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奇优894是贵州省水稻研究所用自育不育系G98 A与恢复系R 894配组而成的高产、耐寒杂交组合,于2008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组合表现大穗大粒、分蘖力强、耐冷性强、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2.
粳稻型水稻新品种辽粳212具有优质、高产、抗稻瘟病、抗寒性强、米质优等特点,是大穗、优质型品种。该品种2012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辽审稻[2012]264号。  相似文献   

3.
姜萍  金帮文  孙灿慧  甘雨  李其义 《种子》2004,23(8):88-90
杂交水稻新组合茂优601于2003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表现早熟、优质、高产、稳产、适应性强和抗寒性强,在中高海拔地区及中低海拔地区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郭强 《种子世界》2014,(9):48-49
<正>金禾2号水稻品种是黑龙江省绥化金禾水稻研究所选育的优质、高产、抗病抗倒,适应性强,米质优良,食味良好的细长粒香稻新品种。2014年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1选育过程金禾2号原代号为金禾香6812,2000年以抗逆性强、抗倒、分蘖力强、食味佳,产量高的早熟水稻品种合江19为母本,以秆强抗倒、抗病、香味浓、米质优、食味佳,谷粒细长,垩白率低的金禾香0126为父本杂  相似文献   

5.
玉米新品种康农1号选育与高产制种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玉米杂交种康农1号是通过自育自交系SN-1和SN-2杂交选育而来。2007-2008参加陕西省陕南玉米区域试验,试验代号06-1,2009年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陕审玉2009022号。审定定名为康农1号。该品种具有长势强、叶色浓绿,透光性好,光合利用率高;株型半紧凑,株高2.9米,穗位高1.1米;花粉量大,花期协调;穗上部叶片上挺,穗茎秆夹角小;棒粗长,百粒重高,活杆成熟,保绿性好,抗倒性强;中晚熟,产量高等特点,正在陕西等地推广种植。本文对其研究过程、品种特点及制种关键技术等做了系统的总结。  相似文献   

6.
9516系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选育的优良杂交水稻恢复系。具有恢复谱广、恢复力强、花粉量足、容易制种、杂种优势强等特点。由其与协青早不育系配制的杂交水稻新组合协优9516,于1999年3月通过浙江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7.
陈湘国  刘玉球 《种子》2015,34(1):94-96
湘恢263是湖南怀化职业技术学院用蜀恢527去雄作母本与自选高世代稳定恢复株系455(密阳46/明恢63//恢647)杂交选育而成的迟熟籼型水稻新恢复系。该恢复系具有株叶形态好,分蘖力强、穗大粒多、千粒重高、颖尖无色、恢复力强、配合力好、花粉量足、米质优、抗稻瘟病、抗高温能力强、耐寒性好等特点。所配组合产量高,米质优,其中内5优263,丰源优263于2012年5月通过了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Y两优263于2013年5月通过了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深95优263于2014年进入湖南省一季晚稻组续试及生产试验。  相似文献   

8.
田红  邓勇  张伟福  张明  杨勇胜  刘先友  陈甫玖 《种子》2007,26(5):99-100
详细介绍了农丰优256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配套栽培技术。农丰优256系贵阳市农业试验中心和安徽荃银禾丰种业有限公司合作,用自育不育系农丰A和自育恢复系YR256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质、中熟、高产、抗寒性强的杂交水稻新品种,2004~2005年参加贵711省水稻新品种区域试验,2006年6月通过贵711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审定号为“黔审稻2006005号”。  相似文献   

9.
抗病高产水稻新品种阳光200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阳光200是采用系统选择法育成的常规粳稻新品种,该品种在2003~2004年山东省区试中,平均比对照豫粳6号增产23.6%,在2004年生产试验中,平均比对照增产20.4%,增产极显著,最高产量达843.5 kg/667m2,并具有抗逆性强、稳产性好、适应性强、熟期较早、米质较优等特点,于2005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阳光200水稻新品种将对我省乃至黄淮海稻区的品种更新更换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准两优527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用自选不育系准S与四川农业大学选育的强恢复系蜀恢527配组而成的籼型两系杂交水稻。2003年通过湖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通过国家审定(武陵山区、长江中下游中稻),并被农业部推荐为超级稻推广品种,2006年通过福建省审定及国家审定(华南稻区早稻)。2004年江西引进准两优527参加高中低不同海拨的单季稻区域试验,2005年示范推广1600hm^2,  相似文献   

