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为明确湘西烟区烤烟新品种湘烟7号的配套栽培措施,2022年在湘西州花垣县道二乡采用L9(34)正交试验研究施氮量(N1.112.5 kg/hm2;N2.135 kg/hm2;N3.157.5 kg/hm2)、种植密度(D1.15 150株/hm2;D2.16 665株/hm2;D3.18 510株/hm2)和留叶数(L1.14片;L2.16片;L3.18片)对湘烟7号农艺性状与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对移栽后30~60 d的湘烟7号农艺性状影响不大,移栽90 d之后表现出显著影响,而密度与留叶数对农艺性状的影响自移栽后60 d才开始表现。施氮量主要影响株高、茎围和后期叶面积指数,密度主要影响株高、茎围和最大叶叶面积,而留叶数对各农艺性状均有显著影响。施氮量较大、密度较小和留叶数较多情况下,湘烟7号农艺性状表现较好,单株干物质积累量较大。影响产量和产值的主要因素是施氮量,影响均价和上等烟比例的主要因素是留叶...  相似文献   

2.
甘蓝型早熟油菜直播高产栽培的适宜施氮量和密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四川成都平原稻油轮作系统下早熟油菜直播高产的适宜氮肥用量及种植密度,以优质甘蓝型早熟油菜新品种‘重蓉油1号’为试验材料,开展了直播条件下不同施氮量(0、135、180、225 kg/hm~2)及种植密度(30×104/hm~2、60×104/hm~2)对农艺性状、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大田试验。结果表明:株高、主花序长度和一次分枝数均随氮肥施用量增多而显著增加,株高和一次分枝数则随种植密度加大而下降;籽粒产量(2766.5~3186.5kg/hm~2)随施氮量增加(135~225 kg/hm~2)而呈升高趋势,不同种植密度处理的籽粒产量并无显著差异;氮肥偏生产力(20.5~14.2 kg/kg)和氮肥农学利用率(9.3~7.4 kg/kg)均随施氮量增加呈下降趋势,氮肥贡献率(45.0%~52.4%)则随施氮量增加而呈升高趋势;在施氮量135~225 kg/hm~2范围内,籽粒含油量无显著差异。在成都平原稻—油轮作系统下,甘蓝型早熟油菜直播高产栽培的适宜施氮量为180 kg/hm~2,种植密度为30万株/hm~2。  相似文献   

3.
施氮量和留叶数对烤烟根系活力与氮磷钾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曹健  屠乃美  易迪 《作物研究》2012,26(4):355-358
以烤烟品种HY-9-7为材料进行大田试验,研究了施氮量和留叶数对烤烟根系活力与烟株各器官氮、磷、钾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烤烟生长发育前期,根系活力随施氮量增加而升高;烤烟生长发育后期,同一留叶数条件下,根系活力随施氮量增加呈先升后降趋势;同一施氮量水平下,根系活力随留叶数增加呈先升后降趋势.烟株各器官含N量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叶、茎含P量与叶、根含K量随着施氮量增加呈先升后降趋势;同一施氮量水平下,叶、根含P量随留叶数增加呈先升后降趋势,各器官含N量随留叶数增加而降低,叶、根含K量随留叶数增加而升高.  相似文献   

4.
密度和施氮量对垄膜沟播春玉米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2012、2014年,以玉米杂交种沈禾201为试验材料,探讨垄膜沟播条件下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植株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两年试验结果表明,在抽雄期和灌浆期,玉米个体干物质积累量随密度的增加而减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群体干物质积累量随密度和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玉米群体产量的综合影响呈开口向下的凸面体,2012年施氮量对群体产量的影响大于密度处理,2014年施氮量对群体产量的影响小于密度处理。通过对产量方程模型寻优,得到超过平均产量的管理方案,2012、2014年种植密度分别为69 727~84 818株/hm~2、39 880~51 778株/hm~2;施氮量分别为342~478 kg/hm~2、223~413 kg/hm~2。在试验区特定的生态环境条件下,适宜的种植密度和中高施氮量可显著增加垄膜沟播春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5.
嘉禾烟区‘云烟99’适宜施氮量与种植密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农艺性状、经济性状考察与烤后烟叶化学成分分析,初步研究了烤烟品种‘云烟99’在郴州嘉禾的适宜施氮量与种植密度。结果表明:随施氮量增加,烟株株高、茎围与最大叶面积增大,烤烟经济性状显著改善,N3处理(N 172.5 kg/hm~2)上中等烟比例、产量、均价、产值均显著高于N1(N 127.5 kg/hm~2)和N2(N 150.0 kg/hm~2)处理,但综合考虑烤后烟叶各化学成分指标,以N2处理烤后烟叶品质较好。除株高差异显著外,D1(16 500株/hm~2)与D2(18 000株/hm~2)两个密度处理的农艺性状差异不明显,D1处理经济性状略优于D2处理;D1与D2处理烤后烟叶化学成分含量有一定差异,且主要体现在中下部烟叶上,综合考虑各化学成分指标,以D1处理烤后烟叶化学品质较好。可见‘云烟99’在郴州嘉禾烟区种植的适宜施氮量为150~172.5 kg/hm~2,适宜密度为16 500株/hm~2。  相似文献   

