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研究了光周期反应敏感的晚熟大豆[Glycine max (L.) Merr.]品种自贡冬豆在正常花芽分化和开花逆转过程中的解剖学特征。光周期处理包括连续短日照(SD, 12 h)、连续长日照(LD, 16 h)和13 d短日后转入长日(SD13d-LD)3种。结果表明, 自贡冬豆在连续短日条件下可正常开花结实;经13 d短日照处理后移至长日照下约50%的植株发生开花逆转,另外50%的植株形成短的顶端花序;在连续长日照下保持营养生长。短日照不仅促进大豆的生殖发育, 而且加快出叶速度。短日处理3 d基部叶腋开始分化花芽;13 d顶端分生组织开始分化花序,19 d顶端花序分化结束,29 d植株开花。SD13-LD处理,在移至长日照的最初14 d内,顶端分生组织继续分化花原基,但分化速度比连续短日处理慢,分化出的花芽数目少。长日处理20 d(出苗后33 d)左右,约50%植株的顶端分生组织逆转到营养器官的分化。在连续长日条件下,顶端分生组织一直分化叶片。还讨论了叶片和花器官的同源性。  相似文献   

2.
蝴蝶兰的花期调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蝴蝶兰消费主要集中在春节、中秋、国庆、元旦等重大节日,因此花期调控便成为生产中的关键环节。我们根据多年从事蝴蝶兰栽培的工作实践,结合国内外蝴蝶兰花期调控的成功经验,谈谈它的花期调控技术。一、生长开花习性蝴蝶兰性喜温暖湿润的生长环境.生长适温为20~30℃,适宜湿度为75~85%,适宜光照为1.5~2万 Lx,系低温春化型草本花卉。在我国南方自然气候条件下,于秋末冬初天气转凉时开始花芽分化并抽生花梗,翌年春季开花,3~5月为盛花期。蝴蝶兰为单轴茎兰花。花梗一般在上面往下第3~4片叶的叶腋处抽出,如遇连续低温,也可继续在其上、下叶腋处抽出。二、花期调控要点1.培育成熟壮苗在蝴蝶兰的商品化生产中,生长正常的组培苗经过15~18个月的栽培可成为健壮的成熟大苗。2.预处理成熟大苗进行低温处理前须提前1个月做好催花准备,逐步增加光强,为花芽分化积累充足的养分,并使其  相似文献   

3.
德国鸢尾的分株繁殖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研究德国鸢尾的分株繁殖技术,以德国鸢尾品种‘黑骑士’为材料,研究2种植物激素(6-BA、GA3)与不同喷施浓度(250、500、1000、1500、2000、3000 mg/L)及不同分株季节(春季、秋季)喷施对德国鸢尾分株成活成活率、萌芽率和开花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2种激素均能提高分株后萌芽率,其中,1000 mg/L的6-BA、1500 mg/L的GA3使分株后的萌芽率最高;喷施2种激素还能促进德国鸢尾提前开花,3000 mg/L GA3使‘黑骑士’花期提前16天。  相似文献   

