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红脂大小蠹形态学特征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红脂大小蠹又名强大小蠹 (DendroctonusvalensLeConte) ,为国内新纪录种 ,是油松 (PinustabulaeformisCarr.)的毁灭性害虫 ,可导致几十年生的油松在较短期内死亡。越冬虫态以成虫和老熟幼虫为主 ,占 77 5 % ,2~ 3龄幼虫为辅 ,占 2 1 7% ,少数以蛹越冬 ,占 0 8%。其生活史以成虫越冬的 1a 1代 ,以老熟幼虫越冬的需跨年度才能完成 1个世代发育 ,以小幼虫越冬的需 3a完成 2代或 2a完成 1代。在种群密度较低时 ,危害生长衰弱的过火木、新伐倒木及新的伐桩 ,种群密度大时 ,能迅速入侵胸径≥ 10cm、树龄在 2 0a生以上的健康木。在郁闭度较低的油松林分中 ,红脂大小蠹的危害明显高于郁闭度高的林分  相似文献   

2.
红脂大小蠹生活史及生物学特性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系统连续观察,掌握了红脂大小蠹生活史及越冬、出孔转移、成虫钻蛀及产卵、幼虫期、成虫羽化、化蛹等主要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3.
芦芽山保护区红脂大小蠹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脂大小蠹(Dendroctonus valens)于1999年首次在芦芽山地区发现危害油松林,1999年9月至2004年12月对本区红脂大小蠹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红脂大小蠹在本区主要以老熟幼虫、二龄以上幼虫及成虫在主、侧根的虫道内或土层中的干基部分越冬。成虫于5月上中旬开始出孔扬飞,6月初开始产卵,初孵幼虫始见于6月中旬,8月上旬为化蛹始期,8月中旬成虫开始羽化,10月上中旬以各种虫态进入越冬状态。卵历期11 d~15 d,幼虫历期45 d~55 d,蛹期11 d~13 d。综合防治方法主要分越冬期防治、危害期防治、利用天敌防治和采取营林措施。  相似文献   

4.
红脂大小蠹已经对我国华北、西北的油松乃至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松林构成了比较严重的威胁。一旦传入定居后,将不断地扩大危害,因此,需要应用新技术来治理红脂大小蠹。  相似文献   

5.
红脂大小蠹研究文献综述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作者通过联机检索、查阅文献书籍、参加学术研讨会等途径,共收集国内外红脂大小蠹研究文献资料45条。对红脂大小蠹生物学、生态学、防治技术等方面研究概况进行了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6.
红脂大小蠹检疫检验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正>红脂大小蠹(Dendroctonusvalens Conte)属鞘翅目、小蠹科、大小蠹属,为国内新记录种。该虫1998年在山西省首次发现以后,陆续在河北、河南、陕西等省发生,发生面积52.6万hm2,给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和正在实施的天然林保护工程构成极大威胁。为了有效地控制该虫的危害和蔓延,笔者对其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和检疫检验技术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并提出了处理方法。1分布范围红脂大小蠹在国内外主要分布于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危地马拉、洪都拉斯等国。在我国分布于山  相似文献   

7.
红脂大小蠹的生物学特性及在我国的发生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红脂大小蠹越冬部位及虫态,胁迫条件下的寄主、生活习性进行模拟试验,对各地红脂大小蠹的年生活史进行系统研究.结果显示,在我国红脂大小蠹各主要发生地,该害虫主要在油松伐桩、衰弱树和新死亡树的根部以大龄和老熟幼虫或少量成虫越冬.在山西、河北和河南、陕西的北部部分发生区,油松伐木树皮下也是红脂大小蠹的重要越冬场所之一 ,红脂大小蠹成虫还可以转主为害.林地火灾、割松脂作业过度和偷砍乱伐等人为不良因素干扰的林地,红脂大小蠹发生程度较重.做好林地的防火、防盗伐 ,合理的抚育是控制红脂大小蠹发生非常重要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红脂大小蠹是国家检疫性林业有害生物,2012年传入承德市区后迅速蔓延至各县区,对全市油松等寄主植物构成毁灭性威胁。该文综合分析了红脂大小蠹新传入地区应进行诱捕器监测、人工除治和诱杀成虫等方法,同时采取人工除治,树干密闭熏蒸等防控技术,以期为红脂大小蠹的防治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对红脂大小蠹危害的林地进行观察研究的结果表明:该虫在奈曼旗1年1代,以老熟幼虫、蛹和成虫在树干根基部越冬;成虫每年有1个扬飞高峰期,为5月中下旬;林分受害情况是径级大的相对稀疏优势树发生严重,而林中郁闭大的优势油松很少侵入.  相似文献   