11.
感温高产杂交水稻新组合特优582的特征特性及其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优582系广西农科院水稻所用龙特浦A与自选的强恢复系桂582配组育成的感温高产迟熟新组合.该组合具有株叶型紧凑、剑叶挺直,抽穗整齐,熟色好,稳大粒多,耐肥高产等特点.2009年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证号:桂审稻2009010).  相似文献   

12.
6两优9368由南京神州种业有限公司以6311S×恢9368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2010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苏审稻201002号1,2011年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桂审稻201108号),2009~2011年在安徽省试验示范,2012年在安徽省认定并定为推广品种。2007年以来,该品种在长江中下游到华南稻区多点引种示范共21万hm2,表现为株型好、田间抗病性和抗倒性强、后期转色好、结实率高、米质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马文东 《作物杂志》2012,28(5):121-122
龙粳38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水稻研究所、黑龙江省龙粳高科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省龙科种业集团有限公司,以沈农265为母本,上育418为父本有性杂交,F1代种子进行辐射处理后,经系谱法选育而成。具有直链淀粉低、食味佳、产量高、抗稻瘟病、耐冷性强、熟期适中、抗倒伏能力强、广适性强等特点。2012年1月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  相似文献   

14.
D优203是不育系D62A与蜀恢203杂交选育而得的籼型杂交水稻新组合,具有产量高,米质优,抗性强,综合性状好的特点.经多年试验,均较对照汕优63增产,稻瘟病抗性强,品质好,适合云南省大面积生产应用,2008年1月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5.
新稻54号是新疆塔里木河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选育的常规晚熟粳稻品种,具有优质、丰产、稳产、抗逆性强等特点,2018年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新稻54号的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6.
张代人  肖华伟 《种子》1998,(6):43-44
培条山育是广东省茂名市两系法杂交水稻应用研究协作组用培矮645与当地农家品种山青11杂交育成的两系法杂交籼稻感温型中晚稻兼用组合。1996年经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它具有高产、优质、抗性强、适应性广、茎针粗壮、分蘖力强、耐肥抗倒等特点,宜在种植成优647的地域栽培。目前广东、湖南两省迅速推广。为加速这一新组合的开发,我区自1995年以来开展了大面积制科研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1997年我办制种培条山青20.6hm2,技种子入库产量计平均单产2850kg/hm2。1父本山青11的特征特性山青11恢复力强,抗病力强,分蘖力强,株…  相似文献   

17.
东农431是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水稻研究所选育的水稻新品种,2011年12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综合表现优质、高产、抗稻瘟病、耐冷性强、分蘖性中等偏上、抗倒伏、活秆成熟,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46d左右,需≥10℃活动积温2 750℃左右。适合于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上限地区插秧栽培。  相似文献   

18.
赣优157为籼型感温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亲本来源为赣香A(♀)、中种恢157(♂)。该组合具有剑叶挺直、分蘖力强、适应性广、产量高等特点,于2017年2月15日通过海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9.
张永鑫  李道品  郑伟  周吉忠  陈海星 《种子》2012,31(8):105-106
温718系温州市农科院作物所利用中选181与偏粳品系H 1564杂交,以高产,圆粒型作为主要选择目标,经多年定向筛选育成的常规早籼中熟新品种。该品种生长繁茂、分蘖强、成穗率高、谷粒较圆、株型较好、后期青秆黄熟、丰产性好、抗性表现好、难落粒、耐肥抗倒性强。2012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0.
中优169系铜仁鑫天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用自育恢复系“铜恢2号”与不育系“中九A”组配的中籼迟熟组合。具有品质优(国标二级)、产量高、耐寒性强、抗病性好的特点。2007年10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