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1979年,我们在黄冈地区林科所、麻城、罗田、浠水、圻春等县林科所,和五脑山林场、观音山油茶场、华桂山油茶场、凤簸山大队、孙山大队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下,在普通油茶林中选出了具有产量高,鲜出籽率高,种子含油率高的普通油茶霜降种优良类型——鄂东大红果。一、鄂东大红果选择的方法鄂东大红果的选出是在普通油茶品种、  相似文献   

2.
江汉平原位居湖北省中南部,长江、汉江贯流其中,南与洞庭湖平原毗邻,西与鄂西山地相接,北与鄂中丘陵接壤,东与鄂东北低山丘陵、鄂东沿江平原和鄂东南低山丘陵相通,属长江中游平原的一部分,所包括的范围大致为北纬29°26′—31°37′和东径111°14′—114°36′,兼跨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是由长江和汉江共同冲积而成的广阔平原。  相似文献   

3.
<正> 广济县位于鄂东、北靠大别山,南临长江。境内以丘陵岗地、滨湖平原为主,有部分低山、高丘和岩石山。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于多种树木生长,发展林业生产潜力很大。全县总面积180万亩,其中林业用地面积470183  相似文献   

4.
登三角山     
三角山避暑山庄位于湖北省浠水县东北部,距县城40公里。三角山古称“笔架山”,是鄂东地区名山之一,方圆60平方公里,有大小山峰28座。仰视三柱奇峰,状如兽角,直刺云天,三角山由此而得名。它以雄、奇、秀而著称于世,是一处理想的旅游和避暑胜地,每逢夏季来临之际,到山庄旅游、避暑的人流如织。三角山有名胜古迹、革命历史遗址160余处,优美动人的传说比比皆是。自唐朝以来,几乎历代都有文人墨客到过此山,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文。半山中雾绕云飞,丛林里幽深莫测,石缝间流泉泻玉,悬崖峭壁,险趣天成,使这里也成为探…  相似文献   

5.
为了筛选出早出丰产早竹种(品种),在种质资源引进收集的基础上,按早出丰产筛选目标,对所引进的12个早竹种(品种)的主要经济性状指标进行了分析评价,初步选择了4个早竹种(品种).对4个早竹种(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筛选出优良雷竹‘细叶乌头’雷竹,在鄂东南地区进行区域性试验.结果表明:‘细叶乌头’雷竹笋期早,初笋期一般在2月下旬;丰产,正常经营水平下平均产量在9 000~ 15 000 kg/hm2;品质优,主要品质指标与原产地相差不大;抗性强,在鄂东南低山丘陵地区表现了很好的适应性;其综合性状的优异性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6.
《湖北林业科技》2015,(5):24-26
为筛选出防除五节芒效果较好的除草剂,利用农达(41%草甘膦)、百草枯、精喹禾灵三种除草剂,开展鄂东南低山丘陵区五节芒防除试验,结果表明:三种除草剂除草效果与施药剂量、施药时间呈正比时,三种除草剂均可有效控制五节芒生长;但综合施药和成本情况,确定出农达(41%草甘膦)为防治五节芒优选除草剂,施药剂量以3 000 mL·hm-2为宜。  相似文献   

7.
鄂东丘陵山地林药复合种植模式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笔者对鄂东丘陵山地林药复合种植的4个主要模式(板栗-桔梗、白术,湿地松-夏枯草,油茶-瓜蒌,意杨-益母草、百合)进行了介绍,并对不同模式中林下药材产生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初步评价。林药复合种植模式的探讨,对有效提高鄂东丘陵山地的林地产出效益,促进该地区林药产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 通城县地处湘鄂赣三省交界的幕阜山北麓,鄂东南极端。全县有5区2镇,38个乡(镇),345个村,38.4万人。是个人多耕地少,土劳负担轻,山地潜力大,“七山一水二分田”的低山丘陵地区,适宜发展林业生产。1985年统计,人平收入在120元以下的有11个乡、69个村。属全省36个贫困山区县之一。如何根据通城的特点,立足本地资源,使之尽快脱贫致富?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肃课题。  相似文献   

9.
湖北省罗田县位于鄂东大别山南麓,是一个典型的以林为主的贫困山区县。群众有靠山吃山、养山的历史传统。如何发展山区经济,把人们的思想统一到兴林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来是罗田县委、县政府认真思考的问题。他们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全面实施绿色致富工程,实行林、工、贸一体化经营,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走出了一条兴林致富、发展林业产业的路子。全县经济林总面积发展到70万亩,成为全国闻名的板栗、甜柿产地,从而形成了有罗田特色的林业经济。  相似文献   

10.
广济县位子鄂东,全县总面积180万亩,山、水、田各占1/3。境內多是丘陵岗地?夥徘?到处是“和尚山、石满岗”,林木稀少,用材奇缺。解放后,在党和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全县各级党组织认真贯彻“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在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努力发展林业生产。从1964年以来,在被称为杉木“禁区”的黄土岗上,大搞杉木造林,到1966年全县杉木林已发展到3.7万亩。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特别是在批林整风运动的推动下,又出现了新的局面,面积不断扩大,质量不断提高,现在全县杉木林发展到12万亩。已有5万亩郁闭成林,生长好的林分胸径平均10厘米,树高平均7米,有的已经成材,可以利用。  相似文献   

