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6 毫秒
1.
耿月华  汪敏  张猛  王进福  李朋华  高巍 《安徽农业科学》2014,(28):9778-9779,9890
[目的]了解郑州郊区生存在枯枝上的暗色丝孢菌种类。[方法]采用形态描述、绘图和显微摄影相结合的方式对采集自郑州郊区的40余份枯枝标本进行了暗色丝孢菌调查。[结果]从标本样品中分离鉴定出3种暗色丝孢菌,分别是膨梗头束霉、禾色串孢、黄槐棒孢。[结论]为了解中原地区枯枝上的暗色丝孢菌资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响应面法对高山被孢霉的菌丝生长条件进行优化.[方法]通过碳氮源利用试验,优选出合适的碳源为麦芽糖,氮源为酵母膏.在此基础上,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培养基中麦芽糖、温度和pH值3个因素的取值范围,根据Box-Benhe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原理,采用三因子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方法,综合考察各因子对高山被孢霉菌丝生长的影响,建立高山被孢霉菌丝生长的二次回归模型.[结果]最佳菌丝生长条件为麦芽糖含量2.46;、温度31℃、pH值7.0.在此条件下高山被孢霉的菌丝生长速率达到0.480 cm/d,比优化前提高了24.7;.[结论]生长条件的优化可以显著提高高山被孢霉的菌丝增长速率,为更好地利用高山被孢霉菌丝的生长促进有机质废弃物降解过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几种生物杀菌剂对脉孢霉及常见菇体的影响,为生物农药应用于食用菌病害防治提供参考.[方法]测定了4种生物杀菌剂对脉孢霉及3种常见食用真菌的菌丝生长抑制效果.[结果]井冈霉素、宁南霉素和乙蒜素对脉孢霉及3种食用菌菌丝的抑制率均高于60%,40 mg/kg中生菌素对脉孢霉的菌丝生长抑制率为100%,而对食用菌菌丝的抑制率低于10%.[结论]中生菌素是食用菌生产中防治脉孢霉的优良候选药剂.  相似文献   

4.
《天津农业科学》2014,(10):95-97
为研究小麦田土壤真菌物种多样性,采用稀释平板法分离20份小麦田土样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分离获得3种暗色丝孢菌菌株,分别是麦根腐平脐蠕孢、小孢头束霉和刺黑乌霉。因此,他们和小麦病害有一定的关系,所研究玻片标本与活菌种均保存于河南农业大学菌物学标本室。  相似文献   

5.
对采自贵州省赤水河流域4个景点的若干份枯枝标本上的暗色丝孢菌进行形态学研究,其中兰花外孢霉[Exosporium ampullaceum(Petch)M.B.Ellis]、云南具节束梗孢(Gangliostilbe yunnanensis L.G.MaX.G.Zhang)、长椭圆单格孢(Monodictys oblongispora G.Z.ZhaoT.Y.Zhang)、镰孢层出孢[Repetophragma inflatum(Berk.Ravenel)W.P.Wu]、山茶棕榈枝孢(Spadicoides camelliae L.G.MaX.G.Zhang)和稀有玉米孢[Tretospeira ugandensis(Hansf.)Piroz.]6个种通过查阅文献资料鉴定为贵州省新记录种。该标本保存在遵义师范学院真菌学标本室。  相似文献   

6.
狗牙根草坪草真菌病害的病原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 0 0 1~2 0 0 3年,对广东省境内狗牙根草Cynodondactylon (L .)Pers.的真菌病害进行了调查,共鉴定出9种病原真菌,分别是灰葡萄孢BotrytiscinereaPers.exFr.、禾生炭疽Colletotrichumgraminicola (Ces.)Wilson、棒弯孢霉CurvulariaclavataJain、新月弯孢霉C .lunataNelson&Haasis、疣弯孢霉C .verruculosus (Tsuda&Ueyama)Sivan .、球黑孢Nigrosporasphaerica (Sacc.)Mason、侧生团黑孢PericonialateralisEllis&Ererh、狗牙根柄锈菌PucciniacynodontisLacroixexDesm .和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solaniK櫣hn.,生产上以3种弯孢霉引发的病害普遍且较重  相似文献   

