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玉米一次深施复合肥施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长效复合肥对玉米产量及施肥效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一次深施复合肥比追施尿素增产,增产幅度为5.2%~9.8%。同时比一次深施加长效剂的尿素更增产。深施长效复合肥能提高玉米的生长势,同时降低玉米的空秆率。施用玉米一次深施复合肥能提高肥料的利用率,特别是提高氮肥的利用率;能提高经济效益,可增收507.7元/hm2。  相似文献   

2.
玉米一次深施复合肥对产量及施肥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长效复合肥对玉米产量及施肥效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一次深施复合肥比追施尿素增产,增产幅度为5.2%~9.8%。同时比一次深施加长效剂的尿素更增产。深施长效复合肥能提高玉米的生长势,同时降低玉米的空秆率。玉米一次深施复合肥能提高肥料的利用率,特别是提高氮肥的利用率;能提高经济效益,每公顷可增收507.7元。  相似文献   

3.
玉米一次深施复合肥施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长效复合肥对玉米产量及施肥效益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一次深施复合肥比追施尿素增产,增产幅度为5.2~7.9%。同时比一次深施加长效剂的尿素更增产。深施长效复合肥能提高玉米的生长势,同时降低玉米的空杆率。能提高经济效益,每公顷可增收507.7元/hm2。  相似文献   

4.
对长效复合肥在玉米上的肥效进行了试验 ,结果表明 :玉米施用长效复合肥比普通氯化钾复合肥增产 7.79% ,增收 484.0元 /hm2 ,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为验正控释肥在玉米上的应用效果,开展了控释尿素与普通尿素混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等氮量条件下,施用70%的控释尿素掺混30%的普通尿素比单纯施用等氮量的控释尿素增产7.3%,氮肥表观利用率约提高15%。施用控释尿素主要通过增加穗粒数和百粒重提高产量。在等养分条件下,施用控释BB肥与施用普通复合肥的玉米产量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设缺素施肥、常规复合肥及玉米专用复合肥8个处理,研究肥料处理对玉米籽粒产量和秸秆生物产量的影响,测定玉米不同部位氮、磷、钾元素的累积量,结果表明:玉米专用复合肥SF1、SF2比空白对照增产籽粒34.9%,比缺素肥料处理增产6.4%~11.1%,比常规复合肥BB肥及PF肥增产1.8%~6.6%。与常规复合肥BB肥及PF肥比较,玉米专用复合肥SF1、SF2当季氮肥利用率提高18%左右,磷肥当季利用率提高5%~7%,钾肥当季利用率提高7%~10%。  相似文献   

7.
《山东农业科学》2019,(11):87-91
以腐植酸尿素和腐植酸复合肥为材料,开展田间肥效试验,研究6种腐植酸肥料对玉米产量以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以期为玉米施肥提质增效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并为新型腐植酸尿素/复合肥肥料中添加剂的适宜用量提供数据支持。试验结果表明:与不添加腐植酸的普通尿素/复合肥对照相比,腐植酸尿素和腐植酸复合肥均能增加玉米产量,腐植酸尿素及腐植酸复合肥最大增产率分别为12.97%和11.74%;腐植酸肥料对玉米干物质量的累积也有一定促进作用,尤其是Ⅳ型腐植酸尿素处理和Ⅴ型腐植酸复合肥处理玉米的生物量分别比对照提高9.7%和10.8%;玉米氮吸收量和氮肥偏生产力随腐植酸添加量的不同而异,HA4处理和HA5处理玉米氮吸收量和氮肥偏生产力均较高。综上所述,腐植酸肥料能够增加玉米产量,提高氮肥肥效,且Ⅴ型腐植酸尿素、Ⅳ型腐植酸复合肥处理玉米生物量和氮肥利用率均较高,所以腐植酸在尿素中的最佳添加量为Ⅴ型,在复合肥中的最佳添加量为Ⅳ型。  相似文献   

8.
通过中国农科院山东陵县玉米基地的田间小区试验,研究包膜尿素和缓释复合肥2种不同缓控释肥料品种及缓控释肥与普通肥料掺混的田间肥效,结果表明:与施用普通尿素和普通复合肥的处理相比,施用包膜尿素和缓释复合肥的处理能增加玉米的穗长、穗粒数和千粒重,显著增加玉米的经济学产量和生物量,显著提高氮肥的农学利用率。与单纯施用普通肥料处理的玉米穗长、穗粒数、千粒重、经济学产量和生物量、氮肥的农学利用率相比,缓控释肥与普通肥料掺混处理均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9.
应用增效尿素进行玉米肥效试验,探究增效尿素减量施氮对玉米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施用增效尿素的各处理玉米后期不脱肥,且增产3.40%以上;其中施用100%用量的增效尿素处理玉米增产12.28%,差异达极显著;在减少20%增效尿素用量的情况下仍表现出一定增产效果,同等种植条件下,施用增效尿素具有一定减肥潜力。增效尿素氮素利用率较常规施肥提高9.20~17.86个百分点;减量20%增效尿素用量的处理氮肥利用率最高,比常规施肥提高17.86个百分点。表明施用增效尿素及同类产品是提高夏玉米氮素吸收效率和氮肥利用率的有效措施,在合理种植条件下适量减少施氮量更有利于提高夏玉米的氮肥利用率。  相似文献   