4.
山葡萄“双优”再生系统建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山葡萄"双优"茎段、叶柄和叶片为材料,采用不同的激素浓度进行再生体系的建立。结果表明,以山葡萄茎段为外植体,MS为培养基,激素浓度2.0 mg/L的BA和0.02~0.05 mg/L的IBA再生,获得了山葡萄再生芽,分化率达到6.67%~8.36%,激素浓度为0.2mg/L的IBA进行生根培养,经过15~20 d培养,生根率可达100%,获得了山葡萄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5.
研究不同气候条件下,花期GA3处理对葡萄无核化的影响。为便于生产操作,根据花序开花特点,将葡萄花期重新划分为3个时期:以单个花序为处理对象,开花前,除去花序上部的小穗、副穗和支梗穗,留取下部穗尖3.5~4cm,以花序末端的1/3开花时为初花期,中间1/3段开花时为盛花期,尖端1/3开花时为末花期。在不同气候条件下,每个花期采用12.5 mg/L、25.0 mg/L、37.5 mg/L和50.0 mg/LGA3浓度蘸湿花穗,分别对葡萄的无核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实成熟期、座果率进行观察测定。结果表明:各处理都不同程度地提高了葡萄的无核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1~3个百分点,果实成熟期提前一周,座果率平均降低20%左右。综合分析,笔者认为:不同气候条件下对巨峰葡萄无核化处理,花期和GA3浓度应有所选择。在日照良好,湿度、气温适宜,选择初花期,以25.0和37.5 mg/L浓度处理为宜;气温偏低、阴雨天偏多年份,选择盛花期,以37.5和50.0 mg/L浓度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6-苄氨基腺嘌呤(6-BA)以及赤霉素(GA3)不同浓度配比对不同品种蝴蝶兰双梗率以及花梗发育的影响,以‘金桔’(Phalaenopsis‘SurfSong’)、‘富乐夕阳’(Phalaenopsis ‘Fullers sunset’)及‘双霞'Phalaenopsis ‘ShuangXia’)3种不同花色的蝴蝶兰品种为试材,筛选出蝴蝶兰双梗率最高的激素种类和浓度。主要结论如下:(1)不同浓度的6-BA均明显提高了3个品种蝴蝶兰的双梗率,其中‘金桔’和‘双霞’的最适浓度为100mg/L,而‘富乐夕阳’的最适浓度为200mg/L,较对照组双梗率分别提高1.68%、114.3%、154.7%;(2)GA3对蝴蝶兰双梗率无明显影响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可有效的加快植株花梗的生长发育,3个品种蝴蝶兰的花梗平均长度均在GA3浓度为100mg/L的条件下达到最高。但在GA3条件下会出现畸变的现象,且畸形率随着GA3浓度的增加而提高。本研究为提高不同品种的蝴蝶兰双梗率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笔者探讨不同浓度赤霉素(GA3)对地被菊‘紫重楼’ 株高、冠幅、开花特性(花期、开花量、花朵重瓣性、花径)和花粉生活力的影响,旨在为地被菊杂交育种、花期调控提供参考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喷施100~500 mg/L GA3后,‘紫重楼’露色期、始花期及盛花期分别提前6~10天、7~12天和2~7天;GA3有利于节间伸长和株高增加,但植株开花量和花瓣重瓣性降低,冠幅、花径减小。其中,500 mg/L GA3处理下的地被菊节间长度与株高显著高于其他水平;100~300 mg/L GA3处理可促进花粉生活力,500 mg/L对花粉生活力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茎尖培养的技术手段来探索蝴蝶兰病毒的脱除问题,为建立工厂化无毒苗培养体系提供技术支撑。长期的工厂化生产,使蝴蝶兰经常感染各种病毒,导致叶片产生枯斑、褪绿、坏死等现象,使花朵畸形变色。其中建兰花叶病毒(CymMV)和齿兰环斑病毒(ORSV)是最常见的2种病毒。实验取已检测出含有CymMV和ORSV病毒的蝴蝶兰植株花梗,进行诱导丛生芽的培养,对丛生芽进行继代增殖形成组培苗用于脱毒处理。切取组培苗的茎尖顶端分生组织进行培养,茎尖长度在1~6 mm之间,随着茎尖长度的增加,成活率上升,脱毒率明显降低。取2~3 mm组培苗茎尖,经0、10、20、30、40 mg/L的三氮唑核苷浸泡15 min处理和在含有相应浓度的三氮唑核苷培养基中培养30天后,继代培养形成再生植株。实验采用ELISA法对脱毒前的蝴蝶兰植株以及脱毒后的再生植株进行2种病毒检测,通过显色反应判断是否含有病毒病原。实验结果表明,蝴蝶兰脱毒苗的成活率随着三氮唑核苷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当其浓度达到40 mg/L时,茎尖顶端分生组织出现严重的透明和褐变现象,未获得再生植株。而试管再生苗的脱毒率则随着三氮唑核苷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在添加30 mg/L的三氮唑核苷进行化学抑制病毒的处理后,可以比单纯使用茎尖培养的方式脱毒率提高22.3%。  相似文献   

