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记述了采自香港的丝尾垫刃线虫2新种:山地丝尾垫刃线虫新种(Filenchusmontanusn.sp.)和东方丝尾垫刃线虫新种(Filenchusorientalisn.sp.)。前者采集于大屿山的甘蔗(Saccharumofficinarum)根际土壤,其主要鉴别特征是侧区有3条侧线、体短、角质层环粗,此新种在头部、尾部等特征上区别于近似种巴洛格丝尾垫刃线虫(F.baloghi(Andrássy,1958)Siddiqi,1986)和毛发形尾丝尾垫刃线虫(Filenchuscriniformicaudatus(Kazachenko,1975)Siddiqi,1986)。后者采集于锦田的蕹菜(Ipomoeaaquatica)根际土壤,其与近似种普通丝尾垫刃线虫(F.vulgaris(Brzeski,1963)Lownsbery&Lownsbery,1985)的主要区别是尾短、排泄孔位置靠前和阴门位置靠后  相似文献   

2.
 本文记述了采自香港的丝尾垫刃线虫2新种:山地丝尾垫刃线虫新种(Filenchus montanus n.sp.)和东方丝尾垫刃线虫新种(Filenchus orientalis n.sp.)。前者采集于大屿山的甘蔗(Saccharum officinarum)根际土壤,其主要鉴别特征是侧区有3条侧线、体短、角质层环粗,此新种在头部、尾部等特征上区别于近似种巴洛格丝尾垫刃线虫(F.baloghi(Andrássy,1958)Siddiqi,1986)和毛发形尾丝尾垫刃线虫(Filenchus criniformicaudatus(Kazachenko,1975) Siddiqi,1986)。后者采集于锦田的蕹菜(Ipomoea aquatica)根际土壤,其与近似种普通丝尾垫刃线虫(F.vulgaris(Brzeski,1963) Lownsbery&Lownsbery,1985)的主要区别是尾短、排泄孔位置靠前和阴门位置靠后。  相似文献   

3.
 辣椒丝尾垫刃线虫新种(Filenchus capsici n.sp.)和南方丝尾垫刃线虫新种(Filenchus australis n.sp.)采集于香港大龙农场的辣椒(Capsicum frutescens)根际土壤。前者以排泄孔、中食道球和阴门的位置靠后以及阴道斜向前伸等特征区别于近似种阿富汗尼卡斯丝尾垫刃线虫(F.afghanicus(Khan&Khan,1978) Raski&Geraert,1987)。后者以微缢缩的头部以及排泄孔和阴门的位置靠后等特征区别于近似种毛发形尾丝尾垫刃线虫(Filenchus criniformicaudatus(Kazachenko,1975) Siddiqi,1986)。  相似文献   

4.
本文描述了异头丝尾垫刃线虫新种(Filenchusheterocephalusn.sp.)和香港丝尾垫刃线虫新种(Filenchushongkongensisn.sp.)。前者采集于香港大龙农场的茄子(Solanummelongena)根围土壤,其主要鉴别特征是侧区有2条侧线、头部背腹面缢缩、口针小、角质层环细。此新种在头部和尾部等特征上区别于近似种新矮丝尾垫刃线虫(F.neonanusRaski&Geraert,1987)、差异丝尾垫刃线虫(F.discrepans(Andrassy,1954)Raski&Geraert,1986)、海伦丝尾垫刃线虫(F.helenae(Szczygiel,1969)Raski&Geraert,1987)和兼性丝尾垫刃线虫(F.facultativus(Szczygiel,1970)Raski&Geraert,1987)。后者采集于香港锦田的蕹菜(Ipomoeaaquatica)根际土壤,其主要鉴别特征是侧区有2条侧线、体环较粗、雄虫抱片小,此新种与近似种大侧器丝尾垫刃线虫(F.macramphis(Siddiqi&Lal,1992)Xie&Feng,1994)在侧器  相似文献   

5.
辣椒丝尾垫刃线虫新种(Filenchuscapsicin.sp.)和南方丝尾垫刃线虫新种(Filenchusaustralisn.sp.)采集于香港大龙农场的辣椒(Capsicumfrutescens)根际土壤。前者以排泄孔、中食道球和阴门的位置靠后以及阴道斜向前伸等特征区别于近似种阿富汗尼卡斯丝尾垫刃线虫(F.afghanicus(Khan&Khan,1978)Raski&Geraert,1987)。后者以微缢缩的头部以及排泄孔和阴门的位置靠后等特征区别于近似种毛发形尾丝尾垫刃线虫(Filenchuscriniformicaudatus(Kazachenko,1975)Siddiqi,1986)。  相似文献   