11.
为找出影响五节芒生长动态的主导因素。以鄂东南低山丘陵区咸宁市咸安区50块五节芒样本数据为基础,采用因子分析法分析了9个观测因子对五节芒重要值的影响,结果表明:五节芒重要值与林木株数和郁闭度具有显著的负相关性;9个观测因子可归并为4个公因子,对五节芒重要值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林分基本因子林分密度因子土壤因子地形因子;建立的预估模型能较好描述五节芒重要值与各观测因子的相关性。研究结果对于指导林业生产中五节芒防治及草丛地科学造林等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 红安县地处鄂东北大别山南麓低山丘陵区,为大陆性季风气侯,适宜于多种类型泡桐的生长。从1979年调查的19万余株泡桐分类看,毛泡桐有16万株,占总株数的83%;兰考桐为2.7万株,占总数的14%;白花泡桐只有0.6万株,仅占3%。根据我县自然条件与群众的要求应尽量挖掘良种泡桐的生产潜力。笔者于1979年在紫云寨林场进行了不同类型泡桐埋根育苗试验,寻求到了最适种源、最快生长期、最佳生长量。达到了预期目的。一、试验地立地条件埋根育苗试验地位于国营紫云寨林场场部  相似文献   

13.
湖北省的樱属植物野生资源十分丰富,调查发现的野生樱花种类有15种,樱属植物野生资源自然群落分布点有25个,集中分布于鄂东南、鄂东北的幕阜山系与大别山系,其垂直分布海拔高度主要在400~1 300 m。从鄂东南的华中樱群落中收集到12个华中樱自然变异单株并对其开展自然变异单株选育,采用无性繁殖从中选育出性状稳定的‘GX01’’GX03’‘GX04’‘GX07’等4个华中樱自然变异株。  相似文献   

14.
摘要:湖北省的樱属植物野生资源十分丰富,调查发现的野生樱花种类有15种,樱属植物野生资源自然群落分布点有25个,集中分布于鄂东南、鄂东北的幕阜山系与大别山系,其垂直分布海拔高度主要400~1300m。并从鄂东南的华中樱群落中收集到12个华中樱自然变异单株,开展自然变异单株选育,通过无性繁殖从中选育出性状稳定的‘GX01’’GX03’‘GX04’‘GX07’等4个华中樱自然变异株。  相似文献   

15.
湖北省罗田县位于鄂东大别山南麓,是一个典型的以林为主的贫困山区县。群众有靠山吃山、养山的历史传统。如何发展山区经济,把人们的思想统一到 兴林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来是罗田县委、县政府认真思考的问题。他们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全面实施绿色致富工程,实行林、工、贸一体化经营,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走出了一条兴林致富、发展林业产业的路子。全县经济林总面积发展到70万亩,成为全国闻名的板栗、甜柿产地,从而形成了有罗田特色的林业经济。1990年以来,该县先后启动了长防林工程、世行多功能防护林工程、国债防护林工…  相似文献   

16.
在长江中游南岸、幕阜山北麓“吴头楚尾”的鄂东南,有一座依山傍水,襟江怀湖的美丽城市,这就是有钢铁摇篮、水泥故里、服装新城、青铜古都之称的湖北省黄石市。  相似文献   

17.
湖北省阳新县地处鄂东南,长江中游南岸,幕埠山北麓,是全国有名的血吸虫病重疫区。近年来,为了治理钉螺孕生地,该县抓住国家血吸虫综合治理和意杨湾子林工程建设的机遇,大力开展兴林抑螺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目前全县已完成杨树栽植面积10万亩,其中兴林抑螺面积60,319亩,抑螺防病林59,500亩,抑螺重点防护林819亩,有效地抑制钉螺孕生,使垸内钉螺面积下降80%以上,赢得了上级血防部门的肯定。在兴林抑螺工作中,该县坚持规划到位。按照“统一规划,统一供苗,分户经营”的形式组织实施。栽植重点以富河流域为主,按照适当集中的原则,突出重点村,…  相似文献   

18.
<正>向阳香李Prunus salicina是2011年经湖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通过的林木良种。具有适应性强、耐瘠薄,丰产、稳产、早产等特点,适宜在鄂东南及周边地区栽植。  相似文献   

19.
1 阳新县竹种资源现状 阳新县位于鄂东南,地处东经114°43’3”~115°30’12”,北纬29°30’35”~30°39’14”,总面积27.69万hm2,为低山丘陵区。境内山多湖广,生境多样,适宜林木和竹类生长。据1999年森林资源调查资料,全县林业用地面积12.4万hm2,其中森林面积6.62万hm2,占林业用地面积的53.4%。竹林面积 l.29万hm2,占森林面积的19.6%。目前,全县已查清的竹种共有5属21种。1.1 毛竹资源及分布 全县毛竹(Phyllostachys heter…  相似文献   

20.
科技之窗     
1979年,湖北省林科所在有关单位的支持和协助下,在普通油茶中选出了一种优良类型——鄂东大红果.该类型是在长期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下形成的,他们从四个县的样地综合材料分析比较表明,鄂东大红果与其他类型相比,不但单株产量高,而且果实大,果皮较薄,鲜出籽率较高,种仁和种籽含油率高,有一定的抗病力.与优良类型选择的标准相对照,要求选出的优良类型在产果上要比一般油茶类型高出50%,而大红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