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红茶发酵程度的传感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纯  陈宗道 《茶业通报》1989,11(2):40-44
红茶发酵程度的传感红茶发酵传感包括发酵叶质量传感和发酵程度传感两方面。发酵叶的内在质量取决于鲜叶,所以发酵质量传感的主要问题是发酵程度传感。发酵叶质量传感的最简捷途径是发酵叶不作任河处理,直接将发酵程度变化信息转化为物理或化学量。红茶发酵目的是在一定温度、湿度、供氧等环境条件下,依赖发酵叶自身酶的作用,使发酵叶发生必要的物理和化学变化,形成红茶特有的色、香、味和形。根据发酵目的,结合发酵过程中主要技术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青钱柳不同育苗方式、不同育苗密度、不同播种时间及芽苗培育措施的试验,总结出青钱柳育苗的最佳方式和关键技术措施。试验表明,青钱柳具有深度休眠特性,沙藏1年的种子,芽苗圃播种当年出苗量为85%~90%,第2年培育圃还可出苗10%~15%;育苗播种时间以1~2月份为佳;育苗密度以35~45株/m~2质量和效益最高;采用两段育苗因出圃的合格苗量高于直播育苗,因此收入相应可增收27.25%以上,同时苗木质量也高于直播育苗。  相似文献   

3.
针形名优红茶机械加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滇红久负盛名,享誉中外,是云南出口创汇的主要茶类。以其外形肥壮金毫显露、汤色红艳明亮、香气浓郁和滋味浓醇回甘的品质独树一帜,深受消费者喜爱。近几年,受名优绿茶良好效益的驱使,不少厂家加快了名优红茶的生产步代,尤其是机制做形工夫红茶的生产。针形名优红茶,是在传统工夫红茶工艺的基础上,借鉴名优绿茶的做形技术,利用振动理条机使其条索紧细挺直。以前的名优茶生产,在做形的环节上多采用手工操作,但手工做形存在着质量不稳定、技术难掌握、效率低和成本高等缺点,不利于名优茶生产实现标准化、规模化和产业化。目前,大多茶厂已开始采用机械生产名优茶,实践证明,机械与手工相比,具有很大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易操作、可控性强、规范制茶工艺、稳定茶叶品质和降低生产成本等。现将其工艺介绍如下:工艺流程:鲜叶采摘—萎凋—揉捻—发酵—做形—干燥。1鲜叶采摘针形名优红茶要求条索紧细挺直、金毫显露,因此对鲜叶嫩度的要求较高。一般而言,鲜叶的嫩度越高,可塑性就越强,更有利于做形,可采摘无性系大叶良种或地方群体大叶良种鲜叶,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或半开展,长度约4 cm左右,要求芽叶无病虫害。2萎凋是红茶加工的基础工序。萎凋中鲜叶正常而均匀地失水,细胞液浓缩...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汉中红茶的鲜叶、加工技术规程、理化指标和感官品质要求,系统阐述了汉中红茶加工技术,为汉中红茶标准化加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斯里兰卡是一个以种植茶叶、椰子、橡胶三大经济作物为主的国家。三大商品占全国总出口额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其中茶叶占总出口额百分之五十五以上。茶叶生产和出口为该国国计民生的命脉。斯里兰卡一八二四年从中国引种种植茶叶,一八三九年从印度阿萨姆引种种植茶叶。现在,生产量占世界第三位,仅次于印度、中国;其出口量占世界第一位。全国九个省  相似文献   

6.
棉花喷灌节水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针对蓝莓鲜果采后保鲜难度大、货架期短等技术难点,以新鲜蓝莓为材料,在冷藏和常温贮藏前用臭氧水、灰霜特、绿液、气调袋等处理,通过对其在贮藏期间相关品质指标(霉烂率、失质量率、硬度、可滴定酸和可溶性固形物)的测定来确定其对蓝莓保鲜效果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臭氧水处理对果实保鲜效果最好,该处理可明显抑制蓝莓的腐烂,抑制贮藏期间果实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的下降和失质量率的上升,效果明显好于其他处理。臭氧水处理可显著降低蓝莓果实呼吸代谢活动,可维护果实品质。各处理对蓝莓保鲜效果的顺序为:臭氧水〉灰霜特〉绿液〉气调袋。  相似文献   

8.
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北疆平原农田防护林中,除个别土壤粘重、总盐量超过0.8%的土地外,樟子松是替代阔叶树的理想树种;育苗应采用集中播种,容器换床培育;就近造林,降低造林成本;抚育管理不需松土、除草和整形修剪,灌水每年3 ̄5次即可维持其正常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9.
浅水湿润托盘育苗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漂浮育苗技术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以漂浮育苗为对照,研究浅水湿润托盘育苗技术对苗盘温度及烟苗素质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浅水湿润托盘育苗的苗盘温度变化利于烟苗生长,出苗率相当,根系发达,烟苗素质优于漂浮育苗,栽后还苗期较短。同时,浅水湿润托盘育苗需水量较少,较好解决了山区水源缺乏的矛盾。浅水湿润托盘育苗技术具有一定的应用空间。  相似文献   

10.
鲜切莴苣保鲜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鲜莴苣为试材,使用不同的包装材料、抗褐变剂和抑茵剂,观测贮藏期间鲜切莴苣主要生理生化指标和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在鲜切莴苣贮藏过程中,用0.8%脱氢醋酸钠+0.15%乙二胺四乙酸二钠+0.20%D.异Vc钠+0.25%柠檬酸处理鲜切莴苣,用聚丙烯膜包装可使鲜切莴苣的货架期达到12d。  相似文献   