9.
大花蕙兰花芽分化与激素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给大花蕙兰花期调控提供理论依据,在大花蕙兰花芽分化前用不同浓度的GA3、IBA、NAA和PP333均匀喷洒大花蕙兰的叶片和假鳞茎,研究各处理对大花蕙兰花芽分化的影响,同时研究了在大花蕙兰花芽分化过程中假鳞茎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1)对大花蕙兰的成品苗喷洒外源激素会影响其始花期,其中GA3和PP333促进大花蕙兰的花芽分化,使其提早开花,根据使用浓度的不同,提早开花的时间为2~12天;而不同浓度的NAA处理则抑制了大花蕙兰的花芽分化,使开花推迟了4~11天。(2)IBA处理能够明显的促进花箭的生长,PP333处理则抑制了花箭的生长;各处理对大花蕙兰的花期和单枝花朵数影响不明显。(3)在大花蕙兰花芽分化的过程中,假鳞茎中ZT和GA3含量都是先上升后下降;ABA则是缓慢的上升;IAA则表现为下降。ZT/IAA和ABA/IAA的上升有利于大花蕙兰花芽的分化。  相似文献   

10.
马铃薯不同品种茎段再生系统的筛选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研究了2种培养基系统对10个马铃薯不同品种无叶芽茎段的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②号培养基系统(MS+0.01mg/L NAA+2mg/L BA+5mg/L GA3)适合于供试材料中的大多数品种。愈伤组织诱导效果最好的品种是克新16号,愈伤率为98.74%;植株再生率最高的品种也是克新16号,再生率达90.32%。  相似文献   

11.
外源激素对鸡冠花离体培养及试管成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鸡冠花试管苗去顶芽茎段为试料,探讨了MS培养基中添加5种外源激素(IAA、NAA、6-BA、KT、GA3)对鸡冠花试管成花的生物学效应。结果表明:生长激素IAA与NAA对鸡冠花的生根和成花有促进作用,IAA 0.5 mg/L、NAA 1.0 mg/L时成花率均可达到100%,且以IAA 0.5 mg/L时单株成花数最高;KT对植物的分化和开花有促进作用,1.0 mg/L时开花率达到100%,而6-BA对鸡冠花生根与成花有抑制作用;GA3有利于鸡冠花试管苗花芽诱导形成,当浓度为0.5~1.5 mg/L时,成花率均为100%。鸡冠花试管苗的生根状况对其成花有一定的影响,生根率与成花率、平均单株花数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乙烯利、多效唑对龙眼防冲梢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5年生‘石硖’结果树为试材,在顶芽萌动期喷施不同浓度的乙烯利和多效唑,观察其对龙眼花芽分化的影响,筛选出适合的龙眼预防冲梢药剂。结果发现在春季龙眼花穗顶芽刚开始萌动,芽体变软时喷施乙烯利233 mg/L+多效唑90 mg/L,或者乙烯利300 mg/L+多效唑90 mg/L对龙眼预防冲梢、促进花穗形成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
龙船花花期调控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以中国龙船花为材料,叶面喷洒不同浓度的GA、6-BA、NAA、PP333,研究它们对龙船花的生长、开花的影响,为龙船花的花期调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GA、PP333使龙船花的花期不同程度地推迟,NAA、6-BA使龙船花的花期提早,提高了龙船花的观赏品质;GA促进龙船花新枝生长,PP333对龙船花有显著的矮化作用;NAA可以使龙船花的叶绿素含量增加。[结论]300 mg/l GA和400 mg/l的6-BA在改善株型,提高切花品质等综合方面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催花期施氮对观赏凤梨激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为了探讨催花期氮素对观赏凤梨成花效果的影响以及为凤梨花期调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丹尼斯’凤梨为试材,研究了催花期施氮处理对其内源激素含量及比值的影响。【结果】催花期施氮处理不同程度地降低了植株叶片和生长点玉米素核苷(ZRs)和脱落酸(ABA)含量,提高了赤霉素(GAs)含量,但对叶片和生长点生长素(IAA)含量影响较小,从而引起叶片和生长点ABA/IAA、ABA/GAs、ZRs/GAs和ZRs/IAA比值的显著降低,同时植株成花率下降、花期推迟、成花质量降低。【结论】催花期施氮通过影响植株内源激素含量和比值的动态平衡从而降低植株催花效果。  相似文献   

15.
以勒杜鹃(Bougaivillea glabra)为材料,研究成花过程中叶片内源激素含量和碳氮营养的变化,为勒杜鹃花期调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勒杜鹃花芽分化前期L姐和GA3含量降低,ABA、ZT含量的升高;花芽分化中期GA3、ABA含量继续上升,ZT略有下降;花芽分化末期,ZT/IAA、ABA/IAA、ZT/GA3、ABA/GA3比值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上升,在初花期时ZT/IAA、ZT/GA3呈现下降趋势。勒杜鹃花芽分化过程中可溶性糖含量先升后降,总氮含量持续下降。  相似文献   

