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免耕种麦是三麦耕作方式上的一项改革,在我县发展较快,增产效果较好。但免耕形式较多,有找削,劈沟,旋耕灭茬等。这些仅是少耕或半免耕,且花工仍较多。1983年开始,我县试行坌沟压板麦全免耕方法。1984年发展到3万多亩,1985年秋播全县达50.65万亩,占三麦总面积的85.2%。实践证明,坌沟压板麦,在阴雨年景是抗灾措施,在正常年景是省工、省本、低耗的增产措施。  相似文献   

2.
李晶  杨通文 《农家科技》1998,(11):11-11
<正> 稻茬免耕栽培小麦,是中稻收获后在田中按一定的规格划线开厢,将沟泥挖起均匀铺放在厢面上,锄细整平后直接播种小麦,并获得较高产量的一项新技术。1997~1998年,我县成片示范推广10000多亩,平均亩产371.7公斤,比大面积常规栽培的小麦亩产212.3公斤增产28%,效果十分显著。稻茬免耕栽培小麦,不仅能增产增收,而且还具有省工、省力、省  相似文献   

3.
旱地小麦深松沟播试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深松沟播配套耕种是旱地小麦增产的一条新途径。据作者1988~1990年研究,深松沟播旱地小麦比畜耕耧播(对照)平均增产36.9%;亩穗数2年比对照分别增加5.3万和2.3万;穗粒数分别增加4.5粒和4.8粒,千粒重提高1~1.5克,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小麦秆黑粉病是我县六十年代以前小麦上的主要病害之一。后经防治,基本被控制。但近年来,此病又明显回升。据调查,1984—1986年仅有零星发生,病秆率千分之一以下,对产量基本无影响;1987年明显加重,大部分麦田均有发生,全县平均小麦病秆率1%左右,个别地块高达35%;1988年仍呈上升趋势,平均病秆率为1.5%;1989年是自六十年代以来发生最重的一年,全县125万亩小麦,平均病秆率为4.1%,最高达51.9%,预计平均每亩减产10公斤,全县减产1250万公斤,已成为我县小麦生产上的一个问题。根据调查,分析其回升原因:  相似文献   

5.
我县小麦在去年丰收的基础上,今年又上了一层楼。全县十三个公社,社社增产,一千五百零一个小队,队队丰收。二十五万多亩小麦,平均单产六百九十一斤,总产一亿七千四百六十多万斤,比去年亩产六百二十二斤增长一成以上,比文化大革命前的一九六五年增长二点六倍。并涌现四个八百斤  相似文献   

6.
<正> 麦棉套种是充分利用土地和光热资源夺取麦棉双丰收的有效途径。我县从1984年以来,大面积推广麦棉套种,平均亩产小麦225公斤,亩产皮棉65.3公斤,每亩收入601元,比一年种两季粮食作物亩增收入109元,比一年纯作一季棉花亩增收入132元,1989年又扩  相似文献   

7.
皖麦38是涡阳县农科所选育的优质面包小麦品种,1999年通过国家审定,是省农业厅重点推广的优质麦品种.该品种1999年在我县示范种植3.5万亩,平均亩产390kg,比全县小麦平均单产增产17.2%.2000年全县推广种植近10万亩,在迟播1个月并连遇冬春干旱的情况下,平均亩产仍达300kg以上,是适合我县高产栽培的较理想优质小麦品种.  相似文献   

8.
<正> 2002~2003年度,平山县小麦种植面积24万亩,由于受异常气候、病虫、雹灾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小麦大幅度减产。据小麦成熟期调查,全县小麦实收面积19万亩,平均亩产315.1公斤,是1995年以来小麦减产最多的一年,平均亩减产80.8公斤。现就小麦减产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减产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1985年,意大利主要农作物减产,全国可销售的农产品比1984年下降2—2.5%。减产最严重的是中部地区,其次是南部和东北部,只有西北部比1984年增产0.6%。  相似文献   

10.
小麦是我县的主要夏收作物,为了控制病虫害的发生,提高单产,促进小麦全面丰收,去冬今春在7万亩麦田(其中示范样板田1.4万亩).应用综合防治技术.获得了较好的效果:百株蚜量降低87.6%,纹枯病、白粉病、赤霉病分别降低92.3%、93.5%、95.6%;产量明显提高,比对照田每亩增产32.28公斤,比农户自发性防治田增产38.15%,挽回产量损失225.963  相似文献   

11.
<正> 农作物产量进入中、高产阶段以后,微量元素的增产作用越来越显著,稀土就是其中的重要一环。1987年以来,我们对农作物施用稀土技术进行了探讨研究,收到了显著的增产效果。一、增产效果几年来我县农作物施用稀土面积达到18.75万亩,总共主副产品新增经济效益3050万元,其中小麦累计施用稀土面积13.25万亩,增产小麦640.7万  相似文献   