6.
以郑单958和中单909为试验材料,设4.5万、6.75万、9.0万株/km~2 3个种植密度和0、100、300、500 kg/km~2 4种施氮水平,分析种植密度与施氮量对夏玉米干物质积累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在种植密度9.0万株/hm~2,其叶面积指数、群体干物质积累量、总氮素积累量以及产量均显著高于4.5万株/hm~2密度处理。增施氮肥可显著增加玉米叶面积指数、单株干物质积累量、群体干物质积累量、总氮积累量和子粒产量。当施氮量为300~500 kg/hm~2时,叶面积指数、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及产量不再提加,氮肥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大幅降低。结果表明,郑单958和中单909种植适宜模式为施氮量300~500 kg/hm~2、种植密度9.0万株/hm~2。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施氮量与密度对浏阳烤烟经济性状与烟叶品质的耦合效应,在3个施氮量(A1:150 kg/hm~2、A2:180 kg/hm~2、A3:210 kg/hm~2)和3个密度(B1:15 000株/hm~2、B2:16 500株/hm~2、B3:18 000株/hm~2)下开展了大田试验。结果表明:(1)本试验条件下,烟叶产量与产值均随施氮量和密度增大表现先增后降趋势,以A2B2、A2B3处理对产量与产值的耦合效应最佳;(2)施氮量与密度明显影响烤后烟叶物理性状,A3B1处理单叶重最大,A2B1和A2B2处理烟叶含梗率最低;(3)烤后烟叶外观质量受密度影响小,受施氮量影响较大,A2处理烤后烟叶外观质量最好;(4)施氮量与密度耦合对烤后烟叶化学成分及其协调性影响显著,综合烟碱、钾含量以及化学成分协调性指标,中部烟叶以A2B3处理化学品质最好,上部烟叶以A2B2处理化学品质最好。综合来看,施氮量180 kg/hm~2和密度16 500~18 000株/hm~2对浏阳烟区烤烟产量、产值和烟叶品质的耦合效应最佳。  相似文献   

8.
密度和氮肥用量对油菜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机械化种植油菜,研究不同施氮水平下密度对直播油菜生长发育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以甘蓝型油菜品种中双11号为材料,在低密(15万株/hm2)和高密(45万株/hm2)两种密度下,设施氮0、90、180和270kg/hm2处理,分析施氮量与密度对油菜农学性状、产量、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并对比分析了密度与油菜需氮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增密后油菜的株高、分枝数、单株角果数和每角粒数显著降低,分枝高度和千粒重显著增加。高密油菜群体株型结构整齐均一,更能满足机械化收获需要。高密处理油菜籽粒产量高于低密处理。施氮0~180kg/hm2时,两个密度下的籽粒产量均随施氮量增加而显著提高,但在270kg/hm2时两密度下油菜产量均有所下降。油菜氮肥表观利用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下降,但是又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说明增加密度能促进氮素向油菜籽粒转移,降低每生产100kg籽粒油菜需氮量,提高氮肥表观利用率。在相同的目标产量(低密下的经济产量、湖北省油菜平均单产和全国油菜平均单产)下,油菜增密后可以节约氮肥用量22.9%~30.6%,增密减氮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
不同氮量和密度对吉单96冠层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大田条件下设置纯氮用量0、150、225、300和375 kg/hm~2共5个氮肥量级和6万、7万、8万、9万和10万株/hm~2共5个密度梯度,研究不同氮肥量级条件和不同密度梯度下吉单96的冠层生理及结构指标、产量及产量构成指标。结果表明,冠层叶绿素含量的敏感时期为大喇叭口期和抽雄期,其中,大喇叭口期叶片叶绿素含量受氮肥影响最大,抽雄期叶片叶绿素含量受密度影响最大。225~300 kg/hm~2施氮量且分配60%的追肥可以保持冠层叶绿素在较高水平;叶面积指数受密度调控更显著,7.7万~8.0万株/hm~2为试验最适密度,可维持最大叶面积指数在5.5左右。在中高肥力条件下,采用7.7万~8.0万株/hm~2的种植密度和225~300 kg/hm~2的施氮量,可维持冠层结构和功能,协调穗粒数和百粒重同步增长,产量可达到12 780.9 kg/hm~2。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邵阳烟区稻茬烤烟的种植密度和施氮量,采用偏Eta2值分析了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及其互作对烤烟经济性状的效应。结果表明:1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及其互作对不同烤烟经济性状指标的效应不一样,种植密度对烤烟上中等烟比例、均价和产值具有显著的高度影响;施氮量对烤烟均价、产量和产值具有显著的高度影响;种植密度和施氮量互作对烤烟上中等烟比例、均价、产量和产值具有显著的高度影响。2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及其互作主要影响烤烟均价。3对烤烟经济性状的影响以互作最大,占37%左右;其次是施氮量,占35%左右;种植密度最小,占28%左右。4邵阳稻茬烟区烤烟生产以种植密度16 667~18 182株/hm2、施氮量120~135 kg/hm2为好。  相似文献   

