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适宜“油蔬两用”的油菜品种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筛选出适宜湖北地区应用推广的"油蔬两用"油菜品种,对9个"双低"甘蓝型油菜品种摘薹与未摘薹的产量、产值及主要性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油菜摘薹后菜子产量比未摘薹平均增12.52%,总产值比未摘薹平均增124.08%,初步分析油菜摘薹后二次分枝及每角粒数普遍增加是菜子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供试品种中,中油112菜薹、菜子产量高,菜薹口感甜脆爽口,可作为高产型"油蔬两用"品种推广应用;天下农3号菜薹产量及总产值高,浙油28菜薹口感及主要经济性状表现突出,菜子增产潜力大,二者可以作为"油蔬两用"配套品种。  相似文献   

2.
水稻可以一种两收,油菜新品种沪油15同样可以一种两收,一收菜薹,二收菜子.沪油15系双低油菜品种,可摘菜薹作菜用.  相似文献   

3.
油菜"一菜两用"技术,是指在基本不影响油菜籽产量的前提下,既收一茬优质油菜薹作为菜用,又收一季油菜籽,实现油菜"一种双收",是大幅度提高油菜生产效益的一项技术.该技术特别适合于城郊或交通便捷的地区推广,可较好地将优质油菜生产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结合起来,延长和壮大优质油菜产业链条,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4.
基于产量和经济效益的油蔬两用油菜品种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7个不同来源的油蔬两用油菜(Brassica napus L.)品种为材料,在适宜的栽培条件下经过相同试验处理,基于菜薹产量、菜子产量和经济效益等指标对各品种进行比较分析,旨在为油蔬两用优质油菜品种的推广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沣绿2号、油薹929、沣绿1号和狮山菜薹适合作为油蔬两用优质油菜品种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沪油15一种两收、一菜两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耿玲 《农家顾问》2004,(8):43-43
水稻可以一种两收,油菜新品种沪油15同样可以一种两收,一收菜薹,二收菜子。沪油15系双低油菜品种,可摘菜薹作菜用。  相似文献   

6.
《农家顾问》2006,(12):43-43
双用“双低油菜‘一菜两用’”种植模式.667平方米可摘薹250千克左右,收入250~300元,菜子单产增加10千克左右。增收30-50元.667平方米纯收入增加280~300元。去年湖北省推广应用333万公顷。其中新洲、天门、仙桃、嘉鱼、咸安各667万平方米(1万亩)。收获菜子达到国家双低标准,开发菜薹品牌2~3个.增效1.4亿元。  相似文献   

7.
以优质双低油菜秦优10号为试验材料,研究其"一菜两用"产量、经济效益等的变化规律,探索秦优10号"一菜两用"在汉中的适应性。结果表明:菜薹产量与菜籽产量呈负相关关系,菜薹产量越高,菜籽产量越低。要提高"一菜两用"的经济效益,需同时协调好菜薹和菜籽的产量,采取摘薹长度在10~15 cm,摘薹后及时追施氮肥促发分枝等措施,有望实现秦优10号"一菜两用"增产增收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进行鄂西北地区一菜两用油菜氮素水平研究,结果表明:施氮素450 kg/hm2处理产量结构好,抗倒性好,油菜产量和菜薹鲜重产量均居第1位,分别达到3 724.0、4 079.4 kg/hm2。建议一菜两用油菜氮素水平控制在300~450 kg/hm2。  相似文献   

9.
采薹菜用油菜"一种双收"是在常规栽培油菜的基础上,利用油菜薹应市早、品质好、口味鲜的特点,采用适当早播、早栽方法,让油菜早抽薹,抢在春节前后采摘新鲜菜薹供应淡季市场,先收摘一季菜薹,再收获一季菜籽的栽培方法.该技术简单易行,不需增加投入,不影响菜籽产量,增收效果显著,每667平方米菜薹产量在250公斤~350公斤,可增收200元以上,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10.
油菜——亦油亦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家顾问》2005,(4):21-21
春节期间,一种绿色蔬菜将被送到武汉各大超市、宾馆和酒楼。这种新型蔬菜就是油菜薹,它将逐步成为湖北省春淡期间的主打蔬菜之一。1月23日,湖北省双低油菜“一菜两用”现场会在新洲区举行,来自各地的农业干部观摩了该区农民在油菜田里采摘今年的第一批油菜薹。  相似文献   

