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性诱剂防治和常规施药进行比较,以了解二化螟性诱剂在茭白上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性诱剂防治能有效地诱杀二化螟成虫,并且显著降低茭白二化螟的虫口密度和卵量。使用性诱剂防治二化螟能大大降低防治成本,667 m2可节本增效达100元。  相似文献   

2.
蔡昭雄  罗标  蒋德赏 《西南园艺》2011,(5):27-29,37
为明确昆虫性信息素诱剂(水稻二化螟性诱剂A、B型)的控制水稻二化螟效果,2010年在广西灌阳县开展了昆虫性信息素防治水稻二化螟试验。结果表明:(1)使用9个A型诱剂水盆诱捕器诱虫总数312头,在第一、二、三、四代诱杀水稻二化螟雄成虫数分别为142头、115头、24头、31头,各代诱虫量呈下降趋势;使用9个B型诱剂水盆诱捕器诱虫总数239头,比A型少73头,在第一、二、三、四代诱杀水稻二化螟雄成虫数分别为119头、89头、13头、18头,诱虫量也呈下降趋势。(2)防治示范表明,A型区防治分蘖期枯心苗的防效为66.91%,对穗期防效达81.69%;B型区防治分蘖期枯心苗的防效为50.36%,对穗期防效达46.48%。  相似文献   

3.
茭白是磐安县高山蔬菜的主导品种,年种植面积约1333.3hm2,产值6000万元,二化螟是茭白生产上遇到的主要虫害,传统方法是施用化学农药防治,但这种方法投入成本较高,同时残留农药影响食用安全。信息素(又名性诱剂)是生物体之间起化学通讯作用的化合物的统称,是昆虫交流的化学分子语言,使用性诱剂诱杀茭白二化螟有较好的效果。为了解性诱捕器在不同放置密度和放置高度情  相似文献   

4.
对浙江景宁县茭白二化螟的发生情况及应用性诱剂进行测报研究,结果表明,二化螟性诱剂具有较强的诱蛾能力,其诱蛾量与测报灯的诱蛾效果相当或略高,且诱蛾量受环境影响较小;诱测结果能够反映出二化螟在1年中发生的实际情况,可在实际测报中应用.性诱、灯诱、田间虫量剥查结合,将明显提高茭白二化螟监测预报水平.  相似文献   

5.
茭白田应用性诱剂防治二化螟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茭白是浙江省重要的水生蔬菜品种之一,年栽培面积2.7万余hm2,二化螟是茭白生产上遇到的主要虫害。据各地多年试验,使用性诱剂诱杀茭白田二化螟不但符合精准测报的要求,而且有较好的防效,可大大降低茭白下一代二化螟雄成虫的种群数量,从而扭转茭白害虫防治方法过分依赖化学农药的被动局面,解决  相似文献   

6.
根据昆虫具有趋光性、趋色性和趋化性等特性,利用灯光、性诱剂、糖醋液和色板等诱捕技术,对果园害虫进行诱杀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诱虫灯可诱杀6目32科78种害虫;性诱剂、糖醋液和诱虫板对某些害虫诱杀效果显著。几种诱捕技术可以互相补充,实现全方位诱杀,能有效降低果园虫口基数,减少防治次数,减轻危害,降低成本,全面控制害虫。  相似文献   

7.
提高梨小食心虫诱蛾量的一种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 梨小食心虫是当前果品生产的重要害虫之一。因此,梨小的诱杀测报是当前防治工作的重要问题。我们利用梨小性诱剂诱杀时,发现有的成虫在性诱剂诱芯上落一下就飞走了。经试验,我们在梨小性诱芯下面的水盆里加1/20的糖醋液,第二天发现诱杀量可以提高4—5倍。这样不但增加了雄虫的杀虫量,而且也  相似文献   

8.
斜纹夜蛾性诱剂诱杀成虫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了斜纹夜蛾性诱剂和诱捕器诱杀斜纹夜蛾成虫效果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从诱杀斜纹夜蛾效果来看,以放置宁波斜纹夜蛾性诱剂和UMT-B诱捕器诱蛾效果最好;从放置斜纹夜蛾性诱剂诱芯的个数来看,则以UMT-B诱捕器放置诱芯3枚的效果最好,其次是2枚、1枚.  相似文献   

