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建立鼻咽癌来源潜伏膜蛋白1(N-LMP1)转基因小鼠模型,从整体的角度研究N-LMP1的功能,进一步阐明EB病毒在鼻咽癌变过程中的作用,应用DNA重组技术将角质细胞特异性启动子EDL2与N-LMP1连接,构建转基因EDL2-N-LMP1;并用显微注射技术,将转基因EDL2-N-LMP1注射入小鼠受精卵前核,再将注射后的受精卵植入假孕母鼠,获得转基因鼠,然后观察目的的基因在鼻咽部的表达和病理变化。本实验共获得53只转基因鼠,PCR法证明其中6只小鼠有N-LMP1基因扩增带,Suothern杂交显示PCR阳性小鼠有特异的杂交信号,整合率为11.3%,1只4月龄的转基因鼠出现了鼻咽部不典型增生,说明N-LMP1单独就能诱发小鼠鼻咽部发生癌前病变,为EB病毒可能是鼻咽癌的主要病因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2.
血吸虫病是由血吸虫尾蚴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对宿主造成严重病理性损害,是WHO确定的六大重点热带病之一。血吸虫体被直接与宿主的免疫系统相接触,是宿主与虫体信息交流的重要界面,位于虫体体被跨膜蛋白的功能研究尤显重要。本文对日本血吸虫膜蛋白(TEME66P)的cDNA进行表达和抗血清的制备。首先,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TMEM66P跨膜结构,并构建系统进化树,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质粒并表达纯化重组蛋白,制备抗血清,通过Western blot对抗血清的特异性进行检测。研究表明TMEM66P存在跨膜区,其氨基酸序列与曼氏血吸虫同源性为67.79%,抗血清能够识别出全虫蛋白中TMEM66P,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索TMEM66P在日本血吸虫中的功能奠定了初步基础。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利用显微注射技术,制备鼻咽癌来源LMP1基因(N-LMP1)的转基因小鼠。共获得15只首建鼠,经小鼠尾部组织DNA分析,PCR法证明其中两只小鼠有N-LMP1基因扩增带,Southern杂交显示PCR阳性小鼠有特异的杂交信号,整合率为13.3%,N-LMP1转基因小鼠的建立为研究N-LMP1转基因小鼠的建立为研究N-LMP1在鼻咽癌变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FoxO1对瘦素信号传导的调节机制,本研究构建了重组质粒pEF1α-myc-FoxO1ΔDBD,并将其转染于293Rb细胞,应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突变体FoxO1ΔDBD的表达;然后采用DNA原核显微注射的方法制备含有突变体FoxO1ΔDBD的转基因小鼠模型,以鼠尾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鉴定基因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共沉淀方法检测FoxO1ΔDBD在转录水平和翻译水平的表达,并对FoxO1ΔDBD转基因鼠进行表型分析。结果显示,试验成功构建了重组质粒pEF1α-myc-FoxO1ΔDBD,并在293Rb细胞中检测到了突变体FoxO1ΔDBD的表达,继而获得了10只首建鼠,建立了10个繁育系。试验建立了高G-C含量PCR扩增产物的基因型鉴定方法,并成功地应用于转基因小鼠中。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共沉淀结果显示,在转录水平和翻译水平上成功地检测出FoxO1ΔDBD的表达,表型分析结果显示,转基因小鼠体重显著低于野生型小鼠(P < 0.05),提示瘦素的作用增强。综上所述,本试验成功构建了FoxO1ΔDBD转基因小鼠,为探究FoxO1对瘦素信号传导的调节机制提供研究模型。  相似文献   

5.
将狂犬病病毒糖蛋白cDNA BglⅡ(1.67kb)片段正向插入pMT010/A^+BamHⅠ切点,构建重组质粒pMT010/A^+-Rgp,用EcoRⅠ+SalⅠ对pMT010/A^+-Rgp进行双酶切后,回收含有狂犬病病毒糖蛋白cDNA和绵羊MT启动子的2.76kb片段,通过显微注射技术将该片段注入小鼠单细胞受精卵雄前核内,在进行胚胎移植后,获得44只小鼠,经PCR、Southern杂交及原位  相似文献   

6.
把小鼠的金属巯基组氨酸三甲内盐基因(MT-I)的启动子与牛生长激素(bGH)基因组DNA重组,再以紧邻和相差2.3kb的距离两种式与猴空泡病毒(SV40)的增强子融合;还有一种的把免疫球蛋白的启动子和增强子与不含内含子的牛生长激素基因融合。把上述3种的重组子显微注射到ICR、昆明白(KB)和C57BL3种品种系供体鼠受精卵中,接着移植到昆明白假孕受体的输卵管,其培育出116只F0代鼠和3种品系供体  相似文献   

