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水稻“肥旱稀”栽培基蘖肥与穗肥配比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稻“肥床旱育稀植”栽培条件下,通过不同的肥水运筹,降低基蘖肥施用比例,增加穗肥施用量,有利协调穗数与粒数的矛盾,促进稻谷产量的提高,本试验以5:5的施用比例产量最高,为9.885t.hm^-2,达到了稳定穗数,促进枝粳,颖花发育,争取大穗多粒的目的,有效地提高了后期群体光能利用率,使产量结构因素在高水平下达到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2.
一次性施用控释肥对超级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一次性施用控释肥对超级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次性施用控释肥可促进分蘖,提高成穗数;采用控释肥CRF1处理灌浆中期根系伤流液中氨基酸-N输出强度较常规分次施肥RSF处理平均提高71.17%,延缓了灌浆期旗叶叶绿素含量下降,平均增加穗粒数7.18%,提高稻谷产量与生物量7.81%和7.66%。含低钾的控释肥CRF2处理较高钾用量的RSF处理氨基酸-N输出强度、穗粒数、产量均无明显差异。说明在同等养分用量情况下一次性施用控释肥可促进分蘖,增加成穗,延缓衰老,显著提高穗粒数,改善超级稻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3.
在模拟中度盐渍土环境下的试验表明:有机、无机肥及结合施用均可提高盐渍土环境下的小麦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从而提高小麦产量。在单施无机肥与有机无机结合施用的情况下,都以N22.5P11.25与N22.5P11.25K7.5产量表现好。  相似文献   

4.
白浆土施硅肥与水稻产量构成因素及品质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在白浆土上不同硅肥施用量对水稻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稻上施用硅肥,可以显著地提高水稻产量构成因素,随着施肥量的增加,穗数、千粒重、穗粒数均表现出增加的趋势,以施硅量450~750 kg/hm2效果较明显。施肥量与穗数、千粒重呈显著的直线正相关关系,与穗粒数和空瘪率呈显著的二次曲线关系。相关分析表明,不同施肥处理的产量构成因素中,以结实率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穗粒数、穗数和千粒重,而空瘪率对水稻产量的影响较小,这表明施用硅肥主要从穗数、千粒重、穗粒数和结实率等方面来提高水稻的产量。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探讨硅肥对旱香稻1号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在张掖市甘州区乌江镇大湾村进行了相关试验.结果表明:旱香稻1号在施用硅肥后各农艺性状均较对照表现优异,因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平均实粒数提高,进而使得产量较不施用硅肥处理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6.
以杂交粳稻辽优9906、辽99优15、辽99优19,常规粳稻盐丰47为材料。在辽西滨海盐碱稻区通过硅肥不同处理试验,研究硅肥施用对杂交粳稻和常规粳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硅肥可以提高水稻的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和稻米的出糙率、精米率,并提高水稻的产量。同时选用杂交组合中产量最好的辽99优19与盐丰47在不同处理下对产量性状进行了分析,发现杂交粳稻辽99优19在穗长、每穗实粒数优势较强,而平均有效穗数、结实率、千粒重方面明显低于盐丰47,说明杂交粳稻的增产主要缘于穗大粒多。  相似文献   

7.
硅肥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大田条件下 ,应用随机组合设计方法 ,研究了石灰性草甸土壤施用硅肥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 ,硅肥的施用对水稻产量的形成有极显著的促进作用 ,硅素与产量的回归方程为y =6 953.4 +7.0 4 2x - 0 .0 2 93x2 。硅素主要通过影响千粒重、结实率、穗粒数、有效穗而促进产量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通过3年大田小区试验,研究了单粒播种条件下沃夫特控释肥不同用量对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控释肥能显著提高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显著提高玉米产量;适宜施肥量为682 kg/hm2左右。  相似文献   

9.
施用硅肥对水稻生育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大田示范对比试验设计,研究硅肥在水稻生产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施用硅肥具有促进分蘖及提高成穗率、增强植株的抗倒能力、提高对病害的抵抗力、提高群体质量、增强光合作用、促进干物质积累、增加有效穗数及穗粒数、提高千粒重等作用,从而增加产量。  相似文献   

