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运输型或多功能拖拉机产品从 90年代中期以来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介绍了拖拉机变型产品的发展过程和作用 ,叙述了目前该产品的技术条件、行业标准的形成过程、作用和意义 ,分析了该类产品现有行业标准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拖拉机变型产品技术条件行业标准的修订建议 ,重点探讨了四轮拖拉机变型产品技术条件中的一些关键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2.
简要介绍了国内大功率拖拉机产品技术发展平台的特点和趋势,为我国拖拉机企业发展大功率拖拉机产品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农业拖拉机技术发展过程和目前世界上农业拖拉机整机和零部件技术发展状况,对各个功率段产品的零部件技术特点和技术配置进行了归纳总结。最后对中国拖拉机产品技术的差距和发展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需要突破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4.
农业拖拉机技术发展观察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阐述了农业拖拉机技术发展过程和目前世界上农业拖拉机整机和零部件技术发展状况,对各个功率段产品的零部件技术特点和技术配置进行了归纳总结.最后对中国拖拉机产品技术的差距和发展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需要突破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5.
电动拖拉机作为农业节能减排的重要工具,也是未来农机装备产品的发展和转型方向之一,国内外进行了大量技术研究与产品尝试。从电动拖拉机技术角度入手,对电动拖拉机发展的各个阶段及其典型产品进行了梳理,总结了各发展阶段的技术特点与影响电动拖拉机技术发展的主要因素。基于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对电动拖拉机研究的方案与设计技术、控制技术、仿真与试验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各方向现有研究成果的特点。结合发展经历与研究现状,对未来电动拖拉机产品与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徐书雷 《农业机械》2012,(31):78-81
国内拖拉机的技术发展历程1技术引进和技术路线形成阶段从建国初期到20世纪80年代是我国拖拉机产品的技术引进和技术路线形成阶段,先后经历了两个特点鲜明的阶段,一是五六十年代,拖拉机产品有第一拖拉机制造厂的东方红-54型履带拖拉机、长春拖拉机厂的东方-28型拖拉机、天津拖拉机厂的铁牛-55型轮式拖拉机和上海拖拉机厂的丰收-37  相似文献   

7.
履带拖拉机的技术发展和市场需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我国履带拖拉机产品的市场需求变化及产品的演变过程 ,对国际履带拖拉机的技术发展水平进行了分析。随着大功率轮式拖拉机不断冲击履带拖拉机市场 ,世界许多拖拉机制造商都在开发橡胶履带拖拉机。对几种大功率拖拉机产品的性能进行了对比 ,指出了今后我国履带拖拉机的主要市场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2013年国内拖拉机行业主要产品质量发展的情况,通过对拖拉机产品整个行业产品质量发展状况的统计与分析,论述了国内拖拉机产品创新、生产工艺技术、产品检测技术、产品质量状况,给出了建议解决方案;同时,探讨了当前影响拖拉机产品质量提升的关键性、基础性或瓶颈性的共性质量技术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中等功率轮式拖拉机“十二五”技术发展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国内中等功率轮式拖拉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而在国际中等功率轮式拖拉机市场上,我国产品的整体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相比还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因此,促进我国中等功率轮式拖拉机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就显得尤为重要。分析了当前国内外中等功率轮式拖拉机技术发展现状,对我国中等功率轮式拖拉机产品"十二五"技术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通过与白俄罗斯明斯克拖拉机厂专家的技术洽谈和与白俄罗斯系列拖拉机的技术配套,对白俄罗斯大功率轮式拖拉机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认为白俄罗斯拖拉机上的一些结构特点,可以在我国拖拉机产品技术的发展中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有效管理肇州县地下水开采。【方法】以双发乡为例,将地下水位划分为上蓝线水位、下蓝线水位、上红线水位和下红线水位,采用地下水位动态模拟分析法、含水层厚度比例等方法确定了双发乡各关键水位。【结果】双发乡下红线水位值为11.09 m,上红线水位值2 m;上蓝线水位为2.8 m,下蓝线水位值为10.66 m。【结论】针对不同的水埋深,基于水位和开采量的地下水"双控"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2.
特征水位是防汛预警决策的重要依据.近年来,淮河三河尖水位站经常出现大范围、长历时的水位超警,现有的特征水位已逐渐不能适应当前防汛工作需要.采用上下游水面线分析、水力学法、水位过程线对比分析和最高水位年频次分析等方法分别得出相应的特征水位,综合考虑堤防超高、特征水位确定原则以及抗洪抢险联动性等因素,提出更为合理可行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对山东省各个市域层面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及其空间格局进行研究,对进一步提升山东省区域农业整体水平及推进国家农业现代化发展有一定的意义。[方法] 本文通过建立山东省区域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使用多指标综合分析法进行相关分析,计算出山东省2013年和2019年区域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值,并对其进行空间探索性研究。[结果] (1)山东省区域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但是区域评价值呈现梯度差异。(2)2019年相对2013年,山东省各区域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均有所提升,但各个城市之间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数值存在差异。(3)山东省区域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各不相同,从城市地理位置分布来看,西部和南部地区发展水平高,东部和北部地区发展水平低,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自西向东逐渐递减。[建议] 针对山东省区域农业现代化发展制约因素提出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及提高农业技术投入水平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不同水分利用效率评价指标在区域评价方面的差异、相关关系和适用性,利用DSSAT-CERESWheat模型模拟得到不同定义下的农田总供水分利用效率(WUEg)、广义水分利用效率(WUEu)、作物水分生产率(WP)和灌溉水利用效率(WUEi)及真实灌溉水利用效率(WUEti)5个常用评价指标,分析得出:1 WUEu与WUEg站点间、年际间及区域水平评价结果均一致,推荐使用WUEg;2WUEi不能表征真实的灌溉水利用效率,但黄淮海区域水平WUEi表征结果实则接近总水分利用效率;3WUEti站点和区域水平均难以计算不方便使用;4站点水平各指标相关关系不同,但区域水平各指标间均呈良好的正相关性。站点和区域水平不同指标评价结果均有差异;站点水平WP评价结果最稳定,区域水平WUEg评价结果最稳定。  相似文献   