10.
选用"雨林"牌高分子腐植酸复合肥和"绿聚能"长效缓释复合肥两个新刑复合肥,在玉米上施用,增产效果较为显著,前者产量较对照(不施肥)增产60.87%,较同等用量的普通复合肥增产18.57%,后者产量较对照(不施肥)增产52.24%,较同等用量的普通复合肥增产13.67%,而两者之间相比,前者比后者增产4.3%,差异不明显。研究表明两个新型复合肥在玉米上应用符合肥药减施发展方向,有较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1.
用高分子树脂包膜尿素、改性长效碳铵及在普通尿素中加入脲酶抑制剂配制成一次基施的长效氮玉米专用混配肥与普通氮混配肥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施用长效氮混配肥比普通氮混配肥增产5.36%~8.33%,化肥吸收率提高1.71%~4.04%(绝对值),植株后期功能部位的养分含量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12.
氮肥深施对作物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应用盆栽试验和15N示踪技术,研究了辽宁省两种主要耕作土壤氮肥施用方法对玉米、水稻产量和肥料利用率影响。结果表明,氮肥深施能显著提高作物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玉米以硫铵深施10或15m,尿素深施10cm时增产效果明显;水稻施硫铵和尿素均以深施15m增产效果最好。两种氮肥表施和施5cm效果不好。旱田流铵和尿素均以深施10或15cm利用率最高,平均达到52.62%;水田施硫铵以深施10或15cm利用率最高,平均达到57.48%,尿素则以深施10cm;。利用率较高。氮肥深施能增加土壤肥料氮残留率,减少氮素损失。  相似文献   

13.
脲铵氮肥在玉米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脲铵氮肥在玉米上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施用脲铵氮肥,比常规施肥施用尿素增产386.9 kg/hm2,增产率达到6.4%,使用脲铵氮肥可以提高肥料的利用率,提高玉米产量;同时可以节约成本,保护环境,因此推广施用脲铵氮肥可为节约氮肥增添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砂薄地夏玉米施用包膜氮肥效果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在砂薄地上研究了夏玉米施用缓/控释氮肥ZP(包膜氮肥)的效果,结果表明,缓/控释氮肥ZP1次性施用、或以质量比1:1比例配合尿素施用,其增产效应和氮肥利用率与尿素分2次施用无显著差异,与尿素1次施用相比,氮肥肥效和肥料利用率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5.
通过连续2年田间试验,研究了3种尿素(普通尿素、缓释尿素1和缓释尿素2)施入土壤后作物产量、氮肥利用率及土壤无机氮残留的差异。结果表明:与普通尿素相比,2种新型缓释尿素均能显著提高作物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缓释尿素1对玉米和水稻分别增产10.35%和8.00%,氮肥利用率分别提高14.01%和7.41%;缓释尿素2对玉米和水稻分别增产10.12%和12.55%,氮肥利用率分别提高5.87%和4.79%。水田施用缓释尿素2效果更好,而旱田施用2种缓释肥效果相等。  相似文献   

