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PCR-SSCP和测序技术检测促黄体素β亚基基因5′调控区和3个外显子序列在小尾寒羊、多赛特羊、萨福克羊和乌珠穆沁羊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其多态性与小尾寒羊产羔数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引物P2、P4和P5扩增片段均存在多态性。引物P2对应的突变[A(-424)G、T(-271)C]以及引物P4对应的突变[G(-6)A]均会引起调控区结合因子的显著变化。对于P2座位,AA型小尾寒羊产羔数显著高于其余基因型,其余基因型之间小尾寒羊产羔数差异均不显著;对于P4和P5座位,各基因型之间小尾寒羊产羔数差异均不显著。由此推断该基因5′调控区序列A(-424)G和T(-271)C的单碱基突变可能是提高小尾寒羊产羔数潜在的有效标记。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分析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应用三组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360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病羊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摸球法分为A组(n=120,采用泰乐菌素治疗)、B组(n=120,采用氟苯尼考治疗)和C组(n=120,采用土霉素治疗),比较3组治疗效果及临床症状恢复时间。结果:A组与B组治愈率明显高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治愈率高于B组(P0.05);A组与B组脓性鼻液消失时间、呼吸困难恢复时间、咳嗽停止时间与C组相比,均显著缩短(P0.05),但2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3组用药时间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泰乐菌素治疗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效果确切,应用氟苯尼考时可同时配合使用泰乐菌素,以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滩羊、蒙古羊和小尾寒羊INHA基因的多态性,分析不同基因型对产羔数的影响,为绵羊繁殖力标记的辅助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PCR-SSCP方法检测和分析3个绵羊品种INHA基因的多态性,通过最小二乘分析方法研究不同基因型对产羔数的影响。【结果】(1)滩羊和蒙古羊INHA基因在5′调控区282核苷酸处发生1处A→G突变(P1位点),在第2外显子的第470核苷酸处发生1处A→T突变(P2位点),3个绵羊品种在第2外显子第903核苷酸处发生G→A突变(P3位点)。(2)滩羊、蒙古羊和小尾寒羊P1位点C、D基因频率分别为0.840和0.160,0.852和0.148及0.162和0.838,均处于中度多态;P2位点E、F基因频率分别为0.784和0.216,0.787和0.213及1.000和0.000,滩羊和蒙古羊在该位点均处于中度多态;引物P3扩增片段中,滩羊和蒙古羊表现为A、B和C 3种单倍体基因型,而小尾寒羊仅表现出A和B 2种基因型。滩羊、蒙古羊和小尾寒羊的A、B、C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136,0.037和0.147;0.800,0.926和0.853及0.064,0.037和0.000,B基因在3品种中均为优势基因型。(3)P1位点DD型小尾寒羊产羔数较CD型提高0.636只,CD型滩羊产羔数较CC型提高0.332只,差异均显著(P0.05),CD型蒙古羊产羔数较CC型有提高的趋势;P2位点EF型滩羊产羔数较EE型降低0.387只,差异显著(P0.05),EF型蒙古羊产羔数较EE型提高0.053只,差异不显著(P0.05);P3位点,滩羊B基因型平均产羔数较A、C基因型分别多0.215只和0.200只,蒙古羊B基因型平均产羔数较C基因型多0.250只,小尾寒羊B基因型平均产羔数较A基因型多0.620只,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3个绵羊群体在INHA基因P1、P2位点均表现一定的多态性;滩羊和蒙古羊P2位点可能为控制产羔数的"不利"突变位点,3个绵羊群体INHA基因P1、P3位点可能为控制产羔数的"有利"突变位点。