11.
《北方水稻》2021,51(5)
为明确氮肥施用量对弱苗、壮苗移栽后库源关系及穗部性状的影响,以垦粳5号为供试材料,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以盆栽方式进行,结果如下:当施氮量高于150 kg/hm~2时,壮苗齐穗期的叶面积指数均高于弱苗,二者均在施氮量300 kg/hm~2时最大。施氮量在150~300 kg/hm~2条件下,壮苗、弱苗的上部一次、二次枝梗数及中部一次枝梗数均高于对照,且随施氮量增加逐渐升高。无论施氮肥与否,壮苗的优势粒实粒数、劣势粒实粒数均多于弱苗。在施氮量150~300 kg/hm~2条件下,弱苗、壮苗的劣势粒实粒数均高于对照且随施氮量增加逐渐升高,在施氮量300 kg/hm~2条件下达到最大,与对照间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2.
《杂交水稻》2016,(4):47-53
在湖南长沙以超级稻Y两优1号为材料,研究了机插秧条件下栽插密度和施氮量对产量表现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产量随机插密度增加而增加,随施氮量的增加先增后降,机插密度和施氮量均通过增加有效穗数来增加产量;产量最高的处理组合为N1D1(施氮量170 kg/hm~2,密度36.4万穴/hm~2,产量9.57 t/hm~2),其次为N1D2(施氮量170 kg/hm~2,密度为28.6万穴/hm~2,产量9.45 t/hm~2)和N2D1(施氮量240 kg/hm~2,密度为36.4万穴/hm~2,产量9.38 t/hm~2)。降低施氮量或增加机插密度能提高氮肥吸收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在施氮量为170 kg/hm~2、机插密度为28.6万~36.4万穴/hm2条件下,既可以获得高产,又可以提高氮肥利用率。  相似文献   

13.
施氮量及留叶数与烤烟产质量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氮肥施用量对烤烟产质量影响显著,在一定施氮量范围内,烟叶的产量、品质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但当施氮量超过一定限度时,烤烟的品质则会下降。烤烟留叶数多少也是关系烤烟产量、品质高低的又一重要因素。从施氮量及留叶数对烤烟产量产值、化学成分、评吸质量及安全性等方面的影响进行综述,深入探讨施氮量及留叶数与烤烟产质量的关系,并提出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4.
密度与种植方式对棉花生育特性及产量品质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JX0010为试验材料,在湖南常德澧县澧东试验区研究了三种种植方式(直播、漂浮育苗移栽、营养钵育苗移栽)和三个密度(18000株/hm~2、36000株/hm~2、54000株/hm~2)对棉花生育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方式和密度对棉花各生育期、农艺性状和产量影响较大,对棉花经济性状、纤维品质的影响较小。同一种植方式不同密度下,生育期随密度的增加而延长,株高、始果枝着生高度、单株果枝数、单株成铃数均随密度的增加而降低(或减少),单位面积总铃数、籽棉和皮棉产量均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在同一密度下,生育期以直播方式最短;单株成铃数和籽棉产量以漂浮育苗的最高,营养钵的最低;在高密度下,直播与漂浮育苗的籽棉产量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5.
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鲜食糯玉米叶片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赵益强 《玉米科学》2007,15(5):084-088
不同密度和施氮量下,鲜食糯玉米植株单株可见绿叶数和展开绿叶数、单株叶面积、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功能叶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a b、功能叶净光合速率等变化均呈单峰曲线。这些生理指标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除叶面积指数及光合势随密度增加而增加外,其余指标均随密度的增加而下降。  相似文献   

