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漳浦县自1998年从福建农林大学引进脱毒甘薯种薯(苗)及栽培技术,经过几年来试验、示范、推广,种植面积迅速扩大。2004年全县脱毒甘薯种植面积达8万多亩,占全县甘薯种植面积的44.4%,平均亩产鲜薯3118.3公斤,比未脱毒增产18.6%,增产效果显著,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一、脱毒甘薯的优点1.薯(苗)生命力强:薯块育种苗表现种薯萌芽性好,出苗早,苗壮,出苗率高。据试验,脱毒甘薯种薯育苗比非脱毒出苗期提前1—天,采苗量及百苗重均略有增加脱毒薯苗扦插后发根返苗快,封垄早,茎节粗壮,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2.显著提高,品质优良:脱产量毒甘薯经脱除病毒…  相似文献   

2.
烯效唑不同喷施时期对烟薯25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烟薯25为试材,分别于栽插后50、65、80天叶面喷施烯效唑(用量15.0 g/hm2,喷施浓度为25mg/kg),研究其对甘薯茎蔓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50、65、80天喷药处理的平均蔓长分别比对照减少32.5%、17.4%和10.7%,鲜薯产量分别比对照增加9.97%、3.14%和3.59%,50天喷药处理的商品薯产量最高,比对照增加10.61%。说明叶面喷施烯效唑能有效调控甘薯茎蔓生长,提高鲜薯及商品薯产量,且以栽插后50天喷施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脱毒甘薯增产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脱毒甘薯的增产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甘薯脱毒苗营养生长旺盛,主茎长、分枝数、茎叶鲜重等都显著高于普通对照苗;脱毒苗薯块膨大早、膨大速度快、产量高.甘薯脱毒后一般可增产50%以上,出干率提高1~ 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筛选最适宜重庆地区甘薯生产上应用的块根膨大剂.[方法]以甘薯品种“豫薯13”为研究对象,在栽插后47~59 d喷施块根膨大剂矮脚虎、多效唑、国光膨大、绿肽尔块大,以喷施清水为对照,探讨4种块根膨大剂对甘薯生长的生长调控能力及对其产量和其他经济特性的影响.[结果]喷施矮脚虎后鲜薯产量、商品薯产量、薯干产量均比对照显著增产,藤叶产量与对照相当;而喷施国光膨大后薯干产量和藤叶产量比对照显著降低.4种处理的薯块干物率比对照显著下降.[结论]在重庆地区,矮脚虎较适宜用于甘薯生产上的藤蔓徒长田控制.  相似文献   

5.
以脱毒甘薯豫薯8号为试材,对脱毒甘薯的主要产量性状进行了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密度与株薯数、单薯重和株产量呈显著负相关,株薯数、单薯重与株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对单株产量的影响因素依次为株薯数、密度、单薯重,脱毒甘薯的适宜种植密度为4.5万~6.0万株/hm^2。  相似文献   

6.
以脱毒甘薯和未脱毒甘薯为试验材料,研究甘薯脱毒后物候期、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脱毒甘薯的缓苗期、分枝期、结薯期和封垄期提前;脱毒甘薯的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比未脱毒甘薯高;脱毒甘薯的大中薯率和产量比未脱毒甘薯高.  相似文献   

7.
植物脱毒技术在"两薯"(甘薯、马铃薯)上的应用取得了显著的增产、增收效果,国内外试验表明,较耐病毒的品种脱毒后一般比对照增产15%~20%,而不耐病毒的品种脱毒后增产幅度更大,有的甚至成倍增加。近两年来,我省加强了两薯脱毒技术的示范推广,初步应用结果证明,脱毒甘薯一般比对照增产15%~30%,脱毒马铃薯一般比对照增产20%~40%,如此增产幅度是一般生产技术难以达到的。  相似文献   

8.
以甘薯品种豫薯王为试材,比较脱毒试管苗和剪切藤苗的生长特性和结薯习性.结果表明,将试管苗剪切的3代藤苗用于生产后,其顶叶色、叶色、叶型、叶主脉色、叶侧脉色、脉基色、茎色和结薯特性均与对照相同;但各代藤苗的主蔓长、分枝数、节间长度、大小甘薯数及产量与对照有一定的差异,其中以1代藤苗的产量和大、中甘薯数最高.  相似文献   

9.
脱毒甘薯薯苗干物质的积累 ,在整个生育期内明显高于对照 ,其分配规律为 :前期以地上部茎叶为主 ,中后期地下部块根急剧增加 ,具有较高的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脱毒徐薯 1 8茎尖苗、原原种苗、原种苗、良种苗 (即“四级脱毒苗”)的生物产量分别比对照高 54.7% ,3 2 .3 % ,2 7.9% ,1 4 .1 % ,经济产量分别比对照高53 .6% ,2 3 .9% ,2 2 .0 % ,1 2 .4 % ,源库关系协调  相似文献   

