈上升趋势,对玉米直接或间接造成的损失每年都在加重,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玉米害虫之一。通过监测调查和防治试验,笔者初步摸清了该虫在当地的发生特点和规律,并寻找出一套综合防治技术,希望能对玉米蚜的防治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目的] 为筛选防治玉米蚜虫的有效药剂,为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室内毒力测定与田间药效试验相结合方法。[结果]双丙环虫酯分别与啶虫脒、联苯菊酯复配为增效;吡啶喹唑啉与啶虫脒、联苯菊酯复配为增效。田间药效试验表明双丙环虫酯+啶虫脒(4.00+8.00 g a.i./hm2),双丙环虫酯+联苯菊酯(4.00+16.00 g a.i./hm2),吡啶喹唑啉+啶虫脒、吡啶喹唑啉+联苯菊酯(15.00+3.75g a.i./hm2),防效均在82%以上。[结论] 筛选出防治玉米蚜的有效药剂及配比,为防治玉米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玉米蚜不同虫态的形态特征及为害特征,并与相似虫害高梁蚜进行比较。同时总结了其发生规律和生活习性。然后从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方面总结了该虫害的防治方法,并着重介绍了化学防治的用药时期及用药量。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玉米蚜不同虫态的形态特征及为害特征,并与相似虫害高梁蚜进行比较。同时总结了其发生规律和生活习性。然后从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方面总结了该虫害的防治方法,并着重介绍了化学防治的用药时期及用药量。  相似文献   

7.
2013年馆陶县玉米穗蚜发生面积大、分布范围广、虫量高、为害重,为常年罕见。通过实际调查,分析了穗蚜大发生的原因;并结合历年气候条件,分析了影响穗蚜发生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馆陶县玉米穗蚜发生盛期一般为8月中下旬,8月温度和湿度是影响穗蚜发生程度的主要因素 ,8月湿度80%左右、温度25℃以上、降雨较少时穗蚜适宜发生并形成为害,温度28℃左右、降雨量50 mm以下、大面积种植不抗虫品种的情况下玉米穗蚜有可能严重发生。提出了玉米穗蚜防治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提出了种植抗蚜虫品种、适期早播、铲除田间杂草等农业措施,以及利用化学药剂进行灌心、远距离喷雾、热力烟雾机施药等化学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出防治玉米蚜的有效药剂,开展了室内毒力测定与田间药效试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50 g/L双丙环虫酯可分散液剂分别与20%啶虫脒可溶性粉剂、10%联苯菊酯乳油复配均表现为增效,20%吡啶喹唑啉悬浮剂分别与20%啶虫脒可溶性粉剂、10%联苯菊酯乳油复配均表现为增效。田间药效试验表明,50 g/L双丙环虫酯可分散液剂4.00 g/hm~2+20%啶虫脒可溶性粉剂8.00 g/hm~2、50 g/L双丙环虫酯可分散液剂4.00 g/hm~2+10%联苯菊酯乳油16.00 g/hm~2、20%吡啶喹唑啉悬浮剂15.00 g/hm~2+20%啶虫脒可溶性粉剂3.75 g/hm~2、20%吡啶喹唑啉悬浮剂20.00 g/hm~2+10%联苯菊酯乳油5.00 g/hm~2(均为有效成分用量)防效均在82%以上。本研究筛选出了防治玉米蚜的有效药剂及适宜配比,为防治玉米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为发掘利用烟蚜茧蜂防治玉米蚜的潜力,建立玉米蚜生态区域联防联控体系,以玉米田自然发生玉米蚜为防控对象,在玉米田中释放烟蚜茧蜂。调查分析释放烟蚜茧蜂、烟蚜茧蜂配合农药使用及化学防治烟蚜茧蜂对玉米蚜口减退率、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处理1(释放2次烟蚜茧蜂)玉米亩产量为718.6 kg,处理2(1次化学防治及释放2次烟蚜茧蜂)玉米亩产量为725.3 kg,处理3(常规化学防治)玉米亩产量为698.6 kg。玉米蚜防治效果依次为处理2>处理1>处理3,利用烟蚜茧蜂可有效防治玉米蚜。  相似文献   

10.
玉米红叶病的病源和传播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红叶病是我国近年来玉米生产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山东、河南、山西、陕西和甘肃等省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和危害、为了明确病源,为防治提供依据,我们对玉米红叶病的病源和传播途径进行了研究。 一、984年从玉米红叶病发生严重的河南省农科院小麦地采回小麦黄矮病病株标样、利用室内隔离饲养的麦二叉蚜(Shizaphis graminum),麦长管蚜(Macrosiphum avenae)、禾缢管蚜(Rhopa losiphum padi)和玉米蚜(Phopalosiphum maidis)等4种无毒蚜群体在15-18℃饲毒2天,饲毒后按每株接5—10头蚜虫,於21℃接种5天,喷药去虫后移放温室生长。结果发现用玉米蚜接种的植株发病,但其潜育期较  相似文献   

11.
张淑杰  邹书信 《中国农资》1998,(4):12-12,33
果虫净与甲胺磷防治苹果黄蚜田间对照试验表明,果虫净1500倍、2000倍的防效在94%以上,特效期在10天以上,防治苹果黄蚜显著优于甲胺磷。  相似文献   

12.
<正>作物栽培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虫害的侵扰,从而导致产量降低、品质变劣。为此,确定虫害的最佳防治适期,做到适期用药,药到虫灭,才可能获得最佳的种植效益。否则,用药效果差,环境污染大。虫害的防治适期有一般性规律可循,但最主要的,应根据其发生及危害特点来具体加以确定。作物的虫害从危害方式上可分为以下五类,防治适期根据不同的危害方式确定。一、刺吸式危害1.蚜虫类。禾谷类作物蚜虫:麦蚜、高粱蚜和玉米蚜;棉蚜;菜蚜:桃蚜、萝卜蚜、甘蓝蚜;果树蚜  相似文献   