16.
夏玉米施用缓释复合肥的产量效应及经济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砂姜黑土土类、重壤土质地、种肥同播一次性底施模式下,研究夏玉米施用缓释复合肥的产量效应及经济可行性。结果表明:施用硫酸脲复合肥,比近似养分量常规复合肥区增产9.15%;扣除施肥成本后,硫酸脲复合肥区比常规复合肥区增收959.00元/hm~2,具有显著的增产效应和经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控释氮肥在玉米上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控释氮肥在玉米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施用控释氮肥能明显提高玉米大喇叭口期土壤碱解氮含量,至成熟期各处理土壤碱解氮含量又趋于一致;玉米植株生物量表现为大喇叭口期和成熟期控释氮肥处理的生物量明显高于施尿素处理;控释氮肥150 kg/hm2和300 kg/hm2分别比对照增产19.73%和32.43%,尿素150 kg/hm2和300 kg/hm2处理分别比对照增产7.30%和13.78%;控释氮肥施用量为150 kg/hm2时氮肥利用率为50.8%,比等氮量尿素的利用率提高了1.07倍,控释氮肥施用量为300kg/hm2时氮肥利用率为36.7%,比等氮量尿素的利用率提高了22.3%。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新型多元素螯合肥在玉米上的应用效果,通过田间试验,设置新型多元素螯合肥作基肥+螯合追肥处理(NCFA)、新型多元素螯合肥作基肥+普通追肥处理(NCFB)、普通复合肥作基肥+螯合追肥处理(CCFA)、普通复合肥作基肥+普通追肥处理(CCFB)、不施肥处理(CK)、磷钾肥处理(PK)、氮钾肥处理(NK)、氮磷肥处理(NP),研究新型多元素螯合肥对玉米产量、养分吸收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新型多元素螯合肥显著提高玉米的百粒重,从而提高玉米产量。在氮磷钾等养分情况下,NCFA处理较CCFA、CCFB处理分别增产7.29%、17.95%,差异显著。新型多元素螯合肥能促进玉米生长发育,显著提高玉米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提高肥料的利用率,NCFA处理的氮、磷、钾肥料利用率均为最高。施用新型多元素螯合肥能提高氮的农学效率,而对磷钾的农学效率和氮磷钾的偏生产力影响不大。与氮磷钾等养分的普通复合肥相比,新型多元素螯合肥的养分释放与作物吸收接近同步,符合玉米的需肥规律,增产效果显著,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增效复合肥减氮施用对小麦-玉米产量和养分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明增效复合肥减氮施用对小麦-玉米产量和养分效率的影响, 2017-2020年度在安徽省涡阳县布置不同增效复合肥及其减氮施用的田间试验。试验共设置9个处理,分别为不施肥(CK)、常规复合肥(CF)、腐殖酸复合肥(HF)、氨基酸复合肥(AF)、海藻酸复合肥(SF)、常规复合肥减氮20%(CR)、腐殖酸复合肥减氮20%(HR)、氨基酸复合肥减氮20%(AR)和海藻酸复合肥减氮20%(SR)。结果表明:不减氮处理小麦和玉米3年的平均产量高低顺序分别为AF > SF> HF > CF、SF > HF> AF> CF;减氮处理小麦和玉米3年的平均产量分别为AR > SR > HR > CR、HR > SR > AR > CR;周年平均产量SF > AF > HF > AR > SR > HR > CF > CR,增效复合肥减氮处理较增效复合肥不减氮处理周年产量下降6.37%,较CF处理周年产量增加3.51%,较CR处理周年产量增加10.40%。施用增效复合肥的处理小麦穗粒数较CF处理平均增加19.30%,施用增效复合肥的处理玉米穗粒数较CF处理平均增加5.80%,增效复合肥减氮处理较增效复合肥不减氮处理小麦、玉米穗粒数分别下降3.40%和2.60%。养分效率是衡量小麦、玉米吸收利用肥料效果的重要指标,小麦季增效复合肥不减氮的处理氮、磷和钾肥利用率较CF处理平均提高了10.32%,增效复合肥减氮处理与CR处理相比,氮、磷和钾肥吸收利用率平均提高了7.94%,增效复合肥处理小麦季平均肥料农学效率、偏生产力较CF处理分别提高了3.19和3.17 kg·kg-1,减氮20%后,施用3种增效复合肥的处理肥料农学效率、偏生产力较CR处理分别提高3.10和3.15 kg·kg-1;玉米季增效复合肥不减氮的处理氮、磷和钾肥吸收利用率较CF处理平均提高了7.35%,增效复合肥处理玉米季肥料的农学效率、偏生产力较CF处理分别提高了0.97和0.66 kg·kg-1,减氮20%后,施用3种增效复合肥的处理较CR处理氮、磷和钾肥吸收利用率分别提高了4.87%、4.71%和9.03%。综上,试验条件下增效复合肥较普通复合肥等养分条件下能显著提高小麦、玉米的产量和养分效率,增产主要体现在增加小麦和 玉米穗粒数;增效复合肥减氮施用条件下,小麦季较普通复合肥处理呈现增产,玉米季呈现减产,而周年产量表现为减肥稳产。  相似文献   

20.
采用大田小区试验,研究了6种不同施肥模式对夏玉米产量及植株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高氮复合肥、控释复合肥、NPK优化配比处理能够增加植株茎粗和绿叶数,提高千粒重和单株生产力,显著提高玉米产量,高氮复合肥和控释复合肥的优势更为明显,分别较NPK优化配比处理增产4.5%、2.5%,较单施氮肥处理增产13.9%和11.7%,较不施肥处理增产28.0%和25.5%。可见,施用高氮复合肥、控释复合肥是鲁西南夏玉米进一步简化高效栽培的肥料调控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