10.
以张玉1355为供试玉米品种,在氮、磷、钾肥施用量相等的模式下,研究了控释肥对玉米产量、生育期以及对病虫害的影响。结果表明,控释肥处理有助于提高玉米的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增产8.67%,穗粒数提高10.21%,总生育期延长5 d,对病虫害的影响无差异。综合来看,施用控释肥有助于玉米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为了明确水稻旱熟品种龙粳27的最佳施氮量,实现早熟品种高产稳产,利用小区试验的方法,研究在水稻不同生育时期施用不同数量氮肥,对寒地早熟水稻品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用量对水稻单株分蘖和株高影响趋势相同,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水稻单株分蘖和株高均明显增加。施氮肥的处理穗实粒数、空瘪率和平方米穗数均比不施氮肥处理高。穗实粒数、空瘪率和平方米穗数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千粒重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降低。氮肥施用量与产量之间的关系式为y=493.11+53.747x-3.591x^2。最高产量下的施氮肥量应为112.2kg·hm^-2,最高产量为10413kg·hm^-2。  相似文献   

12.
不同施氮方式和栽插密度对杂交中籼丰两优1号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采用两裂式裂区试验探讨了丰两优1号的栽培技术,结果表明施氮方式和栽插密度都对产量有显著的影响,施氮水平与每穗实粒数、栽插密度与有效穗都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在产量构成中有效穗影响最大,其次为穗实粒数。在大田生产中,要适当提高栽插密度,适宜播量为22.5万~28.13万穴/hm2;重施基肥,后期要增施粒肥均有利于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3.
缓控释肥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水稻品种富源四号(96D-10)为试材,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的方法,对水稻控释肥施用量及施用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处理3(N-P-K:24-14-8)937.7kg.hm-2(基施524.4kg.hm-2、4叶期追施413.3kg.hm-2)公顷保苗数和穗粒数分别较其它处理高5.7%~13.9%、6.5%~8.1%,空秕率较其它处理低5.3%~32.2%。不同施肥处理总茎数、收获穗数、穗长间存在显著差异。水稻全生育期施用缓控释肥(N-P-K:24-14-8)937.5kg.hm-2(基施525kg.hm-2、四叶期追施412.5kg.hm-2)产量最高,为11 857.5kg.hm-2,施用控释肥较常规肥增产26.5%。  相似文献   

14.
优质早稻高产氮肥施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艾平  邓接楼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9):4989-4991
2004年早季在试验大田里研究了N肥施用量对赣早籼46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于2005年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早稻的全层施肥技术效应,旨在探求能服务于生产的合理的栽培技术。大田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肥料全层施用保证了水稻前期的营养供应,与分次施肥法比较2种全层施肥方式都不同程度地促进了水稻分蘖的早生快发,增加了有效穗数,实现了群体总颖花数的提高。有机无机复合肥处理后期群体吸氮量比化肥处理大,叶面积指数下降小,能较长时间维持较大的光合面积,更有利于光合产物的积累和籽粒的充实,从而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和品质。由于该项技术还具有操作简单、省时省工等优点,被认为是一项切实可行的新型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筛选适宜的小麦杂交种高产制种技术。[方法]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父母本不同的行比和不同的氮肥施用量对杂交小麦制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制种产量随着母本行数的增加而增加,父母本行比为2∶6时制种产量为3 683.8 kg/hm2;氮肥施用量为450 kg/hm2时制种产量为3 649.4 kg/hm2;父母本行比与氮肥施用量的互作效应表明,父母本行比为2∶6、氮肥施用量为300 kg/hm2时产量为最高,达4 160.6 kg/hm2。父母本行比和氮肥施用量对产量构成因素等性状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穗粒数、穗重和结实率有显著的影响,当父母本行比为2∶5时穗粒数、穗重和结实率最高,分别为26.7粒、1.12 g和62.6%;当氮肥施用量为450 kg/hm2时穗粒数、穗重和结实率最高,分别为26.0粒、1.08 g和59.2%;父母本行比与氮肥施用量的互作效应表明其对穗粒数、穗重和结实率均有显著的影响,当父母本行比为2∶5、氮肥施用量为300 kg/hm2时穗粒数、穗重和结实率最高,分别为29.6粒、1.24 g和71.6%。[结论]穗粒数是影响制种产量最大的构成因素,提高穗粒数就能提高制种产量。综合父母本行比和氮肥施用量对制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等性状的影响来看,该试验条件下,以父母本行比为2∶5~2∶6、氮肥施用量为300~450 kg/hm2的处理为最佳。  相似文献   