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在饲粮中补饲非常规饲料对山羊屠宰性能、血液生化指标以及肉品质的影响,选择28只体质量为(21.27±2.67)kg的波杂羊(波尔山羊×徐淮山羊),随机分成4组,分别饲喂4种不同饲粮,以高精料A组(精料所占比例70%)为对照组,饲粮B组、C组和D组为试验组,在高精料A基础上补饲非常规饲料,其中B组精料所占比例50%,C组精料所占比例20%,D组精料所占比例0。精料由玉米、豆粕、麸皮和小麦为主要原料配制,非常规饲料来源于大豆皮、橘子皮、醋糟、喷浆玉米皮。试验羊单独饲喂,在60 d后进行屠宰。结果表明:1)C组和D组的山羊屠宰率均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5),4组饲粮处理的山羊眼肌面积差异不显著(P0.05);2)C组山羊血液中葡萄糖含量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5),A组、B组和D组的山羊血液中尿素氮含量均显著高于C组,4组饲粮处理山羊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总胆固醇的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3)4组饲粮处理的山羊宰后45 min、24 h的pH值及屠宰后12 h、24 h、48 h的滴水损失、蒸煮损失以及山羊肉的L*、a*、b*、弹性和内聚性差异不显著(P0.05),A组羊肉的剪切力、硬度和咀嚼性显著高于C组和D组;4)4组饲粮处理的山羊肉中水分、干物质差异不显著(P0.05),A组山羊肉中粗灰分显著高于C组和D组(P0.05),C组山羊肉中有机物显著高于A组(P0.05),4组饲粮处理山羊肉中粗蛋白差异不显著(P0.05),C组和D组的山羊肉中粗脂肪含量均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5)。说明,在本试验研究背景下,在高精料中补饲非常规饲料,可以提高山羊屠宰性能以及肉品质,并且对血液生化指标未产生不良影响,其中以精料所占比例20%(饲粮处理C)具有较好的改善效果。  相似文献   

5.
采用PCR-SSCP技术检测山羊GDF9基因外显子突变位点,发现编码序列第183 bp、719 bp、959 bp、1189bp处分别发生了C→A、C→T、A→C、G→A的单碱基突变。序列分析显示C183A突变没有引起氨基酸的改变,C719T突变使蛋白质第240位氨基酸残基由缬氨酸变为丙氨酸,A959C突变使第320位氨基酸残基由谷氨酰胺变为脯氨酸,G1189A突变导致第397位氨基酸残基由缬氨酸变为异亮氨酸。应用LDR技术对济宁青山羊(234只)、鲁北白山羊(90)只、沂蒙黑山羊(84只)进行GDF9四个突变位点的群体检测,利用SAS软件GLM过程对四个位点的基因型效应和产羔数进行了最小二乘分析,结果表明C183A突变对济宁青山羊和鲁北白山羊产羔数没有显著影响,但对沂蒙黑山羊的产羔数有显著影响(P<0.05),CC型产羔数比AC型多0.11只(P<0.05);C719T突变和A959C突变对济宁青山羊、鲁北白山羊、沂蒙黑山羊的产羔数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G1189A突变对山羊产羔数没有显著影响(P>0.05),对鲁北白山羊产羔数有显著影响(P<0.05),AG型产羔数比AA型多0.42只(P<0.01),G1189A突变对沂蒙黑山羊产羔数有极显著影响(P<0.01),AA型产羔数分别比AG型、GG型多0.34只(P<0.05)、0.38只(P<0.05)。  相似文献   

6.
利用引进的萨福克绵羊为供体,当地绵羊为受体,对7月末至8月中旬(A)、8月中旬至9月初(B)以及9月末至10月中旬(C)的萨福克羊超排结果作了比较。结果表明,处理A、B和C的只均黄体数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处理A、B和C只均获胚数和只均可用胚数,处理C高于处理B、A,但与处理B差异不显著(P>0.05),与处理A差异显著(P<0.05),处理B高于处理A,但与处理A差异不显著(P>0.05);处理A、B和C的可用胚率,处理B和C高于处理A,但都与处理A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影响朝鲜淫羊藿(Epimedium koreanum)有效成分的主导土壤因子,采集吉林省6个地区26个样点的朝鲜淫羊藿植株和根际土壤,分析了淫羊藿苷、朝藿定A、朝藿定B、朝藿定C、总黄酮5种成分质量浓度,测定了土壤无机元素、pH等12个指标.采用相关性分析、灰色关联度分析、通径分析、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探讨了土壤因子对朝鲜淫羊藿活性成分的影响.结果 表明:通化地区朝鲜淫羊藿活性成分较高,显著优于其他地区;影响朝藿定A的土壤决定因子是有效钙;影响朝藿定B、朝藿定C、淫羊藿苷的土壤决定因子是有效钙、有效镁;影响总黄酮的土壤决定因子是有机质、有效钙、有效镁、碱解氮.土壤因子对朝鲜淫羊藿活性成分有重要影响,在海拔较低、土壤呈弱酸性的朝鲜淫羊藿种植地区,增施钙肥、减施镁肥有利于提高朝鲜淫羊藿活性成分的质量浓度.  相似文献   

8.