6.
 本文描述了异头丝尾垫刃线虫新种(Filenchus heterocephalus n.sp.)和香港丝尾垫刃线虫新种(Filenchus hongkongensis n.sp.)。前者采集于香港大龙农场的茄子(Solanum melongena)根围土壤,其主要鉴别特征是侧区有2条侧线、头部背腹面缢缩、口针小、角质层环细。此新种在头部和尾部等特征上区别于近似种新矮丝尾垫刃线虫(F.neonanus Raski&Geraert,1987)、差异丝尾垫刃线虫(F.discrepans(Andrassy,1954) Raski&Geraert,1986)、海伦丝尾垫刃线虫(F.helenae(Szczygiel,1969) Raski&Geraert,1987)和兼性丝尾垫刃线虫(F.facultativus(Szczygiel,1970) Raski&Geraert,1987)。后者采集于香港锦田的蕹菜(Ipomoea aquatica)根际土壤,其主要鉴别特征是侧区有2条侧线、体环较粗、雄虫抱片小,此新种与近似种大侧器丝尾垫刃线虫(F.macramphis(Siddiqi&Lal,1992) Xie&Feng,1994)在侧器口、体长和抱片等特征上存在明显差异,与近似种异头丝尾垫刃线虫新种在头部、体环和食道等特征上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
杜宇  杨碧  寸东义 《植物检疫》2007,21(5):293-295
本文对从荷兰进境凤梨上截获的六线头垫刃线虫Cephalenchushexalineatus的形态特征及其侧量值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8.
小麦孢囊线虫病(CCN,Heterodera avenae)已成为山东省小麦生产上的一种重要病害,研究CCN群体间和群体内的遗传多样性可以为其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本实验研究了山东省17地市34个群体的r DNA-ITS区,并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其中10个地市的27个种群做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在r DNA-ITS系统发育树中,山东省34个小麦孢囊线虫群体与H.pratensis、H.australis及中国H.avenae群体亲缘关系较近。3个ISSR引物共扩增出31条条带,多态性条带百分率(PPB)为100%。菏泽、潍坊、烟台群体遗传多样性较高,枣庄、威海、淄博、滨州群体遗传多样性相对较低。M antel检测和聚类结果表明,群体间的遗传分化与地理距离并无显著的相关性,AM OVA分析结果显示,在总的遗传变异中17.7%的变异发生在群体间,82.3%的变异发生在群体内。研究结果显示山东省H.avenae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且群体间已发生了一定程度的遗传分化。  相似文献   

9.
松材线虫种群遗传多样性AFLP标记的建立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松材线虫是极具危险性的外来入侵生物,其引起的松材线虫病,目前正在我国部分地区迅速扩展和蔓延,对我国林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开展松材线虫的种群遗传学研究,是了解其成功入侵和爆发成灾内在机理的重要途径。但迄今为止,尚未找到很有效的分子标记方法来检测松材线虫入侵种群的遗传变异。本文采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通过对各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的优化及对多态性引物组合的筛选,成功地建立了松材线虫的AFLP分子标记实验体系,并筛选出52对高效多态性的引物组合。应用4对引物对27个松材线虫种群样品进行遗传多样性检测,结果表明,AFLP是进行松材线虫种群遗传学研究的一种很灵敏和可靠的分子标记。此外,本文还对AFLP技术在松材线虫研究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为了明确我国落选短体线虫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利用mtCOI基因标记对落选短体线虫9个地理群体的遗传结构及遗传分化进行分析。结果显示,9个地理群体中共得到101条mtCOI序列,发现28个碱基变异位点,形成14个单倍型。其中,H1单倍型最常见,为7个地理群体的59个个体共有,推测其可能为祖先单倍型。全部地理群体在物种水平呈现中等遗传多样性(HT=0.706±0.131),聚类分析显示其可分为类群Ⅰ与类群Ⅱ两个类群,AMOVA分析揭示落选短体线虫整体水平的遗传分化主要来源于种群间。Mantel检验表明落选短体线虫群体的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存在正相关性,但是不同种群之间的遗传分化程度与地理距离没有显著关系。中性检验和错配分布检验均揭示落选短体线虫在整体水平和两个类群上的群体历史动态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相似文献   

11.
正长岭发垫刃线虫(Trichotylenchus changlingensis)是一种迁移性植物外寄生线虫,该线虫于2011年首次在我国吉林省长岭县发现,并根据其形态特征及最新分类系统将其归为发垫刃属[1,2]。该线虫能引起玉米叶片黄化,植株矮化,茎基部开裂,茎节缩短等症状,该病发生率普遍在21%~67%,给玉米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3]。  相似文献   

