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高速逆流色谱(HSCCC)是一种新型液—液分配色谱技术,在中药、生化、保健食品、天然产物化学、环境分析等领域广泛应用,溶剂体系是其分离纯化效果的关键,对HSCCC有效成分分离时,溶剂体系的选择规律及筛选方法进行了总结,为筛选快速、便捷的高速逆流色谱溶剂体系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基础,并展望了该领域的研究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基于液-液萃取机理的新型环境样品前处理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型环境样品前处理技术已经逐步取代传统液-液萃取。液相微萃取、液膜萃取和逆流色谱技术均是集采样、萃取和浓缩于一体的环境友好型环境样品前处理技术。液相微萃取、液膜萃取实质上是微型化的液-液萃取;逆流色谱结合了液液萃取和分配色谱的优点,是一种新型色谱分离技术。3种技术均对环境样品中的痕量/超痕量污染物质有高效的富集、净化效果。笔者综述了液相微萃取、液膜萃取和逆流色谱技术的优缺点及在环境样品前处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澳洲薄荷中香叶木苷的高效制备问题,以澳洲薄荷为原料,建立高速逆流色谱仪分离澳洲薄荷中香叶木苷的方法。澳洲薄荷干燥茎叶用65%乙醇提取,经AB-8 型大孔吸附树脂初步纯化后得到澳洲薄荷总黄酮提取物,然后采用乙酸乙酯-正丁醇-水-乙酸(3:1:3:0.005,V/V)的两相溶剂体系进行香叶木苷单体的高速逆流分离纯化:上相为固定相,下相为流动相,主机转速1600 r/min,流动相流速0.8 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54 nm。分离得到的香叶木苷经液相色谱检测纯度达95.2%。  相似文献   

4.
高效液相色谱法在蛋白质分离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高效液相色谱法在蛋白质分离检测中的应用,概括分析了反相分配色谱、亲和层析、离子交换色谱、分子排阻色谱和疏水色谱等几种常用的蛋白质色谱分离模式,以及相应的检测技术,并展望了该法在蛋白质分离分析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高速逆流色谱纯化白藜芦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高速逆流色谱分离纯化虎杖中的白藜芦醇.实验结果表明,选择溶剂体系为,氯仿:甲醇:水=4:3:2,均为转速850 r/min,流速2 mL/min,紫外检测波长280 nm.所得产品经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白藜芦醇得率为0.186%,纯度大于96%.  相似文献   

6.
日前,由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承担的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高纯水苏糖生物提取与工业色谱分离技术研究取得突破性成果。该项目研究采用生物发酵提纯技术直接对天然植物含水苏糖的提取液进行生物发酵提纯,结合工业色谱分离技术以提高产品中水苏糖的含量和工业应用,开创了提高水苏糖等天然产品纯度的新途径,其  相似文献   

7.
高速逆流色谱纯化白藜芦醇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高速逆流色谱分离纯化虎杖中的白藜芦醇.实验结果表明,选择溶剂体系为,氯仿:甲醇:水=4:3:2,均为转速850 r/min,流速2 mL/min,紫外检测波长280 nm.所得产品经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白藜芦醇得率为0.186%,纯度大于96%.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的原理及特点,综述了近年来该技术在天然产物有效成分提取分离过程中的研究与应用概况。  相似文献   