7.
[目的]筛选用于防治食用菌污染菌链孢霉(Neurosporacrasa sp.)和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的拮抗菌株,为食用菌病害的生物防治提供优良生防资源.[方法]以分离自江苏连云港海域的92株海洋细菌菌株为研究对象,采用平板对峙法和打孔法测定供试菌株及其发酵液对链孢霉和绿色木霉的抑菌作用,测定抑菌作用较强菌株与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菌丝生长的相容性,筛选抑菌作用强且与杏鲍菇菌丝相容性好的优良拮抗菌株;通过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DNA、gyrB序列分析对优良拮抗菌株进行种类鉴定.[结果]从92株供试海洋细菌菌株中筛选出一株高效拮抗污染菌的BMY-2菌株,其对链孢霉的抑菌圈直径达25.33 mm,对绿色木霉的抑菌带宽度达30.00 mm,且与杏鲍菇的相容性好;分类鉴定结果表明,BMY-2菌株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结论]解淀粉芽孢杆菌BMY-2菌株对食用菌污染菌链孢霉和绿色木霉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且与杏鲍菇生物相容性好,在食用菌生物防治上具有良好的潜在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和棘孢木霉(T.asperellum)对8种植物病原菌的抑制效果及其促植物生长机制,为木霉防治植物病害和促进植物生长等的田间应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平板对峙法和固体稀释法,检测2株木霉及其活性代谢产物对8种植物病原菌(棉花枯萎病菌、茄子菌核病菌、番茄链格孢病菌、茄腐镰刀病菌、尖孢镰刀病菌、枸杞炭疽病菌、番茄灰霉病菌和番茄匍柄霉病菌)的抑制率;采用平板透明圈法、Salkowski比色法及钼锑抗比色法测定2株木霉的生防因子、生长素及溶磷效果;通过辣椒盆栽试验,测定2株木霉发酵液不同稀释倍数处理对辣椒叶片叶绿素含量及3种抗性酶[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影响.[结果]平板对峙试验结果显示,2株木霉对8种植物病原菌的抑菌率均在60.00%以上;绿色木霉发酵11 d时其无菌滤液对茄子菌核病菌的抑制率达96.78%,但对其他病原菌的抑制率不高;棘孢木霉发酵11 d时无菌滤液对茄子菌核病菌、枸杞炭疽病菌和番茄链格孢病菌的抑制效果较好,抑菌率分别为99.08%、85.33%和68.65%,发酵9 d时无菌滤液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制率为72.08%;2株木霉均可产生蛋白酶、几丁质酶、纤维素酶和铁载体4种生防因子;绿色木霉发酵9 d时分泌吲哚乙酸(IAA)量为3.389 mg/L,在PKO无机磷液体培养基培养7 d后溶磷量为67.236μg/mL;棘孢木霉发酵11 d时分泌IAA量达11.638 mg/L,在PKO无机磷液体培养基培养7 d后溶磷量达151.905μg/mL;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喷施不同稀释倍数的棘孢木霉发酵液较绿色木霉发酵液更能提高辣椒叶片叶绿素含量及3种抗性酶活性.[结论]供试2株木霉对8种植物病原菌均具有抑制能力并存在多种生防因子和促植物生长能力,其中棘孢木霉较绿色木霉具有更好的抑菌和促进植物生长及提高植物叶片叶绿素含量和抗性酶活性的能力,具有较好的田间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玉米弯孢霉叶斑病病原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弯孢霉叶斑病是近年我国玉米生产中发生的一种叶部病害,在黑龙江省已演变为主要病害。通过采集黑龙江省哈尔滨、绥化、大庆、齐齐哈尔和牡丹江等玉米产区病叶标样,经病原菌分离培养、致病性测定、形态鉴定和rDNA-ITS序列分析,明确黑龙江省玉米弯孢霉叶斑病可由新月弯孢Curvularia lunata、棒状弯孢Curvularia clavata、不等弯孢Curvularia inaequalis、苍白弯孢Curvularia pallescens 4种弯孢霉引起,且对玉米叶片均具有致病性,其中新月弯孢为优势种,致病力最强。  相似文献   

