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验主要探讨测土配方施肥对水稻产量及化肥利用率的影响。在不同类型土壤上,选择当地主推水稻品种为供试品种,通过设置测土配方施肥与农民习惯施肥对比试验,研究测土配方施肥对水稻产量、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测土配方施肥水稻产量均明显高于习惯施肥处理,测土配方施肥处理较农民习惯施肥水稻增产4.4~30.5kg/667m^2,氮肥利用率提高了4.9%~9.6%,磷肥利用率提高了2.1%~9.3%,钾肥利用率提高了2.6%~8.8%。说明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肥料用量及配比基本合理,能达到水稻增产、节本、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丰泉 《吉林蔬菜》2001,(2):19-20
蔬菜配方施肥,它具有增产增收,节约肥料,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硝酸盐对蔬菜和环境污染等特点,在实施蔬菜配方施肥的过程中,经掌握以下原则与技术。  相似文献   

3.
菜心减量优化施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菜心为供试作物,研究了常规施肥、减量施肥和优化施肥处理对菜心产量、品质、施肥效益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减量施肥和优化施肥养分用量分别只是常规施肥养分用量的85.0%和56.5%,但仍可获得与常规施肥相当的产量水平,与常规施肥相比,优化施肥在肥料成本减少59.9%的情况下,施肥收入提高了6.8%,产投比达到13.4∶1,比常规施肥提高了168%,施肥效益显著提高;采用优化施肥方案时,和常规施肥相比,菜心维生素C含量提高了45.4%,硝酸盐含量降低了43.3%,氮、磷、钾肥料利用率分别提高了58.9%、280.6%和105.9%,优化施肥可显著改善菜心品质,提高肥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4.
配方施肥可较好地解决盲目施肥、肥料利用率低、氮磷钾配比不合理、微量元素缺乏等问题。但在配方施肥过程中,部分果园出现了施肥效果不明显,甚至不如传统施肥方式的情况。只有全面考虑影响果树配方施肥的因子,配方施肥才能取得良好成效。现将各因子对配方施肥的影响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按初步制定的《武汉市蔡甸区土壤养分丰缺指标及肥料养分施用指标》进行配方施肥。试验结果表明,相比习惯施肥处理,配方施肥处理氮、磷、钾肥三元配合施用其养分利用率分别平均提高了8.3,16.0,51.4个百分点,养分施用总量减少33.5 kg/667 m^2,增产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增产率为5.4%,新增产值291.8元/667 m^2,减少肥料投入219.2元/667 m^2,新增纯收入511.0元/667 m^2。  相似文献   

6.
2008年丰城市列为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县(市),测土配方施肥作为科技入户工程的第一大技术在全市推广,达到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肥料资源浪费,减轻农业面源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本文对丰城市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实施与推广现状进行了详细调查,剖析了推广中存在的问题,旨在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顺利实施与推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一、试验目的 掌握夏玉米优化施肥数量,基、追肥分配比例,施肥品种,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摸清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土壤供肥能力,水稻的养分吸收量和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数,构建作物施肥模型,为施肥分区和肥料配方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遵循测土、配方、配肥、供肥、施肥技术指导5个步骤,对仙桃市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体系的建立进行了研究。首先对全市村镇农民施肥中氮、磷、钾肥过量、适量、低量水平进行调查了解,摸清农民施肥现状,进而根据调查情况,在不同施肥水平土壤中取土样4 051个,确定耕地地力现状;并结合大田试验,对土壤肥力进行分级,建立推荐施肥体系;最后借助专家软件系统设计配方肥,通过现场指导及辅以《测土配方施肥通知单》指导农民施肥。目前仙桃市已在水稻作物上向项目区223个村提供了7个肥料配方,在棉花作物上向项目区160个村提供了5个肥料配方,在油菜作物上向项目区287个村提供了4个配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体系的建立,有效地促进了仙桃市农民的增产、增收,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农作物生产潜力及土地等自然资源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9.
对比分析常规施肥和测土配方施肥条件下灰棕黄紫泥土上种植玉米的产量和氮、磷、钾肥的利用率,结果表明测土配方施肥条件下氮、磷、钾肥的利用率比常规施肥条件下高。  相似文献   

10.
周景忠  赵瑞凡 《蔬菜》2022,(4):32-37
为对通辽市红辣椒生产提供合理施肥参数,通过多点分散田间试验方法,设置11个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以不施肥、只施有机肥、常规施肥处理为对照,对不同处理红辣椒的产量、经济效益和养分吸收量以及土壤、肥料贡献率和氮、磷、钾肥增产率、利用率、施肥效益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土壤肥力贡献率为67.85%,化肥贡献率为25.06...  相似文献   

