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植物磷酸化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阐述了植物细胞蛋白质磷酸化的作用机制,并从植物磷酸化蛋白质的分离与鉴定技术、植物磷酸化蛋白质数据库及植物蛋白质磷酸化位点的预测工具,对植物磷酸化蛋白质组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最后分析了植物磷酸化蛋白质组研究中亟需关注的3个问题,即磷酸化蛋白质的分离与鉴定技术的提升、位点预测工具的完善及蛋白质功能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蛋白质双向电泳是蛋白质组学的支撑技术,在微生物和动物蛋白质分析上取得较大进展,但在植物蛋白质分析上却进展不大,究其原因在于难以制备到适于双向电泳的植物蛋白质样品。笔者综述了植物蛋白质双向电泳样品制备的方法,分析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并提出今后植物蛋白质样品制备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3.
参与植物防御反应的LRR型蛋白结构与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含有多种富含亮氨酸重复(LRRs)结构的蛋白质,它们在植物生长、发育和抗病反应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综述了这类具有LRRs结构蛋白质家族的结构特征及其参与植物防御反应的功能。参与植物防御反应LRR型蛋白质家族包括:抗病基因编码蛋白质、类受体蛋白激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抑制蛋白和伸展蛋白家族。这四大蛋白质家族成员主要通过LRRs结构识别并结合病原物蛋白质,参与抗病信号传递,诱导植物防卫基因的表达,使植物获得系统抗性。其中LRRs序列中氨基酸的不同和单位重复数目的差异决定了蛋白识别的特异性和结合能力。  相似文献   

4.
我国植物蛋白质资源开发与利用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我国植物蛋白质资源开发的现状与前景 ,指出了植物蛋白质加工中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5.
植物响应盐胁迫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盐胁迫严重影响作物生长发育,是导致作物产量和品质下降的主要逆境因子之一。蛋白质是植物生理功能的执行者和生命活动的直接体现者,明确盐胁迫下差异表达蛋白质的种类及性质,对于提高植物抗盐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蛋白质组学技术是研究差异表达蛋白质的强有力工具,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在植物盐胁迫响应方面的研究进展,比较了甜土植物与盐生植物响应盐胁迫的差异蛋白质的种类,并对利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在植物盐胁迫响应研究方面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酵母双杂交系统在植物病毒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酵母双杂交系统应用有效的酵母遗传学方法分析蛋白质问相互作用,已成为鉴定蛋白质相互作用强有力的方法之一。文章从植物病毒编码的蛋白质间、植物病毒蛋白与植物蛋白间、植物病毒蛋白与介体蛋白间等3个方面阐述了酵母双杂交系统在植物病毒学中的应用现状,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蛋白质亚细胞定位分析是揭示蛋白质功能的关键步骤。1个蛋白质分子能被定位到2个亚细胞位置,这一现象被称为蛋白质的"双定位"。本研究首先从Uniprot、MitoP2、MGI、TAIR、DBMLoc等蛋白质数据库及已发表文献中收集双定位于线粒体与质体的植物蛋白质数据,共获得703个双定位蛋白质,组成测试数据集。再从Uniprot数据库中选取唯一定位于线粒体的829个和唯一定位于质体的6 376个植物蛋白质,组成参照数据集,分析双定位于线粒体与质体的植物蛋白质的带电特征。结果表明,与单定位于线粒体或质体的植物蛋白质相比,双定位线粒体与质体的植物蛋白质具有更低的净电荷量;此外,双定位蛋白质电荷分布较为集中对称,线粒体蛋白质次之,质体蛋白质最为分散。本文研究结果将为揭示植物蛋白质双定位的分子机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利用植物生物反应器生产医用蛋白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表达系统生产医用蛋白质具有成本低廉、安全等优点。本文着重介绍了植物表达系统生产疫苗、抗体和药用蛋白质的情况 ,并探讨了提高植物表达系统生产水平的技术条件。  相似文献   

9.
蛋白质互作组学技术是一门鉴定和量化蛋白质与其他代谢物或蛋白质等分子相互作用的前沿技 术,已成为研究植物系统生物学和多组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基于质谱的组学技术迅速发展,也促 进蛋白质 - 代谢物相互作用(Protein-metabolite interaction, PMI)、蛋白质 - 蛋白质相互作用( 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PPI)的发现和验证方法取得巨大进步 , 这些蛋白质互作组学技术在功能基因组和功能代谢组研究中 逐渐展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系统总结了过去 10 年不同蛋白质互作组学技术(主要包括 PMI 和 PPI)的分析策略, 并详细分析了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的相互作用类型,综述了蛋白质互作组学技术在植物研究领域的应用进 展,对植物蛋白质互作组学技术的应用策略和需要攻克的关键技术瓶颈进行了总结。蛋白质互作组学技术的不 断发展将进一步推动植物胞内信号转导及代谢调控通路的解析,而精准解析信号网络中关键相互作用将为植物 自身生长发育以及适应外界环境等机制研究提供重要的信息。  相似文献   