7.
跨膜蛋白是一类位于细胞膜上的重要蛋白质,对于维持细胞稳态和调节细胞的生长发育具有关键作用,因此一直受到广泛研究。本文将介绍一种重要的跨膜蛋白——体积调节阴离子通道(Volume Regulated Anion Channel, VRAC),并全面综述其分子结构特征和多个生理功能,旨在为后续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利用分子克隆的方法,将小鼠Nudt9基因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并进行PCR鉴定、酶切鉴定及测序鉴定;再运用DNAMAN和DNATAR对基因进行同源性分析及抗原肽分析,同时在线分析小鼠Nudt9蛋白的信号肽、跨膜区域、结构域、N-糖基化位点以及磷酸化位点。本研究成功获得重组pET28a-Nudt9质粒,并从基因及氨基酸组成上分析该蛋白的特性,从而挖掘出一些基因及蛋白生物信息。  相似文献   

9.
以猪瘟病毒石门株RNA序列为模板,应用RT—PCR方法,克隆得到猪瘟病毒囊膜蛋白E0-E2 cDNA全序列,并将其与真核表达质粒pcDNA4.0定向连接,构建了重组质粒pcDNA4.0-E。经提纯后,给试验组小鼠后肢胫前肌注射pcDNA4.0-E,每只100μg,15d后再注射1次,同时设空白对照组。于二免后第10、20、30d分别扑杀小鼠,进行免疫小鼠脾和外周血淋巴细胞的转化增殖试验,并用间接ELISA法检测血清抗体水平。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所构建的重组质粒能够极显著增强小鼠脾细胞和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增殖(P〈0.01),血清抗体水平从二免后的第10d开始逐渐升高,且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说明该重组质粒能够诱导小鼠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出现的一些转基因新方法,诸如精子载体法、核移植法及逆转录病毒法等,并介绍了转基因小鼠技术在肿瘤研究中的一些应用。  相似文献   

11.
以含有 1.6 kb的小鼠乳清酸蛋白 (WAP)上游调序列的 p CAT- WAP和含有人 c- myc c DNA的 p WM为原始质粒 ,构建了 WAP启动子调控下的 c- myc乳腺定位表达载体 p WCS。载体用 Bgl Bam H 酶切 ,回收 3.5 kb的基因片段 WAP- c- myc- SV40 Poly A,通过显微注射方法导入 C5 7BL/ 6 J× DBA/ 2 JF1 代小鼠受精卵的雄原核内。共注射10 0 0枚卵 ,将存活的约 6 0 0枚卵分别移植至 2 9只假孕母鼠输卵管内 ,获得仔鼠 45只。PCR检测 ,阳性鼠 9只 ,South-ern blot检测 ,阳性鼠 3只 ,其中 1只母鼠 ,2只公鼠 ,在饲养过程中 ,1只母鼠意外死亡。对 2只转基因公鼠的 F1代PCR检测表明 ,仅 1只公鼠具有遗传性 ,在所生的 2 7只 F1代小鼠中有 13只为 PCR阳性。  相似文献   