分析研究了新疆多浪羊核受体辅激活蛋白基因(Nuclear receptor coactivator1 gene, NCOA1)的多态性及其与产羔数的相关性。结果表明:NCOA1基因存在两个多态位点,分别为内含子12的g.166 397 A>C突变位点和外显子17的g.187 501 G>A突变位点; g.166 397 A>C突变位点的优势基因为A等位基因,基因频率为0.968; g.187 501 G>A突变位点的优势基因为B等位基因,基因频率为0.643,且在该突变位点发生了错义突变,由原编码的丝氨酸(Ser)改变为谷酰胺酸(Gln);在多浪羊NCOA1基因的g.166 397 A>C突变位点,AA基因型个体的产羔数显著高于BB基因型个体的(P<0.05);在多浪羊NCOA1基因的g.187 501 G>A突变位点,BB基因型个体的产羔数显著高于AA和AB基因型个体的(P<0.05)。由此推断NCOA1基因可以作为多浪羊多羔性状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ARHGAP11A基因与南江黄羊生长性状的关联。【方法】以南江黄羊(母羊,n=243)为试验材料,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筛选ARHGAP11A基因的SNP位点并分析其与性状之间的关联。【结果】在南江黄羊群体中共发现ARHGAP11A基因16个SNPs位点。g.3483AG和g.3621GA的纯合突变具有增加南江黄羊体重(2月龄、6月龄和12月龄)以及胸围(6月龄)指标的趋势(P0.05),而在g.3525AG位点AG型羊初生重、12月龄体重和12月龄胸围显著高于GG型个体(P0.05)。AAGT单倍型山羊体重体尺均高于AGGT和GGAT个体(P0.05)。【结论】南江黄羊母羊群体中ARHGAP11A基因突变与生长发育密切相关,进一步验证其功能后在选育中可考虑其作为辅助选择标记。  相似文献   

10.
为了鉴定策勒黑羊BMP15GDF9中的多态位点,并与产羔数性状进行关联分析,对相同饲养条件下81只具有产羔记录的策勒黑羊BMP15GDF9基因完整ORF区进行测序。结果显示,在两个重要候选基因中共存在16个多态位点。GDF9基因有7个SNPs(分别为g.41769976G>A、g.41769833G>A、g.41769898G>A、g.41769246A>G、g.41769008T>C、g.41769002A>G)和g.41769723 TCAA缺失,其中:g.41769833G>A 位点AA型比GG型平均多0.22只(P<0.05),其余6个突变位点均与产羔数不存在显著相关(P>0.05)。BMP15基因存在9个突变位点:g.50986052C>A、g.50985229A>G、g.50985162T>C、g.50985071C>T、g.50983056C>G、g.50982538T>C、g.50981129A>G、g.50980656T>C和g.50981170T>A,且这9个SNP位点与产羔数均不存在显著相关(P>0.05)。结果可为策勒黑羊种群的保种育种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索优质细毛羊型 ,新疆型和澳大利亚型美利奴羊之间羊血清Tf(转铁蛋白 )与主要生产性状之间的相关性 ,我们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测定了 478只三个品系的军垦型美利奴羊 ,132只新疆型美利奴羊和 39只澳大利亚美利奴羊的血清转铁蛋白。结果表明 ,三个品系的优质细毛羊的优势基因都是Tfm ,Tfb优质细毛羊和新疆型美利奴羊之间 ,Tf基因均有显著的分布差异 ,显示优质细毛羊有其成为一个新的细毛羊品种的血清蛋白遗传学基础。优质细毛羊与新疆型美利奴羊以及澳大利亚美利奴羊Tf基因型分布频率不同 ,优势基因型分别为Tfmm(0 .42 1)、Tfbm(0 .2 88)、Tfcm(0 .2 82 )、优质细毛羊A ,B ,C三个品系的Tf基因型分布频率互有异 ,而同一品系内部公母羊之间的Tf基因型的分布则较相近 ,证明军垦型羊A ,B ,C三个品系的建立是有遗传学基础的。  相似文献   

12.
