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提高早酥梨-美乐低醇复合果酒的品质,以体积比50∶50复配的早酥梨和美乐葡萄汁为试材,在酒精发酵前分别添加0.25g/L的酵母细胞壁、水溶性β葡聚糖和甘露糖蛋白,接种酿酒酵母和非酿酒酵母进行混菌发酵,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测定发酵酒样的挥发性香气化合物,结合模糊数学感官评价法分析探讨其对酒体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酵母多糖均对早酥梨-美乐低醇复合果酒酒精发酵动力学和理化指标有一定影响,尤其是添加酵母甘露糖蛋白的复合果酒与空白对照组酒样的CIELab颜色参数差异显著。此外,添加酵母甘露糖蛋白可以提高酒样中萜烯类、酯类、高级醇类物质,尤其是2-甲基丁酸乙酯、丁酸乙酯、乙酸苯乙酯、癸酸乙酯、香茅醇和香叶醇等化合物含量,呈现较为突出的花香、果香属性;模糊数学综合感官评价达到7.400分。综上,外源添加酵母甘露糖蛋白能够有效稳定早酥梨-美乐低醇果酒颜色,改善香气品质。  相似文献   

2.
为建立干白葡萄酒中重要乙酸酯的生成动力学模型,以爱格丽葡萄为原料,接种酿酒酵母,按常规工艺酿造干白葡萄酒。发酵过程中监测乙醇和乙酸含量变化,并定时取样进行目标香气物质(异戊醇、苯乙醇、乙酸乙酯、乙酸异戊酯和乙酸苯乙酯)的SPME-GC-MS分析,建立目标香气物质的香气活性值变化曲线,同时从经典化学反应动力学角度构建目标香气物质的生成动力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乙酸异戊酯在发酵过程中表现出香气活性,乙酸苯乙酯仅在最大检出量时表现香气活性,乙酸乙酯检出量一直低于嗅觉阈值。目标香气物质从开始生成至达到最大生成量的含量变化均符合零级动力学模型(R20.95,P0.001)。模型揭示出,乙酸乙酯的生成与乙醇和乙酸具有同时性,乙酸异戊酯和乙酸苯乙酯的生成分别相对于异戊醇和苯乙醇有延滞效应。结合零级动力学模型特征,为增强葡萄酒的花香和果香特征,可尝试在爱格丽葡萄汁发酵旺盛的香气物质半生成期,调控促进乙酸乙酯和乙酸苯乙酯生成。  相似文献   

3.
以添加不同质量浓度水溶性β-葡聚糖的模拟葡萄汁为试材,接种酿酒酵母启动酒精发酵,分别在第2、3、4、7天检测供试菌株的抗氧化活性,并于发酵结束后采用HS-SPME-GC-MS测定发酵酒样的挥发性香气化合物,探讨菌株抗氧化活性和挥发性香气物质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外源性添加水溶性β-葡聚糖处理组酵母细胞中的ATP酶、SOD酶活力和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活性氧和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00 mg/L水溶性β-葡聚糖可以明显提高模拟葡萄汁发酵酒样中挥发性香气化合物的含量,尤其是辛酸乙酯、癸酸乙酯等花果香类物质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且与酿酒酵母细胞的ATP酶、SOD酶活力和GSH含量呈正相关。综上,质量浓度为300 mg/L的水溶性β-葡聚糖,能够明显增强酿酒酵母细胞的抗氧化能力,增加模拟葡萄汁发酵酒样中酯类、高级醇类物质的含量,具有提高葡萄酒发酵香气化合物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苹果酸-乳酸发酵(Malolactic fermentation,MLF)对美乐(Merlot)低醇桃红葡萄酒品质的影响,在对不同接种方式进行优选的基础上,以美乐酿酒葡萄为原料,采用本土酒酒球菌(Oenococcus oeni,O. oeni)和商业酵母菌同时接种,进行酒精发酵与MLF试验,并对混菌发酵接种量进行优化,通过微酿试验分析MLF对酒体香气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进行MLF的对照组相比,MLF组产生的酯类物质种类最多(28种)、含量最高(质量浓度3229.52μg/L),且酯类、酸类、醛酮类化合物含量与其他4个处理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由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得出影响美乐低醇葡萄酒MLF菌株接种量的主次顺序依次为:O. oeni接种量、非酿酒酵母接种量、酿酒酵母接种量,最优接种量为:O. oeni接种量7%、酿酒酵母接种量0.25g/L、非酿酒酵母接种量0.35g/L,在此条件下完成发酵的酒体柔和指数最高(1.229),酒样中酯类、醇类、酸类化合物含量明显升高;感官评价显示,采用同时接种进行苹果酸-乳酸发酵,在赋予酒样强烈果香、花香的同时还增强了酒体香气的复杂性和层次感。综合分析,进行苹果酸-乳酸发酵可明显提升美乐低醇桃红葡萄酒的香气和感官品质  相似文献   