15.
少耕秸秆覆盖对小麦间作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试验,探讨了小麦少耕留茬条件下,3个供水处理对小麦间作玉米的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留茬处理对小麦/玉米间作产量影响不显著,供水处理显著影响间作产量;留茬少耕条件下,中、高供水处理较低供水处理间作产量分别高27.24%、29.90%,未留茬条件下,中、高供水处理较低灌水处理产量分别高29.74%、35.56%。同等供水条件下,高留茬少耕处理较未留茬处理收获后土壤含水量在低、中、高供水水平下分别高4.79%、10.95%、4.28%。留茬处理对间作耗水量影响不显著,但在同种留茬方式下,间作耗水量随供水水平的提高而显著增大,高供水留茬少耕处理较中、低供水处理耗水量分别高7.73%、16.37%,未留茬高供水处理耗水量较中、低供水处理分别高9.10%、16.18%。留茬处理对间作作物水分利用效率(WUE)无显著影响,相同留茬不同供水处理的WUE在中、高供水水平之间无显著差异,而中、高供水高留茬少耕处理WUE较低供水处理分别高17.80%、11.63%,未留茬处理时中、高供水处理WUE分别较低供水间作高21.83%、16.68%。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区大豆不同水肥因素效应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3种土壤水分和3种施肥水平耦合作用下,研究不同水肥组合对大豆在分枝、开花期、结荚期、鼓粒期4个生育阶段叶片面积、生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的产量和叶面积均与土壤水分含量正相关,产量以中肥高水耦合最高;结荚期和鼓粒期的水分利用效率与产量密切相关,其中鼓粒期的大豆叶片水分利用效率最大。不同水分条件下,高水的水分利用效率最大,不同肥力条件下,中肥的水分利用效率最大。  相似文献   

17.
研究采用BP网络改进算法、RBF网络和遗传神经网络,构建了机耕、机播与机收水平预测模型。应用所构建的模型对陕西省机耕、机播、机收水平进行预测,着重对3种预测模型进行比较和分析,为有关部门制定政策、方针和路线提供科学依据。用测试样本对预测精度进行检验,3种机耕水平预测模型(基于BP改进算法的BP模型、GA-BP模型和RBF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都在10%以内;3种机播水平预测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5.17%,9.0%和13.86%;3种机收水平预测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12.11%,7.22%和16.75%。对于机耕水平预测问题,综合考虑预测精度、构建网络的复杂度和稳定性,采用RBF模型较好;机播水平预测采用预测精度最高的基于改进BP算法的BP模型;机收水平预测可采用GA-BP模型。  相似文献   

18.
根据1986-2013年我国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的统计数据,建立了基于GA-BP神经网络的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预测模型。通过对1992-2011年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实际值与训练输出值的对比分析,表明该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精度;采用该模型对2012年和2013年的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进行预测,进一步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运用该预测模型对2014-2018年的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在2014年我国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为61.97%,与我国农业部公布的2014年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将超过61%基本相符,2018年我国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将达到70%左右。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普及和机械化水平对生猪养殖业转型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基于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区)相关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全面FGLS估计检验互联网普及、机械化水平对生猪产能的影响效果,发现两者对生猪产能均有显著促进作用。同时根据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互联网普及、机械化水平对生猪产能的促进效果可能是非线性的,受到一定发展水平的影响。因此引入不同发展水平门限变量,构建门限模型,检验两者对生猪产能的非线性促进作用。结果表明:互联网普及、机械化水平都受到不同发展水平的门限变量影响。当发展水平低于0.016 8时,互联网普及对生猪产能的影响系数是0.053 333 5,在5%的水平上显著。当发展水平高于0.016 8,互联网普及对生猪产能的影响系数降低到0.018 617 2,且失去显著性。当发展水平低于0.017 2时,机械化水平对生猪产能的影响系数是0.218 45,在1%的水平上显著,当发展水平高于0.017 2时,机械化水平对生猪产能的影响系数降低到0.149 116 3,在5%的水平上显著。因此,互联网普及、机械化水平对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区)的生猪产能具有非线性促进作用,互联网普及、机械化水平对生猪产能的促进作用受到不同发展水平的门槛效应调节,只有在最适宜的发展水平下,互联网普及、机械化水平对生猪产能的促进效果才能最大化。从而提出推进电商主体与养殖实体的深度融合发展,打造线上交易平台;提高机械化创新能力,打造“三位一体”的机械化人才队伍、提高生猪养殖业信息技术、机械装备的使用效率等建议。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我国谷物联合收割机发展水平和燃油消耗整体水平,运用SPSS软件对谷物收割机的油耗水平进行了预测,初步统计出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差距,并运用IPCC法评估出减排潜力。通过推广鉴定报告中燃油消耗指标定量分析和层次分析法定性研究相结合,分析了谷物联合收割机能耗的影响因素,找到各因素的改进空间及节能减排的技术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