10.
徐薯18脱毒薯苗不同世代干物质积累与分配规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徐薯 18四个世代的脱毒苗为材料 ,研究了它的干物质积累与分配规律。结果表明 ,脱毒甘薯徐薯18薯苗干物质的积累 ,在整个生育期内都明显高于对照 ,其分配规律为 :前期以地上部茎叶为主 ,中后期地下部块根积聚迅速增加 ,具有较高的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脱毒徐薯 18茎尖苗、原原种苗、原种苗、良种苗的生物产量分别比对照高 5 4.7%、32 .3%、2 7.9%、14.1% ,经济产量分别比对照高 5 3 .6 %、2 3 .9%、2 2 .0 %、12 .4% ,源库关系协调  相似文献   

11.
针对甘薯[Dioscorea esculenta(Lour.)Burkill]品种紫云红芯薯产业发展需要,建立了紫云红芯薯脱毒种苗(薯)繁育体系,并将繁育的脱毒薯藤在贵州省安顺市进行多点大面积推广应用。结果表明,脱毒紫云红芯薯平均产量1 766.80 kg/667 m~2,比常规移栽对照增产27.01%。  相似文献   

12.
甘薯不同时期干物质积累及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具有不同产量潜力及不同干物率的甘薯品种光合特性的差异,为其在生产中的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不同淀粉型甘薯品种桂粉2号和本地薯为材料,研究其不同时期块根干物率、叶片光合作用及收获时鲜薯、薯干产量.[结果]高淀粉甘薯品种桂粉2号在生育期77~107 d期间干物率呈上升趋势,107 d后其增长缓慢并保持在一定水平上;而低淀粉品种本地薯在整个生育期中其干物率增长均较缓慢,变化较平稳.桂粉2号和本地薯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在36~77 d内呈不断增加趋势,77 d后明显下降,而胞间CO2浓度在36~60 d内呈增加趋势,60d后呈下降趋势.不同时期高淀粉品种桂粉2号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均高于本地薯.[结论]高淀粉型甘薯品种桂粉2号的鲜薯产量虽然低于低淀粉型品种本地薯,但其干物率、薯干产量和光合能力均高于本地薯.本地薯的光合速率变化由气孔限制因素引起,桂粉2号光合速率变化由气孔限制因素和非气孔限制因素共同作用引起.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了对科学施肥和促进马铃薯产业的发展提供依据。[方法]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对马铃薯生长及块茎产量、品质的影响以及马铃薯对氮素吸收的影响。[结果]在马铃薯苗期、薯块膨大期、淀粉积累期和收获期N12处理表现为干物质积累最多,植株地上与地下部分含氮量最高,薯块产量最高达39 757.5 kg/hm2。各项品质指标也较好,薯块中淀粉、蛋白质含量最高,还原糖含量最低。[结论]各时期随施氮量增加,马铃薯植株地上及地下部分含氮量增加,其中以施氮180 kg/hm2马铃薯长势最好,产量最高,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14.
作物专用掺混肥在砂姜黑土地区施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施用小麦、玉米、甘薯、苞菜等 4种专用掺混肥比当地常规施肥分别增产 9.7%、12 .6%、13 .7%和 16.8% ,1hm2 分别增收 811、80 5、12 41和 3 70 5元。 4种专用掺混肥 ,以甘薯专用掺混肥的产投比最显著 ,其余依次为苞菜、小麦和玉米专用掺混肥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秋甘薯((I)pomoea batatas Lam.)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形成规律.[方法]以西成薯007和泉薯9号为试验材料,对秋甘薯干物质积累过程及分配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随着生长的推进秋甘薯植株鲜重和干重均增加,干物率缓慢上升,T/R比呈先快后慢的下降趋势,徒长较严重;主要的干物质接收器官大中薯在植后42 ~56 d形成,之后随着薯块的生长大中薯率直线上升;泉薯9号的LAI在整个生长内变化较为平稳,栽插42d后西成薯007的有效光合叶面积呈直线上升,到98 d收获时仍大于9.叶干物质分配率在生长期内呈直线下降,到收获时只占总干物质重的10%;柄干物质分配在生长期内保持在10%左右;茎所分配的干物质从28 d的40%逐渐下降到收获时的20%以下,而块根在28 d出现后其干物质分配呈直线上升,到收获时达到总干重的60%.叶片叶绿素含量在生长期内缓慢下降;甘薯正常生长时,叶片的SOD、POD、CAT等酶的协同变化将MDA含量维持在一个较为平稳的水平,以保证植株的正常生长和同化作用的持续进行.块根可溶性糖含量在甘薯植株受到低温胁迫时急剧上升,在后期持续低温时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以维持细胞渗透压,最大限度地保证植株不受冷害;块根淀粉含量在栽后28 d形成后即直线上升.在秋甘薯生长的中后期,决根的GA、ABA和IAA含量均较叶片低,植株体内的GA含量栽插56 d后随着植株的衰老逐渐降低.在秋甘薯生长后期ABA含量迅速增加,进一步加快了植株衰老,而LAA含量在这一时期迅速增加应是延缓植株衰老.[结论]该研究对一季薯干倍增技术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针对皖南红黄壤丘陵区甘薯品种单一,产量很低的现状,在选用优良品种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新品种生态适应性及钾肥用量与产量形成的关系。结果表明:引进的品种皖薯3 号、皖267 比当地品种胜利百号分别增产35.9% 、36.6% ;施用钾肥能提高甘薯的产量,在皖南红黄壤丘陵地区钾肥适宜用量为90kg/hm 2。  相似文献   

