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3 毫秒
1.
水稻施用有机生物长效水稻专用肥能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水稻生长发育,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品质,提高抗性。667m^2稻田耙前施用绿色水稻专用肥100kg,再于返青期施硫铵5kg,一次分蘖期施尿素5.72kg、二铵5.22kg、K2SO45kg,二次分蘖期施尿素5kg,抽穗期施尿素3kg,效益最佳,667m^2增产稻谷48.9kg,获纯利润41、42元左右。  相似文献   

2.
以27个不同基因型水稻品种为材料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了低钾、中钾和高钾3种施钾水平下.不同水稻品种的分蘖教、乳熟期的SPAD值。根据这些品种对施钾反应的敏感程度,按快速聚类法对27个不同水稻品种进行了系统分类。结果表明:施钾对水稻上述指标均有较大的影响,但不同基因型水稻品种对施钾反应的敏感程度存在明显的差异。根据27个供试水稻品种对施钾反应的差异最终可将其分为钾素敏感型、施钾反应中间型和钾素钝感型3种类型。  相似文献   

3.
2004年,在滨海盐碱稻田进行了基施生化有机肥示范试验,水稻基施生化有机肥50-60kg/667m^2,土壤肥力持久,可以明显减少化肥用量,提高水稻的抗逆能力和产量,处理区水稻增产7.6%-11.9%。水稻施用生化有机肥后,可少施化肥30kg/667m^2。  相似文献   

4.
水稻施锌肥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验证盐碱稻区新开垦稻田增施锌肥对提高水稻产量的效果,我们于2001~2002年进行了2a的水稻施锌肥试验。结果表明,在中度苏达盐碱化草甸土壤条件下,新开垦稻田施用硫酸锌肥,对水稻生长发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施用锌肥比不施锌肥(CK)的水稻植株生长旺盛,表现为返青快、分蘖早、有效分蘖多、茎秆粗壮、抗病抗倒、结实率和千粒重明显提高,比对照增产6.5%~10.0%。  相似文献   

5.
为深挖稻蟹种养模式潜力,2019—2021年在辽宁滨海盐碱稻区对水稻单一种植模式(MR)、水稻+成蟹种养模式(RC)、水稻+扣蟹种养模式(RYC)、水稻+成蟹种养生态减施模式(ORC)和水稻+扣蟹种养生态减施模式(ORYC)的水稻产量、稻米品质及稻蟹投入产出进行了试验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养模式间水稻理论产量、实际产量及稻米加工品质差异均不显著;稻蟹种养模式显著提高经济效益;生态减施模式在提高生物多样性的同时增加经济效益;生态减施模式下成蟹种养较扣蟹种养具有更高的市场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合理的氮肥用量和运筹能够有效提高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明确氮肥用量和运筹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可为水稻高产高效生产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基于119篇已发表的有关稻田氮肥管理的论文,采用整合分析(Meta-analysis)的方法量化了不同施氮量、基肥+分蘖肥、穗肥、种植区域和土壤性质等条件下氮肥管理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并探究了我国各水稻主产区提高产量构成因子以获得高产的适宜措施。【结果】与不施氮肥相比,施用氮肥能够显著提高水稻实际产量(+42.2%)和理论产量(+43.1%),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分别增加了33.2%和13.5%,而结实率和千粒重分别下降了4.2%和1.6%。在不同施氮量和氮肥运筹下,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子存在显著差异。水稻实际和理论产量在施氮量为150~200 kg/hm2时增幅最大,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在施氮量为250~300 kg/hm2时增幅最大。另外,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水稻的结实率和千粒重显著下降。基肥+分蘖肥的氮比例(基肥+分蘖肥占总施氮量的比例)为30%~50%和穗肥氮比例为10%~30%时,水...  相似文献   

7.
缺钾是水稻土的主要障碍因子之一,合理增施钾肥,既能促进水稻的营养代谢,又能大幅度提高水稻产量。为此本文利用5 a施肥定位监测资料,研究了钾肥在水稻土上的施用效果。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增施钾肥一般可增产6%左右,不施有机肥增施钾肥一般可增产4.9%左右。增施农肥及氮、磷、钾肥配合使用,才能保证水稻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8.
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病虫害及天敌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5年在湘阴开展了不同施氮量和施肥方法对晚稻病虫及天敌群落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含氮高的普肥区病虫及天敌发生量与其他低氮量施肥区比较总是偏高的,但无肥(未施氮)情况下,病虫及天敌发生量并不总是比施氮区低,特别水稻生长后期,施有机肥和控释肥的稻田病虫及天敌反而低于无肥区。只有适量施肥或施控释肥,让水稻均匀吸收,才能达到控制病虫害上升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营口稻区是我省高产稻区之一,90年代以前很少发生病害。但是进入90年代后,水稻病害频频发生,特别是穗颈稻瘟病,仅在6年中就有两次严重发生,使水稻生产遭受严重损失。防治稻瘟病已是我地区水稻生产的首要问题,为此弄清该地区稻瘟病发生的原因并搞好其防治十分重要。三猪瘟病发生的原因1.1施氮量过大一些农户为了追求高产,盲目地增施氮肥,1991、1995年施氮量高达80-95kg/亩,甚至超过110kg。施氮量过多,使稻株员青徒长,组织柔弱,叶片技垂,利于病菌侵入,导致稻瘟病发生。1.2连续阴雨多温,光照不足进入90年代以来(1993、1997…  相似文献   