16.
红花长寿花愈伤组织的诱导和植株再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350002 福建省福州金山福建农林大学园艺植物生物工程研究所  相似文献   

17.
化学药剂处理对蓖麻性别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明确不同浓度的化学药剂对蓖麻性别的影响,本试验以蓖麻两性系(E09004、E09009和E09002)和E09002单雌系为材料,分析了喷施不同浓度的GA3、NAA、乙烯利、6-BA和AgNO3对蓖麻雌雄花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00 mg/L GA3有利于蓖麻雌花的形成,250 mg/L GA3则有利于雄花的分化,前者表现为雌花率上升,后者表现为雌花率降低;NAA和6-BA使雌花率增加,出现了纯雌株;乙烯利有利于雄花的分化,一定浓度的乙烯利可使两性株雄性化;AgNO3促雄效果明显,使两性株雄花率增加,单雌株出现少量雄花;同时试验还获得少数花性特殊(如全雄、纯雌)的材料。本研究为蓖麻的性别逆转诱导、单雌材料的繁殖及性别分化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花芽分化是植物生长发育进程的重要转折点,烟草作为模式植物,鉴定筛选花芽分化对低温敏感性不同的遗传资源,对研究植物花芽分化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烟草又是重要的经济作物,花芽分化与烟叶的产质量密切相关,鉴定筛选花芽分化对低温不敏感的材料,对提高烟叶产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云烟97×贵烟1号F6代中选出的两个重组自交系LM2和HM1花芽分化的对低温的敏感性进行鉴定,旨在筛选特异种质资源。【方法】对LM2和HM1进行苗期低温处理,通过体视显微镜对其茎尖分化动态进行观察。【结果】结果表明,LM2在苗期低温处理下花芽分化进程与常温对照进程一致,苗期低温对LM2的花芽分化进程无影响,表明LM2是一个难得的对苗期低温钝感的材料;而HM1的茎尖花芽分化进程在苗期低温处理下较常温对照提前,表明HM2是对苗期低温敏感的材料,易受苗期低温影响。【结论】LM2和HM1是一对对苗期低温敏感性存在显著差异的特异种质资源,可用于研究花芽分化响应苗期低温的机制、选育抗低温早花烟草品种。  相似文献   

19.
为建立高效的组织培养体系,以甘蓝型油菜杂交品种恢复系627R、621R和616R材料田间种植植株的侧芽、花托和无菌种子实生苗下胚轴为外植体,探索不同苗龄、预培养时间、预培养基、愈伤分化培养基、诱导出芽培养基以及成苗壮苗培养基中激素配比对芽再生、成苗植株生长势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菌苗快速繁殖体系中,发芽6 天的无菌苗下胚轴或者子叶在预培养(MS+ 2.0 mg/L 2,4-D+ 1.0 mg/L 6-BA+ 30 g/L 蔗糖+ 8 g/L 琼脂,pH 5.85)3 天后转移到分化培养基MS+ 3 mg/L 6-BA+ 1.0 mg/L NAA+5 mg/L AgNO3+ 30 g/L 蔗糖+8 g/L 琼脂(pH 5.85),或者MS+ 3 mg/L 6-BA+ 1.0 mg/L IAA+ 5 mg/LAgNO3+ 30 g/L 蔗糖+8 g/L 琼脂(pH 5.85)生长,可以获得较高的芽再生频率,对于田间生长到抽薹开花期植株取样的外植体,腋芽的出芽频率高于花托培养的出芽频率,但是这2 类外植体在分化培养基(MS+ 10 mg/L 6-BA+ 1 mg/L NAA+ 30 g/L 蔗糖+8 g/L 琼脂,pH 5.85)生长30 天后都有成苗的潜力,上 述外植体经过组织培养出芽后转移到添加矮壮素的培养基(MS+15 mg/L CCC+15~20 g/L 蔗糖+8 g/L 琼脂,pH 5.85)上继续生长30 天,能够得到根系发达、生长势强的植株。甘蓝型油菜优良恢复系建立的组织培养体系能够快速获得生长势优的油菜植株,加速油菜良种的繁殖与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