13.
唐承顺  张真华 《农技服务》2014,31(7):107-108
为了对玉米蚜虫的有效防控,为实际生产提供高效的防治药剂,开展了玉米蚜虫的药剂筛选试验。结果表明: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50%抗蚜威水分散粒剂、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3%啶虫脒微乳剂、25克/升溴氰菊酯乳油、5%阿维菌素乳油、1%苦参碱可溶液剂、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均可以替代常用有机磷农药480克/升毒死蜱乳油和77.5%敌敌畏乳油防治玉米蚜虫。  相似文献   

14.
为有效防治蚜虫对桃树的危害, 筛选出安全有效的防治药剂,通过研究10种不同杀虫剂对桃蚜的田间防效,以期确定防治桃蚜的理想药剂及最佳时期。试验表明隆施(10%氟啶虫酰胺)和威远抑净(20%噻虫胺)对蚜虫毒杀的速效性和持效性相对较好,可做为无锡地区防治桃蚜的主要化学药剂,但同时注意与其它药剂轮换使用,避免桃蚜对药剂产生抗药性。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主要新烟碱类种衣剂对玉米田重要害虫发生及玉米产量的影响,筛选出适用于玉米田主要害虫防治且具有一定增产效果的安全、高效种衣剂,在大田条件下评价了600 g/L吡虫啉、30%噻虫嗪、200 g/L噻虫胺、48%噻虫胺·吡虫啉4种悬浮种衣剂对玉米出苗率、靶标害虫及非靶标害虫发生以及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新烟碱类种衣剂对玉米出苗率无显著影响;对靶标害虫灰飞虱、玉米蚜和棉蚜均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其中以48%噻虫胺·吡虫啉FSC的防效最佳,在玉米生长后期对玉米蚜和棉蚜的防效仍高于90%;30%噻虫嗪FSC处理在灌浆末期和收获期的黏虫种群密度显著高于空白对照(清水处理),其他种衣剂处理非靶标鳞翅目害虫种群密度均与空白对照差异不大或显著低于空白对照;从玉米产量来看,种衣剂处理与空白对照相比均有一定程度增产,其中48%噻虫胺·吡虫啉FSC处理增产幅度最大,增产率为10.03%。综合上述结果,在玉米生产中可考虑用48%噻虫胺·吡虫啉FSC处理玉米种子,不仅对玉米全生育期刺吸式害虫防效显著,而且增产幅度也较大。  相似文献   

16.
一、草蛉主要种类:大草蛉、丽草蛉、中华草蛉等。1.寄主苹果黄蚜、苹果留蚜、梨二叉蚜、梨粉蚜、梨圆尾蚜、桃蚜、桃瘤蚜、麦蚜、菜蚜、玉米蚜、高粱蚜、豆蚜、柳棉蚜等。亦捕食红蜘蛛类及其卵,还能捕食棉铃虫、各种夜蛾、造桥虫的卵,捕食棉铃虫的小幼虫、卷叶虫,以及介壳虫,如  相似文献   

17.
玉米蚜是玉米上常见害虫之一,但2002年玉米蚜在静海县为害程度之重,为历史罕见。本文介绍了玉米蚜的发生特点及生活习性,分析了大发生原因,提出了农业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明确天敌昆虫亚洲多色瓢虫(Harmonias axyridis)对玉米蚜(Rhopalosiphum maidis)的防控能力。【方法】在室内光照培养箱中,研究了亚洲多色瓢虫各生育阶段对玉米蚜高龄若蚜的捕食功能与寻找效率。【结果】亚洲多色瓢虫不同生育阶段对玉米蚜的日猎食数量差异较大,其中4龄幼虫和雌虫对玉米蚜的猎食数量较多,日最大猎食量分别为400头和370.4头。亚洲多色瓢虫各虫态的捕食功能反应类型均属于HollingⅡ型圆盘方程。亚洲多色瓢虫各生育阶段对玉米蚜的寻找效率随瓢虫密度的增加而下降。【结论】亚洲多色瓢虫的高龄幼虫和成虫对玉米蚜防控能力较强,且在亚洲多色瓢虫的捕食猎物过程中,瓢虫之间存在干扰作用,其干扰作用大小与瓢虫密度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为了有效防治蚜虫对桃树的危害,筛选出安全有效的防治药剂,本文研究了10种不同杀虫剂对桃蚜的田间防效,以期确定防治桃蚜的理想药剂及最佳时期。结果表明,隆施(10%氟啶虫酰胺)和威远抑净(20%噻虫胺)对蚜虫毒杀的速效性和持效性相对较好,可作为无锡地区防治桃蚜的主要化学药剂,但同时注意与其他药剂轮换使用,避免桃蚜对药剂产生抗药性。  相似文献   

20.
进行不同药剂防治苹果蠹蛾、黄蚜药效研究,结果表明:14%氯虫.高氯氟微囊悬浮-悬浮剂对苹果蠹蛾的防效显著,能明显抑制果园苹果蠹蛾的发生量,可作为防治苹果蠹蛾的主要药剂之一,对苹果黄蚜的防治效果不明显;40%氯虫.噻虫嗪水分散粒剂对苹果蠹蛾防效不理想,但对苹果黄蚜击杀效果显著,防效较为迅速。22%噻虫.高氯氟微囊悬浮-悬浮剂对苹果蠹蛾防治作用不明显,但对蚜虫防治效果迅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