9.
枣园应用性诱剂防治桃小食心虫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2004年在辽宁省凌源市枣园进行了性诱剂诱杀桃小食心虫和喷施菊酯类农药灭杀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7~8月份2次放置性诱芯的枣虫果率为0.19%~0.3%,年喷施5~6次农药的枣虫果率为10%~14.8%;使用性诱剂对害虫天敌无伤害,不污染环境,防治费用减少近60%。简介了性诱剂防治桃小食心虫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前蔬菜生产上化学农药的超量和不合理使用,一方面造成了蔬菜农药残留超标和环境污染,另一方面导致害虫抗药性不断增强。昆虫性诱剂的推广应用弥补了化学农药及物理防治的某些不足,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近年来,上海市金山区在蔬菜上进行了多次昆虫性诱剂诱杀害虫的试验和示范,菜农普遍反映使用性诱剂后田间虫量明显减少,大大减少了农药防治次数。为了进一步掌握性诱剂的使用技术和为大面积推广使用作准备,2008年我们在银龙示范二场种植的秋季西兰花大田里再次进行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两种诱芯的性诱防治示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性诱剂诱杀害虫技术在大连地区的推广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为更好的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绿色植保理念,推动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近几年来,全国各地区开始应用性诱剂对害虫进行预测预报和防治。2005~2008年期间,我们在大连地区开展了性诱剂诱杀害虫技术试验、示范和推广,我们在苹果上应用桃小食心虫性诱芯、梨小食心虫诱芯和卷叶虫诱芯对  相似文献   

12.
进行了斜纹夜蛾性诱剂和诱捕器诱杀斜纹夜蛾成虫效果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从诱杀斜纹夜蛾效果来看,以放置宁波斜纹夜蛾性诱剂和UMT-B诱捕器诱蛾效果最好;从放置斜纹夜蛾性诱剂诱芯的个数来看,则以UMT-B诱捕器放置诱芯3枚的效果最好,其次是2枚、1枚。  相似文献   

13.
通过进行性诱剂和诱捕器诱杀害虫的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从诱捕器的诱虫效果来看,不管是单放还是混放性诱剂均以用UMT-B诱捕器的诱蛾量较多.从性诱剂诱芯的诱虫效果来看,不管是用UMT-B诱捕器还是可乐瓶诱捕器,单放甜菜夜蛾性诱剂诱蛾量较多.从诱蛾持效期来看,中科院甜菜夜蛾诱芯诱蛾持效期较长,达30 d左右.  相似文献   

14.
用性外激素诱杀农林作物害虫的新途径,近年来引起了国内外的普遍重视。为了使这一先进技术在生产上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今年,我们在蓬溪县果产区,开展对梨小食心虫综合防治技术研究及其性诱剂试验的同时,对人工合成的柑桔卷叶蛾性诱剂进行了田间诱蛾试验,现将初试结果小结如后。  相似文献   

15.
试验根据多菌蚊成虫对光线、颜色、性激素的不同趋性,采用黄板、蓝板、杀虫灯和性诱剂四种不同的物理方法,来筛选出经济有效的诱杀方式。两个栽培大棚的物理诱杀结果表明,佳多频振式诱杀灯的诱杀效果最显著,黄板、蓝板效果其次,性诱剂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16.
性诱剂和诱捕器诱杀害虫效果简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进行性诱剂和诱捕器诱杀害虫的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从诱捕器的诱虫效果来看,不管是单放还是混放性诱剂均以用UMT—B诱捕器的诱蛾量较多。从性诱剂诱芯的诱虫效果来看.不管是用UMT—B诱捕器还是可乐瓶诱捕器,单放甜菜夜蛾性诱剂诱蛾量较多。从诱蛾持效期来看,中科院甜菜夜蛾诱芯诱蛾持效期较长,达30 d左右。  相似文献   

17.
正由于桃小食心虫几乎没有趋光性,因而杀虫灯对其也几乎没有作用。通常利用性诱剂和水碗进行诱杀。但如果成虫体格健壮,不能掉入碗中,就达不到诱杀的效果。为此我们研制用雌性桃小诱芯和粘虫胶结合制成性诱捕器——粘虫小屋,对桃小雄性成虫进行诱杀,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利用粘虫胶与性诱剂结合制  相似文献   

18.
高帅  孙晓辉 《蔬菜》2016,(8):65-66
通过多年的调查研究,摸清了瓜实蝇在衡阳市的发生规律,详细介绍了为害衡阳市瓜类蔬菜的瓜实蝇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为害特点、发生情况,提出套袋护瓜、毒饵诱杀、性诱剂防治和必要的药剂防治等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9.
赣中地区梨园梨小食心虫的发生规律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使用梨小食心虫性诱剂诱捕梨小食心虫成虫,总结了梨小食心虫在赣中地区梨园从生长发育期到采摘期的发生规律。比较了性诱剂与糖醋酒液、频振式杀虫灯的诱杀效果,进行了梨小食心虫的预测发生期化学农药防治和幼果套袋防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第1代成虫发生高峰期明显,采用预测发生期化学防治效果较好;第2代和第3代成虫之间的界限不明显,相互重叠,宜采用幼果套袋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20.
性诱剂防治梨树苹果蠹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试验比较,明确了塑料杯丙二醇式苹果蠹蛾诱捕器的诱蛾效果比罐头瓶水式诱捕器的诱蛾量高近2倍。采用性诱捕器诱杀雄蛾与化学防治方法相结合,可将库尔勒香梨的苹果蠹蛾虫果率控制在0.84%以下,其防治效果明显好于单用化学农药的防治处理。利用性诱剂测报苹果蠹蛾发生期,可有效地指导喷药适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