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板栗夏秋季管理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板栗是我国广泛栽培的优质干果类果树,其树体适应性强,耐干旱,耐瘠薄,经济效益高,近年来在许多山区已成为重要的经济林树种之一。桐柏县是河南省优质板栗主产区。但目前板栗生产上普遍存在管理粗放、空苞率高、低产低效等问题。为提高板栗生产经营水平,改变生产粗放落后的管理方式,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必须打破只采不管的做法。  相似文献   

2.
我市现有板栗栽培面积8460hm2,年总产1987万kg,主要分布于诸城、安丘、临朐三县市的山区丘陵地。诸城和临朐的板栗是出口日本的传统商品。多年来,当地群众积累了丰富的栽培经验,栽培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现将这些县市的板栗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园地选择与建园我市气候条件适宜板栗生长。板栗多栽培于花岗岩、片麻岩风化的微酸性土壤上。虽然板栗适应性强、耐瘠薄,但仍以土层深厚、土壤富含有机质、湿润、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上的板栗园产量高,  相似文献   

3.
五莲县是山东省板栗主产县之一,栽培历史悠久,资源丰富。为了进一步提高该县板栗的产量和品质,1964年,我们以果大、质优、丰产、耐贮和抗逆性较强为主要目  相似文献   

4.
板栗因其耐干旱,耐瘠薄,适应性强,在我国分布较广,南北各地都有栽种。“九.五”期间,我县将板栗作为主栽品种发展,栽种面积达1000hm^2。2005年产量达2500t,许多农民通过种板栗脱贫致富,板栗成了我县果业生产主导产品之一。通过多年来的生产实践,我们总结了一套板栗丰产栽培经验,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5.
板栗适应性强、耐瘠薄,是山区人民增收致富的当家树种.截至目前,邢台市信都区板栗种植面积43.9万亩,是当地栽培面积最大的经济林树种.但由于不重视建园环节,建园后出现苗木成活率低、生长不良、长势不匀等问题,给后期的管理带来很多不便,甚至出现缺苗断垄、树冠大小不一等园貌不整齐现象,导致产量低、效益差.为提高建园苗木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6.
板栗抗旱,耐瘠薄,经济效益高,生态效益显著,已成为燕山山区调整产业结构和脱贫致富的主要树种。京东板栗产区包括河北省唐山的迁西县、遵化县、迁安市,秦皇岛的青龙县、抚宁区、海港区,承德的宽城县、兴隆县,板栗栽培面积236 933 hm^2,年产量18万t。京东板栗产区属炒食栗类型,栽培历史悠久,是我国板栗主产区之一、全国炒食栗最佳栽培区。通过40多年的实生选种,京东板栗产区已经选出40多个品种,但不同品种间的产量、品质、坚果大小及抗逆性等经济性状差异很大。  相似文献   

7.
板栗耐干旱,耐瘠薄,适应性强,经济效益高,是山区开发首选的经济林树种.1996~2000年我们进行了板栗早期丰产栽培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信阳板栗低产成因及丰产优质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信阳是全国有名的板栗之乡,板栗栽培历史悠久,现有栽培面积约6 667hm2,板栗作为当地主要栽培经济树种之一,也是主要经济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因建园不科学、栗园老化,管理粗放等原因,导致信阳板栗产量低,品质不高,严重制约板栗产业的发展。为提高信阳板栗产量和品质,于2009—2013年对信阳市浉河区东双河镇栗园从栗园更新、科学管理、适时采收和贮运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以期为信阳板栗的丰产优质栽培提  相似文献   

9.
板栗是我国特有的干果类果树,坚果营养丰富,是出口创汇的重要干果.板栗树适应性强,栽培容易,寿命长,山地、丘陵、河滩、平原皆可栽植,更可结合山区开发大面积造林.湖南省宁乡县西部山区,引进良种,大面积发展板栗经济林,科学管理,每667m~2产量500kg以上,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但是,目前我国的板栗生产,普遍存在着管理粗放,品种混杂,单位面积产量很低,经济效益不佳的特点,要提高板栗的产量,就必须发展优良品种,加强栽培管理,实行科学种树,科学养树.  相似文献   

10.
板栗蒲、油茶蒲栽培猴头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板栗蒲、油茶蒲替代部分杂木屑栽培猴头菌(Hericium erinaceus),菌丝生长及出菇试验表明:与对照相比,油茶蒲添加量为20%、40%时,猴头菌菌丝生长速度快;添加量为63%时,产量提高29.2%,显著高于对照.配方中添加板栗蒲菌丝生长速度以及产量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由于板栗蒲、油茶蒲较杂木屑便宜,故均可作为猴头菌栽培基质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11.
太行山区板栗主要虫害的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太行山区是山西板栗的两个主要的栽培区之一.近年来随着我省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政策的引导和市场需求的刺激,板栗作为生态经济型果树在左权县等地区越来越受到重视,其栽植面积和产量也逐渐提高;但由于树龄的增长和栽培管理不善等原因使得板栗园主要虫害的危害日趋严重.它不仅影响了板栗的产量和品质,而且对板栗产业发展的威胁也越来越大.为了进一步提高板栗园虫害防治的科学性,有效地促进板栗的无公害生产,我们对左权县上庄村12.8公顷板栗园主要虫害的发生规律、危害症状和综合防治做了持续、深入的调研,现将调研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利用板栗蒲开展棘托竹荪栽培配方试验,结果表明:配方1(板栗原蒲50%,木片50%)的栽培效果最好,采收期长,产量比对照提高了24.8%。配方3、4与对照的产量基本相当,且3比4产量略高,说明板栗蒲只需用清水浸湿即可。  相似文献   