10.
红脂大小蠹的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脂大小蠹是油松毁灭性的害虫,主要危害20年生以上长势衰弱活立木的干基部和根部。通过饵木(木段)诱集观察,林地挂设诱捕器,野外固定观测树木及室内养虫,总结出该虫的生活习性,并提出针对性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1.
红脂大小蠹是国内新纪录种,为害油松的主干和主侧根,可导致健康油松在短期内大量死亡。该虫主要以成虫和老熟幼虫越冬,一般1年1代,在较寒冷地区.深层主侧根部位发育速率较慢,3年2代或2年1代,世代重叠。在纯林、生长衰弱、郁闭度小的林分中为害较重。营造混交林、加强林木管理、控制虫源、引进并保护和利用天敌是控制红脂大小蠹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对bubb lecaps和punches两种释放速率的红脂大小蠹驱避剂,分别采用间隔5,10 m和10,20 m的间隔距离,在太岳林局龙泉林场进行了野外试验,结果表明:punches驱避剂间距离20 m处理能最佳增加红脂大小蠹诱捕量;同时无论punches还是bubb lecaps驱避剂在5 m和10 m距离间对增加红脂大小蠹诱捕量都有一定效果。使用驱避剂对植物性信息素引诱其他昆虫种群无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中条山红脂大小蠹发生与环境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林场为单位按林班对中条山林区红脂大小蠹(Dendroctonusvalens)进行了详细调查,记录了红脂大小蠹危害现状、对松树生长的影响,以及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针对辽宁省区域内出现的红脂大小蠹,研究了诱捕器不同挂置高度、放置坡位和颜色等3个因素对诱捕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挂置高度方面,2m的高度处理平均诱捕量最高;放置坡位方面,山腰处放置处理平均诱捕量最高;诱捕器颜色方面,红色的诱捕器处理平均诱捕量最高。  相似文献   

15.
红脂大小蠹发生规律研究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红脂大小蠹(Dendroctonus valens)1998年7月在山西省阳城县阳陵林场首次发现,为害并可致死健康油松、华山松,是国内新纪录种。该虫在晋城地区一年发生2代,以成虫、蛹、幼虫在树干基部和主、侧根皮层的取食坑道内越冬。成虫3月中旬开始活动,4月下旬开始侵入寄主,5月上中旬为越冬代成虫扬飞、侵入和产卵盛期,8月中下旬为第一代成虫扬飞、侵入和产卵盛期,10月下旬第二代成虫开始羽化。在温度、湿度和寄主等因子的共同影响下,其发育不太整齐,有世代重叠现象。  相似文献   

16.
红脂大小蠹诱捕效果影响因子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引诱剂防治红脂大小蠹以其经济、简便、无污染的优点,成为监测和防治该虫的重要方法。但是,不同位置诱捕器对红脂大小蠹的诱捕效果不同,经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引诱剂种类及其释放速率,诱捕器距虫源距离、诱捕器所处环境位置等因素都对诱捕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应用引诱剂防治红脂大小蠹时,应将引诱剂释放速率调整到250~350 mg/d,诱捕器设置在林外10 m处温暖干爽、四周空旷且距虫源聚集地较近处,诱捕器间距100 m。  相似文献   

17.
采用在红松纯林不同位置放置诱捕器的方法,分析了影响红脂大小蠹诱捕的因素。结果表明:距林缘距离越大,诱捕效果越差;对于林内、林外和林缘来说,林缘诱捕效果最好;随着郁闭度的增大,诱捕数量减少。因此,在用诱捕器防治红脂大小蠹时,应将诱捕器放置在林缘或者郁闭度较小的地方。  相似文献   

18.
绿色威雷防治红脂大小蠹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不同囊皮厚度的绿色威雷Ⅰ号和Ⅱ号对红脂大小蠹进行室内毒力测定,选出致死率较高的浓度为25倍稀释液,用该浓度药液通过野外网虫试验,第15天接虫死亡率可达80%以上。在有效期内其林间防治效果良好,虫孔减退率分别达100%和94.2%。  相似文献   

19.
对红脂大小蠹的发生与坡度及坡向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不同坡向来说,山顶受害程度最重,被害率达到了40.89%;而对于不同坡度来说,红脂大小蠹的危害差异显著,缓坡和陡坡的被害率分别达到了17.79%和14.98%,缓坡危害程度大于陡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