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水松花粉母细胞在12月下旬至第二年元月上旬进行减数分裂,散粉时的成熟花粉为2-细胞结构。前期Ⅰ,淀粉粒主要分布在花粉母细胞内的周围。中期Ⅰ至末期Ⅱ,淀粉粒逐渐向中期Ⅰ,Ⅱ所形成的赤道区处聚集。花粉发育期中,淀粉粒聚集在核的周围,但这些淀粉粒在散粉前全部消失。胼胝质首先出现在花粉母细胞内壁和质膜之间,然后在减Ⅰ,Ⅱ赤道区处形成一环形和两个半圆形的胼胝质。营养细胞和生殖细胞周围及其之间具有明显的胼胝质荧光。  相似文献   

2.
试验材料为黄花莱(Hemerocallis citrina Bar. )栽培品种“桅子花”。观察结果表明;(1)花粉母细胞的胞质分裂为连续型;四分体为两侧对称型,在小孢子发生过程中,花粉母细胞的壁发生变化,从粗线期开始逐断沉积胼胝质,四分体散开时胼胝质溶解。(2)成熟花粉为二细胞花粉,属双核型花粉粒,营养核呈变形虫状,生殖细胞停留在分裂前期。(3)花药长度,花粉粒大小可作为判断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及花粉粒发育阶段的形态学指标。  相似文献   

3.
 1.同一花各花药减数分裂基本同步,但同一花药则常不同步.2.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常见异常现象.3.胞质分裂为同时型.4.四分孢子在四分体中排列的方式多样.5.成熟花粉粒为二胞型,营养核解体较早.6.花粉母细胞在减数分裂全部过程中,均有胼胝质壁包围,四分体各个小孢子间也具有胼胝质壁.7.绒毡层在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时期,多数绒毡层细胞的核分裂为二核,其少数一直停留在单核状态.8.单核小孢子有的皱缩空瘪,有的彼此粘连在一起.  相似文献   

4.
对油松花粉形成、发育以及萌发过程中淀粉粒的动态分布作了详细观察 ,结果表明 :小孢子母细胞进入减数分裂前开始在细胞质周围积累淀粉 ,其量达到高峰时开始减数分裂 ,中期I之后淀粉粒逐渐呈赤道聚积 ,末期II,淀粉粒分配于四个子细胞周围。四细胞花粉形成后 ,管细胞迅速积累大量淀粉 ,该淀粉转移到气囊后 ,散粉开始。花粉即将萌发对 ,体内又出现大量淀粉 ,并在花粉管伸长过程中流入管中  相似文献   

5.
系统研究了红小豆小孢子发生、雄配子体发育及发育过程中淀粉粒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红小豆药壁发育为基本型。中层早期解体,绒毡层为腺质绒毡层,成熟绒毡层细胞为单核,药室内壁带状加厚,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四分体为正四面体,释放的小孢子收缩期不明显,成熟花粉粒为2-细胞型,具三孔,表面具粗网状饰纹,淀粉粒积累与消失在不同发育时期呈有规律变化。  相似文献   

6.
在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花分化过程中,外源乙烯诱导小孢子败育起始于造孢细胞至小孢子母细胞时期.败育过程主要有以下3种方式.(1)造孢细胞的内质网大量增生,分割和吞噬细胞质;细胞核聚集,核染色质形成类似凋亡小体的小球排到细胞质中;小孢子母细胞不能进行减数分裂,细胞原位自溶解体.(2)细胞核偏移贴壁;胼胝质过度沉积,电子密度增高,分布不均匀,不能形成连续的胼胝质壁;溶酶体过度吞噬细胞内含物,细胞结构混乱,质膜破裂,内含物外泻,小孢子母细胞不进行减数分裂,细胞核解体的残物呈丝状.(3)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不正常,出现细胞核和质体穿壁,形成的四分体发育不均衡,相互粘连;小孢子内含物凝聚或空洞无物;87%花粉粒不能萌发.  相似文献   

7.
杜仲大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进程对应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杜仲雌雄花芽为材料,通过对杜仲大、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时期的观察对比发现:①杜仲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一般在3月下旬到4月上旬之间进行,花药从团聚开始向四周伸展时,小孢子母细胞开始进入减数分裂,前期持续时间较长,中期Ⅰ到末期Ⅱ分裂进行较快.杜仲花粉为2-细胞型,发育过程经历小孢子单核期(早期、中期、晚期)、二核期(前期-后期)、成熟花粉期,自减数分裂结束后至散粉历时15 d左右.②杜仲大、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时间相差很长,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开始的时间相对较晚、延续的时间较长.大约在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结束后10 d左右,大孢子母细胞才刚刚开始进入减数分裂,此时花粉发育至二核期;恰好当花粉成熟散粉时,大孢子母细胞发育到减数分裂的细线末期到粗线期.根据雌雄配子发生、发育的时序性对应关系,通过相同培养条件下小孢子发育进程的观察,可以对杜仲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进程进行即时判别.   相似文献   