10.
为给生产实践中鉴定枯腐林木生暗色丝孢真菌提供参考,从形态学、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3个方面对近年来用于枯腐林木生暗色丝孢真菌的分类鉴定方法进行评述,并对真菌分类鉴定方法作了简要的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河南省部分中小型猪场公猪精液中猪瘟野毒的感染状况。[方法]应用RT-PCR方法对河南省10个中小型猪场的58份种公猪精液进行了猪瘟野毒感染情况的调查。[结果]7个猪场的猪瘟野毒检测结果呈阳性,占总检测场数的70%;10份精液的猪瘟野毒检测结果呈阳性,样品阳性率为17.24%。[结论]河南省大部分中小型猪场存在种公猪猪瘟野毒感染的现象,且感染状况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河南师范大学校园内表层土壤的铅含量及其污染现状。[方法]以河南师范大学新老校园为研究对象,按功能区分别取0~5 cm表层土样若干,组成混合样品,测定其中Pb的含量并用地积累指数法进行评价。[结果]河南师范大学校园表层土壤Pb的平均值为55.18 mg/kg,是河南省土壤背景值的2.47倍;地积累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校园内有代表性土壤中的Pb污染程度均为轻度污染至中度污染。[结论]河南师范大学校园内土壤中Pb含量与建校时征用土地中的Pb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发农田玉米土壤墒情远程监测云平台,获取实时动态农田玉米土壤墒情信息,为玉米科学灌溉提供数据支持,以保证夏玉米高产稳产.[方法]采用GPRS网关接入互联网,433 Mhz无线电组成本地局域网的方式,在河南省永城市等市(县)的玉米田地安置土壤墒情监测点,对土壤墒情信息进行自动采集和分析.[结果]土壤墒情远程监测云平台能够实现玉米大田土壤墒情的实时动态监测、在线地图定位、历史数据查询和统计分析及短信预警等功能.自2015年以来,在河南省永城市、汝州市、西华县和原阳县等市(县)进行应用,测试结果表明,该云平台可准确地对农田玉米土壤墒情的变化规律进行长期实时定位监测;通过土壤墒情监测数据分析可知,其监测数据可以真实反映农田玉米土壤墒情实际状况.[结论]设计的土壤墒情远程监测云平台能够满足农田玉米土壤墒情科学监测需求,为玉米实现精准灌溉提供了在线数据采集与分析平台.  相似文献   

14.
黄璐  刘京宝  夏来坤 《安徽农业科学》2012,(7):4245-4246,4265
[目的]探讨河南省改造中低产田的对策,挖掘现有耕地的生产潜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方法]通过对河南省中低产田的现状调查,分析改造中低产田的增产潜力,并提出改造的技术对策。[结果]针对河南省中低产田的限制因素,采取兴修水利、合理施肥,改、用、养相结合,综合治理等措施,提高中低产田改造的成效。[结论]合理地开发利用中低产田,将会对我国粮食安全、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小麦干热风气候特征及其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河南省小麦干热风的气候特征,并对干热风对小麦产量的影响进行研究。[方法]利用河南省安阳市、郑州市和信阳市1951~2009年的相关资料分析干热风的变化特征,利用安阳市2003~2009年的冬小麦产量资料和气象资料分析干热风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安阳市和郑州市为干热风发生的重灾区,信阳市受到干热风的影响较小;干热风主要发生在每年的4~10月,尤其集中发生在5月中旬到6月下旬。小麦干热风日数与气象产量呈显著负相关,干热风日的平均温度、风速及最高温度与小麦的气象千粒重呈显著负相关。[结论]该研究为河南省小麦干热风的防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不同产区山茱萸多糖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不同采集地点山茱萸多糖含量的差异,为山茱萸基于多糖的良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山茱萸道地产区浙江和河南的实生单株完熟果实,利用硫酸-苯酚法测定山茱萸单株果实中多糖的含量,比较同一采集地点不同单株及不同采集地山茱萸多糖含量。[结果]河南山茱萸多糖含量为4.70%~17.25%,平均含量为9.80%,变异系数(CV)为30.70%;浙江山茱萸多糖含量为3.78%~17.60%,平均值为8.45%,CV为32.90%。不同采集地点山茱萸多糖含量差异显著。[结论]河南山茱萸多糖平均含量高于浙江产区,但浙江产山茱萸群体变异较河南产区更大,更具选优潜力。  相似文献   