12.
人乳铁蛋白转基因小鼠杂交选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孟德尔遗传原理,对表达人乳铁蛋白转基因小鼠进行近交和远交,获得了纯合子小鼠(P品系1♀、Q品系1♀1♂)和双重杂合子小鼠(PQ杂合3♀3♂).催乳获得小鼠乳汁,ELISA检测乳汁中人乳铁蛋白的含量.通过比较发现,纯合子小鼠和单纯杂合子小鼠在表达量上没有明显差异,而双重杂合子小鼠的表达量则较前两者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3.
tPA乳腺组织特异性表达载体构建及转基因小鼠建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pKB、pcDNA3和pCPA为原始质粒,构建BLG启动子调控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乳腺组织特异性表达载体pBTA。以SalⅠ酶切质粒pBTA,回收5.45kb基因片段BLG-tPA-bGHpolyA,通过显微注射,导入昆明小鼠受精卵的雄原核内。共注1365枚,将存活的1053枚移植的50只同期发情假孕母鼠的输卵管内,怀孕24只,共产仔79只,上述仔鼠通过PCR检测,结果19只阳性。Southern blotting检测上述19份PCR阳性小鼠基因组,其中4只为整合阳性,说明已获得了乳球蛋白启动子调控下的tPA转基因小鼠,为tPA在小鼠体内表达研究提供了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4.
试验旨在研究TMEM219基因3种剪切体在不同重量鹿茸尖端的表达规律及TMEM219基因表达对鹿茸重量的影响,以期探究TMEM219基因对鹿茸生长发育的调控机理。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TMEM219基因及其3种剪切体在同一重量组鹿茸的不同组织及不同重量组鹿茸的同一组织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同时测定并比较不同产茸量梅花鹿的血清中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的浓度。结果表明,TMEM219基因的3种剪接体在梅花鹿鹿茸的间充质及前成软骨组织(RP)、过渡组织(TZ)及软骨组织(C)中均有表达,TMEM219-918基因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TMEM219-1005与TMEM219-1960基因(P<0.01),TMEM219-1005与TMEM219-1960基因相对表达量无显著差异(P>0.05);高重量组TMEM219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低重量组(P<0.05);同时,高重量组个体血清中IGF-1浓度显著高于低重量组个体(P<0.05),而IGFBP-3浓度显著低于低重量组个体(P<0.05)。结果提示,TMEM219基因高表达可能会促进鹿茸的生长,增加鹿茸重量;推测其可能的机理是TMEM219竞争性结合IGFBP-3,减少与其结合的IGF-1,加强IGF-1与IGF-1R的亲和力,进而提高IGF-1对鹿茸生长的促进作用。TMEM219基因可能成为影响鹿茸生长发育的候选基因,为提高鹿茸生长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将带有外源基因的载体酶切纯化后与去精清的猪新鲜精液按比例混合,17℃静置处理使外源DNA进入精子头部,通过人工授精使受体母猪怀孕后产下20头仔猪,经PCR特异性片段扩增,特异片段序列测定和比对,共4头PCR结果为阳性。初步证明人her2基因已在猪染色体上整合,其整合率约为20%。本研究利用精子载体法成功获得了转基因阳性猪,为大动物的转基因研究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旨在克隆徐淮山羊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基因的cDNA,探讨其生物信息学功能。通过EGFP融合蛋白对该基因亚细胞水平的表达定位,探究该基因在异种生物体内表达情况,探索制备异种转基因动物的可能性。采用反转录PCR(RT-PCR)方法克隆徐淮山羊H-FABP基因cDNA,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构建其融合表达载体pEGFP-H-FABP。脂质体(LTX)介导基因转染山羊成纤维细胞(GEF),48h后进行荧光检测,RT-PCR检测mRNA在细胞内的表达。利用睾丸注射将目的基因转入小鼠体内,在DNA和蛋白水平上检测目的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徐淮山羊H-FABP基因完整编码区(CDS)大小为402bp,编码133个氨基酸,GenBank登录号为AY466498.1。徐淮山羊H-FABP序列与人、鸡、褐家鼠、奶牛、野猪、驴及斑马鱼相应编码区同源性为89%、76%、85%、84%、93%、91%、70%,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0%、79%、88%、97%、95%、94%、72%。成功构建融合表达载体pEGFP-H-FABP,目的基因在mRNA水平上成功表达。目的蛋白定位于细胞质中,与在线预测结果相同(无信号肽,定位于细胞质中)。通过尾静脉注射和睾丸注射,该基因可以在小鼠体内实现暂态表达和持续性表达。本研究成功克隆了徐淮山羊H-FABP基因cDNA,而且H-FABP基因在进化过程中是保守的。该蛋白无信号肽,在单细胞水平上可表达于细胞质中,在小鼠体内也可以成功表达。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研究转基因猪中抗生素标记基因neo漂移的可能性。利用Southern blotting鉴定F1代仔猪的显隐性,结果发现6头仔猪中有3头为转基因仔猪,3头为阴性仔猪。通过PCR技术对试验仔猪血液和消化道组织中neo基因进行检测,结果发现neo基因没有在血液水平和消化道组织中发生漂移。通过PCR技术对试验仔猪肠道细菌中neo基因进行检测,在肠道细菌基因组中没有检测到neo基因的存在。检测结果表明,仔猪血液、肠道细菌和消化道组织等都没有发生neo基因的漂移。  相似文献   

18.
This study was designed to study the possibility of gene drift of the antibiotic marker gene neo in transgenic pigs.First,dominance and recessiveness of neo gene in 6 piglets of F1 were identified using Southern blotting.It was found that 3 piglets were positive transgenic piglets and the other 3 piglets were non-transgenic piglets.The neo gene in blood and digestive tract tissue of experimental piglets were detected using PCR.The result showed that no gene drift was showed in blood and digestive tract tissues of experimental piglets.Then PCR technology was used to detect neo gene in intestinal bacteria of experimental piglets.The result showed that neo gene did not exist in the genome of intestinal bacteria.This study suggested that no gene drift was found in blood,intestinal bacteria and digestive tract tissues of pigle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