11.
油菜"油蔬两用"高效种植采用早发栽培,在春节前后摘取主茎菜薹作为应时蔬菜或脱水加工蔬菜供食用,通过重施薹肥促进下部休眠芽萌发形成下位分枝,依靠分枝结角收获菜籽,实现"一种两收".既能收获常规油菜同等产量的油菜籽,又能收获1~2次菜薹,每亩可产菜薹200~300kg,增加现金收入,适宜城郊两熟制油菜产区和有脱水蔬菜加工能力的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12.
城郊优质油菜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质油菜高效栽培即"一菜两用"技术,是指利用双低优质油菜品种,其菜薹作蔬菜食用,然后通过再生分枝开花结实的特点,在基本不影响油菜子产量的前提下,实现油菜"一种双收",大幅度提高油菜生产效益的一项技术。该技术特别适合于城郊或交通便捷的地区推广,可较好地将优质油菜生产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结合起来,延长和壮大优质油菜产业链条,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3.
以双低油菜品种华双4号和中双10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下油菜摘薹的效应以及不同摘薹时间和留薹高度对油菜产量的影响,分析了"一菜两用"技术推广应用效果。结果表明,不同密度条件下摘薹,油菜产量表现明显不同,油菜子产量以12万株/hm2最高,鲜菜薹产量以15万株/hm2最高;不同摘薹时间和留薹高度条件下,12月23日摘薹、留薹12 cm油菜子和鲜菜薹产量较高,且菜薹品质好,为最佳摘薹组合;双低油菜"一菜两用"产业化技术的推广应用,实现了油菜平产稳产,显著提高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14.
为筛选适宜黄山地区应用推广的“油蔬两用”油菜品种,对13个双低甘蓝型油菜品种的菜薹产量、菜籽产量、主要性状及经济效益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皖油28’菜薹口感甜脆爽口、菜籽产量高,‘同油杂2号’菜薹产量与总产值高,二者可作为高产型“油蔬两用”油菜品种推广应用;‘蓉油16’与‘华油杂62’的菜薹、菜籽产量与总产值较高,可作为“油蔬两用”配套品种。  相似文献   

15.
不同栽培方式对菜油两用菜薹中双10号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不同的栽培方式,增加菜油两用型油菜菜薹产量,提高油菜种植效益。为菜油两用型油菜推广种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菜油两用油菜"中双10号"进行了移栽、开沟条播、撒播、密度等不同栽培方式试验,测定其对菜薹产量的影响,得出最大效益的种植方式。[结果]结果表明,菜油两用油菜"中双10号"采用撒播、用种量为4 500 g/hm2时其可采摘到最大产量的油菜菜薹。[结论]采用撒播、密播可提高油菜菜薹的产量。  相似文献   

16.
"一菜两用"试验的4个油菜品种总产值都比较高,比只收菜籽的油菜增收140.6%~160.61%,相对效益比较高。油菜"一菜两用"具有较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稻茬地区油蔬两用油菜品种高效种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蔬两用油菜的菜薹全部可以食用,口味比青菜菜薹还好,在春节前后可摘取油菜主茎菜薹作应时蔬菜或脱水加工蔬菜供食用。油蔬两用油菜高效种植、增加农民收入,经试验研究,总结和介绍了油蔬两用油菜品种"宁油16"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双低油菜菜薹食味好,品质佳,采用油蔬两用栽培是提高油菜生产综合效益的途径之一。试验对黔油29号进行不同时期摘薹对油菜产量及综合效益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油菜薹高达15~21cm时摘薹10~16cm,其综合生产效益最高。甘蓝型双低油菜油蔬两用栽培有良好的增收效果,可在贵州省适宜地区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9.
以甘蓝型双低油菜和白菜型红菜薹为材料,通过对比试验和化学检测研究了甘蓝型双低油菜油蔬两用栽培在重庆市生态生产条件下的产量、效益和菜薹营养。结果表明:①油蔬两用栽培产菜薹2382kg/ hm2,产菜籽2219kg/ hm2,菜籽产量比单收菜籽栽培减产8.1%;②油蔬两用栽培纯收入5221.80元/ hm2,比单收菜籽栽培新增纯收入1552.80元/ hm2,增收42.3%;③甘蓝型双低油菜薹营养丰富,除铁的含量外,其维生素C和钙、硒、锌等微量元素含量明显高于白菜型红菜薹,可溶性总糖、粗纤维等营养指标与白菜型红菜薹相当。甘蓝型双低油菜油蔬两用栽培有良好的增收效果,可在重庆市适宜地区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20.
正油菜菜薹清绿、鲜嫩、爽口清香,富含维生C、维生素B和矿物等微量元素,非常有益人体健康,深受消费者喜爱。双低甘蓝型油菜已脱除苦涩之味,生长旺盛,分枝较多而粗壮,再生力强,适合菜油两用栽培,只要综合运用技术措施,667m2可摘收菜薹250~300kg,仅此能获利上千元,且油菜籽产量几乎不受影响或更高,值得大力推广。1良种的选用菜油两用油菜要选用早生、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