16.
以优质粳稻南粳9108为机插材料,设置每hm~2施纯氮225 kg、270 kg和315 kg 3个施氮水平,3苗/穴和5苗/穴2个栽插密度,研究了施氮量和穴苗数对南粳9108产量及主要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施氮量增加,产量呈先增后减趋势,270 kg/hm~2处理产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加工品质中的精米率和整精米率呈下降趋势,外观品质得到改善,但食味品质变劣,RVA谱特征值中的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崩解值、最终黏度变小,而消减值和糊化温度升高;随穴栽苗数增加,低氮处理实产增加,中、高氮处理呈降低趋势,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均变劣,食味值也降低,RVA谱特征值各指标呈上升趋势;施氮量270 kg/hm~2和3苗/穴的组合南粳9108实测产量最高,施氮量为225 kg/hm~2和5苗/穴的组合可实现稳产优质的目标。本文总结了机插稻南粳9108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关键,可为进一步扩大该品种的种植面积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筛选出适合淮北平原砂姜黑土区小麦稳产高产栽培的氮密配置,在大田条件下以安农0711(AN0711)和烟农19(YN19)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设计,设置150×10~4、210×10~4、270×10~4和330×10~4株·hm~(-2)4个种植密度(分别用D1~D4代表),以及135、180、225和270 kg·hm~(-2)4个施氮水平(分别用N1~N4代表),分析了氮密互作对冬小麦冠层结构、光合特性和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密互作可改善小麦冠层结构,显著影响冠层光合特性。旗叶净光合速率和叶绿素相对含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降低,而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但施氮量超过225 kg·hm~(-2)时变化均不显著。随着种植密度和施氮量的增加,叶面积指数和冠层截获光合有效辐射显著提高,且在孕穗期和开花期均以D4N4处理最大,灌浆中期均以D3N3处理最大。氮密对籽粒产量有显著的互作效应。在D3N3处理下AN0711和YN19的冠层光合能力和籽粒产量均最高,其中产量分别达到7 866.67和7 400.00 kg·hm~(-2)。在本试验条件下,适宜的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分别为270×10~4株·hm~(-2)和225 kg·hm~(-2)。  相似文献   

18.
为明确杂交水稻Y两优886在豫南稻区种植适宜的栽培措施,研究了不同播期、施氮量在手插和直播种植方式下对Y两优886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产量随播期推迟(4月15日—6月14日),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随施氮量(0~300kg/hm~2)增加而上升。播期对手插稻的结实率影响最大,对直播稻的每穗总粒数影响最大。2种种植方式不同施氮量都表现对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影响较大,对结实率和千粒重影响较小。手插稻以4月30日播种、施氮量300 kg/hm~2时产量最高,直播稻以5月15日播种、施氮量300 kg/hm~2时产量最高。手插稻的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和产量高于直播稻。适当减氮,提高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和每穗总粒数也可以达到高产。  相似文献   

19.
在江西棉区油棉双移栽种植制度、沙质壤土和中等生产力水平条件下,于2008~2010年连续3年设置不施含氮肥(ck)、施无机态氮150、300、450、600 kg/hm2和施有机与无机态氮搭配300 kg/hm26个处理,进行氮肥经济高效施用技术定位试验,在此基础上,再于2011~2012年插入当地生产上常规密度和当地生产条件下杂交棉密度试验最佳密度的两个代表密度进行氮肥与密度互作试验。结果表明:两年的试验结果基本相似,一是施氮对棉花生育期略有影响,而密度对生育无明显影响;二是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其株高、单株成铃数、单位面积成铃总数、果枝数、单铃重均相应增加,单株果枝数略有减少,但密度增加株高变化不明显,单株成铃数和单铃重降低;三是子棉产量均以高施氮水平和高密度较好,随着施氮量增加子棉产量显著增加,随着密度增加子棉产量略增加;四是施氮处理产值均明显高于不施氮处理,且以施氮量增加产值略增加;五是不施氮处理的效益出现较大的负值,其他处理有较小的效益;六是氮增效以低氮处理大,且随着施氮量增加而逐渐降低;七是综合产值、效益与氮增效等指标认为,适宜施氮水平为300~450 kg/hm2,种植密度为34500株/hm2左右。  相似文献   

20.
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辽单527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长青  尤丹 《玉米科学》2011,19(4):125-127
以玉米杂交种辽单527为试材,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和氮肥量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和施氮量的增加,辽单527的产量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通过建立二元二次回归方程得出,种植密度为61 000株/hm2、施氮量在149 kg/hm2时辽单527理论产量最高,灌浆期穗位层叶面积指数也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