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保护性耕作是我国一种重要的耕作模式,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以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介绍了我国近几年机械化免耕播种面积、机械深松面积、机械化免耕覆盖播种面积及保护性耕作面积变化情况;结合保护性耕作工艺特点,对秸秆残茬处理、免少耕施肥播种、土壤深松和杂草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了现有的秸秆还田、免耕播种、深松机械和植保机械等相关配套机具的工作原理及作业特点,并对相关典型机具进行了介绍。最后,对于目前保护性耕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为我国保护性耕作的研究及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小麦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与生产标准及相关配套机具,并联系实例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2001年,松山区农机局通过引进先进的保护性耕作机具和技术,在内蒙古的中东部地区进行旱地玉米等作物机械化保护性耕作试验研究,探索适合我区的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和配套机具。1试验区基本情况试验区选在赤峰市松山区五三镇,属燕山丘陵区,土壤类型以黄褐土、黄绵土居多,本地区是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年均光照时数2900h,≥10℃有效积温2900~3200℃,无霜期130~138天。年降水量在380mm左右,年蒸发量为1900mm,蒸发量为降水量的5倍,降水集中于6~9月,占年降水量的70%,由于降水少而不均,加之土壤水分蒸发强烈,本地区易发生春旱和伏旱,严…  相似文献   

4.
葫芦岛市十年九旱,缺水少雨,土质脊薄,传统的耕作形式和传统的农业观念严重影响着我地区农业的发展,更谈不上可持续发展。如何改变这种落后的农业生产状况呢?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推广机械化旱田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行之有效的措施。通过几年的试验示范证明,这项技术措施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5.
通过试验测试结果,分析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在武川的适应性,最佳机具配套系统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试验、推广应用已取得一定成效和经验。在两茬平作地区运用此项技术,同一年一熟地区相比,在保护性耕作技术原理和主要作业环节上,存在一些差异,有其自身技术路线特点,也发现一些问题,需要探讨解决。  相似文献   

7.
保护性耕作在这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和 《山西农机》2004,(2):34-35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项目是农业部组织实施的农业重点示范推广项目,山西省各个示范县在各级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2003年里通过广大农机干部职工的精心安排和辛勤工作,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认真地制定了实施方案,落实了配套资金,购置了作业机具,开展了宣传培训,组织了田间作业等一系列项目,现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此,仅就技术体系等方面采撷偏关县、寿阳县、潞城市、左云县、天镇县和五台县的工作经验供大家交流,以推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一项先进的耕作技术。近年来,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在临猗县一年两作区进行了示范,其技术体系得以不断完善,从而使这一技术的适应性更强,机具配套趋于合理。  相似文献   

9.
阐述丹东地区实施保护性耕作的意义和现状,对广大农民接受保护性耕作技术意愿不强等制约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发展丹东保护性耕作的建议,即结合丹东保护性耕作推广现状和地理环境气候特点,加大扶持力度,加强宣传培训,做好技术服务,明确技术模式,建设示范基地,加大政府推动力,促进丹东地区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阐述丹东地区实施保护性耕作的意义和现状,对广大农民接受保护性耕作技术意愿不强等制约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发展丹东保护性耕作的建议,即结合丹东保护性耕作推广现状和地理环境气候特点,加大扶持力度,加强宣传培训,做好技术服务,明确技术模式,建设示范基地,加大政府推动力,促进丹东地区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保护性耕作高产高效体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9 ~2012年3个生产周期的试验结果表明,保护性耕作高产、高效体系在基本不增加投入的条件下,小麦比传统耕作平均增产29%,超过了增产20%的预期目标,保护性耕作在正常气候范围内,实现高产、高效是可能、可行的,为提高保护性耕作产量和效益,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小麦高产、高效的原因,主要是在保护性耕作基本技术体系基础上,加入优化种植模式(窄行12 cm、宽行28 cm,小宽窄行)、适当加大播种量(l0%~ 20%)和采用沟灌等新技术内容,形成了保护性耕作高产、高效体系,把保护性耕作的水土优势,转化成了产量和效益优势.  相似文献   

12.
介绍昌图县的自然概况,提出实施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是本地区防旱保产的最佳选择,阐述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优点及其装备的合理选择。通过实地试验监测,结果表明:在半干旱地区实施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可以增收节支、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达到节本增效的目的,值得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3.
保护性耕作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在分析美国、加拿大、巴西、澳大利亚、欧洲等国家、地区和我国保护性耕作技术现状的基础上,阐明了保护性耕作是旱地农业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并针对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该文从5个方面着重分析了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主要成效,并对取得的效应从技术机理上做了分析。针对保护性耕作规模应用的关键环节技术问题,进行了实践研究。对今后在长春市进一步推广保护性耕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保护性耕作条件下浅松作业的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浅松作业是保护性耕作中推广使用的一种表土作业方式,适用于旱作保护性耕作的播前作业,能够达到松土、除草、整地等目的,也可以用于中耕除草作业。试验结果表明,该作业有良好的除草作用。能显著地提高地表平整度,降低表土容积密度,对根荏榭盖和土壤水分影响不显著,基本上满足了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小麦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以机械化作业为主要手段,采取少耕或免耕方法,保护土壤、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机械化耕作技术体系。将保护性耕作技术种植小麦的试验数据与常规耕作技术的试验数据相比较,结果表明: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种植小麦的增温、保墒作厢更为明显,麦田含水率较常规耕作的多2.52%,小麦个体发育健壮,平均增产1.6%,节约耕作费用450元/hm^2,新增经济效益570元/hm^2。  相似文献   

17.
目前保护性耕作技术类型繁多且我国地区差异较大,大面积推广存在很大困难,以免耕为例构建了该项保护性耕作技术适宜性区划的指标体系,并选取内蒙古武川县为实证研究区域,在利用GIS技术的基础上采取AHP加权法、聚类分析法等对其进行了免耕技术的适宜性区划,得到了较为合理的区划结果.为其他类型的保护性耕作技术适宜性区划研究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辽宁省的玉米产量,在介绍玉米保护性技术内容的基础上,介绍免耕少耕、免耕播种、药剂灭草、玉米秸秆还田等保护性耕作技术,探讨适用于辽宁地区的相关机具,为在辽宁地区的玉米种植中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保护性耕作技术与机具研究进展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保护性耕作技术主要包括免少耕播种、秸秆残茬管理及表土耕作技术等。在回顾分析国内外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概况、技术模式和效应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秸秆残茬管理、表土耕作技术与机具、免少耕播种关键技术的工作原理、技术特点及发展动态。结合国内保护性耕作研究进展与应用需求,在分析归纳现阶段保护性耕作技术难点的基础上,从改进机具关键作业部件加工工艺与材料、加强基础理论研究与机具结构优化、提升机具智能化测控与信息化管理、实现农机与农艺结合和形成因地适宜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等方面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适应我国北方农业发展的一种新型耕作技术,目前在北京地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从2003年开始,在农业部、北京市农业局、北京市环保局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项目的基础上,通过3年的系统研究,从经济、生态和社会方面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效益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并针对北京市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适合北京市技术模式和机具现状的保护性耕作技术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