早期断奶对巴音布鲁克羊羔羊应激和免疫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在40日龄和60日龄对巴音布鲁克羊实施早期断奶,饲喂不同粗蛋白水平(CP=20;、22;)代乳料,测定实验羔羊血清中免疫类指标,研究早期断奶对巴音布鲁克羊羔羊的应激反应及免疫影响.[方法]试验分为4个试验组(A组:40日龄断奶,饲喂CP=20;代乳料;B组:40日龄断奶,饲喂CP=22;代乳料;C组:60日龄断奶,饲喂CP=20;代乳料;D组:60日龄断奶,饲喂CP=22;代乳料)和对照组(自然条件下哺乳羔羊).测定了血清中免疫指标(TP、ALB、GLOB、IgA、IgM、IgG和Cp)以及反映绵羊应激状态的酶类指标(AST、ALT、ALP、LDH、CK、α-HBDH 和γ-GT).[结果](1)血清TP、ALB、GLOB含量变化:试验组羔羊低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B、C组ALB和 A/G值高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2)免疫球蛋白含量,各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铜蓝蛋白含量,B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A、C组高于对照组,D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3)血清酶类活性变化:血清中AST、α-HBDH、LDH活性,试验B、C、D组均高于对照组,A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血清中CK活性,各试验组羔羊高于对照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 ALP含量试验组羔羊高于对照组,其中D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γ-GT活性,各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ALT活性,A、C组低于对照组,B、C组高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反应试验组羔羊免疫状况的血清各类免疫球蛋白含量绝大多数低于对照组,而从反应机体应激酶类指标特别是ALT、CK、LDH活性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对40和60日龄巴音布鲁克羊羔实施早期断奶,对羔羊机体免疫造成不良影响,存在一定断奶应激, 但随着羔羊生长到90日龄时,机体免疫力逐渐恢复正常水平,未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依据正规矩阵的定义、Schur引理和矩阵酉等价,以及它们的相关性质,从矩阵的酉等价和矩阵的特征值、特征向量等方面,给出了复数域上的矩阵是正规矩阵的几个等价条件.方法 由矩阵酉等价的定义、Schur引理、向量长度的定义、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相关性质、拉格朗日插值公式,对给出的几个等价条件加以证明.结果 通过酉矩阵的定义:设矩阵U∈Mn(C),若(U′)U=E,则称U为酉矩阵;Schur引理:任何一个n阶复矩阵A∈Mn(C)都酉相似于一个上三角矩阵B,即存在一个n阶酉矩阵U,使得B=(U′)AU,其中B的对角线上的元素是A的特征值;矩阵的酉等价,以及正规矩阵的性质,给出了复数域上的矩阵是正规矩阵的7个等价条件:1、A∈Mn(C)是正规矩阵(=)酉等价于A的每个矩阵都是正规矩阵;2、A∈Mn(C)是正规矩阵(=)(A)x∈Cn,有|Ax|=|(A′)x|.(其中,(A)y∈Cn,规定|y|=√(y′)y); 3、A∈Mn(C)是正规矩阵(=)A与一个具有互异特征值的正规矩阵可交换; 4、λ∈C是给定的数,则A∈Mn(C)是正规矩阵A+λE是正规矩阵;5、A∈Mn(C)是正规矩阵(=)对于所有的x,y∈Cn,有(Ax)′(Ay)=(A′x)′(A′y); 6、A∈Mn(C)是正规矩阵(=)A的每个特征向量也是A′的一个特征向量;7、A∈Mn(C)是正规矩阵(=)存在次数至多为n-1的多项式P(x),使得A′=P(A).结论 为以后研究正规矩阵的相关性质以及进一步推广酉矩阵、实对称矩阵和Hermite矩阵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MTNR1A基因ExonⅡ T/C突变与绵羊季节性繁殖性状的关联性,为深入研究MTNR1A基因在绵羊繁殖活动中的作用机制打下基础。