5.
以玫瑰花和陈皮为原料,研制一种具有保健功效的复合饮料,为玫瑰花和陈皮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方案。采用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确定玫瑰花陈皮复合饮料的最佳工艺为:玫瑰汁30%、陈皮汁15%、柠檬酸0.15%、白砂糖14%,此条件下所制得的玫瑰花陈皮饮料酸甜适中、香气浓郁、色泽清亮。  相似文献   

6.
研究酿酒葡萄经人工侵染灰葡萄孢(Botrytis spp.)后所酿贵腐酒的香气特征,旨在正确评价该技术酿造贵腐葡萄酒工艺的可行性。酿酒原料采用陕西杨凌地区正常采摘的爱格丽葡萄,采用β-葡萄糖苷酶活性较高的优选灰葡萄孢菌株人工侵染葡萄和葡萄汁,以甜白葡萄酒工艺酿造葡萄酒,以传统甜白葡萄酒和风干原料甜白葡萄酒为对照。酿造次年对酒样进行GC-MS分析,同时培训品尝员进行香气特征的感官量化分析。人工贵腐葡萄酒中高级醇含量较低,而酯类和脂肪酸含量较高,乙酸酯类最为突出。人工贵腐葡萄所酿酒和风干原料葡萄酒中含有更多的品种香气成分,尤其是萜烯醇类和去甲类异戊二烯类化合物,因此对葡萄进行灰霉菌侵染和风干过熟处理均能促进香气前体物质的水解。本试验中,羟苯甲酯仅在人工贵腐葡萄酒中存在,是其典型成分,而人工贵腐葡萄所酿酒中特有的香气成分还有γ-癸内酯、苯乙酸和2-壬酮。感官分析结果表明,人工贵腐葡萄所酿酒具有明显的焦糖、甜杏、芒果、烘烤的香气特征,风味特征最为复杂,而人工贵腐葡萄汁所酿酒香气特征及其强度相对较弱。所以,经灰葡萄孢侵染葡萄所酿贵腐葡萄酒具有典型香气成分,风味复杂纯正,该技术具有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葡萄酒香气可视化指纹图谱构建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永胜  文彦 《农业机械学报》2013,44(12):174-179,220
以我国5个主要葡萄酒产区霞多丽(Chardonnay)干白葡萄酒为实验对象,研究分析了葡萄酒中的香气成分,利用可视化方法发掘其香气指纹特征,实现对供试酒样的产区辨别。实验酒样的香气成分通过固相微萃取技术(SPME)偶联GC-MS定性定量分析,计算检出成分的气味活性值(OAV),香气成分数据经标准化处理后,投影到灰度空间,以二维灰度图直观表达香气数据的特征信息。研究结果表明,该法表达了不同产区供试酒样的香气特征差异信息明显,尤其是OAV的可视化图谱可作为葡萄酒的指纹图谱,直观表达供试酒样不同产区的香气指纹特征。  相似文献   