16.
优质早籼稻肥料运筹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进行了优质早籼稻赣早籼 37号有机无机复混肥、BB肥、水稻专用复合肥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 ,结果表明 :处理组合以一次性作基肥深施总有效成分为 30 0kg/hm2 的有机无机专用复合肥产量最高。肥料种类处理间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使用有机无机复混肥产量最高 ,BB肥居中 ,两者间产量差异不显著。但均较使用水稻专用复合肥增产极显著。在肥料用量处理中 ,随着复混肥总有效成分增多 ,产量增加 ,高、中施肥水平产量显著高于低肥水平 ,肥料用法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最后根据试验结果 ,提出了加大有机无机复混肥、BB肥推广和在生产上采用一次性深施复混肥建议  相似文献   

17.
水稻不同时期施肥量与产量性状相关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现有土壤的肥力条件下,利用盆栽手段分析水稻不同时期施肥量与产量性状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蘖肥是提高水稻产量的关键因素,并且底肥施30%、蘖肥施50%、穗肥施20%是获得较好品质的施肥组合。  相似文献   

18.
为探明黑龙江西部地区粳稻最适宜施钾量,以垦稻12和龙粳21为材料,研究了不同钾肥施用量对垦稻12和龙粳21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量为171.0kg·hm-2时,垦稻12和龙粳21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和产量最高,产量分别为9 540和9 770kg·hm-2,与对照差异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9.
施肥方法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超级稻铁粳7为试材,设全程深施肥、全层施肥和表层施肥3个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直链淀粉和蛋白质含量、味度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间产量、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味度值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全程深施肥能提高水稻的穗数、穗粒数、产量和蛋白质含量,降低结实率、千粒重、直链淀粉含量及味度值。  相似文献   

20.
沿巢湖流域坡岗地地区水稻高效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王道中  郭熙盛  王文军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5):17416-17418
[目的]研究建立沿巢湖流域坡岗地地区水稻高效施肥技术。[方法]试验共设5个施肥处理:空白无肥处理(CK);农民习惯施肥处理;平衡施肥-1处理;平衡施肥-2处理;平衡施肥-1+油莱秸秆(3000kg/hm^2)处理。其中,CK为不施肥;农民习惯施肥处理的氮磷钾施肥量为N:P2O5:K2O=180kg/hm。:75kg/hm^2:0,全部肥料作基肥,不追肥;平衡施肥-1处理氮磷钾肥用量为N:P2O5:K2O=180kg/hm^2:60kg/hm^2:90kg/hm^2,氮肥按基肥:分蘖肥:穗肥为50%:30%:20%分3次施用;平衡施肥-2处理氮磷钾施肥量同平衡施肥-1,但氮肥按基肥:分蘖肥:穗肥为40%:30%:30%分3次施用;油菜秸秆(有机肥)作基肥,所有施肥处理磷、钾肥全部作基肥施用。[结果]总体上,不同施肥处理均可以提高水稻生物积累量,增加有效穗数和每穗实粒数,从而提高水稻产量。[结论]氮、磷、钾肥配比不合理,氮肥运筹方法不当,仍是目前沿巢湖流域坡岗地地区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较低的主要原因,在氮肥的施用上,增加分蘖肥和穗肥的比例,同时增加钾肥的施用量,能够使水稻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均衡发展,增加每穗实粒数、千粒重,从而提高水稻产量和氮素回收率,减轻氮肥流失引起的面源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