10.
论述了诱导植物耐寒性的几种方法,植物耐寒诱导过程中合成的特异蛋白质及基因表达与耐寒性的关系,植物耐寒诱导的种、品种及器官性与蛋白质的及基因表达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差异蛋白质组学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卫群  李浩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7):4201-4203
差异蛋白质组学是蛋白质组学的研究策略之一,主要目标是研究有意义的因素引起的蛋白质组成的变化以发现有差异的蛋白质。介绍了差异蛋白质组学应用于植物研究中的基本方法和新兴技术。植物样品制备方法主要为TCA/丙酮法和植物组织分级提取法。2-DE仍是目前主要的分离方法,多维液相色谱等新型分离模式可以弥补2-DE的不足,新型质谱和蛋白质芯片技术的应用可大大提高差异蛋白质的鉴定速度。差异蛋白质组学目前在植物生理、植物组织器官和亚细胞、植物突变体、植物遗传多样性等多方面研究中都有应用。  相似文献   

12.
亚细胞蛋白质组学研究为深入解析植物蛋白质定位和功能提供了重要信息。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研究C4植物光合作用的良好模式植物。综述了近年来玉米叶绿体发育与逆境应答过程中蛋白质组的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3.
非生物胁迫下植物根系的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生物胁迫是制约植物生长发育、影响作物产量和质量的关键因素,探讨非生物胁迫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是研究植物抗逆机制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开展逆境胁迫耐受性植物育种有着重要意义。综述了植物根系在非生物胁迫下蛋白质组学的研究进展,探讨了非生物胁迫下植物根系蛋白质水平的动态变化,描述了特定蛋白质网络及其相关应答机制,并对非生物胁迫下植物根系的蛋白质组学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线粒体是植物最为重要的细胞器之一,是能量代谢的主要场所,有其自身的蛋白质组。文章针对高等植物线粒体蛋白质组的功能,预测方式及线粒体蛋白质组元件的发育、遗传及环境胁迫修饰等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希望可以使大家对植物线粒体蛋白质组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油菜素内酯是植物体内一类重要的类固醇激素,参与调控植物生长发育过程。对拟南芥的大量研究基本阐明了BR信号转导网络中的主要通路。在BR信号转导过程中,蛋白质可逆磷酸化参与了多个重要环节的调控。该文综述了植物体内BR信号转导过程中蛋白质磷酸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综述了甜土植物和盐生植物应对盐分胁迫的重要蛋白质群组变化规律,为耐盐植物品种的选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王鹏  朱立军  尚军  吕祥敏  戴亚  施丰成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7):1406-1407,1410
采用流动分析法测定了国内外112个卷烟样品中总氮、蛋白质氮、总植物碱氮含量,并对检测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国内和国外卷烟之间的总氮、蛋白质氮、总植物碱氮和其他氮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从平均值来看,国内烤烟型卷烟总氮、蛋白质氮、其他氮含量最低;国内烤烟型一、二类和三类卷烟之间总氮、蛋白质氮、总植物碱氮和其他氮含量都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8.
《新农业》2006,(8):31-31
印度国家农场委员会科学家RBSingh表示,一种基因工程富含蛋白质的马铃薯将在印度进行商业试种。这种马铃薯由Jawaharlal Nehru大学植物基因研究中心Asis Datta培育成功,被命名为“protato”,pro代表蛋白质,“tato”代表马铃薯,由于从苋属植物进行了基因转移,其蛋白质含量比通常马铃薯的蛋白质含量高35%。  相似文献   

19.
SO2对不同抗性植物几种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揭示植物对SO2不同敏感程度的生化抗性机制,以谷子和菠菜两种抗、感植物为材料,分析了SO2对植物体内SOD酶和POD酶活性、细胞膜透性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谷子和菠菜经SO2熏气处理后,SOD酶和POD酶活性变化较为复杂,在抗、感植物体内呈现不同变化趋势;而经SO2熏气处理后,抗、感植物体内细胞膜透性均有所增加,且敏感植物菠菜细胞膜透性的增加比率显著高于谷子;抗、感植物体内蛋白质含量均有所降低,且菠菜蛋白质含量的降低比率高于谷子。  相似文献   

20.
植物叶蛋白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世界人口的增加,人类对蛋白质资源需求的矛盾日益突显,开发新的蛋白质资源势在必行。本文对植物叶蛋白的性质、开发利用现状、营养及食用价值等做了论述。就合理利用植物叶蛋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