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使用SPF雏鸡进行3批鸡传染性囊病中毒力BJ836活疫苗的安全和效力试验。10倍剂量接种7日龄SPF雏鸡,在21天观察期中接种鸡均无任何传染性囊病的特征性症状出现,健康存活,剖杀观察无异常,接种组平均囊/体比与对照组之间均无显著 差异,平均囊指数达0.90以上,疫苗通过安检。  相似文献   

2.
对广东地区分离的IBDV变异株GC902进行了SPF鸡胚,CEF和SPF鸡的致病性,理化特性,与标准I型毒CJ801BKF株的抗原相关性检测等研究。结果表明,GC902株经SPF雏鸡连传5代,F5代囊毒接种10日龄SPF鸡胚,引起部分鸡胚死亡,未死亡胚矮小,发育不良,全身可见出血,头部水肿,肝脏呈大理石花斑样病变,坏死,或呈绿色,脾肿大。接种14日龄SPF雏鸡后4天法氏囊开始萎缩,至20天时仍严重  相似文献   

3.
将MG不同菌株的培养物,经卵黄囊接种SPF鸡胚,结果各菌株均能使鸡胚发生死亡,总死亡率在接种后3 ̄13d内达82%,死胚经病变检查,菌检和分离物的血清学鉴定,证实系感染MG所致,测定了MGIc1菌株的不同接种量对鸡胚死亡的影响,发现它们之间没有密切关系。在SPF源鸡体上致病力低下的二株MG菌株的鸡胚致死率为60% ̄90%,反映出同一菌株对鸡体和鸡胚的致病力有差异。从部分死胚的卵黄、卵黄囊、绒毛尿囊  相似文献   

4.
使用SPF雏鸡进行鸡传染性囊病二价活疫苗毒株最佳配比试验,将BJ836毒株与BK912毒株按病毒含量分别配成a,b,c,d,e5种不同配比疫苗,免疫14日龄SPF雏鸡,免疫后14天进行IBDVI型强毒CJ801和变异株强毒1084A的攻击。结果表明:BJ836与BK912为e配比值疫苗对CJ801或1084A毒株的攻击保护率达90%以上,表现出最好的免疫攻击保护效果。该毒株配比可作为研制该二价活疫  相似文献   

5.
IBDV对SPF鸡的致病性研究朱瑞良,张绍学,唐珂心,牛钟相,孙蕙兰,柴家前,常卫山,徐海花(牧医系)关键词:SPF鸡,人工接种,IBDVPATHOGENICITYOFIBDVTOSPFCHICKEN¥ZhuRuiliang;ZhangShaoxue...  相似文献   

6.
用超声波裂解的鸡毒霉形体(MG)S6菌液作抗原建立了检测鸡血清和卵黄中MG抗体的血凝抑制(HI)试验,HI试验的敏感性比血清平板凝集(SPA)试验提高了2~32倍。HI试验可检出卵黄中SPA试验不足以检出的MG抗体。以SPF鸡血清、卵黄抗体、鸡滑液囊霉形体(MS)阳性血清作对照,证明无假阳性反应及交叉反应  相似文献   

7.
用超声波裂的鸡毒霉形体(MG)S6菌液作抗原建立了检测鸡血清和卵黄中MG抗体的血凝抑制(HI)试验,HI试验的敏感性比血清平板凝集(SPA)试验提高了2-32倍。HI中检出卵黄中SPA试验不足以检出的MG抗体。以SPF鸡血清、卵黄抗体、鸡滑液囊霉形体(MS)阳性血清作对照,证明无假阳性反应及交叉反应。  相似文献   

8.
通过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剖检、血清学诊断等,初步确定聊城、枣庄发生禽脑脊髓炎。用SPF鸡胚快速传代,从自然发病鸡脑中分离出两株病毒,经雏鸡接种、鸡胚接种和琼脂扩散等试验,初步确定两分离株为禽脑脊髓炎病毒  相似文献   

9.
从口腔和泄殖腔对SPF鸡人工感染传染性鸡法氏囊病毒(IBDV),于感染后12、24、36、48小时观察法氏囊组织的病理学变化。并对法氏囊组织中淋巴滤泡和主要细胞成分的变化进行生物统计学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传染性法氏羹病毒感染初期可引起局部的炎症反应。传染性法氏囊病毒主要感染中胚层来源的细胞,特别是前B淋巴细胞。  相似文献   

10.
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提纯禽脑脊髓炎病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进行了禽脑脊髓炎病毒的纯化。将禽脑脊髓炎病毒(AEV)L2Z株、Van Roekel株和1143株分别经卵黄囊接种6日龄SPF鸡胚,接毒后,以4500r/min离心及胰腺,用玻璃匀浆器制成10%的组织悬液。组织悬液经3次反复冻融后,以4500r/min离心15min,取上清液。而后用氯仿处理,取水相,经冷冻真空浓缩,进行不连续蔗糖密度梯度离心。取出含AEV的组分,用PBS稀后超速离心除去蔗糖,得到  相似文献   