17.
甘薯藤蔓漂浮育苗快繁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索优质、快速的甘薯育苗新方法,为甘薯种苗快速繁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漂浮育苗、固体基质育苗和土床育苗方法,观察3种育苗方式下薯苗的生长、发苗天数等相关生物学性状,并记载甘薯茎蔓的腋芽发生、叶数、苗高生长及发根情况。【结果】漂浮育苗处理甘薯茎蔓发苗时间最快(6d),成活率最高(85.0%),育苗发根数最多(9.7根),根长最长(6.2cm)。【结论】甘薯茎蔓漂浮育苗具有发苗时间较快、管理成本低、薯苗壮实等特点,1个月内可达到成苗标准,在甘薯薯苗快繁中有较大的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不同生育期干旱胁迫对马铃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不同生育时期干旱协迫对马铃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为综合评价马铃薯抗旱能力及马铃薯抗旱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生产上推广的冀张薯8号和夏波蒂2个马铃薯品种,在旱棚内分区栽培,测定不同时期干旱胁迫下马铃薯块茎指标、串薯比例和产量。[结果]冀张薯8号在发棵期干旱协迫处理单株薯块数、匍匐茎数、成熟率及产量分别为3.80块、14.6条、26.03%及19608.72kg/hm2,夏波蒂分别为2.40块、7.32条、32.79%及13170.30kg/hm2,均为最低值。不同生育时期干旱协迫均增加马铃薯串薯比例,影响马铃薯的品质。生育期较长的品种冀张薯8号在薯块膨大期干旱协迫对其品质影响最大,单株串薯比为18.18%;而生育期较短的品种夏波蒂开花期则是关键的时期,单株串薯比为34.38%。[结论]不同生态型马铃薯品种各生育时期干旱胁迫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不同,发棵期干旱协迫对马铃薯块茎形成、产量影响最大。不同生育时期干旱协迫均增加马铃薯串薯比例,影响马铃薯的品质,冀张薯8号薯块膨大期干旱协迫影响最大,而夏波蒂在开花期影响最大。土壤水分过于充足降低马铃薯产量及品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优质、快速的甘薯育苗新方法,为甘薯种苗快速繁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漂浮育苗、固体基质育苗和土床育苗方法,观察3种育苗方式下薯苗的生长、发苗天数等相关生物学性状,并记载甘薯茎蔓的腋芽发生、叶数、苗高生长及发根情况。【结果】漂浮育苗处理甘薯茎蔓发苗时间最快(6 d),成活率最高(85.0%),育苗发根数最多(9.7根),根长最长(6.2 cm)。【结论】甘薯茎蔓漂浮育苗具有发苗时间较快、管理成本低、薯苗壮实等特点,1个月内可达到成苗标准,在甘薯薯苗快繁中有较大的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不同施用方式对紫甘薯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腐殖酸活性肥、甘薯专用肥、氮磷钾复合肥对紫甘薯生产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与不施肥处理相比,3种施肥方式都可以增加分枝数、最长蔓长及蔓粗,促进紫甘薯地上部的长势,鲜薯产量增加54.8%~67.7%,薯干产量增加67.3%~78.6%,腐殖酸活性肥及甘薯专用肥均能显著提高紫甘薯的综合食用品质及花青素含量。[结论]对于鲜食型品种及花青素型品种建议施用腐殖酸活性肥及甘薯专用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