17.
谢俊花 《安徽农业科学》2012,(18):9617-9620
[目的]研究灌水量对河南省夏玉米(Zea mays L.)光合特性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探讨不同夏玉米品种对干旱的响应,为河南省夏玉米种植时灌水量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2因素裂区设计,以灌水量为主处理、品种为副处理。供试夏玉米品种分别为浚单20、中科11、先玉335、郑单958和浚单22。[结果]干旱胁迫下,夏玉米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干物质量、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均下降,且随胁迫的加剧,下降幅度加大。[结论]河南省主推夏玉米品种抗旱性表现为中科11先玉335浚单20≈郑单958浚单22。  相似文献   

18.
安康市农作物硒含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婷  郑甲成  柯斧  张百忍  刘继瑞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4):1947-1948,1958
[目的]系统分析陕西省安康市主要农作物的硒含量。[方法]从安康市汉滨区恒口镇和汉阴县蒲溪镇等10个地区采集土壤样品10个,玉米、水稻、油菜、马铃薯、甘薯、大白菜和白萝卜7种农作物样品74个,采用PF6-2双通道非色散原子荧光法测定样品中的硒含量。[结果]安康市10个地区主要农作物具有很高的硒含量,其中大白菜平均硒含量最高,是我国平均含量的48.7~2 651.0倍;白萝卜平均硒含量是我国平均含量的19.0~715.0倍;甘薯平均硒含量虽然最低,但也是我国平均含量的5.9~151.0倍。10个地区中,以紫阳县双安镇各种作物的硒含量最高。[结论]安康市10个地区主要农作物的硒含量均普遍高于我国平均水平,具有很大的开发利用价值,对安康市硒产业的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王艳红  郑国璋 《安徽农业科学》2011,(9):5319-5321,5353
[目的]研究临汾盆地褐土剖面磁化率与粒度垂直变化特征及相关性。[方法]在临汾市尧都区农田取120 cm深的土壤剖面,每5 cm连续采样,对所取的24个土样进行磁化率和粒度的分析。[结果]磁化率随土壤深度增加而递减,〉50μm粒级含量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递减,10~50、1~10、〈1μm粒级含量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递增。地表以下0~30 cm为砂土,30~120 cm为粉土。磁化率与1~10、〈1μm粒级含量均呈极显著负相关,与〉50μm粒级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10~50μm粒级含量不相关。频率依赖系数XFD1.0与〉50μm粒级含量呈负相关,与10~50、1~10、〈1μm的粒级含量呈正相关;XFD0.1与10~50μm粒级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50μm粒级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结论]磁性颗粒主要赋存于粗颗粒物质中;磁化率及粒度对沉积环境和古气候的变化有一定的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掌握河南省猪等孢球虫的分子变异规律。[方法]从河南省豫东、豫南、豫西、豫北及豫中地区的部分规模化猪场采集粪便样品,进行猪球虫卵囊的分离与纯化;从分离到的8株猪球虫分离株中提取核酸并进行测序,并与猪等孢球虫扩增株基因序列及其他相关原虫基因序列进行比对。[结果]河南省不同地区的8个猪球虫株均为猪等孢球虫,并且没有明显遗传差异。I.suis与其他7种原虫差异较大,不属于同一个生物型,同一种动物所感染的不同种类原虫之间的同源性较低。[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为有效预防和控制仔猪球虫病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