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刺槐与紫花苜蓿间作预防兔害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预防草兔对林木的危害,以刺槐与紫花苜蓿间作与不间作幼林刺槐为对象,设冬季行间保留0、10、20、30cm和40cm宽紫花苜蓿种植带5个处理,3次重复,研究草兔危害与保留模式的关系。结果表明,引起草兔对林木危害的主要原因是林内草本食源的季节性匮乏,冬春季草兔对刺槐的危害量、剪株数和致死量分别占全年总量的88.0%、90.4%和86.3%。草兔以食草为主,但草本食源不能完全代替木本食源,不能仅依赖调整林内食物构成和食物量完全抑制危害。林木被害程度与冬季行间保留紫花苜蓿宽度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冬季在刺槐幼林行间保留20cm宽紫花苜蓿可有效地预防草兔危害。  相似文献   

2.
为了减轻草兔(Lepus capensis)对新造幼林的危害,选择适宜的造林树种和苗龄,通过网室模拟试验研究与观察,对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山桃(Prunus davidiana)、山杏(Prunus sibirica)、五角枫(Acer mono Maxim.)等18个造林树种遭受草兔危害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草兔危害程度与苗龄、树种和树种组成密切相关。3年生油松和侧柏、4年生五角枫危害较轻,4年生山桃和5年生刺槐不受危害;草兔对四倍体刺槐、刺槐和山杏的危害十分严重,被害率在90%以上;在油松或山桃造林中,适当栽植刺槐或山杏等草兔喜食树种苗木,能明显减轻草兔对油松、山桃等目的树种的危害。草兔对苗木的危害程度和表面形态因树种不同而异,对油松、侧柏以咬断主干、枝叶为主;对山杏、刺槐等则以取食树叶、啃食茎干树皮为主,啃食区域则呈现块状、带状分布。观察发现,草兔对林木不同器官的选择取食,具有一定的顺序性,通常先取食叶片,然后啃食树皮。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葫芦岛地区的兔害特点,分析了造成野兔危害严重的原因,并总结了树干涂白、保护趋避法、套塑料管、生物防治、营林措施防治等兔害防治技术,以期为葫芦岛地区幼林兔害综合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邱琼  李江  孟梦  陈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3,(18):7891-7892
[目的]通过对红河州膏桐集中分布的人工幼林进行不同径阶各器官的含碳率测定与分析,为膏桐人工幼林的碳储量计算提供较为可靠的含碳率参数。[方法]采用样地调查和生物量实测方法测定膏桐人工幼林的碳储量。[结果]膏桐各器官的含碳率依次为:果实(44.32%)、主干(43.26%)、树根(41.40%)、树叶(40.52%)、树枝(39.21%),其中果实的含碳率高于其他器官,它们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主干基部的含碳率高于树干1.3 m处。膏桐各器官占单株的生物量比例分别为:树干(62.17%)、树根(26.35%)、树枝(6.56%)、树叶(4.87%)、果实(0.05%)。[结论]膏桐全株含碳率的加权平均值为42.36%。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西吉县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以来,退耕还林工程幼林抚育管理的各项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6.
退耕还林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民心工程,不但防风固沙、保持水土,而且增加了当地农民的经济收入。为了更好地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搞好后续产业,宁夏西吉县充分利用退耕幼林行间空间大、土地肥的优点,在幼林行间栽植金银花,不但可以增加广大退耕户的经济收入,而且对退耕幼林起到中耕除草、施肥等作用。以下介绍退耕幼林行间金银花栽培技术。[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陕北与关中林区草兔危害及发生规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野外调查和数学分析的方法,对陕北及关中林区的草兔危害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陕北和关中林区遭受草兔危害的面积约为12.61万hm2,平均被害株率6.71%,危害的主要树种有山杏、沙棘、刺槐、侧柏、油松等;同一树种在不同地区的受害程度不同,同一地区不同树种的受害程度也不相同。应用聚类分析法可将调查地区的兔害分成4类,即麟游、耀县、富县为1类,旬邑和千阳为1类,吴旗、安塞和延安为1类,永寿、韩城和潼关为1类;在同一类内,草兔对林木的危害率近似;同时用聚类分析法将调查的9个树种分为3类,即苹果、油松和沙棘为1类,刺槐和仁用杏为1类,侧柏、豆科等为1类。在陕北和关中地区,草兔对林木的危害季节一般均以冬季和早春为主。同时,根据草兔对林木的危害特征,可将其分为剪株型、食苗型、食株型和啃皮型4种。  相似文献   

8.
从土肥水管理、平茬、除蘖与间苗、整形修剪、病虫鼠兔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人工幼林抚育管理技术,以期为人工幼林抚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无人机低空遥感能大范围且快速、便捷地动态监测鼠害分布。通过无人机所 提取的高原鼠兔鼠害信息,构建鼠害程度估算模型,探究无人机对草原鼠害快速监测和防 治的可行性。【方法】文章利用无人机低空航拍,获取若尔盖湿地自然保护区中主要存在的 高原鼠兔鼠害的高分辨率无人机正射影像和数字高程模型影像,并对其进行遥感监测,构 建鼠害程度估算模型来对其鼠害发生、发展状况进行探索。【结果】研究结果表明:(1)航 拍区高原鼠兔鼠害程度以轻度危害和中度危害为主,轻度及中度危害面积为90 703.8 m2,面 积占比达65.5%,极度危害占总面积的16%,危害面积为22 096.8 m2。(2)高原鼠兔鼠害程 度均呈半倒U 型曲线,在东西方向上趋势线从西往中间逐渐攀升,总体表明东部鼠害程度 比西部高;在南北方向上趋势线在中间偏南的位置达到最高,总体表明南部的鼠害程度高 于北部;在西北—东南方向与东北—西南方向上鼠害程度从样地中心地区向四周逐渐降低。 【结论】通过对高原鼠兔的鼠害程度估算模型进行分析后发现,高原鼠兔危害程度在样地北 部主要为轻度危害和重度危害,近似呈以东北和西北部极度危害区为核心的圈层结构并向外 扩散递减;极度危害区集中分布在样区的中部区域;在样区南部主要以中度和重度危害为 主,近似呈以西南和东北部两个极度危害为核心的带状结构,并向东北—西南方向延伸分布。  相似文献   