【方法】以季节性繁殖的阿勒泰羊和中国美利奴羊(军垦型)及常年繁殖的湖羊和小尾寒羊为研究对象,采用PCR-SSCP及测序技术检测MTNR1A基因ExonⅡ T/C突变在4个绵羊品种群体中的分布情况,并分析其与绵羊季节性繁殖性状的关联性。【结果】MTNR1A基因ExonⅡ T/C突变致使MTNR1A蛋白的胞内无规卷曲结构域构象发生变化。在4个绵羊品种群体MTNR1A基因ExonⅡ处均可检测到T/C突变,其中阿勒泰羊和小尾寒羊中以TT基因型为主,T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C等位基因的3.4和11.2倍;在中国美利奴羊(军垦型)中则以TC基因型为主,TC基因型频率分别为TT和CC基因型的17.6和19.6倍;在湖羊中3种基因型的分布无明显差异。在阿勒泰羊群体中MTNR1A基因ExonⅡ T/C突变位点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而在中国美利奴羊(军垦型)、湖羊和小尾寒羊群体中处于极度不平衡状态(P<0.01)。【结论】在季节性繁殖的阿勒泰羊和中国美利奴羊(军垦型)及常年繁殖的湖羊和小尾寒羊群体MTNR1A基因ExonⅡ处均可检测到T/C突变,但该突变与绵羊的季节性繁殖性状无关联。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提高杜泊羊的冻胚移植成功率,于春秋两季同期处理湖羊和小尾寒羊受体共997只(次),同期发情782只(次),发情率达78.4%,其中湖羊春秋两季平均发情率为84.6%,显著高于小尾寒羊(73.9%)(P<0.01),秋季两品种平均发情率83.3%,显著高于春季75.8%(P<0.01);对431只发情受体羊进行移植,总妊娠率为58.5%(252/431),产羔率为58.0%(250/431).其中湖羊为受体的春秋两季平均妊娠率62.5%,高于小尾寒羊(54.7%);秋季两品种的平均妊娠率为64.8%,显著高于春季(52.5%).囊胚移植后的平均妊娠率为61.5%,显著高于桑椹胚(41.5%),其中A级囊胚为67.4%,显著高于B级囊胚(P<0.05)和所有桑椹胚(P<0.01);B级囊胚显著高于B级桑椹胚(P<0.05),B级囊胚与A级桑椹胚间及A、B级桑椹胚间均无显著差异;C级囊胚和桑椹胚均未见妊娠.此外,受体羊卵巢黄体发育状况及移植技术熟练程度对妊娠率也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营养水平和饲粮组合对育肥羔羊生产及屠宰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按同质原则将 28 只试羊(3~3.5 月龄)分为 4 个饲粮处理组,采用 3 因子(2×2×2)设计,研究两个营养水平(A 因子,A1—0.9NRC 和 A2—0.8NRC)下不同饲粮组合(B 因子,B1—添加甜菜渣和 B2—不添加甜菜渣)对不同杂交组合(C 因子,C1—波德代(♂)×蒙古羊(♀),C2—陶塞特(♂)×蒙古羊(♀))的育肥效果。结果表明,A、B、C 三因子对试羊平均日增重均无显著影响(P>0.05),仅正试期头 20 dC2日均增重显著(P<0.05)高于 C1。A1水平羔羊平均日采食量极显著(P<0.01)低于 A2,而饲料转化率及熟肉率极显著(P<0.01)高于 A2。B1正试期后 40 d 日均增重有高于 B2的趋势,而 GR 值有低于 B2的倾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脂肪酸合成酶(FAS)基因3′端非翻译区(3′-UTR)在绵羊地方品种中的遗传多态性,为进一步揭示地方绵羊品种间遗传分化、开展肉质性状的关联分析和表达调控等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PCR-SSCP和DNA测序技术对兰州大尾羊(38只)、滩羊(58只)、甘加羊(40只)、欧拉羊(30只)和乔科羊(39只)五个地方绵羊品种205只个体的脂肪酸合成酶(FAS)基因3′-UTR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检测和遗传多态性分析。【结果】在这五个地方绵羊品种的FAS基因3′-UTR区中,有951位点和1005位点2个多态位点;两位点分别存在AA、Aa、aa和EE、Ee、ee各三种基因型,而aa和ee基因型未检测到;AA和EE基因型频率高于Aa和Ee基因型频率,基因型AA和EE为优势基因型;A和E两个等位基因频率高于a和e等位基因频率,为优势等位基因。适合性检验表明,这5个地方绵羊品种在951位点和1005位点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独立性检验表明:在951位点,兰州大尾羊与滩羊、欧拉羊、甘加羊和乔科羊之间表现为差异显著(0.01P0.05);滩羊与欧拉羊、甘加羊和乔科羊之间表现为差异极显著(P0.01);欧拉羊、甘加羊和乔科羊,甘加羊与乔科羊均表现为差异不显著(P0.05);在1005位点兰州大尾羊、滩羊、欧拉羊、甘加羊和乔科羊品种之间均表现为差异不显著(P0.05)。