10.
国内外相关研究表明,水稻是喜硅作物,施硅后能提高水稻对稻瘟病、纹枯病等病害的抵抗力;硅本身对水稻又有一定的增产作用,但水稻施硅后,其抗病能力提高程度究竟有多大,对农药的替代作用如何,目前还不是很清楚。本研究旨在探明在水稻上施硅后不施针对病害的农药,硅的抗病和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11.
水稻施用缓释尿素免追肥试验、示范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盘山县对水稻进行缓释尿素和磷、钾肥做基肥一次施入免追肥试验和示范研究,结果表明,缓释尿素可提供水稻整个生育期的氯素供应,该施肥法可确保水稻产量,省工省事,可以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不同施氮处理对水稻产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徐稻3号为供试材料,研究无氮、精确施氮和常规施氮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精确施氮处理的穗数显著的低于常规施氮处理的穗数,无氮处理的穗数极显著低于常规与精确施氮处理穗数,无氮处理的水稻产量低于常规与精确施氮处理的产量,但未达到极显著水平,精确施氮处理水稻产量高于常规施氮处理的产量,但未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3.
在4个施氮水平下,比较了免耕抛栽水稻和常耕抛栽水稻的群体质量及产量。结果表明,在127.5~193.0 kg/hm2施氮水平内,结实率随施氮水平的提高而降低,而穗数、穗前干物质生产量、穗后干物质生产量、总干物质生产量、茎叶干物质表观输出量、茎叶干物质表观输出率、植株高度、单茎茎鞘重和根系活力随氮肥施用量增加而增加,产量随施氮水平的提高而增加。其中,免耕抛栽水稻193 kg/hm2施氮处理产量显著高于127.5 kg/hm2施氮处理。常耕抛栽水稻的有效穗数高于免耕抛栽水稻,但免耕抛栽水稻的干物质生产量、茎叶干物质表观输出量、茎叶干物质表观输出率和植株高度、单茎茎鞘重及根系活力和颖花茎流量比常耕抛栽水稻高,免耕抛栽水稻的群体质量优于常耕抛栽水稻,免耕抛栽水稻平均比常耕抛栽水稻增产2.10%。  相似文献   

14.
氮肥、钾肥、硅肥的不同用量对水稻主茎基部Ⅰ、Ⅱ节间长度、重心高度均产生影响,其中增施氮肥不利于水稻抗倒伏,增施钾肥和硅肥有利于水稻抗倒伏。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我区水稻生产存在的问题,指出稻田工程建设不够完善、耕作水平低、土壤肥力差等问题是制约水稻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加强渠系建设、坚持秋翻、增施农肥、因地制宜选用栽培方式等水稻高产稳产措施。  相似文献   

16.
从土壤农化角度,探讨了杂交水稻对钾素营养的需求特性、土壤钾库对杂交水稻吸钾的贡献以及肥料钾在土壤中的去向,进而探索杂交水稻实现高产高效所相适应的有效施钾技术.  相似文献   

17.
郭展  张运波 《作物研究》2023,(2):161-166
基于湖南和湖北两省344个水稻种植农户的调查数据,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利用OLS模型分析方法,预估影响两湖地区水稻产量和效益的因素及其效应。结果表明:劳动力老龄化和教育水平低下对我国水稻生产存在负向影响;扩大种植规模能够显著提高水稻种植效益,但农村劳动力的大量流失迫切需要机械化程度进一步提高;水稻品种和种植方式对水稻产量无明显贡献;施肥方式对水稻产量有正效应;抽穗扬花期温度对水稻产量造成显著影响,持续高温天气不利于产量形成。建议少施化肥,增施有机肥,合理追施氮肥和磷钾肥,保证水稻生产所需养分;通过深施肥和新型肥料等途径提高肥料利用率;选用耐高温品种,适当调整播期;进一步倡导规模化和机械化种植。  相似文献   

18.
对豫南稻区不同施钾处理在水稻、小麦和油菜三种作物上的产量效应进行了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施钾处理增加效果明显,其中稻田和麦田施钾124.5kg/hm^2处理,油菜田施钾186.75kg/hm^2处理与对照相比增产效果最明显。水稻、小麦、油菜分别在施钾146.6kg/hm^2、145.6kg/hm^2、183、6kg/hm^2时的产量最高,单位面积产量分别为6869.3kg/hm^2、3517.1kg/hm^2、2424.2kg/hm^2。  相似文献   

19.
氮肥利用对水稻不同生育期的影响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确水稻生育期氮肥利用与产量的关系,对水稻高产和合理施肥措施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在相同落谷量、等氮量条件下,氮肥基施比例过多,不利于水稻萌芽而影响成苗率。茎蘖增长速度与最高分蘖数随基施氮肥比例增加而提高,但基肥施氮量大易造成水稻群体过大而使成穗率降低。前期基蘖肥高时,可促进水稻的地上部分生长以及物质运输,更有利于中稻分蘖,但也会抑制地下部分的生长。降低基施氮肥比例可促进根系生长,增加穗肥比例,可增加地上部分干物质量,保持后期根系活力,并提高产量和抗倒伏能力。在水稻不同生育期,适宜的施氮量利于水稻群体的高效生长,形成较高的成穗率、单穗粒数和千粒质量,提高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20.
水稻施用有机生物长效水稻专用肥能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水稻生长发育,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品质,提高抗性。667m2稻田耙前施用绿色水稻专用肥100kg,再于返青期施硫铵5kg,一次分蘖期施尿素5.72kg、二铵5.22kg、K2SO45kg,二次分蘖期施尿素5kg,抽穗期施尿素3kg,效益最佳,667m2增产稻谷48.9kg,,获纯利润41.42元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