8.
以南果梨为主要原料,采用正交试验考察南果梨的发酵条件及其配制酒的加工工艺。南果梨发酵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接种量0.04%,pH 3.5,发酵温度20℃。南果梨配制酒最佳调配配方为:南果梨原酒30%,南果梨浸渍酒60%,白砂糖3%,柠檬酸0.1%。用此工艺生产的配制酒色泽金黄,澄清透明,具有浓郁、和谐的果香和醇香。  相似文献   

9.
王菲菲 《农业工程》2014,4(5):64-65
对小米红枣酸奶的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正交试验L9(34)确定了小米红枣酸奶的最佳配方:小米浆20%,红枣汁10%,蔗糖量8%,接种量4%,发酵时间5 h。产品具有小米、红枣特有的香气,口感细腻,酸甜适口,是一种具有保健功能的新型酸奶产品。   相似文献   

10.
氧化还原电位(Oxidation-reduction potential, ORP)反映了发酵系统的氧化还原状态,与酵母代谢以及香气化合物合成密切相关,其水平在各酒精发酵阶段存在差异。为了实现ORP在不同发酵阶段的科学控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S)和感官量化分析法在葡萄酒酒精发酵的不同阶段控制不同水平的ORP,观察酵母生长、香气化合物合成以及感官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在0~48 h阶段ORP的变化对酵母活菌数和香气化合物含量的影响远高于其他阶段。提高此阶段ORP有利于酵母生长和糖消耗,而较低ORP有利于香气化合物合成。与对照相比,0 mV(0~48 h)-自然条件(48~96 h)-自然条件(96 h至发酵结束)处理组可显著提高中链脂肪酸乙酯中的己酸乙酯、癸酸乙酯含量;0 mV-0 mV-60 mV处理组可显著提高乙酸酯含量;60 mV-0 mV-60 mV处理组可显著提高高级醇含量。0 mV-自然条件-自然条件处理增强了赤霞珠葡萄酒中红色水果香气和爱格丽葡萄酒花果类香气,并减弱了爱格丽葡萄酒的动物类气...  相似文献   

11.
牦牛干巴和黄牛干巴挥发性风味特征与差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分析和鉴定牦牛干巴和黄牛干巴中的特征性风味成分,采用电子鼻和固相微萃取(SPME)/气相色谱-嗅闻-质谱联用(GC-O-MS)方法分析了其中的挥发性风味成分。电子鼻检测结果表明,2组样品之间的风味差异显著(p0.05)。2组样品中共鉴定出54种挥发性化合物,其中,牦牛干巴和黄牛干巴中分别鉴定出42种和50种。2组样品中共有成分38种,包括12种烃类、7种醛类、8种醇类、3种酮类、2种呋喃类、1种酯类和5种其他类,其中,13种成分含量差异显著(p0.05)。烃类在牦牛干巴的风味组成中含量最高,而醛类在黄牛干巴的组成中含量最高。二氢化茚、十六烷、乙酸乙酯、乙酸-2-乙基己酯4种成分是牦牛干巴中的特有成分,3-甲基丁醛、反-2-辛烯醛、反式-2-壬烯醛、4-乙基苯甲醛、3-甲基丁醇、反式-2-癸烯醇、反式-2-辛烯醇、1-壬醇、苯乙醇、醋酸乙烯基酯、己酸乙酯、草蒿脑12种成分是黄牛干巴中的特有成分,这些物质是2组产品的主要差异性物质。脂肪氧化、氨基酸的Strecker降解及微生物代谢是牛干巴产品风味形成的主要来源。本研究将为牛干巴风味品质评价、生产工艺的控制、产品的标准化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以甜橙鲜果为原料,研究其果汁经酒精发酵生产甜橙果酒的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得出甜橙果酒发酵的优化工艺条件为活性干酵母用量0.15%,初始糖度23%,发酵温度30 ℃,发酵时间144 h,在此优化条件下果酒的酒精度为12.8%。所得果酒橙黄清亮,有甜橙香味和醇香。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主要研究低度沙棘酒配制的最佳调制工艺。对主要因素基酒用量、沙棘清汁用量、香料用量采用单因素试验,采用L18(37)正交试验全面考查酒精度、基酒用量、糖用量、沙棘清汁、高粱香精、清香型香精、乙基麦芽酚等因素对酒质感官质量影响,获得最佳配方是:酒精度38%、酒基35%、沙棘清汁16%、冰糖4%、清香型香精0.015%、高粱香精0.015%、乙基麦芽酚0.013%,质量指标达到企业标准优级要求。  相似文献   