11.
雷山县地处贵州省东南部的雷公山区 ,位于东经 10 7°5 5′~ 10 8°2 2′,北伟 2 6°0 2′~ 2 6°34′,全县总面积 12 0 8km2 境内最高海拔 2 178m ,最低海拔 480m ,高差 16 98m ,沟谷纵横 ,切割强烈 ,土壤pH值 4 4~ 6 5 ,年降雨量 12 0 0~15 0 0mm ,年均气温 14 6℃ ,是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 ,县境内的自然环境条件 ,极有利于马铃薯的生长发育 ,1999年全县种植马铃薯 2 5 5 6hm2 ,总产鲜薯 32 83 5万kg ,单产85 6 4kg/ 6 6 7m2 。马铃薯的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水稻 ,为雷山县第二粮食作物。雷山县于 1998年由省扶贫…  相似文献   

12.
根据水稻不同生育期,采用分段处理、常规处理进行不同密度放养鸭进行稻鸭共育,经对比试验表明,一季中稻种植地区,增大水稻分蘖期放养鸭的密度能有效控制第三代、第四代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的大发生,稻鸭共育可以替代药剂防治或减少2~3次化学防治(病虫大发生年)和替代人工拣螺或替代使用化学灭螺剂防除福寿螺;稻鸭共育虽对水稻天敌有一定影响,但天敌种群仍高于农药防治田,秋后验收结果表明,稻鸭共育田比常规田稻谷增产6.25%,商品鸭平均稻田纯收入255.60元/667 m2,取得良好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其稻、鸭分段不同密度共育是生态防治的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3.
1985-1992年对早藕叶龄模式高产栽培技术进行较系统地研究,并在湖北,湖南等地推广,取得了显著的效益,产量产值比传统种植增加1.5-2倍,亩产高达4277kg,为莲藕的高产栽培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大豆就地加代育种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黄淮海大豆产区采用一年一季的传统加代方法,育成一个品种需10年左右,为了快出品种,减缓育种经费不足的,我们于1999-2000年进行了日兴温室早春种植加代、当年收后夏播和春、秋两季露地播种试验,旨在充分利用人工设施待人接物 没季节的光热资源,为大豆育种就地加代种植探出一条路子。试验证明,上述方法投资少,成本低。经去海南鳘逃走加代节省经费80%左右,可编短育种年限,提高育种效益。所得种子虫食率和病子粒减少,种植子质量提高。此项研究和应用对加快黄淮区优质大豆新品种选育具有一定的经济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贵州小叶苦丁茶不同加工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小叶苦丁茶的加工技术,目前已基本定型的只有绿茶型一种,其它5种茶类目前尚未有任何报导,为了探索贵州小叶苦丁茶在这5种茶类的适制性,故我们对其进行了6大茶类工艺对比试验,为今后贵州小叶苦丁茶品质挖掘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6.
测色技术在工夫红茶品质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工夫红茶代表性产品祁门红茶为对象,应用测色技术及多元回归分析法研究干茶外观色泽,干茶粉末色泽,茶汤色泽,完整叶底色泽及偻末叶底色泽各色度值与工夫红茶品质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7.
烟草种子超干燥保存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利用不同的干燥剂以及干燥剂与种子的不同比例对烟草种子进行超干燥保存研究,试图找到最有效、最安全的烟草种子超干贮存方法,并探索水分的降低规律,超干燥后对种子活力的影响等等。通过试验研究,寻找出超干燥条件下最低水分的临界值及配套完善种子超干技术,致使在常温下烟草种子保存寿命达到中期库的水平。  相似文献   

18.
驱蚊草组培快繁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驱蚊草茎段为试材,正交设计法考察3种激素对其增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MS+6-BA1.0 mg/L +IBA0.1 mg/L +GA3 1.1 mg/L为增殖培养的适宜培养基。1/2MS+ IBA0.1mg/L为生根培养的适宜培养基。  相似文献   

19.
二倍体、四倍体小麦成熟胚组织培养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栽培二粒小麦(Triticum dicoccum Schuble)、硬粒小麦(Triticum durum Desf.)以及普通六倍体小麦祖先种野生二粒小麦(Triticum dicoccoides Kom.)、野生一粒小麦(Triticum aegilopides Bal.)4个基因型麦属植物成熟胚(MEs)为外植体,对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分化及植株再生的组织培养效果做了初步研究,筛选出适合于非六倍体小麦成熟胚组织培养的基因型.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成熟胚愈伤组织的诱导、分化及植株再生差异显著,具有很强的基因型效应和基因型依赖性.其中栽培二粒小麦的成熟胚表现出较好的组织培养特性,它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分化率、成苗率以及组培效率分别为95.00%、90.00%、32.40%、27.70%,显著高于其它基因型.二倍体、四倍体小麦成熟胚组织培养特性的研究以及组织培养基因型的筛选,为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小麦功能基因的分离和克隆,以及小麦分子育种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秦艽工厂化育苗与大田移栽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秦艽人工种植方法,加快秦艽的成材进程,从而提高药农效益,为保护野生资源及生态环境的平衡提供可能。对秦艽工厂化育苗中种子处理方法、播种方法、苗期的管理方法、以及育苗钵移栽和大田移栽技术进行研究。通过试验,总结出了一套完整可行的秦艽工厂化育苗与大田移栽技术,为秦艽的人工种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