8.
绿豆小孢子母细胞来自初生追孢细胞。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的胞质分裂属于同时型。四分体呈四面体排列。成熟花粉粒为2细胞型,在花药内葫发,花药开裂时散出。小孢子母细胞之间,有明显的胞间联丝。小胞子母细胞减数分裂Ⅰ前期的凝线期至减数分裂Ⅰ的中期,普遍观察到小孢子母细胞间染色质胞间转移现象。四分体时期,绒毡层细胞的内切向壁及径向壁解体,部分绒毡层细胞的原生质体向药室内突入。由单核花粉粒到2细胞花粉粒形成初期,均可见到部分绒毡层细胞的原生质体进入药室,形成周原质团,渗入花粉粒之间,但在此过程中,始终有一部分绒毡层细胞保持在原位解体消失。  相似文献   

9.
对水鬼蕉(Hymenocallis littoralis(Jacq.)Rome)雄花小孢子和雄配子体的发生发育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花药由4个花粉囊组成,花粉囊包括表皮、药室内壁、1~2中层和绒毡层,腺质型绒毡层.水鬼蕉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后其胞质分裂为连续型,四分体呈左右对称型和正四面体型.成熟花粉粒3-细胞型,呈近圆形.小孢子发生和雄配子体发育过程中有败育现象,产生空粒花粉粒.导致空粒花粉的主要原因是绒毡层细胞延迟解体退化,不能及时提供小孢子正常发育的营养.小孢子母细胞的胼胝质壁极易破裂.  相似文献   

10.
女贞的小孢子发生和雄配子体形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光学显微镜对女贞的小孢子发生和雄配子体形成进行了研究,观察到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有不同步现象,并在木犀科中首次发现含3个生殖细胞的异常花粉粒.雄蕊花药四室,纵裂,表皮下多孢原细胞;药壁发育属被子植物型;腺质绒毡层;细胞具二核;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同步或否,胞质分裂同时型;四面体型四分体;成熟花粉粒三细胞型,具粗网状纹饰.  相似文献   

11.
12.
13.
荒漠化与沙漠化概念的争议及学术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荒漠化、沙漠化及风沙化等概念提出的背景出发,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对这些概念的研究进展情况及争议,提出了荒漠化、沙漠化、风沙化与荒漠、沙漠、沙地等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区别,并依此说明这些概念在我国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4.
香蕉叶片每月生长数与月均温呈极显著正相关,花期长短与初花期的旬均温呈极显著负相关,果穗重、果指重与花芽分化初期的旬均温呈极显著负相关,而与旬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果穗重、果指重及可食率与≥15℃的积温呈极显著正相关。果穗重还与初花期的旬均温呈极显著正相关。在水湿条件较好的果园,香蕉生长发育与降雨量的关系不显著。建立了上述各相关的数学模型,可用于预测香蕉生长发育状况和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5.
16.
L—刀豆氨酸及其与昆虫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L—刀豆氨酸是一种非蛋白性氨酸,自发现以来有六十余年,一系列有关它在植物界的分布,作用以及与昆虫的关系的研究一直在进行,目前有将其应用在害虫防治上的试图;本文对这方面的研究和进展做了一综合介绍。  相似文献   

17.
土壤中重金属及F含量的表/底土比可大致反映这些污染元素在土壤中的迁移和累积情况。试验表明,3种菜园土对Cu,Zn,Cd,Pb,Cr,F的富集顺序为灰菜园土>菜园红土>潮菜园土,在各污染元素中,3种菜园土对Pb,Zn的富集作用最强;Cu,Cd次之;Cr,F最弱。蔬菜与土壤Cu,Zn,Cd,Pb含量的比值(菜/土比),也可大致反映出各种蔬菜对它们的吸收富集情况。试验表明,大多数蔬菜对Cd的吸富集作用最强;其次是Zn;对Cu,Pb的吸收富集较弱。在各种蔬菜中,叶菜类对上述重金属的吸收富集作用大于果菜和根菜类,在叶菜中又以莴笋、苋菜、小白菜最强,包菜最弱。  相似文献   

18.
19.
表面活性剂与肌酸激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互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溴化十二烷基三甲铵(DTMB)辛基苯基聚氧乙烯基醚(TX-100)与肌酸激酶(C.K.)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相互作用研究表明,SDS和DTMB对C.K.和SOD的活力的影响明显大于TX-100,在浓度较低时,对酶有一定的激活作用,尤其是SDS在0.01~0.1mmol/L时,可提高SOD的活力70%以上,SDS与带相反电荷的蛋白质结合后,可引起蛋白质沉淀,利用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