14.
以红小豆为主要原料,白砂糖、柠檬酸等为辅料,加工成红小豆饮料。通过正交实验,确定出该饮品的最佳配方为:每100mL饮料中添加红小豆汁40mL、白砂糖6.0g、柠檬酸0.1g、蜂蜜2.0mL水57.5mL,此时红小豆饮料的口味最佳。  相似文献   

15.
水肥一体化对山地栽培菠萝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山地条件下,研究了水肥一体化栽培对‘神湾’菠萝植株生长,果实大小及理化品质、香气物质组成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水肥一体化栽培的‘神湾’菠萝自然抽蕾时的青叶数、叶长、叶宽以及株高明显高于对照。水肥一体化栽培后,‘神湾’菠萝果实的果长、果径、单果鲜质量、折算单产显著增加;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蔗糖、可滴定酸质量分数显著提高,全糖及VC质量分数变化不明显,还原糖质量分数降低;果实中酯类香气物质总质量分数略微提高,烯类香气物质组分数减少、总质量分数略微降低。  相似文献   

16.
沙棘白兰地酒制备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沙棘汁为原料,研究沙棘白兰地酒的制备工艺。由于沙棘汁酸度较高,所以本实验对其进行了降酸处理。通过正交试验,得出制备沙棘白兰地酒的最佳工艺参数为:pH为3.6,树脂为AT-90B,发酵温度为25℃,酵母菌接种量为300ppm,在此条件下,果酒感官品质良好,适合企业规模生产。  相似文献   

17.
荔枝果醋液态发酵工艺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荔枝果醋加工中的液态酒精与醋酸发酵工艺,试验表明添加4 g/L的多肽,可促进酒精发酵过程中菌种生长和风味成分(酯及氨基酸态氮)的生成.采用四因素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优化了酒精发酵工艺条件,当接种量0.15%(安琪酵母和菌株CICC 1312的体积比为2∶1)、还原糖质量浓度为18 g/(100 mL)、发酵温度为30℃、pH值为4.5时,发酵体的酒精度达9.76%.通过L_9(3~4)正交试验优化的醋酸发酵工艺条件为:接种量10%、温度33℃、酒精度6%;此条件下,荔枝果醋总酸质量浓度为5.99 g/(100 mL),总酯质量浓度为0.48 g/L,氨基酸态氮质量浓度达59.8 mg/(100 mL).  相似文献   

18.
为了使苹果汁中结合态多酚变为游离态多酚,提高苹果汁的功能性多酚单体含量,利用嗜酸乳杆菌6005、植物乳杆菌21805和发酵乳杆菌21828混菌发酵复合苹果汁,分析苹果汁发酵过程中活菌数及理化成分变化,建立混菌生长和总酚酸变化动力学模型,并进行模型验证。结果表明:混合益生菌在复合苹果汁中生长良好,活菌数达到2.68×108CFU/mL,发酵过程中总糖含量下降,可滴定酸含量上升,总酚酸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绿原酸及没食子酸等功能性酚酸类多酚单体含量增加;建立了复合益生菌发酵苹果汁的菌体生长动力学模型和总酚酸增加量变化动力学模型,模型理论值与试验值的平均误差小于10%,说明建立的动力学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混合益生菌发酵苹果汁中总酚酸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