12.
1982年起,我县郭墅、城北、三灶等乡水稻不同程度发生类似缺钾的赤枯病,1987年发病面积扩展到9个乡镇6万多亩,占全县稻田面积的8.2%,减产两成以上的达2万亩,发病程度也逐年加重,对我县的水稻生产构成威胁。1984年以来,我们通过调查、系统观察及试验,确认缺锌是发病的主要原因,并初步掌握了发病规律与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3.
垄覆膜沟植技术是近几年来我县试验示范推广的一项农业增产新技术.它是把开沟、起垄、覆膜、化肥侧位深施、膜际沟播、覆土镇压等多项先进技术组合在一起的新型农艺与农机相结合的工程技术.为了使这项新技术尽快应用于大田生产,我们开展了小麦、油菜垄覆膜沟植技术试验,旨在探索该技术在我县的适应性及增产机理求为今后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正> 我县地处太行山尾部高峰,境内平均海拔1050米,无霜期160天,年平均气温7.9℃,年降雨量600毫米,气候偏寒。1984年以前,这里小麦播种面积仅占粮田总面积39万亩的1/10,1984年以后面积逐渐扩大,产量稳步提高,1984年亩产178公斤,1986年上升到183公斤。1989年,种麦时麦田底墒严重不足,播种面积比1988年70400亩减少3300亩,加之封冻过早,春寒较长,拔节抽穗时又遇上卡脖子旱,自然灾害频繁。但1990年小麦亩产却达到198公斤,创历史最高纪录,一些地块高达400公斤以上。陵川县旱地小麦产量为什么能在5年之  相似文献   

15.
<正>磁县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之一,全县总耕地面积约71万亩,常年冬小麦种植面积在40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56.3%,对我县小麦产量的稳定和提高有着重大意义。然而目前我县小麦在生产上仍有一些制约产量稳定增长的因素,通过多年的工作理论和工作经验,总结出了当前我县小麦在生产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并探讨制定了相应对策,以期保证小麦的丰产丰收,为我县小麦实现持续稳定增产提供参考。一、当前小麦生产上存在问题及困难  相似文献   

16.
<正> 抗旱剂又名黄腐酸,是从风化煤中提取的一种天然腐殖酸,分子量较低,组分复杂,含有碳、氧、氢、氮、硫等元素,活性基团含量较高,是一种调节植物生长的抗蒸腾剂。 1987年,我县在中国农科院王一鸣副研究员的指导下,从河南省引进抗旱剂,对小麦的增产效应进行了多点试验。1988年全县喷施抗旱剂10万亩,总增产小麦113.4万公斤,增收58万元,投入产出比达1:18.4,为旱作农业区夺取小麦高产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17.
<正> 为了探索小麦生产简单易行的增产措施,我们自1984年以来,研究了黄腐酸拌种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并取得了稳定而明显的增产效果。一、材料与方法 1984年麦播期间,在鹤壁市郊区选择了代表不同土壤类型、产量水平的地块进行了多点小区对比试验。小区面积为0.05亩,重复三次,随机区组排列。黄腐酸(从巩县风化煤中提取)的拌入量为每公斤麦种4克。拌种方法是:先将药物溶解于种子重量10%  相似文献   

18.
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水稻收割期推迟,水稻产量不断提高、后茬小麦产量则不断降低,当日均温≥16℃时,收割期每推迟1天,每亩水稻增产13.1 kg、小麦减产约3.2 kg、周年产量平均增加9.9 kg/日;当日均温在13℃~15℃时则每亩水稻增产约2.5 kg/日、半冬性小麦减产约5 kg/日、春性小麦减产约3.2 kg/日、周年产量分别下降2.5 kg/日、0.7 kg/日;当日均温≤13℃时则每亩水稻增产≤1.0 kg/日、半冬性小麦减产约5.7 kg/日、冬前出苗的春性小麦减产约1.4 kg/日、周年产量分别下降4.7 kg/日以上、0.4 kg/日;同时,稻田墒情不足能推迟收割期使水稻产量增幅下降,麦田墒情不足常常造成冬前小麦主茎少长出0.5~1.2叶;周年产量在灌溉水源偏紧的淮阴区10月19日收割水稻时最高(1 188.6 Kg/亩·年),灌溉水源充足的洪泽县则在10月25日最高(1 184.6 kg/亩·年),水稻收获、小麦播种的最佳衔接期分别是10月20~25日、10月25~30日;适宜苏北地区周年高产的稻麦品种的接茬模式是"中大穗型、适度偏迟熟水稻——晚播早熟小麦"。  相似文献   

19.
安徽三号是1959年引入我县的。五年来在十八个点次试驗中,平均亩产二百七十六斤,此碧螞一号增产26%。1963年秋,还在徐井、巩沟、曹場、三湾、草沟、繁集、黑塔等公社示范种植,亩产九十八至二百零六斤,比碧螞一号增产44—131%,比当地麦增产53—66%。为什么它比碧螞一号增产这样显著呢?主要是:1.耐涝:1964年4月份雨量大而集中,从4月2日至18日連續降雨,共达一百二十一点八毫米,許多麦田积水;而这时正值小麦孕穗期,碧螞一号和当地麦受害較重,据城郊农技站检查,仅死叶就达30—31%;而安徽三号最輕,只有17%的死叶。2.抗銹:据县农科所1960—1962年試验証明,安徽三号对条銹免疫;对叶銹、秆銹高抗,孢子堆少而小,而日发病极晚,仅在小麦黄  相似文献   

20.
泗阳936小麦是泗阳棉花原种场用郭引204×泗阳117选育而成,该品种茎秆粗壮、耐肥抗倒、高产性能突出.据试验,泗阳936比郑州761增产9.0~10.0%,比济南13增产8.5~17.0%.1981~1984年在高产栽培试验中,连续4年16块田共21.86亩,块块亩产超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