11.
试验用商品化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三价活疫苗3倍、4倍和5倍剂量分别免疫10日龄法氏囊非免疫雏鸡,免疫后3d、7d、21d剖杀,观察法氏囊的变化;免疫后7 d接种ND疫苗,接种ND疫苗后14 d和21 d分别采血进行ND HI抗体的测定。结果显示,IBD三价活疫苗5倍免疫剂量可引起法氏囊不可逆损伤,并对ND的HI抗体产生干扰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不同新城疫病毒F48E8、N-79、Lasota、P和分离株X以1:10000倍稀释接种9日龄SPF鸡胚、每胚0.2ml结果发现,F48E8和分离株X毒力强,可50h左右致死鸡胚,Lasota、P和N-79较弱。F48E8和X株接种鸡胚的肌肉、肝脏、脑和尿囊液均有大量病毒存在,而N-79、P和Lasota只在尿囊液中有大量病毒存在,胚体病毒极少。将NDV经酶解后接种鸡胚、胰蛋白酶可使弱毒N-79、  相似文献   

13.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BK912变异株疫苗安全及效力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3批IBD-BK912冻干疫苗对20日龄在隔离器中饲养的SPF鸡经2次点眼、口服各2000TCID50,干二免后14天用100BID501084A法氏囊囊毒攻毒,对照组100%发病,免疫的3个组100%保护,通过对囊指数的测定,疫苗安全,对囊无损伤。  相似文献   

14.
法氏囊细胞培养上清的免疫活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地氏囊细胞培养上清经浓缩、心心后,分别进行溶血空斑形成试验和鸡DNⅣ系免疫试验,结果表明:法氏囊细胞培养上清能够显著提高SRBC免疫小鼠脾细胞的PFC数目(P〈0.01),对雏鸡NDⅣ系免疫有促进作用,与免疫对照组相比,HI抗体水平平均提高1个滴度,证明体外培养的法氏囊细胞的能力分泌免疫活性因子。  相似文献   

15.
鸭源新城疫病毒(NDV-D10)和减蛋综合征病毒(EDSV)可以在鸭胚中同时良好增殖,两种病毒的血凝价分别与单独接种时一致;同胚增殖病毒对鸭胚或SPF鸡胚的感染能力和致病性分别与单独接种组无显著差异;利用同鸭胚增殖病毒的尿囊液制备的二联油乳剂灭活疫苗接种免疫鸡可以分别抵抗DNV强毒和EDSV强毒的攻击。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隐孢子虫感染对鸡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设计了鸡异体皮肤移植试验。受试鸡为SPF鸡,饲养于隔离器内。感染组1~3日龄感梁隐抱于虫,并于感染后4d粪便检查隐孢子虫卵囊,证明感染成功。20日龄时进行皮肤移植试验。手术切口在鸡腿内侧,盼关节下方。移植皮片不缝合,采用创可贴包扎固定。同体移植皮片96%(25/26)被接受,异体移植皮片,对照组100%(13/13)被排斥,而感染组58.3%(7/12)被排斥,从而建立了异体皮肤移植测定鸡细胞免疫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用鸭源新城疫病毒(ND)D10株和减蛋综合征(EDS—76)病毒GC2株同时在同一鸭胚中复制增殖.结果表明:(1)两种病毒同时感染同一鸭胚后,鸭胚平均死亡时间(MDT)73.6h,死亡率88.2%(15/17).胚体皮肤出血、淤血,绒毛尿囊膜水肿、增厚,尿囊液能凝集人和鸡红细胞.(2)尿囊液感染鸡胚成纤维(CEF)细胞,致细胞病变(CPE),证实尿囊液中存在NDV.用间接法Dot—ELISA检测EDS—76病毒抗原,结果为阳性.(3)电镜观察经提纯浓缩后的尿囊液,可见到两种病毒粒子:NDV形态不一,多数直径约120~130nm或更大.有囊膜;EDS—76病毒呈圆形,直径约70nm,有囊膜.(4)用血凝试验(HA)测定两种病毒.其生长规律与单独接种时一致.(5)接种灭活的含毒尿囊液的雏鸡,在血清中出现抗两种病毒的HI抗体及抗EDS-76病毒的中和抗体,对NDV强毒攻击有坚强的免疫力。  相似文献   

18.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感染对鸡脾脏B淋巴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口腔和泄殖腔对SPF鸡人工感染传染性鸡法氏囊病病毒(IBDV),于感染后12、24、36、48小时观察脾脏组织B淋巴细胞的病理学变化。并通过核酸电泳观察了感染后脾脏组织细胞DNA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IBDV感染仔鸡后,可诱导仔鸡脾脏B淋巴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9.
艾美耳球虫弱毒虫株的返祖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柔嫩艾美耳球虫鸡胚及药物适应株(P25、P30)和巨型艾美耳球虫早熟选育株(P22、P28),分别连续回鸡6代,测定试验鸡的肠道病变及肠道内容物的卵囊密度。结果显示,试验鸡的肠道平均病变程度(1.0以下)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肠道内容物的卵囊密度则基本相似,表明弱毒虫株无返祖现象。  相似文献   

20.
马立克氏病毒Z4株培养特性和免疫原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鸡马立克氏病毒(MDV)血清2型Z4毒株第10代(Z4-10),在对鸡马立克氏病(MD)高度易感的P系SPF鸡胚成纤维细胞(CEF)单层上连续传代至第30代(Z4-30),Z4毒株空斑形成速度和空斑形态均未发生显著变化,分别以Z4-11,Z4-25和Z4-30细胞结合毒作单介疫苗,将Z4-11,Z4-20和Z4-30细胞结合毒分别与FC126细胞结合毒组成二价疫苗,免疫P系SPF鸡,用MDV强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