10.
人工幼林抚育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土肥水管理、平茬、除蘖与间苗、整形修剪、病虫鼠兔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人工幼林抚育管理技术,以期为人工幼林抚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林永华 《安徽农学通报》2016,22(17):114-116
该研究通过对福建省建瓯市2001年营造鹅掌楸纯林和混交林进行调查,对不同的造林模式进行研究,分析不同林分中林木的生长表现。结果表明:鹅掌楸与南酸枣混交生长表现最好,鹅掌楸纯林、鹅掌楸与枫香混交生长情况次之,鹅掌楸与乳源木莲混交表现最差。研究结果可为闽北发展阔叶树造林提供思路,为林地经营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依据,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13.
蛋白质组学是以蛋白质组为研究对象,研究细胞内各种蛋白质组成、表达及其规律的学科或研究方法。木本植物的蛋白质组学由于研究的属种比较少而受到限制。该文以杨树、松属、云杉、桉属和欧洲水青冈为例,综述了近年来森林树木蛋白质组学研究的进展,并对蛋白质组学技术在林木上的应用前景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4.
水曲柳落叶松纯林与混交林土壤微生物主要生理类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盆栽和现实林分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水曲柳落叶纯林和混交林土壤微生物的主要生理类群。结果表明,水曲柳纯林和落叶松混交林的微生物总量均较高,而落叶松纯林的数量相对较低。在水曲柳纯林土壤中,磷细菌,巨大芽孢杆菌和蜡状芽孢杆菌的数量最多,混交林与落叶松林均较低。要际土与非根际土(林地土)之间微生物总量的变化因树种而异,水曲柳无论在纯林和混交林中,根际土的微生物数量无高于林地土。增加幅度为11%~62%。而落叶松要际土的微生物总数等于或略高于林地上。  相似文献   

15.
哈尔滨市城市森林的天然更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哈尔滨市建成区内0.5hm2相似林龄的11种城市森林类型进行了林木天然更新调查,结果表明:11种城市森林类型中有6种林下更新数量达到天然更新要求,2种林下更新数量接近天然更新要求。更新树种是以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为主的阔叶树种,榆树(Ulmus propinqua)、黄波罗(Phellodendron amurense)更新也很好。各类森林类型林下没有针叶树种的天然更新。蒙古栎(Quecus mongolica)林下没有任何苗木更新,但其他林分林下有蒙古栎更新苗木。对更新苗木进行高度结构和年龄结构测定,结果表明:近4a,水曲柳天然更新数量相对较大,4~7a前黄波罗天然更新数量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16.
为了满足最低生活水平的需要,我们一度用牺牲生态安全的办法来发展经济,造成了短期内难以弥补的长远损失.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党和国家对生态建设空前重视,全国上下对"严管林"已无争议.现在的问题是出现了另一种倾向--为了保护生态而侵害林业生产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养蚕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养蚕农户经济效益的增加,养蚕农户的积极性日益高涨,把"树"和"蚕"同时养殖,加强了生态型柞蚕场地建设,改变了以往的生产格局,有效地促进了柞树的生长发育,充分发挥和保护了有限的蚕场柞林资源,保证了柞蚕这一传统、密集、特殊产业的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8.
提出一套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实用性的次生林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为客观评价次生林健康状况提供参考依据.根据试验地概况及二类调查数据,采用专家咨询法对指标进行筛选,构建了金钩岭林场杨桦次生林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使用层次分析法赋予指标权重,确定指标阈值,对试验地912个小班进行森林健康评价.结果表明:不健康小班占总评面积0.76%,亚健康小班占80.49%,健康小班占18.75%,没有疾病和优质的小班.金钩岭林场杨桦次生林主要处于亚健康状态,可通过及时确定影响健康等级主导因子,加以经营和管理林分,提高林分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9.
松山油松林群落特征分析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松山现为北京市唯一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里的天然油松林在华北地区颇具代表性。该文包括松山天然油松林的区系成分、物种多样性、生活型谱及群落的垂直层次结构等特征的研究结果,旨在为油松天然林的群落研究和自然保护区的合理经营及有效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在黑龙江省伊春市五营区的丽林实验林场,对择伐试验地采用割带秋整春造、小面积皆伐试验地采用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等措施,对在落叶松林分类中占比重较小但生态地位非常重要的谷地落叶松林的保护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谷地落叶松林最佳的经营方式为低强度经营择伐或抚育性质的卫生伐。皆伐不宜采用,特别是谷地落叶松林位于冻土区的林分。谷地落叶松林采伐强度应该控制在8%~15%,低强度择伐和常规更新手段,对谷地落叶松林进行经营活动的影响不明显。并指出,绝对禁止面积超过1hm2的皆伐、林下取土或挖掘泥炭等严重影响谷地落叶松林生态系统的行为,为确保谷地落叶松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进行林下的更新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