12.
玉米大斑病菌ISSR反应体系的优化和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以玉米大斑病菌基因组DNA为模板,采用单因素水平优化的方法对DNA聚合酶的来源及浓度、引物浓度、dNTPs浓度、DNA模板浓度、Tm(退火温度)、PCR反应循环数等重要参数进行摸索和优化,建立了玉米大斑病菌ISSR-PCR优化反应体系,并从40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9条多态性较好的ISSR引物。对来自河北、河南、辽宁等玉米主产区的44个菌株进行ISSR分析表明,ISSR标记在我国玉米大斑病菌中存在较高的多态性,多态性条带占40.3%。聚类分析显示,在阈值为0.8时菌株被分为7个类群。对ISSR揭示的玉米大斑病菌的遗传多样性与菌株交配型、地理来源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菌株的遗传多样性与交配型间的关系密切,而与其地理来源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我国玉米灰斑病菌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为明确我国发生的玉米灰斑病菌地理差异及遗传结构,利用简单序列重复区间(ISSR)对玉米灰斑病菌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并利用尾孢菌特异引物对分离自四川、云南、湖北、贵州等西南地区的16个玉米灰斑病菌菌株进行了分子鉴定。结果显示,通过ISSR标记筛选出10个扩增多态性好且稳定的通用引物,共扩增出81条DNA条带,均为多态性条带,扩增片段大小在200~2 000 bp之间,菌株遗传相似系数为0.19~1.00。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19时,供试菌株被聚为2大类群,来自西南地区和东北地区的菌株各自聚为一组,在DNA水平上表现出明显差异,认为是2类不同的致病类群。分子鉴定结果显示引起西南各地区玉米灰斑病的主要致病菌均为玉米尾孢菌Cercospora zeina。表明我国玉米灰斑病菌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ISSR标记可揭示出玉米灰斑病菌株间的亲缘关系及遗传差异性,可用于其遗传多样性研究。  相似文献   

14.
棉花黄萎病菌ISSR反应体系优化及其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为给棉花黄萎病菌分子变异及遗传多样性研究提供可靠的检测方法,以棉花黄萎病菌基因组DNA为模板,采用正交优化方法对PCR体系中DNA聚合酶、引物、dNTPs、DNA模板、Mg2+及10×Buffer等重要参数进行6因素4水平优化,建立了棉花黄萎病菌ISSR-PCR优化反应体系,并从20条ISSR通用引物中筛选出多态性较好的10条引物。采用该优化反应体系和10条ISSR引物对采自陕西棉花主产区的21个棉花黄萎病菌菌株和3个参照菌株进行ISSR分析。结果显示,10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87条谱带,条带分子量均在250~2 000 bp之间,平均每条引物扩增出8.7个条带,其中58条为多态性条带,占65.2%。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相似系数0.59处,供试菌株分为2个遗传类型。表明棉花黄萎病菌菌株间的亲缘关系与地理来源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而与其病害症状类型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为开发可用于拟轮枝镰孢菌Fusarium verticillioides及其近缘种遗传多样性分析的SSR引物,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和PCR技术,通过对从NCBI下载的87 086条拟轮枝镰孢菌的EST序列信息进行分析,设计EST-SSR引物,检测其在拟轮枝镰孢菌及其近缘种中的扩增情况,并用筛选出的多态性引物对15株拟轮枝镰孢菌进行SSR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在EST序列中,共查找到11 952个SSR位点,592种重复基元,SSR出现频率为1.09%,重复基元出现数量最多的为三核苷酸(54.00%),其中(CAA/TTG)n基元出现频率最高。设计的25对EST-SSR引物在拟轮枝镰孢菌种内的有效扩增率和多态率分别为80.00%与32.00%,对5种近缘镰孢菌种的通用率和多态率分别为40.00%和8.00%。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在相似系数为0.664水平下,供试菌株可划分为4个SSR类群,但类群的划分与菌株的地理来源无关;不同菌株间存在明显的遗传分化。表明基于拟轮枝镰孢菌EST序列开发的SSR引物可用于拟轮枝镰孢菌及其近缘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相似文献   