9.
次生代谢物白藜芦醇研究概述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对白藜芦醇的发现、结构与特性、分离方法及其作用等方面作了简要概述。白藜芦醇有顺式和反式两种结构,反式结构是其稳定结构,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常用的分离方法有渗漉和加热回流,纯化方法有柱色谱、薄层色谱和高效逆流色谱,分析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和固相微萃取(SPME)法等。药理作用表明:白藜芦醇可抑制癌症、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可预防老年痴呆症,并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黄曲霉毒素B_1液相色谱法检测技术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柱前衍生、柱后衍生、荧光检测、紫外检测的分离检测技术和免疫亲和柱净化、多功能净化柱净化、硅镁吸附剂净化、液液萃取净化、硅胶净化、固相萃取等前处理技术方面对粮食中黄曲霉毒素B1的液相色谱检测技术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1.
天然香精是从芳香植物中用物理方法提取的有机混合物,具有独特、自然、舒适的香气和香韵,在香料工业、日化、食品等领域有广泛应用,但利用传统方法萃取易使其原有香味失真;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是一种新型分离技术,特别适于不稳定及热敏性天然产物的萃取,利用该技术萃取天然香精可得到高品质高价值的产品。概述了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介绍了近几年该技术萃取植物天然香精及其与其他分离技术结合的相关研究,探讨了该技术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前景,旨在为该技术萃取天然香精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植物天然产物在椰心叶甲防治中的应用潜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嘉 《中国农学通报》2013,29(21):165-169
椰心叶甲(Brontispa longissima)是椰子(Cocos nucifera)等棕榈科植物最主要的害虫之一,危害极具毁灭性。植物天然产物在椰心叶甲防治方面的应用潜力已有一定的研究,一些植物天然产物本身或其衍生物对椰心叶甲表现出明显的抗性或引诱性,或许能够用于椰心叶甲的无公害防治。因此,评述了此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几类植物天然产物或其衍生物对椰心叶甲的毒杀、拒食、生长发育抑制等抗性作用,以及寄主植物椰子叶挥发物对椰心叶甲的引诱作用;指出植物天然产物来源广泛、无公害,在椰心叶甲防治方面具有极好的应用前景,因此需要更加严谨深入地探索,为最终应用于椰心叶甲的防治奠定坚实的基础,推动环保高效的椰心叶甲防治手段的发展及完善。  相似文献   

13.
为了纯化纤维素酶粗酶液,通过采用硫酸铵分级沉淀、Sephadex G-100凝胶柱层析、DEAF FF弱阴离子交换柱层析的方法,研究纤维素酶粗酶液分离纯化的方法。结果表明:采用硫酸铵分级沉淀、Sephadex G-100凝胶柱层析、DEAF FF弱阴离子交换柱层析的方法对内切葡聚糖苷酶组分的分离纯化有效。通过试验研究得到一种内切葡聚糖苷酶组分,其比活力提高了5.89倍,回收率为22%。  相似文献   

14.
芝麻油中芝麻酚的提取分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逆流萃取、柱层析、结晶等方法,从芝麻油中得到芝麻酚,为芝麻的精深加工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5.
甜菜红素是一种无毒无害的天然色素,因高水溶性、高效着色性及多种与健康相关的生物学特性而广受欢迎。但是甜菜红素的提取率极不稳定,且提取出来的色素纯度低。为了进一步明晰甜菜红素的提取及纯化技术,笔者总结了近几年国内外学者对甜菜红素提取及纯化技术的研究探索。发现传统提取技术如溶剂提取法、连续扩散法,提取效率低、色素损失大且污染环境。新兴技术如超声波、微波等辅助技术,结合大孔树脂吸附、膜分离等纯化手段,克服了传统提取技术的缺点,将是未来的重点发展方向。另外,笔者从食品、药品与保健品、工业等角度对甜菜红素的应用进行了归纳,并期待甜菜红素未来可以在医药、提取与纯化工艺以及红素来源等方面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16.
天然VE包括4种生育酚单体和4种生育三烯酚单体,在医药学、营养学、化妆品和生命科学领域等各有其独特重要的应用价值。如何制备高纯度的VE单体逐渐受到研究者的关注。综述了色谱技术在分离与纯化天然VE方面的应用,着重讨论了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跨度大于30m的平房仓横向通风系统进行分区环流设计,与不分区横向通风系统平房仓进行磷化铝片剂自然潮解环流熏蒸对比试验,科学验证分区环流的可行性,为平房仓横向通风储粮成套新技术和新工艺的推广应用总结经验。  相似文献   

18.
以乙醇水溶液为提取剂,从北芪菇中提取黄芪甲苷,薄层层析(TLC)分离和制备黄芪甲苷;通过对比质荷比(m/z)和官能团等对黄芪甲苷进行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乙醇-水=7∶3(V/V)作为提取剂,微波超声波处理后,多级萃取后得到正丁醇相;氯仿∶甲醇∶乙酸乙酯∶水=13∶7∶2∶2(V/V)展开后,经显色获得的色谱斑点与黄芪甲苷标准品斑点位置比对一致,Rf值为0.31;黄芪甲苷样品和标准品质谱波谱图和红外波谱图确定提取物为黄芪甲苷。样品中黄芪甲苷的熔点是295℃;旋光度是+56.4;比旋光度是+24.4。结果表明,TLC-MS-IR联用是一种具有独特优势的色谱波谱技术,能实现从微克量级的分离分析到克量级的分离制备,可用于天然产物粗提物的去除杂质和单个产物的精制,适用于从北芪菇中进行物质的制备分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