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六大产量形成因素直接影响作物产量的高低,而产量保护因素不能直接提高产量,而是避免已形成的作物产量遭受损失的因素。如果说产量形成因素是使产量加得多的问题,那么产量保护因素是使产量减得少的问题。它们是防病、治虫、除草,以及包括耐寒、耐旱、耐盐和抗倒伏等方面的抗逆性问题。平衡栽培体系将产量保护因素与产量形成因素视为同等重要,二者不可偏废。  相似文献   

2.
(续第一期) 2 六大产量形成因素之间的平衡关系 上面说到作物产量形成因素分为六大类:养分、水分、大气、温度、光照和空间.上述六大因素在作物产量形成过程中都起了重要作用;在对六大产量形成因素分别有所了解后,还应知道它们之间的平衡关系.  相似文献   

3.
土壤侵蚀引起表土流失会导致作物产量的下降。哥伦比亚的农业学家F .A .Fl¨orchinger等人研究清除 5、10、13和 4 0cm表土对高粱、花生和木薯产量的影响。该试验在热带农业国际研究中心 (CIAT)试验站进行。试验地土壤为非结晶的高岭石形成的不饱和热带始成土 ,排水良好。由表层土的流失所导致的有机质的减少是作物产量显著降低的关键因素。肥料不能恢复土地的生产力。表土流失的加快使铝处于饱和状态 ,严重抑制了作物生长  相似文献   

4.
作物产量农业气象统计预报基本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对作物产量农业气象统计预报基本模型的研究,综合考虑农业技术进步、气候变化对作物产量形成的直接效应和农业技术-气候相互作用对作物产量形成的间接效应,提出了一个包括农业技术趋势、气候变化和农业技术-气候相互作用三项的作物产量农业气象统计预报模型,并以江苏省苏南地区单季晚稻预报实例对模式作了检验.  相似文献   

5.
“土壤—作物”是一个复杂系统,影响作物产量质量的因素是作物本身、土壤施肥以及其它环境因子之间关系的综合效应。通过科学试验,总结专家经验,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作营养元素的定量分析,寻找作物体内营养元素在系统内平衡的规律,建立数学模型和高产作物养分数据库。作物养分平衡诊断与调节系统是解决此问题的一项高新技术,并成功地在微型计算机上付诸实施,使之成为一项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6.
甘薯钾素利用效率的基因型差异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选用高养分效率品种,是当今作物育种的主要目标之一.长期以来,增施化肥使作物产量大幅度提高,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生态和环境问题,如化肥流失加重,环境恶化和投入效率下降.如何保持作物持续高产,提高投入效率和减少生态环境恶化,是当前农业生产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新课题.而筛选和利用养分高效作物基因型则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1,2].  相似文献   

7.
生土条件下冬小麦对氮、磷、钾的原始响应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11  
配方施肥是提高作物肥料利用率和产量品质的重要措施。但氮、磷、钾营养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仍然存在一些不确定性,不同土壤肥力及不同的研究方法是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本研究采用肥力极低的生土为基质,探讨了氮、磷、钾、有机肥及不同组合、配比对冬小麦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只有磷素存在才能使小麦正常生长发育,单施氮、钾以及氮钾配施都不能保证小麦生长的基础代谢,不能形成正常产量。磷对氮的效应远大于氮对磷的效应。在土壤营养极度匮乏的非耕作土壤条件下,磷素是产量与品质形成的第一限制因素,可能作为土壤肥力形成的原始起动因素。  相似文献   

8.
9 无土栽培(续九)无土栽培技术集中体现了农业高科技的成果.人工栽培作物时,为了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发明和改进了许多栽培管理措施朱调节平衡栽培体系中6大产量形成因素中的某一种或某几种,诸如施肥、灌溉和排水、地膜覆盖增温和防止水分蒸发、补充二氧化碳气体,近年来又发明钠灯补充光照.温室设施农业更是集合了多种栽培管理措施于一体,综合调控产量形成因素之问的平衡关系.  相似文献   

9.
冬小麦产量差和资源利用效率差及调控途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缩减作物实际产量与潜在产量之间的差距是当前作物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有重要意义。研究冬小麦产量差和资源利用效率差形成机制及缩差增效途径,是大面积持续提高冬小麦现实生产力的迫切需求。本文概述了国内外作物产量差和效率差及调控技术途径的研究进展,重点综述了冬小麦产量差和资源利用效率差异及调控途径研究进展。指出造成冬小麦产量差和效率差的五大因素为:品种因素、气候因素、土壤因素、人为管理措施和技术因素以及农户决策因素。最后提出了我国冬小麦产量差和资源利用效率差异及调控技术途径的发展方向:建立基于云数据分析的区域化冬小麦产量差和资源利用效率差异智慧调控途径;拓展冬小麦轮作系统下产量差和资源利用效率差异及调控途径的研究;创建区域模式化简化冬小麦缩差增效技术途径。冬小麦产量差和资源利用效率差异缩减技术创建是我国农业通向精准农业、绿色农业、均衡农业、高产高效农业的必由之路。以上研究进展为我国冬小麦缩差增效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夏玉米为例,从作物生长与产量形成的角度出发,分析氮磷钾化肥与不同有机物料对作物生育及产量的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