13.
招远市板栗生产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招远市板栗栽培历史悠久,经查证,明朝的县志里已有载述.20世纪80年代由山东省林业厅定名的金丰板栗原产地就在该市张星镇徐家村(原名"徐家1号"),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983年国家林业部在招远市召开"全国板栗良种现场会".1984年该市山上李家村6年生金丰板栗(高接)密植园,平均每666.7 m2产量达到544.5kg,创当时全国板栗单产最高纪录.1996年在山东省名优新果品鉴评会上,招远市选送的板栗样品获8枚金牌,5枚银牌,列全省首位.近年来板栗生产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得到长足发展,栽培面积逐年扩大,但产量低、效益差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为此,我们于2003年秋对全市板栗生产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应采取的对策进行了调查总结,以期进一步提高产量,增加效益,促进发展.  相似文献   

14.
板栗在燕山地区已经有两千年的栽培历史,长期困扰果农的问题是板栗结果晚、产量低.虽然板栗具有管理简单、持续结果时间长的优点,但是,由于劳动力成本的逐渐提高、可比经济效益的下降,已成为发展板栗的主要障碍.为此,我们从1996年开始到各个板栗产区寻找适应性强、结果早、易丰产、质量优、好管理的新品种.经过多地考察,决定引进早果、丰产的板栗‘怀九’.  相似文献   

15.
为了合理利用栗园改造而废弃的栗树枝条,开展板栗木屑栽培香菇研究。分别用杂木屑、板栗木屑及其混合木屑栽培香菇。试验结果发现板栗木屑持水性较杂木屑差,吸水性比杂木屑强,但是出菇后劲足,香菇产量高,生产中要注意水分的添加量,合理利用板栗木屑资源;香菇子实体品质分析表明,板栗木屑栽培香菇品质有明显改善,尤其是能提高香菇子实体多糖含量。  相似文献   

16.
板栗(C.mallisma Blume) 是我国的名优干果,也是主要的创汇 果品之一。随着板栗生产的发展和栽培技术水平的提高,板栗生产已逐步由实生零星栽植、粗放管理向良种密植集约化丰产栽培转变。但是,由于国内现有板栗良种多为乔化型品种,致使密植栽培的栗园在获得早期丰产后,很快郁闭,光照恶化,造成内膛早衰,产量急剧下降,因此严重制约了板栗密植丰产园的发展。为此,我们进行了矮化板栗良种选育研究,并成功地选育出了适于密植栽培,丰产稳产的优良矮化板栗新品种──“矮丰”。1 选育过程1.1 母树来源矮丰母树是1981年在临沂市…  相似文献   

17.
农东红  曾广宇  高凯 《食用菌》2023,(6):51-52+58
为充分利用油茶高接换冠、砍伐更新或树形修整等产生的枝干剩余物,提高油茶林地利用率,以油茶枝干及常规灵芝段木原料(枫香木、板栗木)为栽培料,接种7个灵芝菌株,筛选出一株较适宜用油茶木栽培的灵芝菌株(LZZ1);并在油茶、枫香及板栗段木油茶林下仿野生栽培LZZ1灵芝菌株,结果该菌株前两年油茶段木栽培产量显著高于枫香木及板栗木,适宜用油茶段木栽培。  相似文献   

18.
板栗新品种“替码珍珠”是河北省果树研究所板栗专家孔德军选育的.2001年通过专家鉴定.2002年通过河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2002年孔德军专家无偿将板栗新品种“替码珍珠”赠送给迁安市。分别在菜园镇和马兰庄镇进行了大树高接换头和幼树嫁接.经6年的栽培试验证明.该品种具有结果早、产量高、适应性强,抗旱耐瘠薄、自然更新树冠、替码结果等独特性状。  相似文献   

19.
1春季管理 1.1地面覆盖覆盖栽培在板栗生产中优势明显,一方面板栗有菌根共生现象,菌根早春的出现及繁殖与地温关系密切,在13~32℃的温度条件下发生的菌根多.覆盖可以提高地温,促进多形成菌根.另一方面覆盖栽培有利于抑制土壤水分的蒸发,有效的防止春早.覆盖材料应就地取材,可以用薄膜,也可用杂草,其中杂草效果较好,杂草覆烂后,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促使产量提高.  相似文献   

20.
‘玫瑰红’板栗是从湖北省罗田县板栗实生群体中选育出的新品种。平均产量3 195 kg ? hm-2,平均每苞含坚果2.83粒,平均单粒质量19.61 g,空苞率2.08%。坚果深红色,光亮美观,充实饱满,底座大,接线近直形;果肉浅黄色,细糯香甜,涩皮易剥。丰产,稳产,耐贮,抗病虫能力和适应性强。在湖北地区成熟期9月上中旬,适宜在湖北板栗适生区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