测序结果表明,951位点在FAS基因在其转录产物mRNA的951位所对应处有一处C→T突变;1005位点在FAS基因在其转录产物mRNA的1005位所对应处有一处A→G突变。FAS基因mRNA二级结构预测结果显示:951位点的突变能导致其二级结构发生了明显的改变,而1005突变不会改变其二级结构。【结论】五个地方绵羊品种在FAS基因3′-UTR区有951位点(C→T)和1005位点(A→G)两个SNPs,2位点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基因型频率分布的独立性检验结果表明,在951位点,兰州大尾羊与滩羊、欧拉羊、甘加羊和乔科羊之间表现为差异显著(0.01P0.05);滩羊与欧拉羊、甘加羊和乔科羊之间表现为差异极显著(P0.01);欧拉羊与甘加羊和乔科羊、甘加羊与乔科羊均表现为差异不显著(P0.05);在1005位点兰州大尾羊、滩羊、欧拉羊、甘加羊和乔科羊品种之间均表现为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促卵泡素β亚基(follicle - stimulating hormone β,FSHβ)基因在多浪羊群体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并检测该基因对多浪羊繁殖力的影响.[方法]采用PCR - SSCP技术,采集产双羔及以上的多胎多浪羊血样310份,研究FSHβ基因在多浪羊群体中的多态性,同时检测基因型频率以及等位基因频率.[结果]FSHβ基因在多浪羊群体中检测到AA、AB和BB三种基因型;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36、0.6和0.04.多浪羊A和B等位基因频率为0.66和0.34.BB型与AA型相比有6处核苷酸发生了突变,该突变导致5个氨基酸的改变.BB基因型多浪羊产羔数分别比AB和AA基因型多1.1071只(P<0.01)和1.017只(P<0.01),AB与AA基因型之间的产羔数差异不显著(P> 0.05).[结论]FSHβ基因首次在新疆多浪羊群体中发现了BB基因型,绵羊FSHβ基因座位可能与多浪羊高繁殖力相关.  相似文献   

19.
按同质原则将20只无角陶塞特(♂)与藏羊(♀)的杂交一代(4~4.5月龄)分为4个试验组,每组5只(3只公羔,2只羯羔),每只为一个重复。采用3因子(2×2×2)设计,以研究同一营养水平和在精料为主类型饲粮中,改变部分能量饲料(A因子)和蛋白质饲料(B因子)对公羔和羯羔(C因子)消化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A、B、C因子及其交互作用对能量表观消化率和氮表观存留率的影响不显著(P>0.05)。A因子及A、B因子交互作用对ADF表观消化率影响显著(P<0.01和P<0.05);B、C因子及其交互作用,A、B、C因子的交互作用对ADF的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东莞市青少年显著性窦性心动过缓(OSB)的临床电生理特点.方法 选取本院就诊的50例有症状青少年OSB患者(A组)、50例无症状青少年OSB患者(B组)以及50例健康志愿者(C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心电图、24h动态心电图、经食管心房调搏术及阿托品试验观察上述3组的临床电生理特点.结果 早期复极综合征(ERS)患者在A、B、C3组中分别为22、19、6例,A、B组的ERS发生率均高于C组(P<0.01).A、B组平均心率均<60次/min,且显著低于C组(P<0.05).A、B两组间的静息心率、平均心率、最慢心率、最快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3组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呈递减趋势(P<0.05).经食管心房调搏术显示,A、B组中SACT、SNRT、c-SNRT、AVNRF高于C组(P<0.05),但A、B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阿托品后,A组中达峰值心率时间(Tpeak)显著长于B、C两组(P<0.05),A、B组中c-SNRT高于C组(P<0.05),B组中AVNRF高于A、C组(P<0.05).结论 本市青少年OSB患者电生理改变与高迷走神经张力明显有关,对迷走神经改变适应性慢可能为其不适症状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