16.
针对不同品种甘蓝型冬油菜抗寒性和遗传多样性存在差异等特点,于2021年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结合系统聚类分析法及SSR标记对32份甘肃省生产应用甘蓝型冬油菜与9份陕西中部及江苏省现推广应用甘蓝型冬油菜品种的越冬率及春化特性差异和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探究其抗寒性差异,分析品种间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结果表明:甘肃省生产应用甘蓝型冬油菜越冬率高于80%,陕西中部及江苏省甘蓝型冬油菜品种越冬率均小于25%,且抗寒性强弱差异明显;根据春化率高低,参试材料可分为强冬性、冬性、半冬性、弱冬性等4个级别;强冬性材料未现蕾的植株占比高,春播后难以抽薹现蕾进入生殖生长,加权平均薹高随之偏低,抗寒性强;春化率越高,成熟期的加权平均株高越高且抗性越弱,越冬率与春化率呈负相关关系;筛选出的98对多态性高的引物组合共扩增出976个总位点,其中多态性条带750个,多态位点比率达72%,说明其分子遗传水平上的多态性丰富度高,陕西中部及江苏省甘蓝型冬油菜遗传多样性整体高于甘肃省生产应用甘蓝型冬油菜;通过聚类分析,可将甘蓝型冬油菜划分为9类;根据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及主成分分析可分为3大类,与抗寒性分类趋于一致。研究成果有望为鉴别甘蓝型冬油菜品种、构建指纹图谱及选择不同生态区适宜品种等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不同原生地沙米的生长特性和遗传多样性,在宁夏、甘肃、内蒙古等不同原生地设置样方开展物候期调查、形态学观察、种子营养成分分析,利用SSR分子标记对3个省、自治区的17个自然居群沙米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获得如下结果:不同原生地沙米的物候期、器官形态和种子营养成分含量有差异,其中甘肃民勤地区的沙米株高达20~135 cm,种子千粒重达1.59 g,淀粉含量达307.46 mg·g-1、蛋白质含量达103.36 mg·g-1、粗脂肪含量达54.90 mg·g-1,均优于甘肃武威、宁夏银川市和内蒙古阿拉善地区的沙米;3个省、自治区的17份自然居群的沙米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检测到76个条带,其中有39条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比率为51.3%;利用NTSYSpc (Version 2.10e)软件计算出17份沙米种质资源遗传相似性系数介于0.28~0.71之间。以0.58作为相似性系数分界点,将17份沙米资源聚为3类,其中宁夏滨河新区的资源聚为一类,内蒙古阿拉善地区9号资源和其他地区的15份资源均来自腾格里沙漠腹地,各聚为一类。研究表明供试沙米资源的物候期、形态特征、种子营养成分及遗传多样性均与原生地的生态地理环境具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陕西棉花黄萎病菌致病力分化及其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采用生物学培养性状、致病力测定和ISSR分子标记方法研究15个棉花黄萎病代表菌株的遗传变异.结果表明,供试菌株的生长速率、孢子产量与致病力的强弱呈正相关.致病力测定结果显示,致病力强的Ⅰ型有7个菌株,占46.67%,平均病情指数大于36.1;致病力弱的Ⅱ型有3个菌株,占20.00%,平均病情指数在21以下;致病力中等的Ⅲ型有5个菌株,占33.33%,平均病情指数在20~28之间.用4条ISSR引物对这些菌株进行PCR扩增,共得到623个条带,具多态性的有425条.聚类分析和相似系数分析结果显示,在0.55遗传相似水平下,供试菌株分为2个遗传类型,遗传类型与菌株致病力类型存在明显的相关性,与菌株地理来源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采用RT-PCR对辽西地区采集的45份核果叶片样品进行了李属坏死环斑病毒(PNRSV)的鉴定,其中9份样品为阳性。以阳性样品总RNA为模板,克隆了PNRSV基因组RNA3近全长序列。序列长度在1 612~1 619 bp之间,一致性为93.8%~100%。以本研究获得的9个和Gen Bank登录的42个PNRSV近全长RNA3序列为基础,截取cp基因、mp基因和近全长RNA3序列分别构建系统发育树,三者结果一致:均可将51个PNRSV分离物分为4个组,即PV32、PV96、PE5和本文报道的一个新的PNRSV组,9个辽西分离物分别属于PV32组或PV96组。本研究明确了我国辽西地区PNRSV的遗传多样性,证明了PNRSV基因组RNA3在研究PNRSV遗传多样性中的适用性,同时发现了一个新的PNRSV组,对于PNRSV遗传多样性研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0.
为明确甘肃省大麦条纹病病原菌麦类核腔菌Pyrenophora garminea的致病力分化、r DNA-ITS序列特征及变异,采用"三明治"法测定甘肃省大麦条纹菌的致病力,通过r DNA-ITS序列分析菌株间变异类型,并对菌株进行ISSR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共筛选到43株大麦条纹病菌,生长7 d后的菌落直径为2.60~7.93 cm,其中菌株TB生长速度最快,菌株JT生长速度最慢,强、中等和弱致病力菌株分别为2、21和20株;43株菌的核糖体DNA-ITS序列与麦类核腔菌菌株SMCD2015同源性在99%以上;在9个菌株中检测到15个变异位点,共17种变异类型;8个ISSR标记从43个菌株中扩增出41条带,平均每个标记5.13条带,90.24%片段具有多态性,遗传相似系数为0.44~1.00,平均值为0.71,当遗传相似系数为0.68时,可将供试菌株划分为4个类群。表明甘肃省大麦条纹病病原菌存在致病力分化,菌株核糖体DNA-ITS序列变异丰富,且菌株间遗传结构复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