11.
杨宇 《吉林蔬菜》2011,(2):65-66
蔬菜测土施肥技术具有增产增收、节约肥料,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硝酸盐对蔬菜和环境污染等特点。1测土配方施肥原则根据蔬菜产量和养分吸收量以及菜田土壤养分状况确定施肥量,根据蔬菜的营养生理特点确定施肥  相似文献   

12.
湖北红安县花生“2+x”试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小区试验获得花生最佳施肥量、施肥时期,筛选、验证土壤养分测试技术,建立施肥指标体系。摸清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土壤供肥能力、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数,为花生施肥分区和肥料配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长江蔬菜》2005,(9):12-12
1什么是长效尿素我国尿素肥料利用率一般为35%左右,田间肥效期只有40~60天。国内外学者都试图通过多种途径来提高尿素利用率,延长其肥效期,以利于农业生产。这些途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从耕作措施和施肥技术上解决,如深施肥,适时追肥,配方施肥等;另一方面是从尿素肥料入手,将  相似文献   

14.
以贝达嫁接的红地球葡萄作为试验材料,设置同步全营养配方施肥和当地常规施肥2个处理,连续3年研究了同步全营养配方施肥对红地球葡萄产量、果实品质和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以期为新疆地区红地球葡萄的合理施肥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果实产量方面,同步全营养配方施肥处理与当地常规施肥处理无显著差异;果实品质方面,与当地常规施肥处理相比,同步全营养配方施肥处理显著提高了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生素C含量和果实硬度;成熟期果实矿质营养元素方面,与当地常规施肥处理相比,同步全营养配方施肥处理果实的常量元素氮、钙、镁含量及微量元素铁含量无显著差异,显著提高了常量元素磷、钾含量及微量元素锰、硼、锌、铜、钼含量,增加了果实的营养品质。综合表明,同步全营养配方施肥可显著提升红地球葡萄的果实品质、矿质元素含量,提升肥料利用效率,达到了按需施肥和化肥减施增效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以加工番茄"屯河8号"为试材,以常规施肥为对照,研究了配方肥、缓释配方肥及其减量和氮磷缺素处理对加工番茄养分吸收、产量、施肥效益的影响,以期明确加工番茄肥料配方的科学性及长效缓释添加剂(NAM)的应用效果,为加工番茄缓释配方肥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相同栽培条件下,缓释配方肥及其20%减量处理促进了加工番茄植株生长,植株的氮、磷吸收量均有增加,产量比常规施肥分别增加了4.12%和7.86%,纯收益增加了4.67%和8.71%,同时增加了果实中番茄红素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添加NAM条件下应降低配方肥中的氮素用量。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摸清我地区土壤养分较正系数,土壤供肥能力,不同作物养分吸收量和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数;构建作物施肥模型,为施肥分区和肥料的配方提供依据,2008年,我们通过白菜测土配方施肥参数田间试验,对作物不同施肥数量,基、追肥分配比例,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的产量表现进行了摸索,为指导我地区配方施肥奠定良好基础。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大蒜配方施肥对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乐森 《长江蔬菜》2011,(18):54-57
研究了普通复合肥处理、习惯施肥处理、配方施肥处理下,大蒜对N、P、K肥的利用率以及大蒜产量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配方施肥可以提高大蒜对N、P、K肥的利用率,且N、P、K收支均基本平衡并有盈余,还可以提高大蒜产量,增加收益,培肥地力。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大白菜进行不同水平的施肥,来获得该土壤情况下大白菜生产的最佳施肥量、施肥比例、施肥时期,筛选、验证土壤养分测试技术,建立施肥指标体系。摸清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土壤供肥能力,作物养分吸收量和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数;构建姚安县大白菜施肥模型,为施肥分区和肥料配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中国瓜菜》2012,(3):70-71
<正>针对肥料价格高位运行,部分地区过量施肥、盲目施肥、肥料利用率偏低等问题,2005年国家启动了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7年来中央财政累计投入57亿元,项目县(场、单位)达到2498个,基本覆盖到全国所有县级农业行政区,实现了  相似文献   

20.
测土施肥土样采集与制备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技术是通过测试土壤,及时掌握土壤肥力状况,并根据不同作物的特性和需肥规律,应用计算机专家系统研制配方,实行有机肥与化肥、氮肥与磷肥、钾肥、微量元素肥料适量配比平衡试用的一种科学施肥方法。采用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技术。作物一般增产8%~15%,肥料利用率提高5~10个百分点,每(亩)节本增收60~80元,农产品品质明显提高。这里我主要介绍一下测土施肥土样采集与制备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